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935|回复: 12

中药的美丽传说(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佑神州 于 2012-3-17 21:56 编辑

使君子






        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

  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栀,又似诃子,去壳尝之,其味甘淡,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来想研究它的药性。

  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没想到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使君思想其缘故,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枚。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又是一个劲打嗝,又是呕吐。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偏食,面黄瘦弱,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

  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使君子是同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能是驱虫、消疳积。对蛔虫、蛲虫有良好的驱杀作用;有毒性,勿过量。


太子参:未入《本草纲目》有缘由


相传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为出版《本草纲目》,日夜兼程赶到南京,住进一家客店。入夜,忽然听见有一妇女的呻吟声,便问店小二:“隔壁何人患病?”店小二回答说:“是贱内患病,已有几天了。”“有病为何不去求医?”李时珍有些不解。店小二忙解释说:“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虽然在此开店,但赚来的钱还不够买一家七口人的柴米油盐……”

  李时珍听了十分同情,便起身随店小二进入内房。李时珍边为店小二的妻子把脉边问:“近来她饮食如何?”店小二说:“好几天没米下锅了,她只能吃一些番薯干,我们是靠孩子挖来的野菜根充饥的”李时珍走过去,拿起一蓝野菜根细细地看起来,并从中拿了一株野菜根,放进嘴里。然后他对店小二说:“这是一种药,可治你妻子的病,你从哪里采来的?”店小二说:“城外,紫金山上!”李时珍又随手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说:“天明去买点米,把这药先煎给给你妻子服用,服了就会好转的。”店小二闻言感激得双膝跪地,连声道谢。

  次日,店小二的妻子服了药,病果然好了。店小二把李时珍带到紫金山朱元璋太子的墓地,只见那里绿茵如毯,到处都是这种药草。李时珍连声说:“好极了!好极了!”他如获至宝,连忙挖了一担回家。

  因为这种药草生长在朱元璋太子的墓地周围,所以,李时珍就给它取名为“太子参”。但他因怕此药一传出去,大家都来太子墓地挖药,触犯王法,便没把“太子参“写进《本草纲目》。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兵败荒野患血尿 马夫巧得车前草

相传两千多年前,西汉大将马武有一次奉命率兵打仗,由于战略失策,打了败仗。他率败兵溃退到一个荒岛,因大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又值暑热时节,久晴不雨,大部分士兵病倒,患了尿血症,连匹匹战马也尿血不止。

  马武将军的部下有位马夫,也患了尿血症。他非常爱怜战马,心急如焚,但是没有办法。偶尔有一天,马夫发现三匹战马不再尿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好奇地观察战马的活动,原来在马车附近的地面上长着一种叶片椭圆形的野草,一连几天战马都在吃这种野草。马夫心想,可能这种野草能治疗尿血症吧。于是决定自己先试一试,就采回野草煎汤服了,连续几日,结果“药到病除”。

  马夫急忙把此事向将军禀报。将军下令全军挖吃那种草药。几天以后,竟出现了奇迹,患病的人和马都痊愈了!

  马武将军十分高兴,把马夫叫到面前问:“此草如此灵验,长于何处?”

  马夫指着不远的一处地方说:“将军,就在大车跟前呀!”

  车前草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现在中医用车前草专治“膀胱湿热症”,也就是“尿血症”。



无叶草→麻烦草→麻黄


相传,从前有一个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刚学了一年半载,徒弟就骄傲自满起来,言行狂妄,有时还把卖药的钱偷偷地花掉。师傅三番五次地劝说,却终究无济于事。后来,师傅就对徒弟说:“你现在可以另立门户了,收拾一下行李,走吧。”徒弟听了,傲慢地说:“如果师傅再没有什么可教的,我马上就走,保证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堂来。”师傅难过地提醒道:“还有一种草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病情辨别不清,吃了就会出问题的。”

  徒弟听了,不以为然地问道:“什么草药?”

  师傅说:“是无叶草。”

  徒弟满不在乎地问:“这药怎么啦?”

  师傅语重心长地说:“这种草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有四句话你要牢记:发汗用茎,止痛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千万记住。”

  徒弟不耐烦地点点头,全当成耳边风,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徒弟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跟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认识的摇虽不多,却什么药都敢用,没过几天,就忘记了师傅的叮嘱,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病人。死者家属哪能善罢干休,就把他告到官府里。一经审问,他便把师傅供了出来。

  差役传来师傅,责问道:“你是怎么教徒弟的?让他用无叶草把人治死了!”师傅便如实把情况说了一遍。

  县官又问徒弟:“你还记得那四句话吗”徒弟想了想说:“记得。”官接着问他:“病人有汗无汗?你用什么药治?”徒弟说:“病人浑身出虚汗,我用无叶草的茎治。”县官大怒,训斥道:“你这庸医,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你还用发汗药,怎能不治死人?你为什么不牢记师傅的话?”于是,县官传令,将徒弟打四十大板,又叛坐牢三年,师傅则无罪释放。

  徒弟出狱后,找到师傅,痛哭流涕,承认错误,并决定痛改前非。师傅原谅了他,并继续耐心地传他以医道。因无叶草使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所以,他就把无叶草叫“麻烦草”。后来,又因为无叶草的根是YELLOW的,故又改名叫“麻黄”。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蛭




隋唐时代,有位名医叫孙思邈,专为贫苦百姓医治疾病。

  一天,孙思邈正在长安城的寓所休息,忽闻窗外传来一阵喧闹嘈杂声,原来是一群人拥着一个用手捂着左眼的男子大汉,来请孙思邈诊疗眼外伤。孙思邈近前一看,好不厉害。那大汉的左眼被人打得像一个熟透了的红桃,充满淤血,此时须将淤血排除。可因离眼珠太近,如用针挑或用小刀割开放血,有戳伤眼珠的危险。他沉思片刻,一言不发。突然他快步跑出客厅,直奔后庭院。不一会儿,他手捏着一个小布包回来,说:“有办法了,你躺下吧!”孙思邈打开布包抓出两条刚从后院庭池边捉来的水蛭(俗称蚂蝗),众人一见大惊。只见他迅速将水蛭洗净就放在大汉淤血的眼部,水蛭在血肿上愉快地吸起血来。顷刻间水蛭身上变得又粗又大,而大汉眼部血肿却越来越小,最后血肿完全消失了。孙思邈熟练地抓住水蛭,用清水为大汉洗净患处,又熬上消肿草药,几日后那大汉的眼病果然痊愈了。水蛭(蚂蝗),在中世纪时,阿拉伯地区和欧洲,曾盛行用水蛭吸血来诊疗某些脑淤血、急性青光眼、局部充血等症。祖国医学用来诊疗妇科及外科一些病症,如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淤血疼痛、消痛肿丹毒等。

  歌曰:水蛭味咸,除积淤坚,通经坠产,折伤可痊。


蕲蛇


传说在明朝时期,有一对广西青年男女为了逃婚,到了湖北的蕲州。不久那位男青年就病倒了,他俩只好在附近找个客栈住下。女青年很快找来郎中,那郎中一见患的是麻风病,吓得连诊费也不收就走了。此事一时在客栈内传开了,客栈老板也要将他俩赶出店门。女青年只好再三向客栈老板求情,老板才勉强同意,让他俩在客栈后的一间破瓦屋里住下。不到一个月,钱就花光了,为了糊口,女青年只好每天沿街乞讨。有一天,女青年讨饭很晚还没回来,男青年在破屋里等得又渴又饿,实在受不了,眼睛东瞧西望,想找到一点吃的或喝的东西。说也巧,他竟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半瓮酒。他用碗舀起来就喝,一连喝了几大碗,就醉醺醺的睡着了,醒来后竟感到周身舒服多了。以后,他无论是渴还是饿,每天都去舀瓮里的酒喝,喝了就睡。日子一长,身上的麻风病竟然好了,精神也大振起来。一天他俩正商量要动身回老家,那客栈老板一瞧,病人竟痊愈了,忙问他俩是怎么医好的。男青年指着那酒瓮说:“是喝你的酒治好的。”老板听后哪里相信,忙派人请来名医李时珍,又叫人把那酒瓮抬到屋外亮处,仔细一看,发现酒瓮底处有一条蕲蛇。李时珍说:“是不是蕲蛇在起作用呢?”于是,李时珍亲自捉了一些蕲蛇,制成蕲蛇酒,试治了一些麻风病人,也都很有效,从而证实了蕲蛇泡酒能治疗麻风病症。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芦根



江南有个山区,这地方有个开生药铺的老板。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
  有家穷人的孩子发高烧,病很重。穷人来到药铺一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羚羊角”,五分羚角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
  “求你少要点儿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
  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
  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孩子痛哭。
  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孩子发高烧,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位药铺老板的药,便说:
  “退热不一定非吃羚角不可。”穷人急问:“还有便宜的药吗?”
  “有一种药不花一个钱。”
  “什么药?”
  “你到塘边挖些芦根回来吃。”
  “芦根也能治病?”
  “准行。”
  穷人急忙到水塘边上,挖了一些鲜芦根。他回家煎给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热。穷人十分高兴,就跟讨饭的叫花子交了朋友。
  从此,这里的人们发高烧时就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芦根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

龙眼的传说



龙眼是中医传统补药,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对虚劳赢弱、失眠健忘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我国民间关于龙眼治病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江南某地有一个钱员外,本人家有粮田千顷,家财万贯,但美中不足的是年过半百膝下无子。钱员外连取三房妻室,总算在53岁时得了个儿子。晚年得子,合家欢喜,取名钱福禄,视为宝贝。小福禄娇生惯养,长得又瘦又矮,10岁的他看上去仍像四五岁,这下可急坏了钱员外。

  钱员外有位通晓医药的远房亲戚王夫人,她见福禄这般模样,就对钱员外说:“少爷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过于娇贵,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若要强身健体,非吃龙眼不可”王夫人并讲了有关龙眼来历的传说。在哪吒闹海那年月,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哪吒便把龙眼让他吃了。海子吃了龙眼之后病好了,长成彪形大汉,活了一百多岁。海子死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果子,呀!太好吃了,真是香甜可口。穷孩子吃了这种果子不但没有出什么危险,而且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从此人们才开始把这种果子当作补药吃,并叫它为“龙眼”。在东海边家家种植龙眼树,人人皆食龙眼肉。钱员外听后立即派人去东海边采摘龙眼,并加工制作成龙眼肉,每天蒸给福禄吃。久而久之,福禄果然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途偶得夜交藤 服后白发变黑颜




古时候,在一座山上住着一位姓何的老翁,他自幼身体衰弱多病,须发也早早发白。他虽然才五十多岁,可那老态龙钟的样子,说他八十多岁都有人相信。何老翁日夜为此而烦恼苦闷。

  一天,何老翁到山下一位朋友家做客,到晚上才回家。归途中,他发现一株藤青植物,其枝蔓自己互相交缠,交缠一会忽又自行分开,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止。他大为惊奇,把这植物的块根挖出来带回家去,问遍了乡村的左邻右舍,没有人能知道此物是啥。

  几个月后,有位异乡的老友来做客,听了此事说:“既有异常之兆,此物定是珍物,你可把它作为补品服用,一定会大有益”。何老翁听了连连称道。他遵照老友嘱咐,把挖回的块根研为细末,每日空腹服用,黄酒为引送服一钱。当他服过七天之后,就觉得身体比以前硬朗多了,于是他又增加到每日二钱继续服用。服过一年多以后,何老翁的身体强健犹如少年一般,苍白的须发也逐渐变得乌黑发亮。真乃是“归途偶得夜交藤,服后白发变黑颜”。

  何老翁之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服了此药使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所以这种藤本植物的块根便取名为何首乌,其蔓茎取名为夜交藤。

  目前,何首乌是治疗血虚萎黄,须发早白,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的常用药物,而且还有治疗动脉硬化,降血脂,抗衰老的作用;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麝香是怎样发现的


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关于此药的发现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唐姓父子,居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涉猎,儿子为追捕一只野雉,不慎掉下山涧。唐老汉飞奔至山涧,见儿子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山涧微风阵阵,飘来缕缕奇香,沁人心脾。老汉欲背起儿子,却见儿子正贪婪地吸着这奇特的香气,伤痛好象正被逐渐趋散。唐老汉顺着香气寻觅,见不远处有一块不毛之地,香气正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老人扒开泥土发现一个鸡蛋大小,长着细毛的香囊。唐老汉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装入儿子的衣袋带回家中。不久儿子的伤不治而愈。后来,每遇到穷人跌打损伤,唐老汉就用麝香为其治疗。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县太爷的耳朵里。县官垂涎三尺,派衙役将香囊抢去,交给自己的小妾收藏。小妾将香囊视为奇宝,随身携带香囊发出的阵阵幽香,令小妾平添了不少魅力。正当小妾为之高兴得意之时,哪知已怀孕三月的胎儿坠了下来。县太爷一怒之下将香囊扔入河中。再说唐老汉失去香囊后十分伤心,上山打猎时处处留意,一心想再找一个。其实老汉得到的香囊,是一种叫麝的动物,雄性腹部有一装着分泌物的囊袋,人们把这种香袋叫做“麝香”。

    中医认为,麝香性味辛、温,功用开窍、辟秽、通络、散瘀。可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麝香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我国现已开始人工饲养麝,进行活麝取香,以便保护珍稀动物。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贫妇产后患顽疾 孝子巧取益母草

夏商时,有一贫妇李氏,在生孩子时留下淤血腹痛之症,她的儿子都长成大人了,可她的病始终没有治好,体质越来越虚弱。大儿子劝她求医治疗,李氏伤心地说:“咱们连隔夜粮都没有了,哪有钱治病呢?”

  一天,大儿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后便急匆匆走出门去。他在十多里之外找到一位采药人,诉说了自己母亲的病苦。那采药人一听喜上眉梢,说:“你母亲的病我能治好,但需纹银十两,大米二十斗。”大儿子忙说:“钱粮都不成问题,只要你能治好我母亲的病,报酬好说。”大儿子问:“那你什么时候采药呢?”采药人却说:“这个你就别问了,明天早晨你带着钱粮来取药便是了”

  这天刚刚接近黄昏之时,那采药人便扛着锄头,背着药篓悄悄地进了山。李氏的大儿子也蹑手蹑脚地跟在采药人的后面,见采药人在一个山坡上停下来,挖了两把草,就急忙走了。李氏的大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立即找到那采药人挖药的地方,借着月光,看到的竟是一种叶子呈手掌状,开着淡红色花和淡紫色花的草。他赶紧将自己带来的口袋打开,用手挖了很多这种草,连夜回家去给母亲煎汤喝,七天后,疗效大显,母亲不像以前那么腹痛了,再喝七天后,淤血也不见了。后来,李氏的大儿子就用这种草药给很多妇女治好了病,人们给这种草起了个名字叫“益母草”。

  歌曰:益母草苦,妇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祛淤。


辛夷花的传说


辛夷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木兰的干燥花蕾,味辛性温,入肺胃经,能通鼻窍,散风寒,治鼻渊头痛、风寒感冒。说起来,辛夷花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姓秦的秀才,得了鼻孔流脓水的病,经常鼻塞不通,浊涕常流,腥臭难闻,连自己得妻子儿女都回避他。他求了不少名医,用过不少药物,总不见好转,内心非常苦恼,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日,他在一棵古树下准备自缢,被一个过路的樵夫救下。问明缘由后,樵夫告诉他说:“此山中有一种药可治此病。”秦秀才忙问药名,并拿出银两酬谢。樵夫笑笑说:“老夫认柴不认药,救人一命值几何?心诚意肯香扑面,活命自不惧坎坷”.着用手往深山一指,就走了。

    秦秀才按照樵夫的指点,攀缘到深山中寻找,终于发现一种花树,叶茂花大,香气四溢。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连服数天,果真痊愈。他高兴异常,又采了一些种子。精心种在自家院子里,以此树的花为得此病的人医治,皆得奇效。有人问他这药何名?他想了想,觉得这药是樵夫暗言指点,自己意会所得,就叫“心意花”吧。天长日久,就成了后世的“辛夷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人合力“ 采百合



相传,曾经有一伙海盗打劫一个渔村,除把渔民家里的金银财宝和粮食衣物抢劫一空外,还把许多妇女和儿童挟持走,带到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上。

  由于孤岛上没有船只,所以妇女和儿童都没法逃跑。过了几天,海盗又出海打劫。然而,在海盗出海后,海上突然刮起了台风,把海盗的贼船打翻了,海盗们一个个都葬身海底。守在孤岛上的妇女儿童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半个月之后,海盗抢来的粮食便被他们吃完了。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既没有船只来救援,又没法给村里人送个信来接应,他们只得等待着,并挖些野菜,采点野果,在岸边捡点鱼虾来充饥。有一次,他们挖来一种草根,圆圆的,像大蒜一样,根块肉厚肥实,便把它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熟,一品尝,还有点香甜味,大家随即饱饱地吃了一顿。此后,他们就一直采挖这种草根来充饥。

  一天,他们发现有只船来到孤岛,妇女和儿童都异常高兴,他们把被海盗劫持的经历对船上的采药人讲了一遍。采药人甚表同情,并惊奇地问道:“岛上没有粮食,这么长的时间,你们吃什么呢?”领头的妇女说:“开始我们吃粮食,后来又挖一种草根吃,像大蒜一样,又甜又香,又能当饭吃,我们就是靠它熬过来的。”采药人一听,又看见船上的儿童都吃得胖乎乎的,妇女们也满脸丰盈红润,便断定这是一种有营养的药草,于是,挖了些这种草根带回去种植。经过验证,此草茎块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药效还真的不小呢!至于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还没人知道,因考虑到遇难的妇女儿童正好是一百人,此药是他们百人合力共同采挖品尝后才发现的,所以,采药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百合“。从此,“百合”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了下来。

王安卧床患肿症 牵牛祛病显奇功



从前,在黑丑山下住着一家姓王的人家,家中只有两口人,男的叫王安,两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

突然,有一天 王安 下田耕作归来,觉得自己 两 腿 沉,第二天 竟 然 卧床不起,妻子望 着 丈 夫 满 身水 肿,腹 部 肿 胀,心中 痛苦 无比 。虽四处求医,也没有治好丈夫的病。一日,有一个牵牛娃从 王家门前经过,见一向辛勤劳作的王大伯躺在床上呻 吟,忙问:“伯母,大伯怎么躺下了?“王氏 回答说:“你大伯患了水 肿,腹胀病,不能下地了。”牵牛娃说:“这好办,我去采些药来试试!”说着,牵牛娃一溜烟跑到山上,采了好多瓜 瓣形的黑 色 颗粒的花籽来,递给王安:“大伯,你用这花 籽熬 药喝看看效果咋样?”

   
王安的妻子半信半疑地接过这一大包花籽。每天熬两碗汤药喝两次。喝了不到一个月,满身 水 肿消退,腹 胀消失,两 腿也活动自如能下地走路了。又过了几天,竟能 下田 地耕作了,王安和妻子都很惊奇,又采集了几大包这种花籽,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各种症状全部消失,病人痊愈了。后来,王安找到牵牛娃问:“你给我采的那种花籽叫什么名字?“牵牛娃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王安牵着牛来到花丛 鞠躬表示谢意,牵牛娃在旁边见了,便说:“这种花就起名叫牵牛花吧,我采的花籽就叫牵牛子得了”于是牵牛子的名字就这样传下来了。

  歌曰:牵牛苦寒,利水消肿,盅胀痃 癖,散 滞 除 壅。
发表于 2012-3-2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 神奇的中药。
发表于 2012-3-2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传奇色彩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路过猪拱地 童心未泯识党参




传说吕洞宾和铁拐李二位神仙从中原来到太行山云游,看见四周犹如仙境一般,二仙赞叹不已。



当他们走到平顺地界时,忽然看见了一头山猪,在山坡上的土里乱拱,二仙童心未泯,想看个究意,见山猪拱过的地方,黑土疏松,油光发亮,土里长着一种似豆秧的东西。




铁拐李把它放在口中,边嚼边跟着吕洞宾赶路。走过了一程,吕洞宾气喘吁吁,回头再看铁拐李,却神情如常,紧紧跟随。




途中他遇见一樵夫,樵夫说:“这是一种神草。传说古时上党郡有户人家,每晚都隐约听到人的呼叫声,但每次出门看望,却始终不见其人。在一个深夜,主人随声寻觅,终于在离家一里多远的地方,发现一株不平常的形体和人一样的植物,因出在上党郡,所以叫“党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主不仁 柴胡有义




在很久以前,蜀国的凤凰山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山上有两个人很要好。一个姓柴,一个姓胡。他们都在给一个地主家当长工,二人亲如兄弟,有一天,胡弟突然患了病,病很奇怪,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地主知道后,便硬要撵走他。柴兄和地主争论了半天,一点儿作用也没有,气得他一咬牙,背起胡弟就走了。柴兄便背起胡弟,爬到半山腰处,把被盖在一片小草旁铺好,把胡弟安顿好后,便在山林中寻找一些柴火和野果充饥。



胡弟躺等柴兄,等得肚子也饿了,口也渴了,便顺手拔些身边的野草,嚼着它的根充饥,胡弟越嚼越觉得味道不错,便接着嚼了下去。


柴兄回来了,带着柴火和野果、野菜,就开始生火煮食,他俩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看看天色已晚,兄弟俩就在这山坡草地上露宿下来。


柴兄一觉醒来,见胡弟没睡觉,询问胡弟,胡弟一楞,说:“怪了,我昨晚上为什么没发病呢?”柴兄想到了胡弟嚼过了野草,就试着用这种野草煎汤给胡弟喝,果然见效。


他们干脆暂不回家,也不再给那地主干活了,决定采些这种野草下山去卖,一来治好了穷哥们的病;二来我们也有了一条生活的门路。于是,二人就采了很多这种草,并用两人各自的姓给这种野草药起名为“柴胡”。


于是,他们开始做起卖柴胡的生意了。时间不长,这一带用“柴胡”又治好了几个人,于是名声传出,患病的人纷纷前来购买,柴胡也随之列为中药收载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佑神州 于 2012-3-30 18:56 编辑

川芎——仙鹤衔来的良药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打肿痛、头痛、风湿痹痛。主产于四川,系人工栽培。五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或酒炒。关于川芎的来历,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呢。

  唐代初年,药王孙思邈偕徒弟从终南山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这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到青松林内歇脚。这时忽见林中山涧边的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涉水嬉戏。没过一会儿,突然听到几只小鹤不断地惊叫。药王师徒一瞧,原来那只大雌鹤头部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哀鸣。小鹤们看见“妈妈”扑扑颠颠,也吓得凄楚怪叫。药王心里明白,这只雌鹤一定患了急病。没过多久,天空中传来一阵阵鹤鸣,只见几只白鹤落下,从它们嘴里掉下几片叶子落入病鹤巢中。徒弟捡起落在地上的叶子,发现形状很像红萝卜的叶子,便满不在乎地丢在地上,但药王却若有所得,命徒弟把叶子捡起来保存好。

  次日,药王师徒再次来到青松林,但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声了。抬头仰望,只见几只白鹤在空中盘旋,嘴里又掉下几朵小白花。徒弟依然不觉得稀奇,药王却又命徒弟捡起来保存好。此时药王发现病雌鹤的身子已完全康复,又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

    细心的孙思邈还观察到白鹤爱去混元顶峭壁的古洞,那儿长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野草的花、叶都与往日从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不禁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草有关。经过他对这种药草进行尝试后发现,其根茎苦中带辛,具有特异的浓郁香气。根据他多年的经验断定,此品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于是,他便叫徒弟携此药下山,用它给病人对症治病,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山幽,川西第一洞,药草过仙鹤,苍穹降良药。这药就叫‘川芎’吧!”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治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临床上常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同时,川芎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但凡阴虚火旺、多汗及月经过多者,应慎用。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未成熟 惹出人命案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张小二的小伙子,他患了一种名叫“出血症”的疾病,他的口、鼻流血,大便也出血,眼看张小二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一位姓田的江湖郎中从这里路过,张小二的母亲得知后,急忙催人前去求医,田郎中很快随人赶到张家,田郎中一边为病人诊治,一边询问病因,最后他拿出一种草药的根研末,给病人吞服,过了一会儿,说也神了,病人的血就给止住了。张小二全家感激不尽,一定要留田郎中在家住上几天。田郎中见张小二的病已快痊愈了,便告辞欲去,临行前,送张家一些草药种子。后来他们将它种植在园中,并加以精心管理。




过了一年,知府大人的独生女儿,也患了出血症,虽经多方医治,都未见好转。这位知府大人为此急得团团转,后来想出一个妙计,为女儿治病贴出告示,谁能妙手回春,治好女儿的病,年长者赏白银千两,年轻者招为东床。



这天张小二揭下告示,带上草药,便直奔知府衙门,知府大人见了张小二,便叫管家请张小二为女儿治病,张小二拿出药来研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这小姐竟一命呜呼。知府大人大怒,认为女儿是他毒死的,命令差役将张小二捆绑起来,严刑拷打,逼他从实招来。张小二忍受不住这皮肉之苦,终于讲出了实情。




张小二供认后,知府大人即下令通缉捉拿那姓田的江湖郎中,不久田郎中就被差役捕到了,知府大人要定他为“谋害杀人“之罪。田郎中不服,大声辩道:“此草药对各种出血之症均有奇效,但必须是生长三至七年的方能有效,张小二所用的药,仅生长刚满一年,时间太短了,没有药性,当然是救活不了小姐的性命。”言毕,他请求知府大人当众验证,知府大人同意,于是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划了一刀,顿时血如泉涌,接着他不慌不忙地取出药末,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他这一用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表演,使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知府大人也惊叹不已,无话可说。

  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一件惨痛地用药教训,人们便把这种草药的根,定名为“三七”,表示该根作药用时,生长年限必须是三至七年的。后来因这郎中姓田,故又称“田三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0:48 , Processed in 0.0338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