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eben1985 于 2013-1-23 22:38 编辑
摘
“我对这个问题的感觉:
1. 我是因为中医来到三七网, 却正是在三七网, 又领悟到疾病不是坏蛋, 疾病是自身的语言, 在提醒我们作出心灵的成长.
2. 中医养生和心灵成长, 在三七网结合得很好, 这是唯一一个中医论坛, 在这里从事中医的人看到了心灵和疾病的相互关系, 而且在不断探索这种关系, 看这个论坛各个时期的贴子, 对心灵成长的认识是非常不同的, 现在的认识也不会固定不变, 还会进化, 如果这一点特色失去了, 三七网的一大特色也失去了. 这是我的对论坛发展方向的立场.
3. 一个论坛有辩论才有生气, 看到三七先生和其他网友的辩论, 其实能引发更多思考, 让谁闭嘴都挺悲哀的. 三七先生因为是创始人, 也因为他的精湛的中医水平是大家的恩师, 所以三七先生说话了, 有异议的网友也许就不敢说了, 所以我可以理解有网友让先生'慎言'的本意. 我个人不认为这是对三七先生的人身攻击或者自认为"高级". 但三七先生不接受这个建议也是我乐于看见的, 理由在下一点.
4. 同样在教育, 化性方面, 也能感觉到持某部分观点网友话语权(或者说气势)更大一点, 也有版主的支持, 这时候三七先生的出现是一个平衡力量, 能让持反向观点的网友敢于说话, 所以从个人来说, 即使不是经常同意先生的观点, 也很喜欢这种平衡. 希望不要把这种争论上升到人格的高度.
5. 论坛如同一个小社会, 在社会里, 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占据不同的角色, 论坛里也很清楚的能看到, 现在的争论, 是因为某些平衡被打乱, 新的平衡需要形成. 波动和争论都是自然现象, 不存在对错. 无论结果如何, 论坛的转向如何, 都让我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小宇宙的能级变化, 争取自己能接受任何结果. 听起来也许象和稀泥. 我自己是很喜欢论坛的现状的, 如果变化了, 凭我对这个论坛的热爱和依赖, 我想也是能接受的.
6. 刚想到的, 根据海灵格的理论, 在家庭里先来的比后来的有优先权, 三七先生是创始人, 现在优先权却遭到了挑战, 这也许是系统发生了紊乱的原因, 因为秩序被破坏了 . 系统的力量无处不在.”
“甚是。太过不及都是病,任何方向的偏颇都是不平衡。
回顾论坛版面的演变,真是几经变迁,后来的人可能都不清楚。这里稍微介绍一下:
以前大家都想通过吃药解决一切问题,后来发现有些问题是心性原因造成的,吃多少药都无济于事。于是,开了化性斋版块,引进了王善人的《化性谈》,让大家在性理上找原因。但接着又出现了有些人想一切问题都在性上找原因的倾向,甚至连外感六气的病都不承认了。再接着就出现了只见别人的不是,不认自己的不是的趋势,最终发展到走街串巷帮人解决问题,给人化性,大方向上已经背离了王善人“认自己的不是”的本意。所以,化性斋改成了复性斋。主题也从化性转成了现在的心灵成长。同样,另一个栏目养正轩也因为一个事件引发了一次对“儿童读经教育要走向何方”的辩论,之后主题便渐渐从儿童读经教育转为了现在的亲子关系学习,态度也从过去的“过于”约束变成了现在的彻底“放开”。
这次之所以请大家再次做出抉择,就是因为目前对心灵成长理论的过于强调和推崇,又有几分前几年化性万能的倾向,颇有些至上与全能的意味。态度上也由不管别人的事,也不许别人管自己的事,变成了可以管别人的事,不许别人管自己的事,别人都有事,就自己没事,又有了当年欲帮一切人化性的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的自我优越感。显然,如不及时提醒,可能又要有走入极端的危险。
所谓:一切法都是佛法。只要善用,任何方法都是好的,都能解决实际的人生问题。但如果偏执地以为只有这一个是对的,别的都是错的没有用的,就像说四季都只能穿棉袄一样,不但不能受益,反而会遭损。
一切法皆是药,药是治病的,没病药也就没用了。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不及则扶之,太过则抑之。此为用药之道。
现在复性斋中对灵性成长的过于强调就像当初的罢黜百家一样,已经有些欲废除其余的趋势了,显然已经太过,而且相互间也都感觉到了彼此的偏执和不可调和,病态已经显然,为避免过于膨胀最终遭到当年像道德会那样的封杀和禁止,当尚未循衣摸床之际,急下存阴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言辞或许太过,以良药苦口尝之忠言逆耳听之可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家长长期控制压制的结果。
有些看似放开,其实内心并没放开,很纠结,孩子内心很清楚,也会出现反复。(都是伪放开,当事人很多时候没有觉察出来)
真的内心放开无所谓了,孩子会出现暂时一段时间(一般来说,最多几天),由于心理的那部分被拿掉了,所以身体会有自己的反应,就不会再去吃了。尤其是孩子,这部分本来就很敏感。
这个事情,最困难的是,父母到底内心是真的放开还是假的放开。
我敢打包票,下地狱有因果,让我来顶。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真的注重事实的朋友,不要保持自己的成见,去生活中好好细致观察。另外,有兴趣的话,大量的心理学案例也可提供证明。我个人的实践(我曾经长期暴饮暴食,也曾经禁食,管制自己,后来放开了对自己的控制,现在自然暴饮暴食的毛病已经没有了),我养育孩子的过程,也可资助证明。
然后,从佛法观心也可找到依据,这部分就不展开了,懂这个的人也不多。心物是一元的,作为主体的个人,占主导的是心。心一变,其他的跟着马上变,孩子尤其明显。”
“由此,也证明了一件事,即此生千万不要欠人的,欠了就要还,就要受制於人,就要倍受委屈,连怀师如此有大成就者都不例外,更何况如我凡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