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634|回复: 1

(转)祖父祖母,皇天后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518700100ybuf.html
文/薜仁明

案:元月十九日東方早報。

  因我早先有篇“关于两岸读经”,上回讲座时,有位小学老师甚感兴趣,遂提请愿闻其详。我回答说,读经虽然重要,但也有同样紧要、甚至更为紧要者,譬如说,祭祀。尤其台湾南部祭祀虔盛,不妨就常带学生,尤其让自己的小孩,多去拜拜吧!

  话说,近几年来,每隔两个月,我都带着妻小,偕家中二老,到台中一趟。去台中,是为了看林医师;林医师诊脉精绝,临证察机,常能治病于未发。我三个稚儿,尤其家中二老,都有赖林医师善加调护。早先,由于舟车劳顿,颇费周章,加上台湾老欧吉桑特有之执拗,因此,对于这趟远门,家父一直意兴阑珊,总说不去;而后,屡经孙儿撒娇托请,央求再三,他先是勉为其难,渐渐的,也不复抗拒,便成了习惯。于是,两月一回,倒也几无间断,于是数年。但这回,却是家母说她不去。

  台湾的老太太多半行事平和,甚少偏执,总能随遇而安。家母亦然。但这回我劝说半晌,她仍不去。你道为何?盖当天乃我祖父之忌日也。家祖父去世,至今三十余载,忌日当天,家母年年祭奠,未曾稍怠;即使这回,我劝她台中回返后过午再拜,她也不肯;言道,忌日之祭,唯能上午。

  家母平日随和,但遇到祭祀之事,却从不苟且,毫无马虎。这般对祭祀之慎重,非独独我母,盖遍在于岛内四处也。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台湾民间祭祀不辍,每每视为头等大事,其实,都通于昔日之朝廷,皆上古礼乐遗绪也。

  数千年来,正因祭祀如此虔敬,才培养出一代代清和之人。尤其乡下老妪,常常年纪越长,越是和悦;越到晚年,越是静定。她们多半不识字,自然也未曾读书;经典里头的圣贤之道,通常也无甚听闻;但是,较诸许多饱学之士,她们生命之安稳信实,她们性情之清朗健旺,不仅毫无逊色,甚且犹有过之。何以然?盖因她们在中国文明的礼乐之中,日日行之,日日由之;虽说未必知其理,未必明其旨,却具体真实地在行仪之中点点滴滴变化了自身,更形塑了性情。

  这样的礼乐文明,祭祀是关键。除了祖父,每年祖母之忌日,家母也同样祭奠奉飨,未曾或断。我从未见过祖母,母亲也未尝亲见;事实上,早在我父亲年幼之时,祖母便已因病逝世。去世至今,忽忽已逾一甲子矣;六十几年来,岁岁年年,忌日有儿媳祭奠,清明有儿孙坟前扫墓,逢年过节则与列祖列宗同飨盛馔,即使平日,也晨昏一盏清茶与三炷清香。这般的清香袅袅,遍于台湾乡间各地,于是,世人皆曰,台湾民风淳朴,台湾人情厚实。

  祭祀,是对历史的报恩。中国文明不仅说感恩,更重视报恩。父母恩重,故中国文明标举一个“孝”字;“孝”是报父母之恩,祭祖则将孝思延伸,跨越了幽冥,使之绵亘,使之久远,辽辽无尽,犹如青山千万重。祖先之外,中国人也祭圣贤、拜仙佛,答报他们遗泽后世、惠及万民;此外,各地还奉祀历朝人物,其中,有成者,有败者,但不管如何,历史总因他们而铮铮然有响有亮。我老家渔村,寺庙特多,祀奉妈祖最盛,一来答报昔日渡海来台护佑之恩,二来感激年年风涛但海上行船终仍一切平安。十一年前,内人怀长女,临分娩数周,天天挺着大肚子,走到金銮宫,步上层层阶梯,向妈祖娘娘敬谢礼拜。离我家最近的庙宇,则是太阳殿,主祀日月星君;我家中三个小孩,都是才刚会走路,便爬上一级一级楼梯,去向“太阳公公”合掌顶礼。他们口中的“太阳公公”,其实就是崇祯皇帝明思宗;盖当年明末遗民,渡海来台,始终思念先主,不忘故国也。

  祭祀,也是对自然的感激。人受恩于历史,也受惠于自然;由父母长辈抚育,也由皇天后土所生养。因此,中国人敬拜日月山川,奉祀四时节气,更虔敬于祭天与祀地。所有的祭祀,祭天位阶最高。台湾乡下之婚礼,至今犹多规格极高之祭天仪式,曰,拜天公;我结婚时的拜天公,其慎重,其庄严,都让我遥想历朝在天坛祭天时的神志清明与惟虔惟诚。有这样的清明与虔敬,中国文明才可以吉祥止止,才可以绵亘长久,辽辽无尽。

  祭天之外,更多祀地。周代祭祀土地,名曰“社祭”;“社祭”后,分“社肉”;陈平早年寒微,就因均分“社肉”极妥极当,备受父老称许。“社祭”处,就是“社庙”,台湾则称为土地公庙。土地公庙分布极广,甚至连公墓也经常可见;但见一尊甚高甚大的土地公矗立其中,慈眉善眼,照拂阴阳。更多的土地公庙,则在乡野间;许多的客家村庄,初初走过庄头的那间土地庙,便开始看见屋舍俨然,听闻人家笑语,待拜过了后头另尊土地,便只见一片豁然,眼前尽是离离稻穗。在水田边,走着走着,会忽见一株大树,或樟,或榕,树下总又有一间小庙,庙埕不大,但有几张藤椅,老者聊天下棋,幼童嬉戏其间,那儿有绿荫凉沁,那儿有清香袅袅,那儿最有寻常民间之好风景。

  上回,我在稻田间的产业道上,领着小朋友骑车,逶迤一路,望见前头有棵大樟树,我回头对孩子说,前面那是土地公庙,你们去跟土地公爷爷拜一拜吧!他们三人才一听闻,不待分说,倏地便骑上前去,单车停在庙埕,忽地便在小庙中有模有样拜了起来。这恭敬礼拜,是他们的学习,是他们的修行,也是他们寻常光阴的好风景。

  (作者系台湾作家、学者)
发表于 2012-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真的该好好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2:19 , Processed in 0.0192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