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3535|回复: 107

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称幼儿在5岁前背诗根本没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儿在5岁前背诗根本没用。”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来到市第十三中学,从脑科学角度,给学生、家长及老师纠正了不少学习教育过程中的误区。

   
幼儿在5岁前背诗没用

    “5岁开始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比较合适。”韦钰认为,儿童早期经历对人的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早期儿童脑的可塑性最好,存在某些功能发展的最佳发展期,同时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

    “不要在孩子5岁之前让他背诗文,没用的,即使硬逼着孩子背会了,也会很快遗忘。因为产生记忆力的大脑部位在5岁之前还没长好。”韦钰反对幼儿死记。针对“即使不完全明白,也可以形成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等观念,韦钰认为:“我不是反对儿童学习对他们有用的古文,而是要研究怎么学,什么时候学最有效。记不住的背诵对儿童的道德提高完全无效。”

   
学校科学教育要“做中学”

    韦钰说,有的学校现在虽说是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但方法并不科学。她说,现在很多学校重复地做一些示范性实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用放任的方法让孩子随意摸索,韦钰也不主张。她说,“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到今天用了2000年,教育有责任告诉孩子准确的科学发现和原理。”

    韦钰说,实际上一二年级小学生求知欲已很强,看到锅里水开了,他们会去想为什么锅盖会动。你如果直接跟他们讲这是瓦特原理,“科学”就会从此扎根在他们幼小的心灵。

    韦钰透露,自2001年以来,她和一些专家一直致力于我国幼儿园、小学的“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和推广。“做中学”,就是用儿童自己感兴趣的现象来启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

   
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不是一回事

    现在很多校长对老师上课有要求:课堂上老师用20分钟授课,20分钟以后就不能再讲,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韦钰认为这也值得商榷。

    “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不是一回事,‘自主学习’指的是自主独立地学习,没有老师指导的;而我们强调的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过程。”韦钰说。

    韦钰举例说,有两个学生都养鸡,其中一个学生养的鸡死了,这个学生就开始研究为什么自己养的鸡会死,最后这名学生认为死因是自己的鸡吃了韭菜。然后花大量时间去研究鸡为什么吃了韭菜会死。

    “这样的研究科学吗?会不会得出正确结论?当然很难。”韦钰说,“因为这样的研究没有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没有老师的指导,仅仅是闭门思过。” (责任编辑:佟胜良)

转自:
http://www.ce.cn/xwzx/shgj/gdxw/ ... 0420_18848796.shtml


韦钰对读经有关脑科学的异议:有关教育广告中的科学问题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categories/91996/5

摘录片段:

发的资料上有不少专家的题词和照片,头版头条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的讲话——经典诵读 塑造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成功人生,还配有郭教授的照片,想必是郭教授自己的讲话了。

讲话较长,许多问题倒也讲得明明白白。例如像郭教授说,既然西方人从小就念“圣经”,伊斯兰人从小就念“可兰经”,以色列人从小就念他们民族的“经典”,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那么多“经典”不让孩子从小去念呢?既然西方有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叫“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这样的理念呢:“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真理同在”?

虽然我对西方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也知道那些“圣经”、“可兰经”等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是一回事,但就算各人教育理念不同,暂且不作争论。

郭教授又讲到脑科学了,他说,靠背诵,人类发展了自己的脑神经、大脑,发展了我们人类的智慧,所以背诵是非常重要的。他又说,大家知道,十三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十五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下退,这是生理、心理学家们讲的。所以我们就利用十三岁以前,他记忆最好的时候,你就把人类文化的精华让他背诵,这个时候他的背诵能力非常强,非常强。郭教授又强调了一下,大家知道脑力及(?恐怕应是“即”)国力,孩子脑子的发展就是将来国家的发展,这个非常重要。

既然讲到科学,我就想向郭教授请教,他引证的是那些生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讲到科学的结论,应该出示可靠的科学文献。不知这些生理、心理学家怎么连脑神经、大脑、和脑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提出的结论都不符合脑科学的常识,也不知道那来的“脑力”这个名词。   


韦钰有关人脑长期记忆形成的分子机理: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categories/92186


(大家讨论下如何?)

[ 本帖最后由 先天一机 于 2009-12-4 16:40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这个教育部原副长的相关言论,感觉其对西方的教育体系比较欣赏,对中国本身的教育特色没有概念。
其对学习过程中记不住的东西等于没用的概念,让人很难相信这个是代表教育部水平的原副部长的话,
由此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近代的教育会彻底失败的深层原因所在。
发表于 2009-12-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育心经典 于 2009-12-4 16:47 发表
看过这个教育部原副长的相关言论,感觉其对西方的教育体系比较欣赏,对中国本身的教育特色没有概念。
其对学习过程中记不住的东西等于没用的概念,让人很难相信这个是代表教育部水平的原副部长的话,
由此也能 ...


发表于 2009-12-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这个部长的博客,研究很科学,很唯物。不过,如果说孩子五岁前记不住任何东西,是不是也意味着说话也应该五岁以后学啊??
发表于 2009-12-5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这部长下台了....
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发表于 2009-12-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培养人才的方向不一样。这部长要培养科学人才,我们要培养道德人才。他有这种说法也正确。
发表于 2009-12-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的人做教育部长,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什么道德人才,科技人才,什么人才也培养不出来。都不是人,那里来什么才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韦钰博客很多脑科学的专业知识,vepavicki指出的幼儿说话属于脑科学中的内隐学习,这种学习往往是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进行的,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学习母语的文法、习得的讲话的自然姿势、感觉、触发、情绪反应等都属于这一类。

韦钰也非常关心下一代道德教育,这个从她的博客也能看出来,她从科学角度指出:儿童在5岁时,已经形成明显不同的认知和情感类型,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她又特别指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注重研究认知,而往往忽略了情感记忆。

其实,俺觉得社会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比较关心教育,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家长关心的问题,这些人也关心,也都是好的出发点,都希望好好教育下一代。然而,小人之争在于利益,君子之争在于意见不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相观而善,互惠学习,岂不乐哉

5岁以前道德培养,我觉得应该是家庭环境和父母身教作用最大,如果仅仅依靠经典诵读,道德教化作用微乎其微。学习经典,洞庭版主有句话我很赞同:家长自己学好。家长和老师是是孩子内隐学习的环境,道德的习得靠的是潜移默化,所以家长和老师,责任重大。岂能不战战兢兢

[ 本帖最后由 先天一机 于 2009-12-7 13:1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先天一机 的帖子

发表于 2009-12-10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的教育,潜移默化当然很重要,但如果认为诵读经典对道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那么我觉得是没有真正了解诵读对人身心的这种作用,是没有真实体验的人说出来的话。我建议持这样观点的人,能拿起随便一本圣贤之书,放下身心读它个一年半载乃至三年五年,然后反观一下自己的身心的变化,然后在下结论。持这样观点的人,基本上是认为没有加入逻辑的理解的诵读,是不会发生作用的,基本上是相信大脑而不相信心灵的人。想想那些修行人天天在有口无心的念诵经文咒语的修行方式吧,有口无心的诵读经典对道德修养的作用真的是微乎其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hovshslm 的帖子

敬请您务必看清俺的原文:5岁以前道德培养,我觉得应该是家庭环境和父母身教作用最大,如果仅仅依靠经典诵读,道德教化作用微乎其微。

如果您看不懂韦钰的博客就开始悲哀,我可以理解,那些词汇太专业了。如果我的白话俗文您也没看懂,我建议您先别读经,先学习一下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如何?

补充一点:俺小时候就被爷爷逼着读了点四书,现在40好几也还每天读那么一点点,时间嘛,估摸着也超过五年,身心变化真是微乎其微,主要是俺吊儿郎当惯了,与经典无关。言为心声,从帖子倒是看得出您的身心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科技发达,人类对自身(包括)大脑的研究还很幼稚,所以俺并不赞同韦钰的“5岁前背诗没用”。但是,脑科学的研究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与此相对,那些用宣称13岁以前可以不学数学的论调,俺也保留意见。
发表于 2009-12-12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仅是依靠读经,没有这么极端的家庭我相信,大部分的家庭和父母,都是一般的平人,不会是圣贤,也不会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而读经,则是培养孩子道德人格和智慧最有效的手段,如果要求天下的父母都先来有圣贤的行为,才有希望培养出人才来,那么教育就不能做了。

脑科学的研究有没有用,我不敢否定,我也对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一点都不了解,只是现代科技一切的研究成果,都几乎是日新月异的,结论也在天天更新,我不敢轻易的相信。而我更相信,人类古圣先贤的那些智慧,不会是象现代科学那样用逻辑和实证科学构建出来的,而应该是一种更直接的生命体验出来的。
发表于 2009-12-1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对很小的孩子的道德教育到底有没有作用,这个一个永远也无法得出结论的命题,如果认为自己很小的时候读过一些经典,然后成长到今天,不觉得有什么圣贤的情怀,也不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就认为读经对身心没有什么帮助,那么可不可以这么假设呢?如果你很小的时候没有接受到这样一些圣贤的教育,可能你早已经是一个大恶人了呢。当然我这个当然只是一个比喻,每个人的际遇因缘都不一样,是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结论的。

十三岁之前不学数学,基本上,以王才贵博士的读经理念,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只是说十三岁之前,不应该以发展逻辑能力为主,这个说法,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而目前的体制内教育,数学课程的安排,是远远超过一般学生的逻辑能力的,这个观点我认为的确是这样。读经理念的很多观点,如果要用逻辑的思辨把它辩论清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体验,心中才会有结论,当然就算你体验了,你的结论也是无法向别人证明的。但起码可以自己受用。
发表于 2009-12-1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力或者智商:就是指记忆力和注意力,有先天的,但是后天绝对能培养的。

13岁这个概念,应该是来于《黄帝内经》,女子14,男子16始成人,现在的孩子早,故说13岁。孩子这个年龄有逆反心理,生理也发育,等等也一定程度上说明逻辑能力这时的发展。

所以孩子早期教育最好不要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花花世界里一定得重视 。还有不伤孩子七情,自然平淡,保有童真。父母有十分力量,用七分力量来关心孩子,也是不妥的,还不如用这些力量来爱自己的父母,这样自己或许更容易明白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格,孩子自然受益。

我自己还坚持一个想法:13岁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对孩子人格上尊重,但是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到13岁成人。13岁后孩子不管人格也好,人性也好,父母的作用是一天少似一天。目前为止,我自己的孩子读经,我认为是好的,最大收获是老婆也熟读许多经典, 这也得感谢三七网。(还有一点拙见,西方心理学好像培养开悍马,八面玲珑的钢铁战士,和我们传统文化好像不是一路的。 玩笑,玩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08:28 , Processed in 0.022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