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346|回复: 5

农村小学数量十年减半 撤点并校加剧农民负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qq.com/a/20120521/000040.htm

[导读]专家调研显示,撤校后农村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的额外开支。而另一方面,被拆并后出现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日前举行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讨暨‘新教育、新农村’项目启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当前“撤点并校”政策。


中国新闻周刊:“撤点并校”10年考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农村小学数量大幅减少

  “撤点并校”政策始于2001年。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当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这项政策在农村最明显的表现为小学数量的减少。2000年,我国农村小学数为440284所,而到2010年则只有210894所。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

  此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承认,一些学校的撤并,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他表示,将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慎重对待学校的撤并,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

  专家建议调整当前政策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中国城市化趋势不可逆转,农村学校撤并的趋势还没到停止的时候。但整个过程需要管理和控制。

  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表示,“初中向县城集中,有的地方县城向城市集中,是不是未来农村教育整个格局走向应该这样?确确实实需要反思。”他认为,农村教育办学重心应该适当下移。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学者刘善槐指出,学校撤并的确提高了校舍单位面积、办学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了当地政府用于办学的成本。但学校撤并把部分政府的经济成本转嫁为农民的经济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他的调研显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的额外开支。

  西北师范大学学者白亮在甘肃某县的调研显示,当地出现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截至2009年初,该县闲置的、由希望工程或公益基金会投资的项目学校就有11所。一些被撤并的学校,不少是2004、2005年新建的学校。一些被撤并的村小中只有学前班,大量教室闲置。另一方面,则是学生集中到城镇后形成大量“超级学校”,而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上,对学生的生活保障投入普遍不足。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30多年前, 我在农村上学时代是这样的, 小学不出村, 初中不出大队(邻村), 高中不出公社(乡).

如今, 我孩子在当地一所"超级学校"上小学, 一个年级有12个班, 一班有75人左右.

这所小学距离我家只有骑自行车5分钟的路程.
发表于 2012-5-2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年级有12个班, 一班有75人左右
确实人很多.上面天天喊要要小班化真成为一种口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小学一~四年级上的都是复式班, 五年级才上单班, 班里18个人, 6个班长, 一人值日一天.

上初中去了3里外的邻村, 一年级1个班, 班里有52个人; 到初中三年级合并学校, 才2个班.

上高中去了5里外的公社(镇上), 一年级2个班, 班里有40多个人.
发表于 2012-5-2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姜与炙甘草

跟乐的学校有的一拼,他们是一个年级十个班,一个班77个,听说一年级的每个班都到了80多个,可怜的孩子们,坐教室里可真是比坐牢房还难受啊,那个教室真是挤的爆满!听说初中一个班也到80多个,真不知是怎么上课的,小班制,哪里有可能哦!
发表于 2012-5-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小学时走路几分钟,午饭都是回家吃,现在学校没有了,并校了,我的侄子要去很远的地方的去上学每周回家一次,每天在食堂吃饭。谁说这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呢。而且更关健的时,小学的孩子就住校,没人管,学习自觉性不好的孩子那学习更是没有管了。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9 07:56 , Processed in 0.0329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