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3-7-4 03:17 编辑
回复 燕果
情感上讲,我很喜欢这种理论,也很和我心意。 但是古圣先贤都不是这么教导的,这肯定是有原因 ...
念书太少 发表于 2013-7-3 23:57
不能刻舟求剑。古代的父母不光是血缘上的长辈,因为对土地的拥有,还是家族企业的领导。古代的家庭关系代表了一种生产关系。父母子女不光有家庭里的角色, 还有经济上的分工, 子女对父母是有经济依附关系的。所以子女不光从亲情上要尊重父母, 在经济和劳动上也要服从父母, 祖父母或者长辈的分配。
而且古代的长辈,因为是家族的管理者,经济大权在握, 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在心理上更独立, 更自信。就如企业的领导, 即使退休了, 还是企业顾问。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并不象现在城市里的老人那样依赖于子女。红楼梦里的贾母, 就是这么一个自信的家族长辈的代表。她的自信, 不光是性格,而且是经济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小家庭里的户主,原来我的曾祖父,也有这样的权威。而我爷爷离开土地去了城市, 失业了以后,全靠奶奶去工厂挣钱,一下子爷爷在家里就无任何发言权了。此外古时候子女即使不离开家, 也一直能从长辈那里学习管理土地, 农业技能,纺织技能,商品交换买卖等等。 所以古代的家庭秩序, 是适应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 父母子女有合理分工的一种秩序。
而如今,家庭越来越小, 也不再是经济单位, 绝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加入到社会中学习, 成长,谋生。今天的年轻人, 赖在家里除了吃喝上网还能学什么?今天的父母无法教孩子赖以谋生的技能。过去的经济关系不存在了, 而父母却还用古代的模式,要求儿女守在身边, 或者父母规划儿女的将来,那自然会造成冲突,而且会造成儿女生活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低下。
如果观察一下周围的老人, 我发现农村的老人都非常独立, 即使和儿女过不来, 他们大不了回老家, 有地可种。对儿女最离不开的是城市的老人,尤其是没有个人兴趣爱好的, 平时不爱结交朋友的, 一但退休了, 什么都没有了, 内心特别空虚,就喜欢抓住子女或者孙子女不放。现代社会,无论对子女, 对老人的独立性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了。古代社会的要求也高, 是另一方面的要求,每个社会都有每个社会的挑战。
至于养儿防老的观念,自古就不那么正确。古人养儿真为了防老吗?儿女是家族血缘和经济命脉的继承人,是劳动力, 这是养儿女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只是为了防老,为什么要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徐霞客的母亲为什么要鼓励儿子离家闯四方, 为什么岳飞的父亲在他十几岁就送他去从军,为什么憨山大师的母亲八岁就逼他离开家去上学,偷跑回来还赶他走。 古代的先贤,没听说他们的父母把儿子绑在自己身边的,身边有儿女,实在是让土地一代代传下去的需要, 也是农业劳作劳动力的需要。
大家在批评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其实西方人也是很讲究“礼”的,他们并不比中国人更虚伪冷酷。他们的家庭相处模式,老人养老的方式,不是他们的文化或者选择造成的, 而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要知道过去的西方人, 在农业社会的时候也是大家庭。现在的意大利人, 西班牙人等农业社会痕迹比较深的地区的欧洲人, 从事传统行业的犹太人, 也还有大家族父母子女一起生活的习惯。中国人抛弃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进入新型的西方式的经济模式,那么新的家庭关系和养老模式是必然的,不能什么都用道德来衡量。我们需要去适应它, 完善它,比如就近居住比较能够接受。我是准备好了将来老了独立生活不和子女捆在一起的,我父母这一辈是过渡人,他们适应不了, 所以和我们一起生活养老是必然的。最理想的是父母子女都比较独立,生活就近又彼此尊重, 需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又不干涉对方的家庭和空间。
古人的书,其实背后都有非常深刻的道理,但如果不仔细体会生搬硬套,就会造成各种冲突。古人说的“礼”,非常值得去体会。今天的社会大家都无所是从, 就是因为不知道“礼”。但天地间的秩序一直是存在的,只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和摸索它。看看海灵格的书,再结合古人的书一起看,很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