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633|回复: 3

南懷瑾:反中國教育「硬體制」(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l8 于 2012-8-4 16:18 编辑

太湖大学堂:教育硬体制下的“世外桃源”

2012-07-24

正文:

(原文作者:林秀姿
下文经过整理)

在上海西南邊的太湖旁,有所面積九十公頃、相當於四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又泛稱太湖大學堂)。學校不算太大,卻頗有威儀,連天子腳下北京來的官員都曾被擋在門外。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天下》記者遠赴上海郊區,走進學堂校園,一窺它的神秘面貌。

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大學堂是由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所創辦,以南懷瑾的理念辦學。而大學堂附設的「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幕後出資者,則是台灣貴族學校、薇閣小學董事長李傳洪。自2008年創辦至今,薇閣團隊每年選派十餘名中外籍老師前往大學堂教學,將台灣私立小學教學模式引入中國大陸,同時進行南懷瑾的私塾教育實驗,跟大師一起力抗只重升學考試的大陸教育。。

第一屆太湖大學堂共二十九名畢業生的畢業典禮前夕,被稱為「太老師」的神秘人物南懷瑾先生,提前一晚現身,為全校兩百名學生演講。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當晚八點,晚餐後,原本昏昏欲睡的小學生,精神抖擻地走入大學堂的大型演講廳。每個人坐在椅子上,屏氣凝神,等待「太老師」。現場安靜得連呼吸聲都聽得見。随后,九十五歲的南懷瑾先生,一身長袍,拄着拐杖,卻步履輕健地走向講台。孩子們瞬間全體肅立,直到南懷瑾坐定後,才安靜坐下。

「我實驗什麼?就是反對中國一百多年來的教育方法,」南懷瑾先生口齒清晰,依著麥克風,徐徐講述自己的辦學理念。他每講一個段落,工作人員立即以毛筆寫出他的談話重點,並投影在講台後方左右兩側螢幕上,這也是「太老師」給畢業生的臨別贈言。

兩百多個孩子大概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因為有許多人想見南懷瑾,卻怎麼也見不到。南懷瑾先生鮮少曝光,在七○年代引領台灣漢學風騷十餘年,一九八四年離開台灣移居美國,后定居香港,直到九○年代末期才回到中國大陸。他在二○○六年,先設立太湖大學堂,由他親自講課,學生以政商名人為主,一般人無法入堂聽講。

太湖大學堂採取私塾方式講學,以儒、釋、道貫通古今的講學內容,一時間大陸政經學界趨之若鶩,紛紛拜至門下聽課,成為中國高知名度的國學大師。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孫家洲、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都曾帶學生前往聽課。中國銀監會也曾帶領經濟界人士齊聚大學堂。銀監會副主席郭立根稱南懷瑾先生是「貫通東西文化、學識淵博的國學大師。」

除此之外,南懷瑾幾乎深居简出,只是每晚五點四十五分晚餐時間,才會出現在餐廳。用餐時,身旁都坐著來自两岸三地不同批的求見弟子,有大学校长、有經商的企業家、有身着僧袍的出家人、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士。南懷瑾總是閒適地抽着烟、喝著粥,和他們说话。。。

二○○八年起,南懷瑾先生將辦學重心,從大人轉到小孩身上。他在大學堂的校區內創辦「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專門招收小學生。自己不再講學,而是開啟基礎教育實驗計劃。這所另類的「體制內私塾」,外界亦泛稱為大學堂,就是為了抵抗中國現行的「硬體制」。中國現行教育體制的最終目標是「高考」,培育出一批可以考上大學的人才。從小學開始,白天上課、晚上補習的情況十分嚴重。「一百年來,中國學習西方教育方式乃是錯誤的選擇。」南懷瑾批评说,「小學是生活教育的一環,只指導學生如何考,卻不懂做人,才導致國家混亂。」

因此,大學堂學生,從幼稚園中班到六年級,住學二十四小時在一起,採取師徒制,大小孩引領小小孩。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打拳健身,然後開始上課:中英文讀經、書法、陶藝雕塑等。每週五則是戶外教學一整天,小學生們要學習紮營與野炊,回到宿舍還要自己洗衣、打掃。

「太湖大學堂」每年約有四十名中外籍的老師進出大學堂授課,教授書本學問和生活學問。教導學生砍竹子、製作器具的日籍老師二名良日說:「學生透過網路認識世界是不足的,亦必須親自去驗證,這也是戶外教育最大的意義。」大學堂重視動手學習,讓學生捏陶土、雕刻、繪畫,就是沒有「電腦課」,學堂裡沒有電視、電腦。這裡強調傳統私塾教育方式。

「太湖大學堂」一年學費要十二萬人民幣,是薇閣小學的六倍之多。完成六年學業就要七十二萬人民幣,但家長認為這是一筆值得的投資。这里沒有電視、電腦、沒有考試,主要原因是南懷瑾先生對於中國教育「硬體制」的反抗深受家長認同。在上海外商公司工作的夏小姐,從第一屆招生,就把孩子從公立小學轉到大學堂,而且打定主意不再回「硬體制」。她說,「硬體制」教育重視學科、考試,孩子學習得不快樂。但她也坦白說,國際學校是一條長期投資的道路。

現任校長郭姮晏女士,十二歲起就在台灣拜師追隨南懷瑾。她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就隨南懷瑾到中國大陸推廣中英文经典。過去六年,郭姮晏協助設立太湖大學堂及實驗學校,看到許多小學過度保護小孩,不僅關閉操場,連剪刀都不讓學生碰。南懷瑾先生對此批評,「中國一胎化政策,養成新一批嬌貴子弟」

薇閣小學董事長李傳洪先生分析说,「家長討論中國百年被遺忘的教育,要恢復宏揚再現風華,沒有別的訣竅,就是走回老路--傳統私塾式學習法。」隨著南懷瑾先生的名氣,大學堂愈來愈受歡迎。新學期的報名人數已超過千人,卻只錄取三十名,篩選方式是由校方直接和家長面谈。「擔心升學問題的家長,率先刷掉。」郭姮晏說,大學堂的學生沒有考試,不會針對中學考試設計課程。「學歷是虛假的。」南懷瑾認為,重視考試的學校是學店,無法教育出頂天立地的人才。西方教育強調的多元價值與個人特色,在大學堂裡也不受肯定。曾有一位從其他國際小學轉學來的五年級生,勇敢質疑老師與學堂的教育方式,最後遭「勸退」。郭姮晏為此解釋,中國傳統教育強調尊師重道、與集體合作的理念。。。

大學堂畢業典禮這一天,二十九位畢業生穿著彷彿魔法學院的服裝。他們來自中國大陸十七個省分,還有兩個台商子女。參加畢業典禮的家長穿著時尚,開著汽車入校,人手一台DV拍攝畢業生朗讀《大學》、打拳、唱英文歌的表演。長相討喜的畢業生張思翰,是台商之子。他和幾個大陸同學在中餐時間,唱著台灣歌手伍佰、SHE的流行歌。張思翰的父母在上海經營電腦周邊產品生意,已定居上海十年。母親張小姐觀察,大陸小學雖然免費,但「公立小學師資差,課本太艱深,和台灣較活潑的教學方式不同」。

最后畢業生巡迴校園道別時,百名大小學生全哭紅眼。對沒有兄弟姊妹的他們而言,學校裡的學長就是家人。「家長捨不得教導、寵壞了的小孩都往學堂送,」大學堂一名老師觀察,透過集體住宿學習,雖然可以導正學生行為,但也直接取代了家庭教育功能,成為現下「反硬體制」後的新現象。


(原文题目《南懷瑾:反中國教育「硬體制」》,天下雜誌 501期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2dvro.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8 于 2012-8-8 18:01 编辑

天下杂志第501

102

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5589328.html



发表于 2012-8-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太贵了。搞到最后又跟蒙台梭利一样,变成了贵族学校。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2/05/28/009319151.shtml
一个幼儿园收费2010年每月2222元,现在每月要40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0 11:31 , Processed in 0.0278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