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非鱼 于 2012-7-13 14:50 编辑
一、关于阳虚外越 郑钦安揭示的阳虚衍化而出现的变证中,阴盛格阳是阳虚第二层次,含真气上浮和真气外浮两种情况,病机都是一个,即“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血上僭外越”。
真气上浮是格阳于上,又称“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红、肿、疼痛等“阴火”之象多见,(母亲的咽喉疼大概如此);
真气外浮则是格阳于外,又称“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亦是“阴火”之象。(母亲的汗症即是如此)
元阳上奔则有真气上浮之症,元阳外奔则有虚阳外越之症。归纳郑钦安观点,虚阳外越还与几种因素或者说辨证要点有关:其一,是“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其阳气必然受损,可致虚阳外越(母亲长年失眠即为久病)。其二,药误,比如“服克伐宣散太过之人”,阳气受损,也可导致虚阳外越(常有突然尿频症状,打针输液抗生素用的也不少)。其三,午后发病或病情加重者,提示阳虚外越。其四,有大吐大泻大汗病史,吐泻发汗过度,均可伤及阳气,引起虚阳外越(有大吐大泻大汗病史,曾吐酸水,可见中宫寒)。
关于虚阳外越引起的病症还有一些,比如汗出,“更有一等阴盛隔阳于外之证,夜间亦汗出,此为阳欲下交而不得下交(这也是造成母亲的失眠原因),阳浮于外,故汗出。”
阴盛格阳(早些年三七先生也辩证如此,因喝泡茶治疗见效慢,放弃了,可悲。)引发的真气上浮和虚阳外越两种病机,可以导致很多种病症,呈阴火假热之象,世多不识。多少医家一见五官肿痛、发斑、红肿、发热等症,便谓火热或阴虚火旺,抱定成见,只见阴火之表象,不识阳虚之本质,不求阴阳至理,迷失治疗方向,似乎已成医林通病。(开始辨的阴虚火热,用的黄连阿胶,真是魂淡!)
按照郑氏论述,阳虚欲脱通常还具有下列几个特点:久病、素秉不足之人,症状严重,其来者骤,脉象异常,浮空劲急(虽然不会把脉,但现在想起来母亲的脉相好似如此),多可见有阴火假象(阳虚欲脱之证多从虚阳上浮或外越逐渐发展而来,故多可见到阴盛格阳引起的红肿、疼痛、发热、出血等阴火假象,千万不可受其迷惑,误以为外感、阴虚火旺等证,郑钦安屡次告诫医家注意。),预后不良(母亲对我说出汗的时候感觉已经无可奈何,坚持不住,要倒下的感觉,当时觉得母亲太虚弱了,我眼中不自觉有湿润的感觉,我真的觉得很后怕。今年是一个灾年,好多年轻的同事都离我而去,真是可悲!)。
呃逆(母亲有这个症状,我却不易发觉):“因元气将绝而致者,盖以元阳将绝,群阴顿起,阻其升降交接之机,其人或大汗、自汗出(别的症状没有,这个肯定是有的),或气喘唇青,或腹痛囊缩,或爪甲青黑,或头痛如劈,目毗欲裂,耳肿喉痛。种种病情,皆宜大剂回阳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医法圆通•卷三》)。
“但头汗出”(母亲先是心热然后头汗出最后全身大汗)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症状,虽非大病,但却深深地困扰着患者,现代医学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都倾向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一学说,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里,对其论述较多,且辨证分型也较为详细。4.阴盛格阳,虚阳外越。典型条文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以及第366条。虽未明言“但头汗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确有头汗出之见证。阴邪内盛,逼迫虚阳外越,津液随阳气浮越而走泻于上故见头汗出。常兼见面红而娇嫩,小便色清,舌质淡红苔白滑或薄黄有津,脉细数无力。治疗当破阴回阳,可选用通脉四逆汤。
二、关于血压低:
中医无‘低血压’这个病名,它属于“眩晕”、“虚劳”、“厥症”等范畴,轻者属“眩晕”,重者属“厥症”。辩证分为五型: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我觉得母亲什么都虚,但症状还主要是失眠、心热自汗、全身无力等。
其病因病机尤与气血两虚、清气不升、脾肾两亏有关。气血不足、肾精亏损、阳气不升,均使精明失养、头晕头昏、神疲乏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脾虚不运,则气血两虚。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宅,阴精之府,肾虚则精不养脑(头顶空的感觉),命门火衰(腰疼),脾无以温煦,而致升降失枢,清阳不升,脑失濡养(头顶麻木)。故气血两虚,脾肾阳虚是低血压引起眩晕的主要病机。低血压辩证分型中以气血两虚及气虚最多见,脾肾阳虚次之。 治则温阳、益气、生脉,益肾、补元、建中、升压。多年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但升压稳、快,而且治愈后不易复发,无任何不良反应。(我觉得母亲吃小建不汤也没有什么坏处。)
以下是百度的别人的文章:
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全身无力,血压收缩压常低于90毫米汞桂,舒张压常低于60毫米汞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常是气虚、阳虚、或气血两虚。早年在治疗低血压时,常首先选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常选归脾汤,按理说应该是正确的,但是临床疗效不给面子,病人服了一段时间,血压仍然上不来,仅乏力心悸症状有所改观。对此,思索了很长时间,不得其解。后来,在年年温习《伤寒论》的过程中,看到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理中汤时,突然醒悟,应从阳气虚衰,中气不足入手,不能仅局限于气虚上,应大力温阳,温通血脉。于是,在以后的临床上,再遇到低血压病人,就将上述三方合并,组成现代称的附子理中丸为主进行治疗,很快就收到了明显效果,病人血压在服三、五付药后就开始上升,头晕,乏力、怔忡等症状隨之消失。临床上一些病人除了血压低还伴有西医称的贫血,中医称的血虚证侯(我觉得母亲应该也是这样的,睡眠不好,从十一点半到三点多睡不着,“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再出汗,肝里不藏血再通过大汗发出去,肯定会血虚的。就正如燕果姐所说:那她是因为肝血不足, 血液不能上升到头部而失眠. 肝虚也经常会造成腿无力. ),这时,我往往加入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效果就更全面。用这个方子治疗低血压,虽说升压快,但有时药一停个别人易反复,针对这个情况,我又参考了又关资料介绍的经验,加入了大量枳实、五味子等药,组成新的升压方子:
1、生黄芪30g 当归15g 枳实60g 附子15g 干姜15g甘草10g 五味子10g(辽宁名医彭静山曾用枸杞子五味子(此也印证了燕果姐说的:辅行诀里的大小补肝汤. 给她的方里需要有酸药, 比如山茱臾, 五味子, 否则要当心元气会脱)两药泡水喝治低血压)。经过临床验证效果可靠而且稳定,基本上解决了低血压的问题。
2、大小补肝汤方:
小补肝: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中
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母亲有段时间晚上经常饿醒,枕边常备吃的),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个,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3、补坎益离丹:附子 24 桂心 24 蛤粉 15 甘草 12 生姜 5片
母亲现在吃的是这个,还有三剂,下面应该把这几个方子合一下。
方解: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四逆汤回阳救逆,治四肢冰凉,低血压归女常见。
甘草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主治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发汗(不管是误用药发汗太过还是内伤失眠自汗,出现了这样的症状,用这样对证的药也不应该有错),致使阴阳两虚而见厥逆、脚挛急(母亲脚抽筋大概就是这个症状)、烦躁不安等危症。先用甘草干姜汤温中以复其阳,阳复则厥回足温,再用酸甘化阴养血的芍药甘草汤,阴血得养,则脚挛急自伸。本条之厥逆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低血压之头晕是阳虚不达于头脑(这和燕果姐说的:因为肝血不足, 血液不能上升到头部而失眠是不是不谋而合?
),其实两者都是低血压,只不过血压低的程度轻重而已。现代药理证明,干姜辣素,口服后能刺激口舌及胃黏膜,可引起反射**感神经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上升,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抗休克(母亲还真的休克过,去了医院检查指标全部正常,开药吃了也没见效)的目的,这便是干姜温中救逆的药理基础。枳实是益气升压药,味苦性微寒,有破气行痰、散积消痞之效。这一说法已成为历代本草书籍共识。但据现代药理研究。枳实能收缩平滑肌,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疝气、子宫脱垂。这些病病机是中气下陷,应当用补中益气汤,而枳实也能治之。说明枳实不但不是破气下气药,反而是补中益气药。藏医藏药将枳实和人参归为一类,都当补益药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枳实有“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的作用。所以大剂量枳实治疗低血压也是有理论基础的,临床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五味子,孙思邈谓:“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因困乏无力,无气以为,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使人精神倍加,两足筋力涌出”, “六月常服五味子……。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现代药理证明五味子有强壮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总之该升压汤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升高血压的作用。
下举一例示之:
2010年7月10日,一彭姓老者,男,72岁,找到我说头晕的厉害,心慌,混身没劲。我用血压计测了一下血压为:BP:60/40,我告之血压太低缘故,他说,我已经吃了好几盒人参方的生脉饮了,怎么不见效呢?我答之,现伪劣药太多,他说那就开几付中药吃一吃吧。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双寸沉弱关尺濡细,面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腰稍痛。
辨证:心肾阳虚、气血不足(是不是不管什么症状,只要辩证是心肾阳虚、气血不足,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出方:生黄芪20g 当归15g 附子10g 干姜15g 甘草15g 枳实60g 桂枝10g 五味子10g 麦冬15g杜仲30g 三付
水煎服。
三日后,该患者复诊,曰:头已不晕了,心亦不慌了,腰稍好些。测血压BP:110/80毫米汞柱。要求再服,多巩固几天,续服10剂,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