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txxhh

【ZT】救救孩子-莫言作品编入中学教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莫言的作品,因为我们的教育还有一种传道的功能,莫言作品不排除语言的精炼优美之处,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究竟向孩子传递了什么样的”道“,符不符合我们文化中对至善至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是可以讨论的。
发表于 2014-12-11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12-11 00:54 编辑

回复 30# 李小玩

中文和英语的确不同, 要摸索适合中文教学的方法。也许很多人都在做了, 只是我还不了解,媒体也没有介绍。

我觉得英语国家对于英语教学已经研究出了适合英文特点的路子。比如我所在的州的州立大学专门有研究小学英文教学的机构, 并向全州的小学推广, 小学老师每年接受多次培训,好的老师在各校演示,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因为有一套标准的流程, 非常容易检验老师的教学质量和评估孩子的接受情况,并不断反馈效果加以改进,保证了老师整体质量. 

比如我的孩子上过两个小学, 一个经费多, 一个经费少, 但英文教学的质量都非常高, 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容易,但是他们遇到了至少5位老师, 都是很不错的水平, 就说明这一套教学机制是非常有效果的。

中国的语文教学, 很多争论还停留在成人的价值观层面, 很少有讨论孩子需要什么, 他们的基本阅读和书写需要是否满足了?如何满足?我在海外的中文教学里也见到了同样的问题, 课本枯燥乏味,没有一套适合孩子的中文教学方法, 老师的质量高低不齐. 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孩子大部分都不爱写作, 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连成人都是如此. 但美国的孩子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相当的高。 

至于教材的必要性, 我觉得没有必要. 我觉得美国的做法才保证了穷孩子的利益. 比如他们不需要买教材,都是老师发复印的章节和知识要点。 然后学校每周有图书馆课,很多书都是捐赠的, 所有的孩子每周都必须从学校借两本书,并按时还. 教室里从书架到窗台都摆满了书, 孩子课间可以自由阅读, 穷孩子根本不需要有额外支出就能得到课外书籍。 当然学区的经费也是问题, 我们的税很高, 绝大部分用于学区. 中国农村的学校保证不了图书馆的经费, 但是城市学校应该是有所保证的。

德育方面我更认可我孩子学校的做法. 先学好基本的做人, 再思考价值观念. 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给我们灌输的价值观, 有时候其实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也做不到, 所以我们骨子里非常叛逆, 口头大道理很多, 但行动连最小的社会公德心都做不到。 人的美德的培养和学数学一样,也是有层次的, 需要从低做起, 先做好你能做到的, 再思考更高的价值观. 

比如说平等和尊重的观念, 中国的古人的确比同时代的西方人更有平等的观念, 因为我们很早贵族集团就瓦解了, 小农经济下的地主乡绅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主体。但是从现代来看, 从政治层面西方的贵族思维痕迹还很深, 但民间的平等观念则很强,从教育上看,比如女儿的学校里, 每一个孩子对待清洁工都非常亲近自然, 和他们聊天,称呼他们XX先生, 从来没有觉得清洁工这个职业有什么不同。 昨天,有个无家可归机构的管理人员来他们学校做报告, 和他们解释其实80%的无家可归的人都是被迫,而不是懒惰,其中很多人是世代贫困, 他们努力了但因为他们不能控制的原因没有挣脱出失败, 孩子们问了很多问题, 并开始能了解和体会这一人群,放下歧视。 我觉得比很多很多的大道理都管用. 

但是我也常思索,为什么这么纯洁善解人意的儿童教育, 到了成人以后就开始变形了?也许社会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但如果能持续这么一代一代地教育, 总的来说好人还是会更多。

中国的问题一大部分是资源问题, 中国的教师其实是非常辛苦,比国外的老师要辛苦得多, 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思考教学方法问题,有这个思考的老师大多都累死了。还有一部分是认识问题,尤其是管教育研究教育的人的认识问题。中国因为社会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 对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视, 其实也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而美国因为有大量的技术移民,对儿童数理化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也要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需要和研究更科学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管教育的人需要跟上这一社会变化。
 
发表于 2014-12-1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燕果


    谢谢燕果分享,很受益。

     中美教育各有特点。美式教育的精英教育特色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式教育的大众普及教育本色也是毫无疑问的。虽然美式教育中如燕果所说教师也会兼顾穷人的利益,但是它毕竟还是依赖教师个人的责任和良知,不像中式教育在制度上予以落实和保障。体现在教材上,统编教材的意义,保障平民百姓受教育最大普及程度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保证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如果没有教材、大纲来圈定考试范围和试题难易度,任由教师教学中自己决定所学知识多寡难易,这势必会让家庭教育程度高、经济状况好的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物力去学习高精尖的知识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处于优势;而家庭实力较弱的学生则因为没有更多的精力物力去深入学习,无形中在考试中会处于劣势。统一的教材、大纲其实是为各阶层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平台,大家在规定的范围内拼智力,无论贵贱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一个范围内,这样上下流动的渠道没有过多障碍,自然调节,体现的是公平平等。这点以抛弃大多数平民利益的精英教育无法做到的。
      中国目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就是有迹象显示,基础教育有把普及大众的平民教育向精英教育转化的趋势,在转化过程教学、考试、招生等环节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东西就出现了。所谓资源紧张其实是托词,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
发表于 2014-12-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燕果

我喜欢这种“语文课”。
这样的课没有孩子不喜欢的。
发表于 2015-1-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好在写一篇关于加州英文教科书的论文,看见大家在讨论教材问题,我也来插两句。 我手上拿到的是一套《Treasures》的英文教材,先生托人弄过来的电子版。这套教材跟中国教材编写体例很象,我闺女学的是苏教版。 Treasures是分单元,每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安排一次写作。苏教版也差不多,不过是一个单元安排一次写作。相比之下,加州孩子一学年下来按教材安排的写作有36次,而苏教版是16次。 似乎加州孩子比我们的还多。当然我看闺女实际是有大作和小作,大作就是教材安排的一单元一次的写作,小作是老师布置的,内容比较机动。 具体的内容,加州教材厚厚的,一学年基本都在700多页,我们小学课本很薄。
发表于 2015-1-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我感觉跟燕果差不多,加州教材比较注重阅读,教材里面内容很丰富,有各种体裁/题材的内容,而且书本印刷精美,插图也很漂亮。据说他们的课本是放在学校不带回家的。本来我想让先生帮我找澳大利亚的教材,据说他们的教材也是不带回家,都在学校看的。

其实我关注的还是写作方面的内容,我看的这套教材是小学阶段的。加州教材写作倾向实用,很多应用文体,譬如广告,演讲稿,海报,传单,business letter这些东西,我想这些应用型的写作,应该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吧? 读书笔记或说读后感也是他们写作的常见形式。而我们的教材里面更关注风花雪月的描写景物啊,或者“传道”用的写人,把人的特点长处写出来,总之就是我们教材更倾向于文学性的写作。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孩子不喜欢写作最重要的原因。毕竟大部分孩子将来都不会做文学家或作家,普通人写作总是要求文采好,自然就畏难而退了。我们现在在论坛上发帖,如果版主也跑来说发帖要求语言优美,估计我就只能潜水了。
发表于 2015-1-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一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提法,我们也是学西方的。我看了一下加州的课程标准,他们也是按照这个框架来提要求的,虽然实际上教材里面的写作内容不是按这三种而是按我上面讲的实际文体来的。
发表于 2015-1-8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小米宝宝

这类“教科书”可能在很多学校也只是老师的参考书之一。老师从不同的参考教材里选取他觉得有用的复印一篇发给学生。学校在选取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美国的小学生一年只有180天左右的时间在学校里, 同时还有很多文艺体育活动, 一年上完700多页的课本是不太可能的。

学校的安排也各有各的不同。比如中国就是一节“语文课”,包括了所有的中文教育。而我女儿他们学校的英文教学分为阅读课, 写作课, 拼写课等等,是一个系统而不只是一节课。同时还渗透到其他课的教学中, 比如他们的历史课里就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发表于 2015-1-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燕果

对啊,我看他们语言艺术课程标准里面关于写作的部分还特意单列了在历史、科学等课程的写作内容和要求。

我们国家对教材的态度跟国外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个我觉得有好也有不好的。国外教师自主权比较大,可以从多套教科书里选自己觉得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方便因材施教。这个对教师水平要求比较高。毕竟教学还是要让学生有基本的读写能力。国内虽然也有多套教材,但基本上一个地区的学校都是选用一套教材的。而且教师教学绝大多数还是参照教材进行。考试内容也紧扣教材内容。这对教师来说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当然也就是想混日子的话也容易多了。

我觉得重点可能不在于是不是用统一的教材,而是教材编写是否合理,以及教师实际运用时怎么去解读教材,活用教材。说到底,其实还是对教师的要求。

今天女儿老师在Q群里发了一个孩子考试的试卷,里面有很多错别字,明显孩子并没有理解那些字的含义,只是学会了读音。我们的语文教学,花很多时间,课文内容也不多,就是反复训练那些字词,可是仍然有那么多孩子最基本的字词都出现错别字。这跟老师教得不得法是托不开关系的。
发表于 2015-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老师很多精力不是花在如何真正提高教学能力上,而是花在一些与教学甚至跟班级管理都毫无关联的无谓的事情上。一些硬性的指标譬如说评职称要发表文章,就是花点版面费,写几句口水话,只要发表就行了。一些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也是走过场,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9 01:56 , Processed in 0.02518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