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430|回复: 20

大家找找三七先生开过石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是中医在救急时最重要的几位药,水中火先生说石膏是三七先生的禁药,我找了一下,还真没找到先生在哪个医案中用过石膏。只是在医论中写过几个必用石膏的说明,大家一起找找,三七先生在哪个医案中用了石膏?
发表于 2010-1-2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着眼于一味药,不妥吧。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白虎汤是要使用石膏的。
发表于 2010-1-2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中医大师张锡纯使用生石膏的故事。

故事一:

张锡纯的长子,七岁的时候,患了感冒风寒,四五天之内,身上大热(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了,这是邪气入里化热了),舌苔黄而带黑,这是热盛的缘故,为什么张锡纯那么一位大碗,自己的孩子也折腾了四五天都没效果呢?原来,是因为小孩子小,不愿意服药,逼着他服药,他很快就呕吐不止。这搞得老张也是没了办法。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张锡纯想来想去,怎么办?看此时的症候,应该使用生石膏,但是历来医家都说这个生石膏是大寒之药,小孩子用上能行吗?

在这个时期,张锡纯对生石膏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心里也是犯嘀咕。

想来想去,张锡纯觉得“有是证则用是药”,这是中医的一个名句,意思是:不管如何危险,只要有这个证候,就应该使用对证的药物,即使有的恶时候乍看上去,这个药很是威猛霸道,但是也应该用。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于是就用了生石膏一两煎汤,趁着温热,给孩子分三次慢慢服用了下去,结果病情就开始好转了,张锡纯一看,有门!于是,又用了生石膏二两,熬汤,还是慢慢地喝下去,结果病情开始继续好转。

张锡纯这回胆子就大了,于是,这次他用了生石膏三两,熬汤,给孩子喝了下去。

结果,这个病立刻就痊愈了。(病遂痊愈)

那么,一个小孩子,一天之内,用了生石膏六两,这个量可够大的了,孩子的身体被凉到了吗?

张锡纯体会,这次病好以后,孩子的饮食有加,没有任何脾胃受寒之象。

难道这个生石膏是大寒之药吗?为什么孩子没有被寒到呢?

张锡纯再翻看《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石膏“微寒”,张锡纯于是恍然大悟,原来生石膏不是大寒之药啊。

张锡纯自己说:“此系愚初次重用石膏也。故第一次只用一两,且分三次服下,犹未确知石膏之性也。”

张锡纯最有心得的一味药,就是这个生石膏了,他在本草中写的最多的就是这味药,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他对生石膏的体会,还是从自己儿子身上获得的。

所以,后来张锡纯说了句话,是:(生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这就是生石膏这味药的主要功能,它能够把体内的邪热向外透发,古代的几位医家都擅长这味药,我曾经写过。张锡纯对这些经验予以发挥,他特别讲述了不能用煅石膏,生石膏煅用后,是外用之药,是不能口服的,这点他特别强调,而且他对生石膏的应用之广泛,是以前的医家所不及的。

故事二:石膏粳米汤

张锡纯自己说,生石膏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

1916年,各地纷纷爆发了护国运动,在这一年的年底,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各地反袁浪潮风起云涌,袁世凯陷入孤立的境地,被迫在1916年退位,但是他还是企图留在大总统的位置上,但是各方政治势力都予以拒绝,孙中山有发表了《第二次讨袁宣言》,各地纷纷响应,最后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这出复辟闹剧就此收场。

就在这一年的年初,正月的上旬,张锡纯随着部队的巡防营调动,从广平移师到德州。

他们是在邯郸上的火车,从南向北进发,当时是冬天,正月里,天气寒冷,而那个时候调动部队用的火车都很破,连车窗都是破的,冷风从车窗吹入,简直是寒风彻骨,结果等到了德州的时候,同行的有五六人,都病了。

这些人都是什么症状呢?原来,都是发烧,但是一点汗都没有。

这是什么病啊?是中医所说的伤寒,就是风寒感冒,一般都是被冷风吹到了,开始的时候,是身上冷,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控制,则会入里化热,变成身上高热,发烧,心烦,一般还有出汗的症状,此时张仲景是用白虎汤来治疗的,如果没有出汗,说明体表仍为寒邪所闭,张仲景是用麻杏石甘汤等方剂来治疗。

但是,张锡纯学习张仲景,却并不拘泥于使用原方,他看这些士兵都不出汗,身上发热,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就用生石膏,和粳米两味药,生石膏用二两,压成细末,粳米就是我们吃的大米,用二两半,这叫石膏粳米汤,是张锡纯自己创立的方子,用水三碗,熬,等大米熟了,这个汤也好了,喝这个清汁,趁热喝,借着这个热气,让身上出汗,方子里面的生石膏是透里热的,能够把热邪从里面清透出去,这个粳米是用来和胃气的,不让生石膏伤胃气,同时可以使得生石膏的药性逗留于胃中,这样更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但是大家都注意到了,此时这些患者都不出汗,这是寒邪仍然郁闭于肌表,那么张锡纯怎么散去体表的寒邪呢?他非常巧妙的就是用这个热汤来散寒,人喝了热汤以后,会出一身的汗,那么体表的寒邪就会散了,这就和我们在刚刚感冒的时候,喝碗热姜汤可以出汗散寒一样。

当时,张锡纯就让这些士兵一起喝这个热汤,于是,大家就都出了一身的汗,然后,这个病就都痊愈了。

这个方子,后来张锡纯就管它叫石膏粳米汤,后来,张锡纯到了沈阳,当时的沈阳县知事朱霭亭的夫人,五十多岁了,在这年的秋天,患了温病,非常的厉害,当时张锡纯刚刚到沈阳,这位朱霭亭是张锡纯的老乡,听说过张锡纯诊病厉害,于是就求张锡纯给看看。

张锡纯到了一看,这位夫人当时正用一个冰袋来做枕头,然后头上又悬着一个冰袋,帖在脑袋上,张锡纯愣了,问这是干什么呢?

老朱回答,说在这之前,请的是日本的医生,当时叫“东医”,日本医生用这种方法来退热的。

张锡纯忙问,见效了吗?回答是没有。此时,这位朱夫人已经是闭着眼睛,昏昏像是在睡觉,大声的呼喊都没有任何反应。诊她的脉,是洪大无伦,按下去很有力。

张锡纯说:这是阳明府热,已经到达了极点了,外面再用冰敷,热已经向里面走了。

老朱急了,忙问还有救吗?张锡纯回答,还可以抢救。

于是,他就用生石膏四两、粳米八钱,熬出了四茶杯,然后慢慢地灌了下去。

结果,这个药喝完,患者就苏醒了,然后,张锡纯开了个清郁热的方子,只服用了两剂,这个病就痊愈了。

朱霭亭这个惊异啊,心想,这个本领,太厉害了,于是,命令自己的公子,叫朱良佐,立刻拜张锡纯为师,跟着张锡纯学习医学。后来,张锡纯还曾经治愈了朱良佐的妻子的危证,这是后话了。

这个石膏粳米汤,我现在就经常用,我们现在的一般感冒,可能严重不到张锡纯描述的那种地步,所以也不用那么大的量,一般的情况,十几克就基本够了,如果发烧严重,可以让当地的医生帮助斟酌一下分量。即使这个分量,也是十分有效的,很快就可以退烧,因为常用,所以敢说张锡纯的论述是正确的。

故事三:生石膏清咽喉之热

沧州友人董寿山,年三十多岁,开始时患的是感冒发颐,就是大约两腮附近的位置肿了(位置偏上一点),这发颐在中医是个重症,当时没有控制住,几天后,颌下颈项都肿了,蔓延到了胸部,这个肿大的势头还在向下发展,此时,是牙关紧闭,从牙齿的缝可以吃一点稀粥进去,可是咽喉肿痛,又咽不下去。

当时请了几位医生,用的清热解毒之药,但是效果都不好,反而越来越重了(肿热转增)。

此时,正是中秋节前后,下雨不止,因为病急,冒雨驱车三十里把张锡纯给请来了。

张锡纯来了一看,好嘛,肿成这样了,按患处,非常的硬而且热,颜色很红,这都是热盛的表现,“纯是一团火毒之气”。诊脉石洪滑而长,重按有力,同时数。

张锡纯说,这是一种叫虾蟆瘟的传染病,热毒炽盛,盘踞在阳明之府。必须用生石膏来治疗。

当时,前面治疗的医生还在座,就说,用过生石膏了,都用到一两了,没有用啊。

张锡纯说:生石膏,是微寒之药,这么严重的病,一两哪儿够啊。于是他就开了生石膏四两,其他解毒的药稍微加了点,熬药喝了下去。

结果,无效。幸好药店就在这个村子,于是,张锡纯让再买四两生石膏,生赭石三两,再喝,后来,又加了点化痰通便的药。

当时没有反应,家里人吓坏了,张锡纯说,等等看。

结果,到了夜里十点,患者大便通了,咽喉的肿势开始改善。

第二天,下午又有些肿,于是张锡纯又用另外生石膏三两,加了点金银花,连翘。告诉患者家属,这个药,每天服用一剂。

结果,“三日痊愈”。

故事四:产后之温热使用生石膏。

就是这位董寿山,被张锡纯治疗好以后,和张锡纯成为了朋友,学习了医学,后来也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医生。

他曾经治疗一个产妇,生孩子八九天以后,患了温病,当时的医生不知道,用了热药发汗,本来体内就有热,又用了热药,结果津液耗伤,“热渴喘促,舌苔干黄,循衣摸床,呼索凉水”,可是家属却不敢给她喝,因为大家都说生了孩子不能受凉啊。结果把董寿山给请来了,董寿山诊脉是弦数有力,马上开了方子,是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的方子是: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方子里面,用山药代替粳米,用玄参代替知母,这都是张锡纯的经验。

董寿山这个方子里面,生石膏用到了四两,又加了点生地,白芍。

当时前面的医生吓坏了,说这是产后啊,刚生完孩子,应该避开寒凉啊,这能行吗?

董寿山坚持服药,结果,“尽剂而愈”。
前面的医生非常的困惑,很晕,心想:这怎么和我所知道的中医不一样啊,于是就说“产后忌用寒凉,何以能放胆如此,重用生石膏?”
董寿山说,道理都在这儿呢!于是,从包里拿出了张锡纯的书。这位医生看了半天,最后,慨然叹服。
张锡纯使用生石膏的功夫太深了,除了我讲述的,还有很多的用法,以后有机会我会讲给大家的,张锡纯自己说:“愚临证四十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对于生石膏的推广,是他对中医的一个突出的贡献。
发表于 2010-1-2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过

去年我夫人的老外公三叉神经痛治疗时用过!!!

柴胡4,黄芩2,生石膏2,半夏2,枳实2,大黄2,白芍3,生姜3片,大枣2枚(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各服一杯。2剂。

效果很好!!!

[ 本帖最后由 想学中医的人 于 2010-1-22 15:2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中医大师张锡纯使用生石膏的故事--这个是转自罗大伦的博客吧
发表于 2010-1-2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情况,没有前提,我这里不存在禁药之说,只是没有阳明实热实据通常不用生石膏倒属实情。如果说到禁用,从理论上太阴寒湿(理中汤)证是该禁用生石膏的(忌雪上加霜意),就如阳明燥热(白虎汤)证应该禁用干姜一样(忌火上浇油意)。

从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的由表及里路线中,可见仲景用生石膏是为了解肺胃郁热的,另外的小青龙、小柴胡加生石膏也是此用,有热的用了自然不错,如果无热而清之,就难免伤及中下之阳了。当今之世,医疗几乎为清热消炎所垄断,动辄挂水,无故消炎,中上不为寒凉所伤者为数恐不多见,是以寒凉之品宜慎用,恐雪上加霜故也。

另外,对任何一味药无故的情有独钟,如所谓的一见钟情一样,多难免是偏好,有是证用是药方为正解。但人性本来就各有所偏,所见难免夹杂个人主观先入之见。所以,遇事处方之时能提醒自己尽量中正不偏是很重要的。

临床中还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反思,为医者常常容易把自己的体质因素投射到病人身上,如自身属阳明体质的医者常常觉得人人燥热,太阴体质的医者常常觉得人人寒湿,这种主观感觉难免对病人的身体现实产生歪曲的判断。这个现象说明,为医者尽量站在中正的立场上不偏不倚不带任何主观想象的看问题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说我禁用生石膏,是想进一步说明我只用热药,不用凉药。从温补凉泻的角度看,偏重养生的路线确实难免有近温远寒的取舍。但也不尽如此,遇到真正的热证不用寒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说明并非毫无理由的禁用凉药,下面用一则收在《复泰草堂医论选》中的医案略作证明:

面痛数十年案

邻妪陈氏,年六十五。右面阳明经处疼痛,近数十年。

初诊,2003年10月21日。舌中红,口干,外湿内燥。大便正常,眼色红黄。左寸关大,尺弱,水不涵木之象也;右寸沉取大,浮取紧,右眼乾位有一灰色瘀斑,余处布满红丝。前些年丧父之痛,悲哀太过,肺气因伤。开方:

麻黄3克,麦冬10克,玄参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枳实15克,升麻7克,甘草10克,二剂,早六时、睡前各服一次。

二诊,24日。服前方二剂,面仍痛,舌仍红。右三部软大,寸浮尺弱,右寸之紧象已无;左部亦大。全是阴虚火旺之象。开方:

麦冬10克,白芍10克,生地2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生石膏20克,早六时、下午三时各服一次。

三诊,11月2日。服前方六剂,面痛大减轻,洗脸时用手搓仍觉痛。舌红大减,右寸沉大,脉象转收,为开麦味地黄丸二盒。

四诊,12日。面又痛,舌象肥大,已不红。右寸浮大,余部沉紧,左关尺尤甚。中下已现寒象,当清上温下,为开方:

麦冬10克,五味子5克,附子5克,桂枝10克,二剂,三碗水煎剩一碗,下午三时服一次。

服一剂时尚有余痛,服完二剂,痛止。后以他事来访,未再言面痛之事。
发表于 2010-1-2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到他用石膏呀。

他为什么总是在“理论上说”,难道他没有真实的经验?
发表于 2010-1-2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七生 于 2010-1-22 18:36 发表
没有前提,我这里不存在禁药之说,只是没有阳明实热实据通常不用生石膏倒属实情。如果说到禁用,从理论上太阴证是该禁用生石膏的,就如阳明证应该禁用干姜一样。

从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的由表及里路 ...



没有在仲景的方子看到小柴汤可以加石膏的。

在实际中经验中,小柴汤是不可以加石膏的。!!!!
发表于 2010-1-2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三七先生,把小柴胡加石膏的,您实际用过的医案,贴出来看看吧。
发表于 2010-1-2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bs 的帖子

你真了不起,能看齐三七先生的医案。真是辛苦你了,还要重新注册过新名,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0-1-2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想学中医的人 的帖子

我现在也有疑或了,怎么之前好些人都说三七生用药后好,但后来,又说他不对。
发表于 2010-1-2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bs的帖子

发表于 2010-1-2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2#楼

看来你中医外行呀,柴胡汤不可以用石膏的,你可以去看看仲景六经之方中,有用过柴胡汤中加石膏的么。
发表于 2010-1-2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sbsanqisheng 的帖子

我本来就没入门嘛,在这坛子混的人都知道的。
柴胡汤中加石膏------柴胡桂枝汤+麻杏石甘算不算?
发表于 2010-1-22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七生 于 2010-1-22 18:36 发表
从理论上太阴证是该禁用生石膏的,就如阳明证应该禁用干姜一样。




仲景有云:传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
石膏黄芩甘草汤。


阳明病不禁辛温
仲景有云: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病,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11:05 , Processed in 0.0352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