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家乐妈妈

开个学习帖,摘录老师的答复或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改变我家生活  

  侄女刚满两岁,我妈带在乡下一年了。这一年间,发烧十多次,每次都是晚上发烧白天精神,一般一两天就退了,活蹦乱跳的。
  我妈那个淡定啊,少有的老人家,赞一个!
  不过,这还得感谢庄医生。因为我学习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践了,并把这些实践的经过和经验告诉了我妈妈。我妈妈对我深信不疑,所以面对孩子发烧一点也不害怕。
    我知道对我妈说多了也无用,只是告诉她:孩子发烧时你只管能否睡觉,只要能睡就OK;如果精神好,那就更好;秋冬季节遇脸红烫时可以用丁桂帖,春夏季慎用。
  我妈那个听话啊!
  2012年夏季侄女发烧,偶尔喝过豆子水,没做过其他任何处理,每次都是一天或者两天就退烧了。入秋后发烧,豆子水也拒绝喝了(身体多智能啊),能睡能玩的。我妈也很少因侄女发烧打电话给我。
  小朋友越来越健康了,活泼可爱,脸色白里透红,经常的大便稀烂问题也明显改善了,没有哪个邻居不说我妈带得特好的。
  上周,我妈打电话问我,说侄女有一两次小便混浊,问是否要去检查。我说只要能吃能睡能玩的,不管她。《感冒发烧怎么办》中提及过小便问题。因为侄女曾经因腹泻吊水一周,所以她发烧最可能是三阴症,小便混浊很可能是排肾寒,也许又不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学庄医生的,只管整体,不管局部。
  周末回家看望父母,我爸感叹地对我说,如果不是你找到了位好医生,你妈带孩子得多累呀,每次发烧都得半夜三更地跑医院,还没车。
  是啊。这得感谢庄医生啊。
  感谢!感谢!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2011年6月在另一个社区发的帖子,来到三七网后我的观念有所改变,现在重新回忆并分析一下当时误治过程。(红色字体是我现在加上的)            

                   给儿子治疗(咳嗽)和调理(体质)的过程

  经常看到妈妈们被孩子的病折磨,感同身受。所以,把自己儿子治疗和调理的过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对有心的家长能有所启发。

  我家孩子2007年5月出生,男孩。从出生到2010年9月,期间身体一直很棒,很少生病。后来的一次肺炎,摧垮了他的身体,变成了老师眼中体弱多病的孩子。

  2010年8月中旬,入园体检,医生听了心肺之后说“他肺部有罗音”。当时孩子没有任何生病的症状,所以我没有引起重视(西医的说法:肺部有罗音,肯定有肺炎;肺部没罗音,不一定没有肺炎)。

  ——天气炎热,需开空调才能安睡,可能因此受外寒,寒邪与身体和平共处,没有引发战争。事实上,在中医看来,肺炎也好,支气管炎也好,咽炎也好,都只是身体升降失调的表现,按六经辩证施治就是。

  2010年8月31日幼儿园开园,当天凌晨约两点,发现孩子高烧了,没有上医院。从高烧到低烧到烧退,持续72小时。期间用了三豆饮、乌梅白糖汤、太和汤。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太和汤,对初起喉痛,极效。

  ——凌晨烧起,高热难耐影响睡眠,当时没有观察,不知是否兼脸红烫,但可以肯定是三阴病,身体对寒邪发动战争了。三豆饮、乌梅白糖汤不一定对症,孩子现今常用的一个方子应该对症。现在回忆起来,孩子的这次高烧相对后面来说,还算能安睡的,还可能是病在少阴,之后被多次误治后就是病在厥阴了。

  9月3日开始上幼儿园,大约从9月6日开始轻微咳嗽(偶尔咳嗽几声),饮食正常,二便调,没有治疗。轻微咳嗽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突然高烧伴咳嗽加重。同样用三豆饮、乌梅白糖汤、太和汤,不效。上医院,诊断为肺炎,吊水七天,烧退、咳减。吊水后轻微咳嗽一直持续到12月中旬,又发烧伴咳嗽加重。给服阿莫西林,烧可退,咳不减,咽红甚。

  ——烧退后轻微咳嗽,是身体想进一步驱除寒邪。换在今日,我会用理中汤助他一臂之力。之后高烧伴咳嗽加重,元气又发起战争欲驱除寒邪。采取了持续打压的措施,治疗过程中,用了五六次美林退烧,每次烧退后大汗淋漓,药效解除后又烧起,脸耳红烫,此时是元气自知无力抵抗而放弃抵抗,进入虚阳外越阶段。一直坚持吊水打压到元气毫无还手之力,烧退。12月中旬的持续低烧,没有脸耳红烫,其实又是元气在抵抗,力量微弱。

  12月中旬起,带孩子先后看了中医张涤、欧正武,每次5副中草药,欧正武另外开了止咳的西药(我没给孩子服用),不效。虽然张涤的药没有明显效果,但对张涤敬佩有加,认为他是长沙唯一的真正的中医,医德高尚。欧正武,伪中医而已。

  12月29日,转中医附属院,儿科王爱蓉怀疑是支原体肺炎,并说支原体肺炎必须用阿奇霉素,否则不效。30日去附三验血,果然是支原体肺炎。吊水九天(阿奇霉素+青霉素5天,青霉素4天),烧退、咳减。之后口服阿奇霉素3周,不咳。此时已是2011年1月底。

  ——阿奇霉素吊水过程中,又是持续用美林退烧,药效解除后脸耳红烫重新烧起,元气放弃抵抗而至虚阳外越,继续打压元气至毫无还手之力,粉饰太平。

  平安渡过春节,直至2011年2月底。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瘦弱的身体开始长肉了。

  3月1日,流清涕,无他症。未治疗,希望他的身体能自愈。之后几天确实有好转。3月14日,流黄涕,开始轻微咳嗽。给服小儿麻甘颗粒及蒲地蓝等,无效。3月21日(停上幼儿园),看西医,验血,白细胞低,开了头孢地尼及蒲地蓝,似乎好转。3月25日,家人带去爬岳麓山,因劳累和吹风,咳嗽加重。再看西医,开药同前次,不效。

  ——此时的咳嗽仍是身体欲驱除寒邪而发,因屡次吊水、口服阿奇,引寒邪深入脏腑,元气被打压和无谓消耗,身体已无力发烧。脾胃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之后持续地图舌两年。身体状况异常,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风、休息、节食、怡情。此时反而带去爬山,无知者可悲啊!

  清明节后,再看西医,做X光,间质性肺炎,怀疑支原体肺炎复发。口服阿奇霉素5天,咳嗽好转。停4天后再服3天,咳嗽不断根。再看西医,诊断为过敏性咳嗽,开了“开瑞坦”等西药。

  ——所谓的过敏性咳嗽,仍是身体对寒湿的反应,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听不懂看不明,继续采取了打压的方式。孩子持续咳嗽,我极度焦虑,在饮食上对他严加限制。孩子经常说:等我病好了,我就能吃啥啥了。或者经常问我:妈妈,我的病要什么时候才能好啊?回忆至此,我忍不住掉泪。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我的无知让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呀。在此,更想提的怡情。父母的淡定、家庭的和睦、亲子关系的和谐、家庭成员的信任,对于调养和治疗都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候甚至比药治更加重要。

  2月份看着长肉了,从3月份开始又一天天瘦弱起来。

  我自作主张停服一切药物,停上幼儿园。至4月底,咳嗽基本停止,偶尔晨起咳嗽两声。5月16日,恢复上幼儿园。18日我出差,21日回长。孩子又开始咳嗽。

  5月25日,看中医(中医附属院的王爱蓉),诊断为外感兼支气管炎。第1个疗程以治外感为主,咳减;第2~3个疗程以治支气管炎为主,仍咳;第4个疗程以补心阴为主,仍咳;第5个疗程以调脾胃为主,仍咳。服第5个疗程中, 6月10日开始拉肚子,不水泻。6月13日,低烧,验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给服头孢地尼,体温时而正常时而偏高,不稳定。服头孢4天,腹泻好转,但每天下午低烧(上午正常)。自己开了三仁汤3副,下午低烧似乎好转。

  ——这次感冒低烧,是元气又想发起战争,又被我请伪中医毫不留情地打压了。

  整个中医西医治疗的过程中,咳嗽一直未断根。

  治疗到此(已是6月19日),对医院和医生失去信心,停用一切药物,改用食疗。每天3次浓米汤(浓米汤从5月底就开始了),饭前半小时空腹食用;每天2次黄豆水(后改为三豆饮,用绿豆解药毒)。大约喝了2周米汤后,发现头发变黑了,脸上开始长肉了,期间还经历了拉肚子。从完全停用药物开始,儿子的舌头、咽喉、气色等所有中医察看健康的指征,都开始慢慢趋于正常,咳嗽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我都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咳嗽了)。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至此,我才放弃打压和误治,给孩子身体自我调整的时间。浓米汤仅仅是帮助身体休养生息而已。

  用中医的方法来回忆和梳理儿子治疗肺炎和咳嗽的整个过程,终于明白了咳嗽老是不能断根的根本原因:

  1、肺炎没有及时治疗,肺部受到严重伤害。2010年8月中旬的入园体检,医生说肺部有罗音,如果当时引起重视并就医,就算是吊水,只要能及时控制,后面一系列的治疗也许就能避免。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孩子因此遭罪太多。

  2、西药的治疗尤其是吊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身体。西药都是苦寒伤中之药,用多了严重伤害孩子的脾胃功能,导致胃不能消化、脾不能运化,吃什么东西都不能变为营养精微物质以供养五脏六腑。所以,身体一天天瘦弱。

  3、中医治疗没有完全对症,前期中药不是苦寒伤中就是降逆降肺之力太强,对孩子的脾胃和肺液都有严重的伤害。医生的功利心太强,每次诊疗,都是200元以上,前后6次(5个疗程),花了大概1300多元,效果并不明显。孩子的咳嗽最终并不是那个中医治好的。

4、整个过程中,孩子一直咽红,舌头不断生疮,用医生话说是“上火了”。中医用寒凉药降火,不断伤害了孩子的脾胃。第4个疗程,是补心阴的思路(心开窍于舌),当时我感觉对路,但实践证明不对症。

  中医说,五脏六腑皆能咳,非独肺也。可是中医在治疗咳嗽的时候,不分外感咳嗽还是虚劳久咳,仍是以苦寒伤中降逆过强的药为主。在此,再次敬佩一下张涤,他开的药非常平和,无攻伐太强之过,说明张涤很能坚守小儿用药原则。

  现在分析,孩子反复咽红、舌头生疮,都是因为中虚。中虚导致相火不降,所以舌头反复生疮甚至溃烂;相火不降则肺气不降,肺逆则咳嗽;相火不降则下焦虚寒,水中火气不足,升降失调。中气不运,上下升降失调,自然生病。

后来,我用浓米汤和黄豆汤、三豆饮食疗,都是养中之法。养中就是养脾胃,脾胃养好了,中气自然充足;中气运,则上下升降协调,身体自然而愈。同时也证明小孩的自愈能力其实挺强,在很多时候,是药物干扰了孩子的自愈能力。

  ——上面是以前的分析,中虚、相火不降是对的,但还是表层的认识而已。在孩子那些误治中,元气屡战屡被打压,到最后打无还手之力,从高烧不虚阳外越,到高烧虚阳外越,到只能低烧,再到只咳嗽不发烧,在我的屡次“及时治疗”下,孩子的元气被我治得虚到了极点。而又有多少无知的父母,仍然在前赴后继地做这件事啊。

  ——后来我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明医,在医生的帮助下,对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治病都是元气在起作用,用药只是在引导元气而已;知道了感冒发烧除三阳病外,还有三阴病;也知道了现今的三阴病比比皆是,更知道了现今的三阴病中还以厥阴病居多。这些都是现代人不知医不懂养生而致精虚体质的结果,精虚之人,一旦受外寒致发烧,大多病成即引动里气,起病就是三阴,当主治里而非表,所谓扶正即驱邪。这些,又有多少中医院的医生知晓呢?也许他们知晓,但又因为迫于民众急功近利的形势、生存压力等,不得不直接采用打压的方式来治疗吧。

  ——孩子去年感冒发烧多次,得明医正治。易咳嗽的情况好多了。最关键的是我的心态改变了,对他的偶尔咳嗽当成音乐。因为我不焦虑了,孩子自己也不把咳嗽当回事。现在一般只会在发烧烧退后咳嗽几天,不会持续不断地咳嗽了。再说,咳嗽本是身体排异的反应,何必抗拒呢?孩子的身体就在一次次发烧得正治中日渐好转,情绪、精神、汗出、饮食、二便、睡眠这些中医察看体质的主要指征日渐趋好。

  ——我现在想说的:求不到明医,这是大众的困惑。正如中里老师所说,求医不如求己!我们虽然不会治病,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不制病、不致病,然后学会节制元气、保护元气,并通过休养生息、合理饮食、合理保健的方式来慢慢益精。精气渐足,抵抗力就渐强,身体就渐健康,身心就渐和谐,家庭就渐和睦。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家乐妈妈 于 2013-1-25 11:56 编辑

  上午妈妈打电话来说侄女昨晚又高烧了,问怎么办,因为比之前的每一次都烧得高,影响到了睡眠。如果能睡,妈妈是不会问的,淡定得很。仔细问了一下情况,按复诊单的格式填出来,供自己梳理分析:
  1、粘人、要抱,精神不好,眼有神。
  2、唇红,脸不红、不烫。
  3、上午不饮水;昨晚讨水三四次,总量150ml左右,系每次烧得高汗出后讨水;喜温;不口苦口臭。
  4、上午无汗;昨晚出了三四轮汗,汗出后热稍退,之后又烧高,烧高时无汗;汗出时头部汗多,背部微汗。
  5、昨晚小便三次,量中,前两次清后一次混浊;上午大便,稀糊状,其他不知。
  6、昨晚浅睡易醒,烧高时有点哭闹;今晨安睡一小时多。
  7、手足温。
  8、早上不想食,食几口粥想呕吐。
  9、可能37.5左右,没量,妈妈说额头触之不觉温也不觉凉;说昨晚应该有四十度了,没量。
  10、晴,1~13度。
  11、不怕冷不怕风,无痘疹,无酸痛。
  12、有点咳嗽,不喘。
  13、没精神,不想食。
  14、未服药。
  妈妈问我怎么处理,我说你买得到药吗?她说困难。我说那就先观察吧,情况很好。
  挂完电话再思考,我觉得侄女像少阴病,高烧出汗三四轮,汗出体温稍降后复升,应该是元气居正位抗寒的表现;小便混浊,应该是排肾寒和药毒的表现。
  想清楚了马上回妈妈电话:用丁桂帖,肚脐和右足底各四分之一帖。妈妈又说前天晚上就有一点觉得她身上热,睡得好,没放心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侄女1月25日下午四点多睡了,沉睡到晚上十一点,一直有些发热,醒来喝了几口水,又沉睡到26日早上五点,醒来讨水讨东西吃,一切复常。
  至此,我能基本肯定侄女是病在少阴了,25日凌晨虽不能沉睡,但汗出三四轮、汗出后体温稍降复升、汗出后讨水等,都可以推断元气尚居于正位抗寒。25日下午四点多开始沉睡,虽发热,但元气定能最终胜出。
  妈妈说,当天侄女高烧,家里的鸭子死了一只,第二天又死了一只,鸡在早几天因精神不太好全部杀掉了。看来,这一轮病毒极有可能是甲型H1N1病毒,可能人、禽共患。好在侄女轻松抵抗过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网服务器终于修复,久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妈妈和侄女开心的同时有一点点遗憾,自己的孩子因误治时间太长,精虚之体一直难有明显改善,每次起病就是厥阴病,好在虽病在厥阴但病程越来越短,小寒当天发烧,二十多个小时就降下来了。
发表于 2013-1-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乐妈妈的笔记内容好丰富啊,跟帖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打开电脑就上三七网和另一个中医养生网,已成习惯。
总是看到很多焦急的妈妈不停地求医问药,自己却一点中医基础知识都没有。这样的人别人也帮不了呀。唉。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过年吃伤了。大年三十晚上拉肚子,拉了两个晚上,拉裤子上自己都不知道。
用了三剂肉桂理中汤,可能用多了一剂,肉桂用多了一克,拉肚子好了又咳嗽。
大过年的,实在不好意思找庄医生啊。
就这样自己模仿着用药,咳嗽一直没见明显好转,也不严重。本来打算今天一定要找庄医生的,又想着今天第一天上班,找庄先生的人肯定特多。又犹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咳嗽在初十痊愈了。我总怀疑是肉桂用多了一剂和用多了一克导致的药源性相火失位。
好在现在孩子状态蛮好。
发表于 2013-3-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18:57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