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727|回复: 14

[原创]子虚乌有的“反封建”及华夏万年史的阶段划分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6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ay 于 2012-2-6 05:57 编辑

[原创]子虚乌有的“反封建”及华夏万年史的阶段划分法

2011年年底看电影《辛亥革命》,注意到里面的人物开口闭口都是“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

禁不住想写个短文。

因为这实在太离谱太荒唐了,国父终其一生,也没有说过“封建主义”这个词,更没提过“反封

建”。国父及其革命同志终期一生驱逐鞑子的理想在整个电影中却丝毫没有提及。包括邹容,

陈天华,秋瑾这些先烈的讲话与著作原文,在影片中全被篡改,全部用“反封建”替代了“驱逐

鞑虏,驱逐满清”这些原本的表述。

事实上,国父及先驱在光复中华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拜祭华夏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

去明孝陵拜祭,告慰明太祖华夏已经复国(祭文附后供参考)。当然,该电影的导演没有丝毫提

及国父去明孝陵庄严祭祀的事。

近几十年以“启蒙”或恢复“传统文化”自居的学者,也装聋作哑,强行将“反封建”的帽子戴

到100年前的那些先烈头上,污蔑或自以为聪明地断定这些华夏的先行者“将脏水与孩子一块倒

掉”,同时偷梁换柱地将蛮族殖民中国时期的发明的“传统文化”借尸还魂强加于人们。

更为关键的是,“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首见于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X党”。

这种伪造历史的学风,必须得到纠正。

顺便讲一下华夏万年史的大概划分---如果一定要学犹太文人勉强划分的话。


一、华夏万年史的阶段划分法,供参考而已

1)上古天真时期(可追溯至近9000年前的伏羲甚至更远古)

那时,达尔文们的祖先大概还在进化之中,也许还没成人形。

2)封建逍遥时期(近五千年前的黄帝至公元前221年)
差不多5000年前,黄帝垂裳而治,确立了华夏此后五千年的衣冠服饰--一直到1644年蛮族殖民中国而

被强行中止。封建制度历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直至春秋战国。几乎所有正统的华夏礼教,
都已经在这一时期建立。

同时期的地球上,别的族类在穿兽皮爬行。那时,我们的祖先已经穿上这样的衣裳:
http://han-fu.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minghuatang

3)温和的帝国时期(公元前221-公元1644年)
周室衰微,开始了华夏群雄争霸的局面,最终统一于秦,封建制度正式退出华夏历史。此后的历

代帝国虽然也有小范围的封建复辟,包括悲壮的王莽,但无一不消失在帝国的潮流中。中

间虽然有五胡乱华及胡元入侵,但帝国一直延续到1644年。

帝国继承了上古与封建时期的散漫天真秉性,帝国并不注重扩张,帝国成为天下万邦的乐园。华

夏的帝国气质永远是欧美近现代帝国或殖民者无法模仿的。

4)蛮族殖民血腥统治的大黑暗时期(1644-1911)
1644年北京沦陷,象征着华夏最为黑暗的时期到来。帝国安身立命的儒学与先王之道被篡改,成

为奴役之学。华夏在经济文教科学发明等各方面全面停顿,民族与文化被鞑子化,失去往昔的翩

翩风度。

与此几乎同时的前后几百年,历经鞑子化千年蒙昧的欧洲开始苏醒,欧洲的先驱者与启蒙者开始

尝试冲破鞑子化的漫漫长夜。感谢他们希腊与罗马的祖先,欧洲开始伟大的文艺复兴,同时通过

航海打破鞑子在陆地上的封锁,欧洲进入狂野的帝国扩张时期,也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灾难来临。


5)伪装优雅宽容的后殖民与后清时代
1911年之后,蛮族虽然形式上交出了政权,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仍然占据实际

的主导地位的优势,也没有对其作任何清洗,蛮族在此后的三十年仍然多次试图重新殖民中国,

最终与日本帝国勾结,复辟伪满洲国,同时协助日本国南下,杀死六千万中国军民,经此浩劫,

蒋中正的华夏复兴之梦终成水中之月,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成为绝唱。

蛮族卷土重来,电视,电影,音乐,美术,教育等几乎所有触及精神文化与思想的领域几乎无一

例外被操纵。

二、华夏复兴时代的里程碑
1、航天技术:包括北斗星阵的布署及卫星自动对接的实现,从军事意义而言,几乎一劳永逸地

保障了华夏的生存安全。当然,这些技术并不自动地意味着安全。

欧洲的兴起始于航海,华夏的复兴始于航天---如果我们的航天工程不再象别的大项目一样被有

意取消或中止。

2、文化与精神上的正本清源:消除满清殖民时期伪造的儒学的精神控制,开始光辉远超欧洲文艺

复兴的华夏复兴(或说华夏新生,意大利语与法语的“复兴”一词的原义是“重生”)。如果需要指定

一个复兴的参照系的话,那就是先秦时代。不要自卑,经过千年黑暗时代的欧洲认为他们能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我们说复兴先秦时代就可笑呢。



附:孙中山革命成功之后《祭明太祖文》与《谒明太祖陵文》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紧接着办了两件事。一件

是于13日向参议院发出《辞临时大总统文》和《推荐袁世凯文》;另一件是于15日举行“民国统

一大典”。作为大典的一项内容,就是由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

这次拜谒活动,以孙中山名义发表了两个文告:一是《祭明太祖文》,一是《谒明太祖陵文》。

前一篇是“祝告文”,后一篇是“宣读文”,两件均已收入《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从内容看,

两件大同小异,主要是昭告明太祖在天之灵。

孙中山《祭明太祖文》中写道:  
  “国家外患,振古有闻,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

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 扰,国力罢疲。满清乘间入

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迭起迭碚,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呜呼!我高皇帝时怨时恫,亦二

百六十有八年也。……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议,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

日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无已,实维我高皇帝光复

大义,有以牖启后人,成兹鸿业。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敬于文奉

身引退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敬告。”



孙中山《谒明太祖陵文》:
       维有明失祀二百六十有七年,民国始建,越四十有二日,清帝退位,共和巩立,民国统

一,永无僭乱。越三日,国民公仆临时大总统孙文谨率国务卿士文武将吏,祗谒大明太祖高皇帝

之陵而祝以文曰:昔宋政不纲,辽、元乘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

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膻绝。盖中夏见制于边境小夷者数矣!其

驱除光复之勋,未有能及太祖之伟硕者也。后世子孙不肖,不能继厥英武,委政小人,为犹不远

,卵翼东胡,坐滋强大,因缘盗乱,入据神京,凭肆淫威,宰制赤县,山川被其瑕秽,人民供其

刀砧,虽义士逸民,跋涉岭海,冀拯冠裳之沉沦,续祚胤于一线,前仆后起,相继不绝,而天未

悔祸,人谋无权,徒使历史编末添一伤心旧事而已。自是厥后,法令益严,罪罟益密,嗟我汉人

,有重足倾耳,钳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 天下,使无异志;

帝制之计,既周且备,将藉奸术,长保不义。然而张、曾画策于密室,林清飙起于京畿, 张、

李倡教于川陇,洪、杨发迹于金田,虽义旌不免终蹶,亦足以见人心之所向矣!降及近世,真理

昌明,民族、民权盎然人心,加以虏氛不竟,强敌四凌,不宝我土,富以其邻,国人虽不肖,犹

是神明之胄,岂能忍此终古,以黍先人之灵乎?于是俊杰之士,飚发云起,东南厥始发难,吴越

震以一击,徐锡麟注弹丸于满酋之腹,熊成基举烽燧于大江之涘,以及萍乡之役,镇南关之役,

最近北京暗杀之役,羊城起义之役,屡起屡踬,再接再厉,天下为之昭苏,虏廷为之色悸,酝酿

蝉蜕,以成兹盛。武汉首义,天人合同,四方响风,海隅景从,遂定长江,淹有河淮,北方既协

,携手归来,虏廷震惧,莫知所为,奉兹大柄,还我国人,五大民族,一体无猜。呜呼休哉!非

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昔尝闻之,狄夷之运,不过百年,满清历年,乃倍而三,非天无常

,事会则然。共和之制,亚东首出,事兼创造,时无迟速,求仁得仁,焉用怨讟!又闻在昔救时

之士,尝跻斯丘,勖励志军,俯仰山川,欷歔流涕,昔之所悲,今也则乐。郁郁金陵,龙蟠虎踞

,宅是旧都,海宇无吪,有旆肃肃,有旅振振,我民来斯,言告厥成,乔木高城,后先有辉,长

仰先型,以式来昆。伏维尚飨。
发表于 2012-2-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xxhh 于 2012-2-6 20:14 编辑

楼主大才!

中国的历史进程的确与西方不大相同;

另,用振兴是否好些呢。复兴一定得有明确的参考。
网上言论以及朝廷大员,说到复兴的时却不清楚究竟要复兴什么,一会儿就跑到“振兴"上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素不相识的天津秋风先生居然“盗版”了我的“思想”,真是很有意思的巧合,用语都完全一样。南方周末批判秋风的文章:

秋风先生将教科书上的“封建社会”,称为“人类学术史上最离奇的一个概念”,什么叫“封建”?秋风先生说,就是天子分天下为若干“国”,指定国君(诸侯),世袭;诸侯再分“国”为“家”,指定家君(大夫),也世袭。前者叫“封土建国”,后者叫“封土立家”,合起来简称“封建”。这样的制度,就叫“封建制”,也叫“邦国制”。西周、东周、春秋,都是邦国时代。战国,是“半邦国时代”,即“帝国的前夜”。秦汉以后,进入帝国时代,不再“封土建国”(个案例外),怎么还会是“封建社会”?笑话!

-----
元与清是中国的被殖民时期,不知秋风先生是否指出过。这个事情不厘清,玩弄任何文化都是害人而已。
发表于 2012-4-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当今中国,黑白颠倒的事太多了,亟需正本清源啊。
发表于 2012-4-3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先生在抗日战争中写的《国史大纲》就已经强调了“封建”的本意(引论,第十小节)。看来楼主还是晚生了好多年。
发表于 2012-4-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吉思汗统一亚欧,为中华版图扩张做出了贡献。
努尔哈赤灭掉明朝,为中华版图扩大做出了贡献。
如果傅仪的满洲国稳固下去,如果汪精卫的东亚大共荣圈实现,那现在的日本就是我们中华的版图。
岳飞逆历史潮流而动,螳臂当车做无谓的牺牲挡的住金朝版图归入宋朝最后由大蒙古帝国统一吗?
发表于 2012-4-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吉思汗统一亚欧,为中华版图扩张做出了贡献。
努尔哈赤灭掉明朝,为中华版图扩大做出了贡献。
如果傅仪的 ...
杏林医怪 发表于 2012-4-3 14:13

    一个民族,最可贵,最重要的是其精神。这个是不能被征服的。即便肝脑涂地也要斗争到底。这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绵不绝的保证。

    史书是当政者统治的工具,凡新势力上台,必改写史书。
发表于 2012-4-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苟且偷生于盛世
发表于 2012-4-9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阶段论是列宁炮制出来的,不过首作俑者还是摩尔根之流,对五阶段论的反思很早就有了,中国的封建终结于秦,但即算是秦之前的封建于欧洲古典封建也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这些在学术界早已经是共识了,但在教科书、电视上还没有被正名,主要在于这个将挑战“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唯物历史观”,只得糊里糊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先生在抗日战争中写的《国史大纲》就已经强调了“封建”的本意(引论,第十小节)。看来楼主还是晚生了 ...
只管耕耘 发表于 2012-4-3 08:38


我感觉钱穆先生是个有风骨的人,但现在好多玩读经的人似乎对他不怎么感冒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民族,最可贵,最重要的是其精神。这个是不能被征服的。即便肝脑涂地也要斗争到底。这是民族文化 ...
只管耕耘 发表于 2012-4-3 17:59


现在流行一种”爱“的学说,说即使中国汉族灭绝了,”中国文化“还是有意义的,还是会发扬光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阶段论是列宁炮制出来的,不过首作俑者还是摩尔根之流,对五阶段论的反思很早就有了,中国的封建终结于秦 ...
知一居士 发表于 2012-4-9 11:21


伊里奇的学说真是无所不在
发表于 2012-4-1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线性历史进化观的哲学制高点其实还是黑格尔。
发表于 2012-4-1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开始,汉族已积弱;不过儒学的精神倒不是满清才歪曲的,宋朱程二人可谓歪风之始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0 21:26 , Processed in 0.0305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