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今天我们要谈另外两个见地。
这两个非常难。事实上,昨天谈到的两个真理,一个是诸法无常,以及一切来自自我的情绪都是痛苦。这两个是相对真理。接下来要谈的两个真理就是绝对/究竟真理。究竟真理就像昨天沙尔夫教授所说的那样,我刚开口想说的时候,就已失败了。正如佛经上所说,要解释究竟真理,佛之口都不足够。
大家要知道,即使究竟真理没有办法表达,这本身就已是种表达。记得我们昨天所说的吗?为了引导大家趋近究竟真理,我们需要让这些真理有吸引力。
但这两个真理,我们非常难以把它们变得有吸引力。特别是第三个:一切都是空性。这一点儿都不具吸引力。最后一个是关于涅槃的真理。数世纪以来,我们佛教徒都想把它变得很有吸引力,而且好像做得还蛮成功。像西方极乐世界,莲花盛开,你从莲花瓣里跑出来等等。涅槃是个永远快乐的地方,你的电脑不用再升级等等。
可是第三点:空性(注:即南传佛教汉语翻译的四法印之二:诸法无我)。这点非常难以讨论。可是我认为,四个真理中,第三点最重要。数世纪以来,大师和圣者们都想试图解释空性。他们吟唱有关空性的歌曲。如果你去藏区寺庙,你甚至可以看到他们把空性画出来。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见过一尊蓝色、赤身裸体的佛像,完全没有装饰。这代表的就是空性。蓝色代表天空,而天空就代表空性。
记得我们昨天所讲的吗?所有这些工具都只是工具而已,他们不是真理。我强调这点,是因为我们会常常爱上这些工具。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昨天沙尔夫教授所谈的是非常有趣和重要的。因为佛教传播到不同地方的时候,这些工具也要随之改变。我很惊讶地听到沙尔夫教授谈到,一个日本佛教中最重要的传统很可能有基督教的影响在里面。
对于这点,尤其是那些研究佛法的学者一定要知道,修行人倒不一定需要知道这些,因为有这样的讯息他们才能避免产生误解。
我的翻译姚仁喜先生昨天对我说,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托钵乞食这个观念,整个印度的律法系统都不被中国人所接受。也许中国人作为一个非常实际的民族,他们认为托钵乞食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要自己去赚钱。可是在印度,即使是今天,托钵乞食游方的修行方式仍被认为是最高行为。他们认为这是种很荣耀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正确的生活之道。
(附:在第二场开示中,仁波切在谈托钵乞食时,提到一件事情,有次他在印度坐巴士,半路巴士坏了,这一坏不是几分钟的事情,车整整修了四个小时。在等候的时候,他注意到车上有两位赤裸着身体的印度教沙度行者,仁波切说他一直很受印度哲学启发,于是上前想用他不流利的印度语跟沙度谈谈印度哲学。结果其中一位沙度操着标准的英语问仁波切,你会说英语吗?然后大家就开始用英语交谈。后来仁波切发现,这位说标准英语的沙度原来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生,曾在西雅图当律师当了六年后,有天突然发现,早餐、晚餐、星期六、星期天,这都没有什么用。于是出离一切,来到印度,成为一名印度教行者。他告诉仁波切,他从来不会在身上留超过两天花销的钱。仁波切说他遇到这位沙度后,一连好几天都很沮丧,然后想:我到底在干什么?这当然是仁波切开的一个玩笑。)
佛教在传播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改变。在西藏,如果僧人穿蓝色的衣服,西藏人会非常不喜欢。事实上,佛陀允许僧人穿蓝色衣服。可是因为当年西藏的国王认为僧人只能穿红色或是黄色的袍子,所以后来才变成那样。这种文化的影响有时候会变得不太好。比如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他们实在不应该吃肉。好吧,就说,西藏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长得出来,那就吃吧。当他们来到北京,不是有这么多蔬菜吗?所以他们应该吃素。可是他们也许还会说,我们还是有这样的老习惯。而且他们还以密续作为借口,他们会说,我们是密续修行者,所以我们可以吃肉等等。所以说,做学问的学生了解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文化习惯也是他们应该了解的。我来给大家开个玩笑,中国人特别尊崇常识,中国人有很多常识。是因为中国文化教导中国人要尊崇常识。印度人呢?他们没有常识,因为他们尊崇智慧,超越常识的那种智慧。比如说来生,这跟常识没有关系。常识是有关此生的。我在故意挑衅你们,所以你们会对我感到反感。我之所以跟大家说这点,是因为出于上述原因,佛教也需要去适应不同的地方。
回到第三个见地。用最普通的话来描述“空性”,即你看到的并不是它真正的状态,这就是空性。这是我目前能说得最多的。如果你看到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非常英俊或漂亮。你要了解其他很多人也许会认为他(她)很丑陋。美貌和丑陋并不在那儿,且离于美貌和丑陋。任何显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它的真正状态。也许你会问:那到底真的是什么?我们人类老是喜欢问这样的问题:那到底真的是什么?显现的不是真正的,那真的是什么?这种需要一个什么东西在那里的习气,非常难以破除。
就因为这个习气难以破除,所以佛陀在很多佛经中都提到佛性,比如《楞伽经》。讲到佛性,这是个跟中国很有关系的题目。我想玄奘很喜欢佛性这个题目,所有我的中国朋友都喜欢佛性。你看,常识就在这里起作用了,不是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起始点,所以佛性是好起点。
在印度,像龙树菩萨那代人,他们说什么都不存在。那你会问:关于佛性,佛陀都说了些什么呢?用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表达,佛性即是给消除二元对立后的结果的一个名称。(附:仁波切在第二场开示中指出,消除的是二元对立)甚至龙树菩萨都说,这非常好。因为那样,你可以用它来表达任何事物。
回到美貌和丑陋的问题。如果你的男朋友实在很丑,别人就不会认为他英俊,因为丑陋就是实相。那空间就会被丑陋占据。不说其他人,就说说你自己。晚上在烛光下,你说不定发现你的男朋友其实长得还可以。可是早上起床的时候,你一看,哎哟,这是谁啊?你看,有改变吧。如果丑陋真的外在在那里的话,那这种变化就不会发生。
这就是目前我用一般语言能讲得出来的空性。虽然空性不是个能表达讲述出来的东西,但是它可以被体验。有三种方法可以去体验空性。这些方法有高低之分。最低的一种,通过例子,比如像一场梦,像幻术,如同《金刚经》结尾所说的那样。这是最初级的方法。更高级一点的方法,用理性分析。就像刚才提到有关丑陋和美貌的分析。这大概就是一般大乘修行者所采用的方式。有一些大乘修行者,尤其是金刚乘,他们会说,如果你有一位上师能直接指出那个有关空性的经验的话,那是最好的方法!可以通过很多形式达到这点,比如,禅宗里有谈话的形式。让我做个结论:目前为止,空性的定义是,你看到的或它所显现的并不是它真正的样子。
接下来是涅槃(注:即南传佛教汉语翻译的四法印之四:涅槃寂静)。这是第四个真理。
涅槃在我们脑子里是一个我们会在很久以后将获得的东西。类似像天堂一样的东西。这是对涅槃不好的想法。佛说,涅槃是离于极端的。当所有极端都被耗尽的时候,那就是涅槃的经验。
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是佛经上提过的一个例子。有个女人,她很想要个小孩。有次她在做梦,梦中她怀孕了,然后生了一个小孩,她非常开心。可是在同一个梦中,这个小孩死了,她变得很悲伤。当她醒来的时候,快乐和悲伤都没有了参考点,它们都不存在。她远离了这两种极端……。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很难理解涅槃,因为我们画了很多关于涅槃的画像,比如说西方极乐世界啊,莲花等等。可是这些很重要,我们需要这些。《阿弥陀经》里有很多关于莲花净土的详细描述。
我总是给大家举这样的例子,现在就给大家举一个。如果你问我:你是不是真的想要证悟?我恐怕不想。并不是因为我有慈悲心,所以我要永住轮回来帮助众生,跟这个无关。我不想要证悟是因为我想看世界杯足球赛,而且很开心地看。我还想看侦探小说和惊悚片。如果你证悟的话,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时间没有了,时间这个极端不存在了。没有过去、现在、未来——这实际上意味着全知。下届世界杯足球赛的结果,你当下就能知道。如果你去看神秘电影,电影刚开始时,你就已经知道结尾,甚至你不用看,你都会知道。这就不好玩了。通常我们在找的证悟是部分全知,那种足够让我们去知道情人日记里都写什么的神通。
刚才讲这些是想给大家描绘出一个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涅槃的景象。我知道大家会认为:哇,这怎么可能,这超过了我的能力,我怎么可能变成这样。你们不应该这样失望,因为这是做得到的,如果你真的能够循从此道,比如说,每天禅坐几分钟,或每天修心。我特别要讲的是,很多人总喜欢谈——我有一种特别的觉受,比如我额头这里有点痒啊,我的第三只眼是不是要打开了,或者我又有一个殊胜的梦境啊等等。拜托!不要谈这些,谈这些是很羞耻的,不高雅。
修行的真正结果是你开始有一些转变。比如你是那样一种人:有一点点赞誉你就会骄傲,或者遭受一点点批评就会很沮丧。假设经过几年的禅修后,你开始对那些东西没有什么感觉,变得不在乎了。那么这是很棒,非常殊胜的。这等同于佛陀头上的顶髻。即使你有的是那种极小的执着,比如你每天晚上都要去熨自己的内衣,或者有洁癖。经过几年的禅修后,说不定你的内衣两年不洗,你都不会在乎了。我会说,这是一种小局面的涅槃。这是我们要寻求的。
[ 本帖最后由 苦空 于 2007-8-28 17: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