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9712|回复: 7

鱼腥草,能不能经常吃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的市场会有鱼腥草卖,以前我们经常会买来吃的.味道不错,而且因为知道它是中药里去病毒的药,于是更乐意吃了.

一般是,洗干净后,用盐,醋,糖,辣子油拌好,放一两小时后吃,感觉味道不错的.

可是在这里学习后,知道中程药的鱼腥草口服液是凉性的,
所以推理,鱼腥草也应该是凉性的了?那么我们能经常食用鱼腥草吗?
食用时,用这样凉拌的方法可以吗?
食用时对人有什么禁忌吗?或是人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吃呢?
发表于 2007-10-6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考虑吧。
发表于 2007-10-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cyronger 于 2007-10-5 10:03 发表
这里的市场会有鱼腥草卖,以前我们经常会买来吃的.味道不错,而且因为知道它是中药里去病毒的药,于是更乐意吃了.

一般是,洗干净后,用盐,醋,糖,辣子油拌好,放一两小时后吃,感觉味道不错的.

可是在这里学习后 ...

依我粗浅的知识来看.鱼腥草还是不可常常食用的.
因为中药都是自然界里面性质比较偏的东西,都要对症使用才是好东西,不存在绝对好的东西.
<神农本草>里面将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性比较平和.下品药性比较强烈.
药和食没有绝对的界限,只不过食物比较平和,补中气,适宜长久食用,而药材则只能在人体生病的情况下暂时使用,过后则最好不要再食用.
鱼腥草性属寒凉,在医院也有鱼腥草注射液.既然它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说明药性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建议楼主不要作为食物经常食用.
楼主既然对这方面感兴趣,也可自己多研究.说不定能得出自己的心得也说不一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了.如何展开学习呢?

这里的置顶的贴子,我基本是看完了,而且一有时间就会上来看看别人的贴以学习.不过我觉得要想学的更详细,这样还是不够.不知如何开始?

我是肾炎病人呢,当初住院治疗肾炎时,那是十年以前,我就把医学专业的,有关肾炎方面的章节都看完了.连给我治病的医生,都说我很厉害了.可是看了有何用?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得了肾炎就是常年吃药维持,而且寿命会很短.所以,看到这个网站,真是欣喜若狂啊,想好好学学,为自己也可为周围的人治病.嘿嘿,我还是蛮有雄心的.现在单位的人都说我要成半个医生了.

所以能请教二们,从哪里入手,以学的更深入?
发表于 2007-10-7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三七生澄空等几位先生谈学中医

三七生先生:

学中医还是从阴阳入手比较直接,讲阴阳最直接了当的莫过郑钦安先生,所以《医理真传》不可不读。五行则宜从黄坤载《四圣心源》入手。《伤寒论》所示为万古不易之法,明其理方能得用,理在《内经》,开合枢为关键。

开合枢为阴阳二气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如出入之从门。阳在外主入,阴在内主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在外则向内为合为开(阳明太阴,先合后开),在内则向外为合为开(厥阴太阳,先合后开)。枢为转动之轴(少阴主降,少阳主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枢机不转,则开合不利,升降不调。

黄坤载实为有史以来学问最渊博、著述最丰富、学术最系统、医术最高明之大医家。可惜一直受到所谓正统的人多势众的寒凉派庸工的理论排挤,始终没有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以盲引盲,处处误导,致使中医水平每况愈下,释邪攻正,为虎作伥,终于沦落到了今天不堪入目的地步。悲哉!

澄空先生:

民间中医识阴阳。阴阳辩证仔细详。次分六经与脏腑。以证类病无处藏。阴阳体质是根本。疾病是标记心上。颠倒阴阳祸患藏。阴证就用温热药。阳证苦甘寒药商。阴阳错杂寒热药。湿盛还需阳药上。熟读《内经》作参考。《易经》也要知其详。临证就用《伤寒论》。神农本草心中藏。寒热温凉记细详。若要临床无闪失。钦安之书不可忘。变通用药有保障。正龙杂病要借鉴。古圣先贤智慧棒。一阴一阳一部书。万病不离阴和阳。离开阴阳无文章。圣贤真传一句话。愚者万卷藏书箱。何必它山求玉石。民间中医珠宝藏。不明阴阳谈医药。盲人点灯无用光。

中医本身按照《内经》理论治病很容易。张仲景大师根据《内经》六经结合《易经》创立的《伤寒杂病论》。是很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但是大多数经典医家。抛开易经理论去解释伤寒六经。又编出了大量撇开纯真易经理论的中医阴阳教材。致使从理论到实践错上加错。人民群众得不到纯真的中医治疗逐渐对中医失去了信心。而民间中医学习《内经》.《易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掌握了中医的真髓。可以说简(大道至简).便.廉。用药几十味。
普及真正的中医精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凡是想快速入门的,首先你要学好古文,尤其是医古文,学会比类取象,横向纵向思维,真要想系统管理员说的那样等到2007年立法提交人大通过,那么我们就要走在立法之前培养一大批精英骨干,让这一部分人成为星星之火燎遍中华大地,已经有一部分同学想要学习,我不会吝啬,肯定全教,并热烈欢迎。


中医实在易先生:

学医三难

学中医有三难

一者,古文基础不好,读医学经典感到非常辛苦,此为无智之苦。刺骨悬梁可解。

二者,学医方向不明,没有明确目标便不能坚持,此为无德之苦。发心救苦可解。

三者,学习方法不对,被先前科学文化知识困扰,此为无明之苦。专心经典可解。

莲华先生

续学医三难

1难于专
医书汗牛充栋,加上易经系列,佛道儒等和中医的相关内容,很难不贪多

2难于精
读经典贵于涩而易于滑,能够深入,不浅尝辄止难

3难于平和
学习中医后,看不惯的错误医学观念比比皆是,很难平和,面对十分缺乏中医常识的人很难不心生狂傲。对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很难消除成见。所以烦恼反而多,能保持平和难

把医医金针先生的帖子也链接在这里:
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5123&fpage=1

如何较快学会上乘中医学
一..杂书勿看,先以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搭个骨架.先背颂四圣心源,再背颂长沙药解,小病就可以上手了,先宗一家之言,以一龙治水,则天下无旱.为什么最先仅读黄元御,因为在仲景的后视镜内,只有黄元御一人.
二..再对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下手,拿出考研冲刺的猛劲来.要烂熟於口,慢慢消化,并将四圣心源融会进去,建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谁都打不进来.
三..再读素问.难经.灵枢及黄元御解,奠一个深而宽广.厚的基础,这样就可起万丈高楼.
四..道德经仅五千文,来回多耙几次,将历代老解都看看.去名相,去二元对立,建立象的概念,执大象,天下往.学会守静.观复,建立一气流行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
五..易学.拙文先天横图稍有,点滴心得,可拿来作垫脚石.玩味八个基本卦象,用一元嬴缩,一气流行串起来,则中医生理..[载营魄抱一]可全部显现.
六..郑寿全的不朽功勋在于已悟到一元嬴缩及一点元阳真种子,这是除黄元御外,建安以后无人可及的.但初学抚得龙泉.湛卢,易一头扎进四逆汤中.
七..其它医书,但观其方.论坛理法方论中病情辩析,老朽在此恭侯各位.

#12  

看不懂古文,就看名家注解。

看不懂注解,就听名师讲座,感受现场气氛。

听不懂录音,就只能和“大医”拜拜了,去作个针灸推拿的专科大夫吧,好歹也是个针灸师,推拿师。

要学医,方法很多,关键是在各种不利条件下,能否坚持?!

学医,谁不是摸打滚爬闯过来的?骄奢淫逸的富家公子哥儿,哪个学成上乘中医了?

学医关键是要有慈悲心。按照通俗的说法是“有救死扶伤的决心”。

医门广大,只度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会努力!

谢谢寻找中医,耐心的给我讲了这么多.我会坚持下去的.就算不能做到为世人的高境界,但我至少是要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的,不能再让他们为现代的庸医所害了.

不过,我看这些倒是也糊涂,我倒底从哪一本入手,正如您所说中医博大精深,岂是我一时能明白的.那么多的好的医典,我若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倒是一事无成了.可是各位大家都有不同说看法,于是我也不知到底从哪儿看起,深恐有好的心愿,没有打好的头,最终却是没有成就.
三七生先生:讲阴阳最直接了当的莫过郑钦安先生的《医理真传》,五行则宜从黄坤载《四圣心源》入手。《伤寒论》
澄空先生:熟读《内经》作参考。《易经》也要知其详。临证就用《伤寒论》。神农本草心中藏。
医医金针先生:先背颂四圣心源,再背颂长沙药解,再对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下手;再读素问.难经.灵枢及黄元御解....................

请恕学习愚钝,这么多的医典,我要从哪儿入手呢?
发表于 2007-10-1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cyronger 于 2007-10-9 06:49 发表
谢谢寻找中医,耐心的给我讲了这么多.我会坚持下去的.就算不能做到为世人的高境界,但我至少是要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的,不能再让他们为现代的庸医所害了.

不过,我看这些倒是也糊涂,我倒底从哪一本入手,正如您所 ...

请先看完《问中医几度秋凉》《思考中医》《人体使用手册》,之后也许你自己已经有答案了……

[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07-10-10 18: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寻找中医,我已在学习中

谢谢您!我已以学习<<人体使用手册>>了,每天看了都有很多收获.我先进行下去.有问题我再来请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1:35 , Processed in 0.0238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