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姜与炙甘草

慈和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lucyronger

我很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修己以圆润’,可惜有人已捷足先注册了。

所以,我只好有时候念念这5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年时期,人的身体很脆弱,一不小心就过去了,空留一家老小悲伤!

所以,保养自己的身体犹为重要!今天早上我无意中看到张景岳的思想,对他的“中年求复, 再振元气”理论很感兴趣,故摘录如下:

     “中年求复, 再振元气”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关于我国中老年医学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对其所提的“中年求复, 再振元气”的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年求复,贵在复元惜元的思想和重要意义,以倡其中兴延寿之旨。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所具有的天然寿命,古人称之为“天年”,认为是与先天元气相关。当然,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且往往取决于元气强弱。从这一角度言,显然人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故张氏《景岳全书》云:“此人之制命于天也”。但是,另一方面,又很少有人能尽其天年,这与后天是否很好地调摄养生有很大关系:先天虽强,不加惜护,仍可夭折;而先天虽弱,但勤于慎节,有时反得长寿。首先,张氏并非唯先天论者,他也非常强调后天的作用。正如他在《先天后天论》中所说:“ 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祈削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后天)而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先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在《中兴论》中也指出:“若后天之道,则参赞有权,人力居多矣。”从这一角度言,人对自己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某些主动权。故张氏又云:“此天之制命于人也”。通过这样的分析,张氏突出了人在掌握自身寿命上的能动作用,得出了“后天之养,其为在人”的结论,确是有其说服力的。

由盛而衰期
      中年时期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我国古代对此早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且认为女子七七而男子八八则天癸竭,即标志着人体由此逐步进入了老年期,已可出现早衰和种种老年病。《备急千金要方》所谓“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面对早衰现象和渐入老年,前贤反复强调了摄生的重要意义,认为决不可在衰老之后再重保养。因为衰老之体,元气大虚,精血枯竭,脏腑亏弱,欲求复壮、延年,其亦难矣。这也就是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经旨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但是,张氏并未停留于此。他进一步对预防早衰作了重要的探讨,并鲜明地提出了“中年求复,再振元气”的卓越思想。

预防早衰思想
      张氏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从他的后天保养的观点出发,发挥了预防早衰的思想。他指出了早衰的产生是由于不知摄生,耗损精气,所谓“残伤有因,唯人自作”(《景岳全书》)。既然“所丧由人,而挽回之道有不仍由人者乎”,说明通过努力可能挽回早衰。因为,,人的生命过程是有规律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经历着生长壮老,故早衰使之复常才是遵循了生命的规律。在这一意义上,他强调了挽回早衰,此时所作,并“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中兴论》),何乐而不为也,甚至他在论中还满怀信心地说到:“国远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这里的关键在于元气,早衰即是元气大伤的表现。而挽回早衰,即在重振元气。”这就是“求复之道,……总在元气”。说明了应当抓住中年时期元气尚未大虚之机,认真地加以调理,使元气得以复常,而人身之根本得固。若以天年为百岁而言,中年时期的元气,难道不是还应该保持着大部分吗?我们不难看到,张氏的“求复”之论,遥接了《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不懂得运用阴阳和调这一养生规律,“则早衰之节也”;’倘能掌握养生之道,即可“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所以,张氏的中年求复,再振元气的观点,是对该节经义的重大发挥。由于他的预防早衰的思想是基于对人体生命过程的深入了解,基于对中年期具有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因之不仅富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精神,而且也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许多老年性疾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中年后逐渐演变而成的。中年时期虽然在生理上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但其生理特点毕竟完全不同于老年时期,即使逐渐出现一些衰弱的表现,但却远比60岁或64岁以上的老人要气血旺盛、脏腑充盈得多,是故张氏力主“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中兴论》),加强调养,对于避免早衰,预防老年病等,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以尽享天年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些情况表明,在300多年前张氏提出的中年求复的思想,确是十分可贵的。

惜元复元
      爱惜元气防范未然《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人生在世,可“度百岁乃去”。可见当时己发现人的自然寿命在百余岁。据《尚书·洪范》解释,,“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则更明确地指出寿命的极限为120岁。张氏在《中兴论》中亦认定人之天年在百余岁。即使人的个体寿命因遗传差异而有所不同,虽不可能春秋皆度百岁,但绝大多数人是应该达到90以上至100余岁的。然而,事实上却是大多数人半百而动作皆衰,就其缘由,理当责之后天失养、元气受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恃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张氏亦持此见,认为除天灾人祸等客观原因外,乃是“唯人自憎”(《中兴论》)。既然是“所伤由人”,则“挽回之道,有不仍由人者乎”(《中兴论》)。元气乃人身根本,且在体内不能永存。人至中年,元气则由鼎盛而渐衰,因而对之更当惜之再惜。但总有人不明此理,“既已失之,而终不知其所以失也”。整日仍忱于酒、色、财、气、功名之中,以至“坐失机宜,变生倏忽”,令元气早衰。故张氏历陈其损元折寿之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惜元避害之法,曰:酒杀可避,吾能不醉也;色杀可避,吾能不迷也:财杀可避,吾能不贪也;气杀可避,吾能看破不认真也;功名之杀可避,吾能素其形藏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张氏这种既正视人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同时又提出应当对这些需求有所节制的思想,较之一味勉强无为和压抑人的正当需求的思想来说,无论从认识方面或实践方面均大有进步。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养生学,而且还为处于社会激烈竞争前沿的中年人如何去惜元保元,顺利步入健康的老年时期,以及对中年心身医学的研究,都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发表于 2013-7-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呀,其实我的脾气禀性,也可直率了;尤其是心直口快,但是看看“化性书”后
开始特意的去改变:1.认命 2. 服人。在外人面前,已经99.99%可以做到,但是在家人面前,
还是,多数时候把持不住的方寸,常常马后炮,后知后觉的,调整自己。

哈哈,没有姜姐那样的知性素养,我总是告诉自己:筱柔,柔和点,柔和点。是不是很那个
肉麻啊,就是要这样:至柔克至刚。呵呵, 我还要继续努力的修心养性。
发表于 2013-7-1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控制欲很强,不听话就是不孝,真是太难。
我总结他们这一辈,父母子女多,没时间管他们,都是自己摸索,自己奋斗,能力比较强,然后面对子女,总觉得他们什么也不懂,事事包办,不让包办还生气。
发表于 2013-7-1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控制欲很强,不听话就是不孝,真是太难。
我总结他们这一辈,父母子女多,没时间管他们 ...
linlin124 发表于 2013-7-14 21:31


我们父母辈的人, 真是能干,而且精力旺盛。有时候是挺羡慕他们的,虽然他们不那么快乐,怕吃亏,总是有种不满足的感觉。
发表于 2013-7-1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父母辈的人, 真是能干,而且精力旺盛。有时候是挺羡慕他们的,虽然他们不那么快乐,怕吃亏,总是有种 ...
燕果 发表于 2013-7-15 23:38



    我常说他们这辈人是先苦后甜,小时候虽然经济条件差点,但吃的东西其实都健康,天然,环境也好,身体底子也好,到年纪大了城里人一般都有退休工资,还比较丰厚,而且可以早早退休,近郊农民如果碰到拆迁也是发财,如果不是子女太多,一般后半辈子收收房租也是不错了。但他们一辈子操心习惯了,总想一直为子女操心,甚至为孙辈操心,难免多控制。
    我们这辈人,小时看看挺好,经济条件比他们好,还能读书,到大了,各种压力接踵而至,以后看来还要延长退休年龄,啥时能领养老金,能领多少都是未知数,若是独生子女,以后四位老人要照顾,若是被父母包办习惯了,父母包办不动了,老了还有苦受。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姜与炙甘草

中年如爬坡,人生老来难!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老人扛在肩

因为受咱论坛“一碗汤”的距离理论,所以我在2016年元旦过后下手了一套小房子。春节期间跟婆婆商量让她过来住,婆婆答应了,她今年80岁,也慢慢上不动小儿子家的7楼了。

目前,我娘家妈需要我带在自己身边伺候,我婆婆身体尚能自理,考虑双方老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肯定有差异,所以要分开他们。好在我们旧家与新家是邻楼,100米的距离,实现了“一碗汤”的距离美,即使将来我婆婆需要陪伴,那我就让我爱人去陪伴他妈,我陪我妈,各自相安。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感觉,我对我妈是真孝,对婆婆还是礼孝。因为她们的人生已经过一天少一天了,所以我要好好地陪伴她们,给她们提供一个温暖舒适而富有亲情的家。
发表于 2016-3-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姜与炙甘草

那平常吃饭分开吃?卫生你们帮婆婆搞?婆婆心里不会落差吗?本来儿子是和妈住的倒和丈母娘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蓝香

想一起吃就一块吃,也可以分开吃呀,这要看我婆婆的意思,我婆婆喜欢做饭,自己又能独立搞卫生。我爱人也可以和她妈妈一起住一起吃呀。

今年7月份是我婆婆80大寿,我要搞隆重些,表达我们迟来的照顾与陪伴。

3月份我开始装修,装修精致点,按婆婆的喜好装修。
发表于 2016-3-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倒也是考虑过给公公婆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买一套小房子居住,这样分开住也利于照顾他们。但是婆婆每天总是指责公公,说他这那做不好,不对,公公这两年已改变很多,但还是很难如她的意,公公也很压抑,总是回避婆婆,可婆婆仍不依不尧,两人分开(公公在老家,婆婆跟我们住倒又能清静一段)我知道婆婆的不满是长期生活中公公对婆婆缺乏关爱体贴所致。
而受婆婆影响,老公对公公也是储多不满和怨恨,有时在一起生活还不理踩他,故他和公公生活也不太妥当,老公倒是对妈妈很喜欢,母子很聊得来,但婆婆在,冒似我和老公感情又较欠佳。
像我们这样,我也不晓得怎么安排好些?
发表于 2017-10-1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羡慕的就是母慈子孝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婆婆来我这里住2个夏天了,今年来我这里过年,第一次,她82岁,自己还会做饭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1 19:30 , Processed in 0.01570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