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895|回复: 23

我和復泰中医的故事(连载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爱春 于 2021-9-18 08:25 编辑

下面这段文字是2020年写的,那时接触復泰中医大约1年了。现在看,标题有逻辑错误,因为结婚也是结缘,不管那么多了,真实呈现当时的状态就好。

                                             结缘和结婚

    我的很多念头是在打坐时冒出来的,今早刚坐下三分钟,就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与復泰中医的结缘像结婚。
    很多年前就对中医感兴趣,就像小时候梦想自己将来会嫁一个白马王子。
    关注中医信息、浏览各路医家资料、拜访中医名人,就象相亲、交往,进入了解的过程。
    锁定復泰中医就象在相亲交往过程中锁定了结婚对象。
    深入学习復泰中医,就像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处对象”,双方开始了深入交往。
    学习復泰中医要一门深入,心无旁骛;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严禁脚踩两只船。
    学了復泰中医后,发现自己有了鉴别能力,对市面上的中医养生资讯能迅速分拣,去伪存真;
    相亲对象见多了,到了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阶段,基本知道了什么人适合结婚,什么人适合当朋友,这个人是想和你“啪啪啪”,还是想和你过一辈子。
    和復泰中医结了缘,象是大树有了根,心里有了底气;和合适的人结了婚象是船靠了岸,心里有了安定。
    和復泰中医结缘之后,再看其他中医经典,像是“哗”的一下开了:哦,原来是这样!
    和合适的人结了婚,再看其他异性会笑着说:嗯,不过如此。
    和復泰中医结缘久了,会把其他中医的精华和復泰结合起来,让自己的中医思想更丰满;
    和合适的人结婚久了,会参考别家的婚姻相处模式,反观自家的不足,让婚姻更圆满。
    和復泰结了缘,就象和合适的人结了婚,既然选定了,就坚定地走下去,路上必然会有风雨,面对风雨,我们有天气预报、伞和雨衣;面对疾病,我们有姜枣茶、补虚方和攻邪剂。事前、事中、事后都有应对措施。

                                                                                                                                                                   2020.4.2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世界最大的秘密
    最近我发现,在不同时期我所接手的患者群体在性格特点方面有共同之处,可以用半年为界。
    半年前,来找我的患者大都是那种人品很好、细致认真、优柔寡断型的,他们听到我普及復泰路数的时候,总是点头称是,可是在治疗过程中却经常会走样。比如,有的说“我咳嗽,给加点陈皮吧。”,有的则默不作声地破坏饮食禁忌,固守自己的认知还振振有词,这让我很烦躁。不过,那时候心里就画了一个问号:为什么我手头的患者有这么多这类性格的人呢?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是不是与我自己有关呢?
    这半年以来,我手头的患者像来了一次大换血,一个个都是风风火火闯天下型的,把禁忌事项发给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好”,我在心里笑,就这回复速度,估计这段文字还没看完吧。我眼前常浮现出一个画面,我刚举起发令枪还没扣动板机,他就已经“嗖”窜出去了。不过这类患者有个特点,你说什么他信什么,但是执行力有点差。他的执行力差不是来自于不信任,而是来自于他的毛手毛脚、丢三落四,一旦他定下来,按照规定的执行,效果就特别明显,不过那猴脾气很难改,他们一般不适合长期调理,因为战线拉得长,治感冒就见效非常快,因为通常是三剂见效。
    同样是感冒,半年前我所接手的患者里,因为他们的犹犹豫豫、左顾右盼,经常是连个感冒都治不利索。吃了我的药没几天又去了医院吸雾挂水,过几天看着不行,又回来继续吃,吃了几天又不行,又换了其他中医,这让我非常气愤。
    今天早上,再读《你的世界最大的秘密》,十分感慨。果然是我的世界里所出现这些人都与我自己有关,因为我的性格与半年前那批患者的性格有相像之处,而这半年我已经在对自己开刀了。这一个月来,我开始针对那些优柔寡断型的患者采取措施,我直接了当的跟他表达我自己的意见,指出他的问题,要改变他们真难,惯有的思维模式总是在牵引着他们在老路上循环。比如有本来熟识的患者,给他出了方案之后,他总是自以为是说要添加点什么,以往我会耐心解释给他,可我打算以后不再这样了。我想直接回他:大姐(他的年龄比我小),你治还是我治?
     无论怎样,我的世界出现什么样的人都与我自己有关,这段时间我的圈子里风风火火的人多了,说明是我对自己施行的手术见效了,我得学习适当用风风火火的方式去应对他们,以让他们做出一些改变,或者说我无法改变他,但起码可以改变我们的相处模式。
                                                                     2021.11.2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抽  丝
    孙姐两口子都在我这里调理,她是更年期症状,手指肿胀快2年了,她老公是双臂双腿长了21个脂肪瘤,大的如鹌鹑蛋一样,双臂是肉眼可见的坑坑洼洼、起起伏伏。他家儿子今年考研,距离考试还有40天了,儿子焦虑得睡不好觉,这两口子更是焦虑。
    这两口子认为自己的家庭模式有点问题,特意找了一位老师做咨询,回来后孙姐高呼收获很大,我详细问了他们的聊天内容后,孙姐说:“你知道吗?跟你聊天,你像是在抽丝,一点一点引导着把我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跟她(另一位朋友)聊天,她像打机关枪突突突也能给我触动,跟那位老师聊天,他像一个巨大的花洒,从头到脚冲下来,感觉力量很大。”
   吃饭间,我发问:“你们觉得抽丝这种特质适合什么职业?”“中医啊!”他俩异口同声。
   “咱们的性格有点像,不过我现在少了你拥有的韧性。”孙姐继续说。
   有趣,抽丝果然是中医人特质的一种生动体现。抽丝,要慢,要稳,要心静,要沉得住气,快了、心急了丝就会断,抽丝要柔和,太生硬就与丝的性质不匹配。问诊时需要抽丝一样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病情;研究医理时,需要抽丝剥茧般的耐心和韧性深入探索;遇到徘徊在中西医之间的患者,要用抽丝样的耐心与他周旋引导。
      最近抽丝成效在这一家身上比较明显,昨天白天孙姐老公坐在我对面说话,突然摸着大腿说:“哎,我腿上这个鹌鹑蛋怎么小了?”。昨晚,孙姐发信说纠缠了22个月的手指肿胀好了。他们那今天刚刚开始服药的考研儿子来微信说:“阿姨,中午喝第一次药茶,中午睡得很好,没有惊醒。”
    高兴了一大会儿,发现自己有点飘,赶紧沉下来落到地上,不敢嘚瑟。
    抽丝固然重要,可总要有断丝的那一刻,断的时候要手起刀落、干脆利落,才能将抽丝的目标圆满完成。何时断,用什么工具断,从什么角度断,都是学问。
   抽丝、断丝路漫漫,得继续沉下心来好好研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发的这一篇还是以前写的,先把存货发完,再发最近写的。

                                                           怕
  
     从安徽寺庙回来后,找我问诊的人多了一些,手头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以前,面对找我的人,我一般把找知字辈的师兄问诊和找我问诊的不同说在先,让对方自己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少数人要么是因为经济原因,要么是出于对我个人的信任才选择了我。
     就这样运行了一些日子,一切安好,可自己学习上的突破却很少。于是,我专门和自己进行了一次对话。
    问:面对患者,你总是一边推荐师兄一边推荐自己,就一般人而言会选择前者,你是怎么想的?
    答:因为师兄的水平高,应该让患者自主选择。我大包大揽,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做法。
    问:真的是这样吗?
    答:好像不全是,我好像在怕。
    问:怕什么?
    答:怕我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患者将我和师兄做对比,怕落了个技术差的名声,
    问:事实上呢?
    答:师兄的水平就是比我好啊,为什么怕比较?我的水平就是不行啊,为什么怕别人说不行。
    问:还真是这样。
    答:原来,这都是事实啊,我只是想掩盖事实,加了一个让对方多个选择的幌子而已。
    问:这个幌子对你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答:不知不觉地放弃努力,继续呆在舒适圈里。这个舒适圈里我悠然地学习,不给自己压力,还自我欺骗是个学习者。
    问:你打算怎么办?
    答:剥掉这个幌子,通过大胆接诊让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逼自己走出舒适圈。
    对话至此,我发现我心里不再怕了,从那天开始,只要在自认为可以解决范围的,我就大胆地应下来。
    一切,在显而易见地发生着变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在准备中医确有专长报名,忙得脑子满满当当的,所以没来更新。今天终于告一段落了,贴一个2020年记录的故事发上来。不过,这个故事后来发生了变化,故事末尾记录我姐的病好了,但没过多久又反复了。我和她分别寻找原因,后来找到了。大姐夫常年酒局不断,我姐屡劝不改,于是心生怨气。姐夫一周有三四天在外喝酒,我姐的怨气也就一周发作三四次。这怨气让她的病久治不愈。怨伤脾,脾为生痰之源。脾属土,土生金,肺属金,肺为贮痰之器。SO,这一切就清清楚楚的了。

                                                                                    给姐姐治病

    我姐每天早上都要吐很多痰,这个毛病已经好几年了,每天早上都要费半卷卫生纸,我从两个月之前开始给她调理,她非常信任我,我让他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期间,她的痰少了一半,可是受了一次风寒后又打回了原形,再继续服药就不见效果。我很沮丧,可又不甘心放弃。我有个私心,拿家里人练手比较安全,这些方子不会对身体造成破坏性影响。即使治不好,起码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吼吼。
    我向佛分师兄请教,他说我的方子没错,我姐这种情况至少需要三个月补虚才行。我的心定了,把原话转达了我姐,也为了让她放心。吼,其实还是私心,是用师兄的话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让她不要怀疑我。
    继续服药半个月,调调攻攻,满以为该见效了,可还是纹丝不动。真是尴尬,我心里想。
    大前天,接到我姐夫的电话:“把你开的方子发给我。”
    “干啥?”我问。
    “我学习学习。”我姐夫说。
    “哼,别扯了,是不是要拿给老潘看?”我问。
    “嗯。”
    “哼。”我气哼哼地把方子发给了他,老潘是姐夫的同学,是我们当地的中医,姐夫对他很信任。
    放下电话,我开始在办公室里踱步,办公室有十几米长,我来回走了几十趟,心情仍不能平复。心里十万个“靠靠靠”飞过。
    大约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于是调动心里的两个小人开始对话。
    A小人:你为什么生气?
    B小人:哦,我感觉自己被否定了。
    A小人:姐夫真的是在否定你吗?
    B小人:我觉得起码是怀疑。或许是他们闲聊说起这事,老潘问起才扯到方子上?
    A小人:你姐服药后没有效果是事实吗?
    B小人:是事实。哎,对啊,既然是事实,对方起了怀疑是正常的。为什么一旦面对否定,我就会暴跳如雷呢?
    两个小人的谈话至此,我明白自己是因为被否定而出现坏心情,找到原因的那一刻,坏心情似乎没了,自我感觉洋洋得意:吼,成功觉察了自己的问题,解决掉了坏情绪。
    当天中午,一回家就冲进厨房做饭,看早饭用过的碗一个个横七竖八地躺在池里,心里就有点烦躁。拿刀削芦笋,削皮刀不给力,心里更烦。孩他爹进门了,大声嚷:“门外的大桶水你怎么不提进来?”
    “没看见我在干活?”终于有替罪羊了,我更大声地回。
    “提水不是活儿?”孩他爹并不示弱,可显然力道不够。
    “闭嘴吧你!真烦人!”我心里知道他并不想招惹我,我也想迅速结束这场不快的对话,就更大声回。
     继续削皮,突然脑子又拐弯了。
    A小人:你为什么这么烦?
    B小人:唉,还是姐夫来电话那件事余温在啊。
    两个小人说到这,我一下子松了下来,原来是这样。本以为上午自己已经调适好了情绪,其实是坏情绪潜藏下来跟我回家了。天哪,真可怕。
    午饭后,我把自己的这段心理历程讲给闺女听,一是为了让自己的情绪找个出口,彻底放它离开。二是为了用自己的经历引导闺女,希望她也能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讲完后,坏情绪真的顺着我的诉说走了,那一刻自己是真的松下来了。
      前天,我姐说:“痰少了一半了。”
      昨天,我姐说:“痰更少了。”
     今天,我姐说:“向你报个喜,今早一点痰也没有了。
    “是你昨天调了方子的原因吗?”她问。
    “不是,是前期那么些天打基础的原因。”我答。
     很奇怪,说这些时,我很高兴,可高兴之上有层盖子压着,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放下电话,突然意识到,姐夫是老天派来检验我的,检验我的心态、检验我的定力、检验我应对挫折的能力,啊哈哈哈,原来是这样。想到这,刚才在高兴上面盖着的那层盖子冲天而起,心里亮了。
                                                                                                                              2020.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4 1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师兄分享,期待您的连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终于完成了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的报名工作,这一天,可要了老命了。阿弥陀佛,万分感谢,也感谢提供支持的各位老师。晚上,终于可以放松地弹我的棉花了(现阶段称弹古琴,是亵渎古琴)。每次弹棉花,这世界只剩下了弹棉花声,外面的一切都没有了,连我也没有了。昨晚弹棉花时,孩她爹就在旁边看战斗片,可是我听不到电视的声音,只能听到弦声。今天发的这篇,是2020年冬天记录的。
   
                                                                        一 念 之 间

     2020年12月份之前,我和不大白师兄说起学习中医的目的,我俩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她说是为帮助更多的人,我说我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因为我体力、精力和能力不够,不敢想更大的事。
     2020年的那个冬夜,他把自己的隐私告诉我,向我咨询并希望我能帮他解决问题。我知道,他以为我是中医,可我还算不上。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感受到了他的纠结和不安,我也很自责,因为自己学习復泰中医还不够精进,为对方提供的方案还不够笃定。
    那晚,我跟不大白通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鼓动她更是鼓动自己再努力一些。不大白说,你发现没有,你变了,以前你说学中医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今天你的说法不一样了,是为了更多的人。我也惊讶了,我说了,可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是我思想上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那个晚上,天很冷,夜很静,我被心酸和振奋这两种完全反方向的情绪围绕着,久久不能入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放国庆假了,今天加更一篇,后面还有好多篇等着发呢。

                                                            第二次怕
     上次的“怕”已经克服了,这让我受益不浅,不仅经验积累了不少,勇气和信心也建立了很多。姐姐说,我试脉时的力度都变大了。
     晓华女儿的案例让我有了第二次怕。
     晓华一家三口都在我这调理,她对我很信任,也许是这信任让治疗效果特别明显。那天,晓华来微信说,大女儿在学校肚子疼了好几次,我笃定地告诉她,不用担心,如果没有吃不合适的东西,就有可能是排病反应。这次,我没怕。
    又过了五六天,晓华又来微信:“孩子又肚子疼了,小时候肚子疼过,西医诊断为肠套叠,要不要接回家来?”我的大脑里“排病反应”的念头一闪,也就一秒就过了,“肠套叠!!!”这三个字带着惊叹号就占据了我的脑海,我开始怕了。
   “接回家休息吧,顺便观察一下。”我给晓华回复。我知道,此时我没有信心继续说“排病反应”,只有“回家休息”这样的回复才能让我的心安定下来。
   “接回家了,看上去没什么大事”,晓华实时向我反映着情况,我松了一口气。
    我怕“想什么来什么”,就控制住自己不再想这事,还按捺住了一天一问的念头,静待这一轮药服完。
    这一轮药服完了,晓华带俩孩子过来,孩子不仅肚子不再疼,嘴唇也从原来的苍白变得红润了。至此,一块石头落地。
    上一次的“怕”,我彻底解决了。这一次的“怕”,没有彻底解决。上一次的“怕”是一个点,象锁扣,想通了就有了钥匙,“啪哒”一下就能打开;这一次的“怕”是一条线或是一个面,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炼才能解决。这个成线成面的“怕”需要有个支持者,不能闭门造车。除了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师兄讨论交流,更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师兄指点帮助 。
    这事,得想个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3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是9.27那天刚写的,写完这一篇后就陷入了回忆,回忆起关于二大娘的一些事,于是又记录了下来。下一帖随后就帖上来。

                          换个问法
    昨天是二大娘去世第99天,我们老家的规矩是要在这一天去上百日坟。
    这几天连续下雨,前天,姑家表姐给我打电话:“明天下大雨呀,咱怎么办?”
    我说:“现在的天气预报随时会变,也许到明天就不下了。”
    我没有直接告诉她去还是不去,放下电话问自己:如果真的下了大雨,去还是不去呢?清明节的时候也是下雨,在老家公墓里把车陷在了泥地里,三人费了好大劲才推出来,心里真是打怵。可是,本来说好要去的,因为下雨就不去了,会不会不合适?
    开始纠结......
    好在,现在有一项能力提升了,每当纠结的时候,我会有个觉察,会有意识地摆脱这种纠结。
    我把这个问题换了个问法:如果她是你的亲娘,下大雨的话你去不去?
    好,答案有了。
    自我做了一下总结:当找不到解决方案时,就回到问题本身,换个问法,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这个方法可以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可以多留意。

                                              202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3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    知

     我从小是奶奶看大的,奶奶住在哪,我就住在哪。奶奶大多数时候在老家和二大爷住在一起,我也就常住在那里。
     二大娘是童养媳,旧时的婆媳关系是固有的模式,我那时年龄小,对此并没有感觉。印象深的是,二大娘对我很好,尤其是几次给我治病的事,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不懂祝由术,老家俗称:吓着了,叫一叫。我经常会头疼脑热不爱动弹,二大娘不会诊断,总是请村里一个年长的奶奶给我试试脉,看是不是吓着了。那奶奶十次有八次都说我是吓着了,每次,二大娘就在中午做饭的时候,小声嘱咐在炕上躺着的我:“等会做中了饭,我会在门框上敲勺子,叫你回来吃饭,一定要大声答应啊。”我通常会连连点头,在听到召唤时大声地答应着,吃完饭睡个午觉,醒来就跟没事人一样了。
    有一年,我大约上初中了,暑假回老家后也是莫名地不舒服。二大娘不知从哪里捣鼓来的方法,悄悄去东屋锅灶底下烧了一个红皮鸡蛋,趁热拴上一根红线,然后把我叫到灶台跟前,小声嘱咐我不离灶台吃掉。也巧,鸡蛋递到我手里,红线就脱落了。我在灶台前做贼一样地吃完了鸡蛋,来到门外, 看到二大娘兴奋地跟人说:“你看你看,鸡蛋上的红线绑得可结实了,在我手里好好的,到了爱春手里就掉下来了!”她的意思是这事很神奇,吃了这个鸡蛋肯定会好。我笑了笑没有出声,心想也许是巧合吧。不过,有意思的是,吃过那个鸡蛋后,我真地好了。
     每年暑假最让我激动的就是回老家,可每次回老家总是要长点小毛病。有一年,回老家刚住了一天,我的肚子就抽搐着疼,现在知道了其实就是犯了暑湿,喝点生化汤或是藿香正气水就行,但当时不懂,二大娘看吃药无效,就炒热了一大袋麦麸,让我热敷肚子。敷上后止痛效果特别明显,大约敷了三四次,腹疼就好了。
     二大娘不识字,有一次我们讲起下雨的事,她郑重其事地说:“下雨是龙王管着,他说下多少就下多少。”她儿子在旁边讽刺她:“中了,中了,什么龙王,你懂不懂科学。”我那时候上学了,学校里教的内容也和哥哥说的一样,我只是笑,觉得大娘的说法是神话故事里的,我虽没有参与反驳,却也觉得没有文化很可惜。
    这一桩桩一件件,以我现在的认知看,二大娘是个慈悲、善良又通晓很多事的人,当时的我、当时的我们才是无知。

                                                   202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10.1白天喝多了茶,当晚几乎没怎么睡。次日早上4点多还是清醒得很,索性起来破了一起案子
                                               
                                                    破 案

    最近接的两例感冒在治疗过程中都出现了嗓子哑的情况,一例是三岁小孩,感冒治好了却每早起床后出现短暂的哑嗓子;一例是成年人,用药2天后流涕、头昏等情况都改善了,却开始嗓子哑。自我感觉这两例用的药都没有错,为什么服药后仍哑嗓子呢?嗓子的问题一般是少阴的问题,难道是后期出现哑嗓是少阴的问题没处理干净吗?这事在脑子里绕好久了,没找到答案。
   假期第一天早上,决定回访一下这两位。答曰,孩子经常性的晨起哑嗓子已经消失了,成人哑嗓子在服用苓术养仁汤(加1克陈皮)3天后也好了。
   这说明治疗方向没错,可破案的心还在。
   我顺着嗓子这条线索,从《三书》上找关于咽喉的内容,从《内经》上了解喉痹、挟咽、嗌干,最终在《四圣心源》声音这篇上找到了答案。
   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
   声气病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
   哦哦,原来是这样!我的治疗方向是对的,只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效果慢一点而已!更令人激动的是,我似乎顺带着把口吃的案子也破了!口吃是能响不能言,这是神的问题,是心的问题,难怪先生会让大家读《心经》治口吃!
   激动了一会儿,冷静地想想这个破案过程带给我什么?
   1,以案入经典。以医案为切入点,从经典中寻找答案就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四圣心源》声音这一篇,我看过好多次,今天再读居然跟第一次谋面一样,这是学理论时没有实践作切入点的结果。
   2,以案学深思。看到不少师兄思考问题很深入、很系统,我常羡慕却找不到思考的路径,看来通过医案去破案,在寻找蛛丝马迹中不知不觉地就能实现读书和思考的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闺女二三事

      孟晚舟回国了,我在家庭群给在加拿大留学的闺女发信息,以往我们这个三口家的群发信息嘻皮笑脸无厘头的时候居多,这一次我的原文是:
我要郑重其事地跟你说几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在那里上学生活,不仅是完成学业就行,希望你有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意识,有意识地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回国后改造中国的教育。
说完这些话,意识到这个想法一直就在我心里,从未离开,只是它被我刻意屏蔽掉了。屏蔽的原因是,孩子刚入学时,在留学生家长群里我透露出自己的这个观点,有家长说我给孩子压力太大,孩子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行了。初送孩子留学的我挂念孩子,也觉得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先维持好是硬道理,我就接受了这个观点。从此,这个念头不见了,我以为我被说服了,事实证明,并没有,我只是被动地屏蔽了它,外面一有同类召唤,它立刻出动。它是刻在我骨头上的东西,没有人能剔除它。
闺女回话说,好。一会儿又发来语音:不过,我还是想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再考虑为其他人做点什么。
我回:”你这个想法没问题,今天我这样说,是让你脑子里有这个弦,无论什么时候,你有这个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意识就好。“
闺女回:”那肯定的。“
--------------------------------------------------------------
    昨晚,跟闺女在电话上聊了一个小时,主要是想说说我在确有专长考试报名得到老师帮助后的一些感悟。我俩之间这样的谈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交谈中会互相传递几个新认知。唉,面对孩子,总是脱不了好为人师,所以更多的是我向她传递,她立刻能从我的观点里找到她生活里能对应上的例子。所以,这样的谈话时长通常是一个小时打底。
    “我最近把一个人拒了。”闺女说。
    “啥,才去加拿大不到俩月就有人追了?”我心里想,可是没有说出来。
    “啊,啥情况?快说说。”我说。
    “其实,那个人我还是比较看好的,我俩在聊天时有共同话题,他能知道我在说什么。”闺女说。
   (PS:从高中开始,闺女就为很多同龄人听不懂她在说什么而苦恼。)
    “哦,什么话题是你们共同的?”我问。
     “忘了。”
     “这类话题的特点是什么?”我换了个问法。
    “关于客观公正方面的。”闺女说。
    我心里暗喜,到底是正统家庭培养出来的孩,价值观一点没歪。这何尝不是我早就暗暗制定的未来女婿的第一大标准。
    “这么难得,为什么要拒?”我居然没有问对方的相貌、家庭和学历。
    “因为不确定性。”她说。
   “我只在这呆一年就回去了,明知道不可能的事为什么要继续?”她说。
   “你的理智我很佩服,这也让我很放心,我估计将来你也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是,我怎么觉得有点难过呢?”我说。
   “为什么难过?”她问。
   “咱俩都有理智的特点,我年轻时也是你这个观点,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从未后悔过。但回想一下,少了年轻时想做就做、不顾后果的一些行 为,似乎有点遗憾。”我说。
    “我是爱江山不爱美人,好不好?!”闺女居然有点激动。
    “你的江山是什么?”我问。
   “学业、事业啊!”她答。
    “哦。”我无言以对。
   “拒了他之后,你心里难过吗?”我问。
   “难过倒没有,只是有点遗憾。”她答。
   “哦。”我又能说什么。
    “如果他为了我改变自己的规划,跟我再去英国,那我反倒会瞧不起他。”她说。
     ......
    唉,说啥好呢,还是不说为好,让时间去说吧。
----------------------------------------------------------------------

    闺女申英国的研究生需要提供大学老师的推荐信,中介老师说推荐信使用印有学校名字的信笺写更好。闺女打听了一圈发现信笺不好搞,就决定自己用电脑制作一个。其实我知道,她的推荐人是学院院长,院长那里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闺女不愿意开口罢了。我忍不住提示她去找院长,提示完又觉得自己坠入了细节,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我考虑了一下,你自己P一个信笺也可以,不过最好是做这个决定前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是选择了这个决定。”我发信息说。
    “好的。“她回,我知道她在敷衍我。
   “我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比如最近报名参加确有专长考试就遇到很多困难,我可以选择放弃并安慰自己说没有这个证我照样可以接诊。可是当我问自己‘为什么做的是这个选择’这句话后,我知道是自己经常畏难的思维惯性又出现了,所以我决定摆脱它。然后呢,我成功地完成了县级审核,你知道吗?很多人因为畏难要么是没敢报名,要么是被刷掉。我就成功了呀。这个时常问自己的方法让我特别受益。”我忍不住发了语音给她。
   “我这个人其实就是很别扭。”闺女回。
   “看来她对这话题感兴趣了。我的判断没错,她是在这个方面绊住了,幸亏及时提醒。”我庆幸地想。
   “所有的选择都由你自己决定,老妈只是告诉你我的一些体会或者说是教训,如果你20多岁就知道这个方法,未来的生活就不会纠结。”我又在好为人师了。
   “确实。”闺女回答。
    聊到这里就此止步,多说无益。
    7点多了,我开始练交泰功,练着练着就总结出一句话来:
    人所做的很多选择,看上去是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其实是大脑避重就轻的决定,人只是在被动接受大脑的决定而已。
想起了先生在书里讲到的“心是指挥部,大脑是传达室。”看来大脑这个传达室经常会自以为是地改变心的指令,而人往往认为这个指令是心的决定。所以人要学会对传达室保持怀疑,与指挥部建立直接联系。
   吼吼,突然有个想法,我要把三书里的内容与生活中的事件结合起来,用闺女爱听的语言传递给她。比如这个事件就可以嫁接到心与大脑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我的传达室怎么一下子聪明起来了呢?
                          202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件事已经过去十天了,还是常常想起它,罪过罪过。
    报名中医确有专长考试后,县卫健局建了报考成功人员的微信群,以便下发通知。那天,卫健局为每个人都安排了现场考核时间,时间精确到了整点,要求按时到场。上午,群里有一位中医留言说,很抱歉,今天孩子发烧了,我要送孩子去医院,所以不能按时参加考核了。我瞬时感到了极度尴尬,大哥,这是中医确有专长人员报名成功人员的群啊。我真想说:“我给出个治疗方案,行不?”怕惹事,就没敢吱声。
    不过,这样说这事真有些不厚道,毕竟我不了解内情,所以觉得罪过。
    可是,我还是经常想起这件事,唉。
   今天,发篇昨晚冒雨干的一件事。

                                            升级

    昨晚,洁给我来信息说,小儿子感冒了,本想带孩子过来让我看看,但孩子睡了一下午还没起来,问我能不能过去给他看一下。
    我回:“你老公同意服药茶我再去,不相信我去干啥?”
    说完,其实我的心里已经决定要过去了。
    洁是我的老朋友,没生二胎之前,我们两家人经常一起玩,她生二胎之后,我们两家的联系就少了很多。
    我经常跟她科普復泰中医的事,她连声答应,却总在孩子感冒的时候去找西医,要么吸雾,要么吃消炎药,为此我很是不爽。有几次,她的小儿子感冒也曾咨询我,我向他推荐药茶后,但她总是再无下文。慢慢的,我就不愿意在这件事情热情地回应他了,我决定放弃她。
    可最近我的心态变了,我知道这次即便是我上门,她老公也未必愿意让孩子服药茶,可是我仍然决定去。
去了之后聊了几十分钟,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洁发现家里没有麻黄,就要去药店买,她老公却不置可否的样子。我知道,即便是买药回来,她老公也未必支持孩子服药,那么我这次来的意义在哪里呢?
    如果在以前,我会首先确定他老公愿意让孩子服药,我再上门 。可如今,我发现,復泰中医的传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它需要长期的时间铺垫,而且是面对面的信息铺垫。即便是他这次仍然不服药,那么我来的意义就在于:让他大脑里增加了一些对復泰中医的认识,累积多了,将来他就有接受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次我过来,是在创造了一种可能性。
    回家的路上在想,在传播復泰中医的过程中,我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有的师兄是强势派,而我是温和派,这世界上各种性格的人都有,自然就需要不同性格特点的復泰人与大众对接。目前我选择的就是适合我自己的性格特点的方式,我需要耗费的精力、体力都要多,需要等待的时间也长。我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这过程里的“怨”,不过,我发现现在心里很平和,没有以往急躁的情绪了,从我决定去洁家的那一刻,“怨”就没有升起,我看到她老公不置可否的样子时,“怨”也没有升起。这是我最近GET到的新技能,是心性上的大升级,是復泰中医送给我的珍贵礼物。
                                               2021.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的声音是我所了解的唯一的跟寺庙里钟声相像的声音,在安徽寺庙的时候,我经常在黑暗的冬晨,站在钟楼下面听师父敲钟,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魂都跟着钟声走了。      
    每一次拨动琴弦,它的回荡声跟庙里的钟声是一样的,我想这就是我与古琴的缘吧。

                                          笨
     我这个人很笨,学东西入手时特别慢,别人迅速能掌握的东西,我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尤其是需要动手的事,这在震园学琴的时候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我通过调节心态和下功夫把两首曲子都学完了,可是回家之后练起琴来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后来,想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网上教学视频、自己多练习,发现总是不行,灵机一动,联系了玄逸老师跟她网上学习。
   网上教学进到第二次的时候,老师夸我进步很大,不知道老师是不是为了安慰我,可我仍然觉得自己很笨,我跟老师说我很笨,那时我是自嘲,似乎也是在通过自嘲让自己少些压力,或是让老师对我少些期待。
    三节课结束,玄逸老师说我可以学《良宵引》了,我很吃惊,因为自己觉得前两首曲子尽管能熟练地弹下来了,但似乎在意境上跟老师相比有很大很大的差别。照我自己的心理进度的话,还是要按部就班的把这两首练到炉火纯青才能进入下一步。可老师说,有些东西是需要慢慢体会到了才能做出来的,好吧,我开始安心学《良宵引》。
    一开始,老师说今天学两大节,我心里就开始打鼓,觉得肯定不行,然后我果然不行,学了一节之后,老师也放弃了,她说今天就学到这里,把这段练熟就好了。我心想,我果然很笨,让老师失望了,有点沮丧。
    第二天,我下决心要把新学的这段练熟,然后再预习一下新的,带着这个笨的心态开始复习,没想到一个一个的抠下来,效果比预想的好。
    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去说文解字上查。吼吼,“本”是取它的音,竹字头,是指竹子内里白色的那个部分,我瞬间开心起来了,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不就是孔子所说的“绘事后素”吗。我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一张白纸,最好描绘了,写上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掺杂。本,既是取它的音,也可以说成本本份份地做事。
   嘿,以后不需要说“笨”来自嘲了,我要自豪地说“笨”了。

                                               2021.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申请拜师被拒了,有点沮丧.因为我的医案只有70例,达不到门槛要求。被拒的第3天,医案就达到75例了,心想:有点遗憾,要是晚申请10天,100例肯定就达到了。
    觉得这几天自己的状态不太对劲,就反思了一下自己得知拜师这事后的心理活动,发现这三天一点书没看,就光琢磨拜师的事了,有点南辕北辙。需要静静了,目前的案例里面都是感冒、例假不规律、带状疱疹等小毛病,在医理的钻研程度上还不够深,看来时机真得还不成熟。
    现在想好了,即便到了医案100例,也不急着提报申请了,等慢慢接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例,在理上更通透一些的时候再说吧!在这个过程中心还是有点急了,慢下来,慢下来。
    五之气很好用,我手头有三四位患者用了两剂就解决了感冒问题,因为这种事情在他们身上经常发生,所以他们的反映也没那么惊讶,在我这里也是波澜不惊了。不过前几天遇到了一例感冒比较复杂,可能是她本身阳虚严重的原因吧,用了两剂五之气后略微见效,咳痰仍然严重。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继续跟进两剂,最终还是加了两剂,然而仍然没有去根。开始琢磨,她的嗓子干疼的情况比较严重,又有咳嗽,再用五之气的话会不会散的多了?用一下加味小青龙吧,这方子里面包括了麻黄附子细辛能解决嗓子的问题,两剂之后果然奏效,让我有点小高兴。
    节气方非常好用,但还是不要太过执着,要随机应变。

                                                       2021.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赋
      最近学琴还算用功,除了每天练习,在上一节课前还提前一天预习,磕磕绊绊地把估计要学的内容捋了下来。总算没有让老师着急,自己上课时的心态也随着能跟上节奏而放松了很多。
     这几天在想,弹琴是我的天赋吗?似乎不是,天赋应该有上手特别快的表现,而我上手很慢,这段时间就是靠持续练习在撑着,每周一次学新课的节奏不变,弹琴到老的心态也是非常坚定。
    我和闺女讨论过关于天赋的话题,我鼓励她顺应自己的天赋做事,又说:“唉,我发现我是个没有天赋的人。”
    “你的天赋是努力、能坚持。”她答。
   “啊?!这也可以?!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大喊。
   “难道不是吗?”她在万里之外淡淡地说。
   嘿,熊孩子一语中的,我咋没这么考虑过,那么以后我也要继续发挥我的天赋喽。
   这段时间里,玄逸老师说让我经常听音,我就把自己认为弹得不对的句子拿出来一句一句地听,可只能解决50%的问题,剩下的50%问题总也改不掉。     
    问题出在哪里呢?
    从前天开始,我把整首曲子循环播放,到昨天中午梦里就开始响起这个旋律了。继续单曲循环,不再抠细节,发现似乎能迅速找到自己在哪个音上和老师弹的不一样了。想起李师兄曾经跟我说的,先生说观察事物的时候,离得远一点可能看得更清楚。(大意如此)我想,在学琴这件事上,既需要逐个音抠细节的韧劲,也需要观整体的放松。再想,学习復泰中医也是同样的道理。

202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  董

    我老娘经常说我爹是古董,古董是我们这边的土话,是指人孤僻、总跟别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姊妹几个也认为老爹是这样的人。
    十几年前,刚兴起私家车的时候,稍有条件的人家都买个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爹认真地对我说:“未来有出息的孩子,是那些坐在爸妈自行车后座上的孩子。”我不以为然,觉得有条件享受生活就没必要搞得那么辛苦。
    我爹有时吃地瓜的时候不剥皮,带皮一起吃下去,我老娘就取笑他说:“你看你爹,过日子过的,神经了。”老爹不解释,面无表情地继续吃。
    离家不远处有一处公园,这处公园建成多年了,有好多老年人在那里锻炼身体,我劝我爹去那里活动活动,可他说:“不去,我去了那里回来就不舒服,那里不对劲。“我在心里笑他过于敏感,觉得他真有点古董。
    十几年过去了,看到现在的年轻家长疯狂地给孩子买各种昂贵的东西 ,我也想对他们说,孩子需要的是你们少做点什么,而不是多做点什么,可似乎没人听得进去 。
    我常听有人说吃地瓜会沥心,后来又知道,很多植物自带纠正自身偏性的本领。比如,吃榴莲时喝点榴莲核煮的水能防止上火,吃葡萄时连籽一起吃能减少腹泻。他们说吃地瓜时带皮吃,就不会沥心,我爹是不是知道这事呢,我没问过他。
    这些年,学了中医才知道信息场这个概念,就像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东西一样,有的人就是能感觉到一些细微的东西,公园的原址曾有一些坟墓,我爹也许是感觉到了,像我这样的粗鄙之人怎能感受到呢?
    看来我爹真的是古董,是价值连城的古董,下次回家我要好好问问他,为什么要带皮吃地瓜,在公园里感受到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
    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不仅家里有古董,我还有机会向古董发问。

                                                                                                                  2021.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0:29 , Processed in 0.0248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