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621|回复: 2

ZT:美国梦 欧洲梦 中国梦 乐黛云女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女士的一次讲座,从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转折开题,阐述了新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她引用J.里夫金“美国梦”和“欧洲梦”两个概念来说明在不同的时空中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认为正在形成的“中国梦”必将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讲话摘要: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美国梦 欧洲梦 中国梦》。
一、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所未有的巨大转折
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已经从狩猎转向农耕,从农耕转向机械生产,从机械生产转向初期信息时代,这些曾经的转折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与人类社会当今正在面临的从普通的信息时代转向网络时代的巨大转折相比,完全是不可比拟的。
㈠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革命、互联网、移动通讯的革新,使普通百姓成了可以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工具实现大规模的交流与联系,但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又难以完全控制。

㈡ 生物工程技术的深入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转基因、干细胞、克隆等等先进技术使得人类进一步了解到生命的构成。生命本是宇宙中千百万年的亘古造化,现在却有可能通过人为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复制、改写、优选,但是这却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保存人类最好的基因和淘汰不好的基因的思考。
㈢ 纳米技术的出现与运用
纳米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十亿分之一米的空间内进行操作,例如一个巴掌大小的空间,就可以存储5个北京图书馆的全部藏书。纳米技术的运用增强了人类对整个微观世界的有效控制。
这些革命性的新知识、新技术贯穿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导致了人类生活的巨大转变,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普遍思考。加上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反犹太法西斯集中营、“古拉格群岛”、“文化大革命”等苦难经验,影响着人类对于未来的期盼和改变,人类在反思到底需要塑造怎样一个世界,建立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应对这一崭新的、影响全球的复杂局面。


[ 本帖最后由 没有季节的城市 于 2008-3-11 13: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美国梦”与“欧洲梦”的比较

J.里夫金所著《欧洲梦》一书,试图用“美国梦”和“欧洲梦”两个概念来说明这种复杂局面。他所说的“美国梦”和“欧洲梦”并不是指地缘的区别,而是指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是指在不同的时空中、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

㈠ “美国梦”的定义

所谓“美国梦”主要是指每个人都有无限追求财富、积累财富的欲望和梦想。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 在“美国梦”的追求中,私有财产被看作是通向个人自由的通行证。一个人拥有的财产越多,就越具备自主权和流动性,越不依靠别人或受惠于他人,也越不臣服于环境;财富愈多,个人就愈加自由、独立。这是美国梦的重要标志。

2. 一个人唯一的或主要的成功标准是聚敛财富的多少。财富愈多,愈是与众不同;愈有社会地位,就愈安全。

3. 在“美国梦”的笼罩下,人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过度消费,纵容每种欲望,浪费自然资源。目前,美国人消费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世界能源以及其它数额惊人的自然资源,尽管美国人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不到5%。

4. 美国总是不惜一切来保护私人的财产权利,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都以各自的方式被设计为使财产利益增值。美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组建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军队,以获取并保卫自身利益,日益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总之,“美国梦”就是“最大自由去挣最多的钱”。“美国梦”曾经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平等的成功机会。从哲学角度看,美国梦最根本的精神原则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也就是说,人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一个足以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社会空间,因此,“美国梦”永远只能是“某些人”的梦而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梦。更深层的意义就是一个粉碎他人梦想而成就自己梦想的梦。于是,一切妨害个人自由的事或人就都成为敌对方,甚至所有与美国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都被看作是对自由的潜在威胁,都被武断地定义为美国的敌人。因此从本质上说,J.里夫金认为“美国梦”只是一个为美国人自己谋幸福的梦,一个分裂世界的梦。所以我们不能按“美国梦”的方式建设中国,来设计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就是中国人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 本帖最后由 没有季节的城市 于 2008-3-11 13: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㈡ 欧洲梦的定义

J.里夫金认为,“欧洲梦”是一种新的历史观和理想,是一种提倡“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聚敛财富的“可持续性的文明”。

1. 所谓“生活质量”就是“实际生活条件”以及“公民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如能够吃饱穿暖、健康、受人尊重等。

2. 可持续性的全球经济目标是:将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与自然界的供给能力联系起来,不能一味地只向自然索取,努力通过自然循环,在节约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之,有“生活质量”的生活,是指一种普遍富裕、拥有社会安全而且有“品味”的生活,它建立在以高水平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福利社会之中,因而免除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保证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保证人们有充分的自由、时间和条件去追求各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作为“欧洲梦”两大支柱的文化多元主义和全球生态意识将人性从物质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成就了新的人性。

“欧洲梦”认为,获得自由意味着能够与他人建立各种彼此依赖的关系。一个人建立的关系网越多,选择权、自由权就越多,关系带来包容性,包容性带来安全。总之,“欧洲梦”追求的不是无限扩大财富而是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是无限扩大权力范围而是扩大人类的相互理解。“欧洲梦”几乎被认为是“第二次启蒙”,它要用新的“精神主义”去纠正第一次启蒙所错误提倡的“物质主义”以及无限制的进步论和绝对化的个人主义。

鲁迅先生在《过客》中曾经阐述到:“人,无非是一个匆匆过客,有一次过客在走路的时候看见一位小姑娘,问前面是什么地方,小姑娘说前面是一片美丽的野花,过客再问她走过之后是什么呢?走过以后是一片茂盛的树林,过客再问她走过之后是什么呢?走过以后是一片荒坟。”这段阐述清楚地昭示了鲁迅先生的深刻领悟: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最后的归宿仍旧是坟墓。所以中国文化讲究“无为而治”和慢慢品味,就像诗人哥德的一句诗:“停留一下吧,这是多么美好一刻”,可是我们往往选择昂然走过,没有在此停留片刻,从而错失了人身当中许多美好的机缘。

三、“欧洲梦”与“美国梦”的显著区别

㈠ 市场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不同

J.里夫金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共同利益的提高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来实现;网络经济则是通过每一个人为他人做贡献、实现更广泛的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个人的福利,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互利、双赢”。对网络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是路径和归属,成功来源于共享的关系,而非孤立奋斗。总之,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网络经济是在合作中竞争。

㈡ 社会政治文化的不同

J.里夫金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斗争主要围绕着占有、分配资本及保护私人财产权利展开,自由被定义为不依靠他人,只要有足够的财产,就可以为所欲为。而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斗争是多元性的,围绕着保存各自的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在彼此依靠的世界里获得权利而展开,获得自由意味着更深地进入与他人之间彼此依赖的关系网之中,这种关系越包容、越深入,一个人就越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雄心。要想被包容进关系网就需要找到路径,有越多的路径,就越能进入到更多的关系之中,从而也体验着越多的自由。

㈢ 理论基础的不同

“美国梦”以洛克关于保护私有财产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的第一基础为核心,这一理论在美国深得人心;而“欧洲梦”则以康德的人权思想作为哲学基础,而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在今天又进一步成为欧洲的政治理论基础。如果说欧洲和美国都把个人的绝对性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原则,那么美国推崇的是物质个人主义,而欧洲更重视的是精神个人主义。

㈣ 历史原因的不同

二次大战可以说是西方经验的一个分水岭,欧洲体会到了疯狂的现代化发展所导致的毁灭之痛;而美国却没有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欧洲从二战得到各种负面的经验,从而开始了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思,形成了后现代思潮;美国则从二战得到各种正面的经验,于是决心把现代主义推向顶峰。

总而言之,美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地球资源以及世界人民所无法承担的,但是“欧洲梦”其实是一个地区保护主义的梦,它建立在全面的社会福利基础之上,需要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欧洲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欧洲梦”同样不是一个可以普遍化的世界梦想。

事实上,如今的移民问题是对“欧洲梦”的根本考验。首先是欧洲不能没有移民,研究者们得出结论,欧洲必须每年引进100多万移民,仅仅是德国就必须在未来的30年里每年引进50万年轻移民,才能避免人口数量的巨大减少。更严重的是不同文化体系对人们的通婚提出了更复杂的问题。1960年德国只有1.3%的新生婴儿有外国血缘,1994年却有18.4%的新生婴儿有外国血缘,这种趋势今后还会有增无减。

不同文化的婚姻虽然开启了不同文化间新的沟通渠道,弥合了某些文化鸿沟,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衰亡感,并导致对外国人更加充满敌意的文化压制和报复。J.里夫金也不得不提出以下的问题:倘若移民们世代保持的原有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再存在,这些“异族”将如何生存?倘若移民们不是靠对其所在国的意识形态,他们又靠什么与所在国的人们联合在一起?正在诞生的“欧洲梦”之成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当代欧洲人如何处理移民问题,以及他们如何真正实现多元文化共生的梦想。

四、开创代表新时代的“中国梦”

㈠ 历史上的“中国梦”

中国是一个多梦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中国梦”是老子的“无为梦”和孔子的“大同梦”。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第80章》)。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不传世),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同,和也,平也)”(《礼记·礼运》)。这是一个和平(人与自然和世界的关系)、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个人身心内外的关系)的梦,“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

然而,无论是老子的“无为梦”还是孔子的“大同梦”都未能造福于现代中国,它们必然被另一个百余年来的“强国梦”,即现代化之梦所代替。中国在构思“中国式现代化之梦”时,希望能够综合世界各种现代化模式的优点,而且特别希望能够综合中西文化的优点,避开纯粹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㈡ 新时代的“中国梦”

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将中国现代化的梦想重新调整到物质现代化的方向上来,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转变首先表现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得国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贫穷问题有了初步缓解,但是随后又产生贫富差距的加深、三农问题和企业、个人的浪费等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之际,现代化发展的梦想进一步表现为追求均衡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已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创新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化的梦想是对西方经验的综合性重新构建,既借鉴了美国式的物质竞争,又试图借鉴欧洲式的追求生活质量与平等,同时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和谐梦想”联系在一起。J.里夫金期待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能为人类的世界梦想带来积极贡献,并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㈢ “中国梦”的核心问题

“中国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新中国。英国撒切尔夫人曾经断言,中国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独立的思想体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赵汀阳教授认为:“如果中国的知识体系不能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产生新的世界普遍知识体系,不能成为知识生产大国,那么,即使有了巨大的经济规模,即使是个物质生产大国,它将仍然是个小国。”

因此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文化首先要认识自身文化的基因根底,认清基本特点,然后用当代的理念加以诠释注解,最后在世界范围进行推广传播。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能够参与世界重大问题的解决,从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构建世界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更加需要承担起建设“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㈣ “中国梦”的其它几个问题

J.里夫金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样的思想/知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思考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显然,如果没有强大的思想能力,就不可能创造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大观念,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文化和社会。这一点是中国很久以来比较忽视的。

2. 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能够使有德之人愿意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这就需要设计一套公正的社会制度,这是非常困难的。

3.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够使人永远觉得生活有意义?这要求一个社会必须创建高水平的精神生活。显然,物质生活的魅力是单调、简单和贫乏的,没有一个社会能够仅仅依靠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去长期维持人们的生活意义和兴趣,人终究要过的是精神生活,只有精神生活才具有无限丰富的发展空间。

这些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目前世界上的各种梦想都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历史证明,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强大思想能力的文化,中国文化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将道德置于崇高地位,自古就有悠久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保留着极其巨大的空间,可以开展人与自然的和谐,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信仰、物质追求与审美情趣、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裂断。如果这些中国文化固有的文化基因与现代诠释能够相互结合,面向当代多元文化的世界,那么,一个代表新的历史阶段的“中国梦”必将出现,并造福全世界。

最后,我将J.里夫金在《欧洲梦》出版时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送给大家以作共勉:“当我们垂垂老矣,回首一生之际,我们会清楚地意识到,生命中重要的时刻是那些与物质积累没有什么关联,却和我们对同胞的热爱,我们作为个体与人类的关联,与我们所居住的星球的关联等息息相关的时刻!正在展开的欧洲梦试图开启一扇大门,通向有关生命意义本身的更重大的问题。作为生存于此世的人类,什么才是我们存在于21世纪真正的意义和目的?”这也正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向自己提出,并需要确实找到答案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7 02:04 , Processed in 0.0401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