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651|回复: 5

认识自己一二三四——马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10-30 21:31 编辑

认识自己(一)  

爱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还要通过情绪的认知来了解情绪下面的内在感受以及它的来源,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准自己的需求!


一、自我的认知+外界的现象→内在的感受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ABC公式:
               B(认知)
A(现象)------------------------------C(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以为,我不舒服了,就是外在的事件影响的,实际上当外在的现象A发生之后,由于我们自己不同的认知B,才产生了不同的内在感受C。

比如说,发生的现象A是:我们看到领导皱着眉头坐在办公室里;
如果我们的B是“老板今天脸色很难看,肯定容易发脾气,千万不要惹他”,那么我们的C可能就是担心挨骂,因此会见到老板就紧张;
如过我们的B是“看来老板今天遇到点难事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助到他”,那么我们的C可能会比较积极地想要接触老板。
再比如,同样的一批人来到希望小学义务执教,大部分人回来后的文字都在表达对落后地区孩子的可怜之心,“孩子们一年四季见不到父母,只有爷爷奶奶和孩子相处,这里就像一座老弱病残的空城”;而有一个女孩表达出来的却是,“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去了外地打工,因此可以用这种方式给当地带回来很多的经济收入,在孩子的脸上我也看到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容。”
同样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思维认知,导致了我们不同的内在感受。
因此说,内在感受的世界,更多是每个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能避免从外界刺激直接到行为反应的连续性动作,从而在外界刺激到反应的行为之间进行有效停顿,通过调整B的部分,来调整C的感受,从而影响到我们外在的表现行为。

二、内在的感受大部分是在重复过去的经验
我们很多的外在的人际关系模式都和我们小时候的原生家庭的互动关联非常地大,也因此我们对于事件的直觉感往往是过往经验的积累。如果我们想要通过直觉来引领我们,就需要辨别这个直觉是针对当下这件事情,还是针对过往的经验。
比如说,同样的两个女孩,男朋友都有一个热情的妈妈,可能其中一个会非常反感、不愿意和婆婆住在一起,因为她小时候的印象中,妈妈非常地唠叨、事无巨细地繁琐、并且充满了控制;而另外一个女孩,则可能非常高兴、和婆婆黏在一起、相处非常温暖,因为从小她有一个非常疼爱她、和她相处愉快、体贴入微的妈妈。
又比如,我们可能看到某个人很能喝酒,就开始很讨厌他,甚至并不真正了解他的品行!这也许是因为小的时候,父亲很喜欢喝酒,让母亲感觉受了很多委屈,因此我把喝酒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品行关联到了一起;
又比如,我们可能看到有的人穿衣服不打领带、不正式,就可能认为他不够努力,但也许他是一个很努力的艺术家,只是我们习惯了从小父母说出门仪表很重要,如果不穿戴整体,可能别人会认为我们不正经!
经由从小长大的环境教育,我们习惯了用某种表现来定义某个概念。然而这个概念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时候。
大部分人有60~70%的人际关系都在过去的感觉模式中,而不健康的人可能90% 都在过去,没有活在当下。因此无法了解当下的人和事,从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

三、内在感受很多和事实并不完全符合

感受既然很多时候是过往经验的体现,便可能与事实不符,但对当事人十分真实,并且有推动行为的力量。

比如:
在过往的家庭中,孩子比较多,父母可能照看不过来,因此会把其中的老二或者老小寄放在自己的父母家里、或者寄托在幼儿园等。
因此这个孩子就可能在他弱小的心里认为,我的父母不够爱我,他们爱其它的兄弟姐妹胜过爱我。
因此带着这种感受回到家里,如果父母在分食物的时候,有一次恰好给了他份少的,他就会印证自己的想法“看,他们就是这样对我的,喜欢别人多些、对别人好些!”或者和弟妹吵架的时候,父母让他让着弟妹,他可能会在心里想“看,就是偏心他们多些!”
他会不断地在发生的事件中去寻找和吸引那些和他的定论感受相关的部分,而对于父母有的时候也会给他多一份关爱的部分,给于忽略和认为理所当然,因此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那个“他们就是对别人比对我好”、“他们会爱别人多过我”、“我没有其他人那么受人喜欢”。
长大后,同样可能重复这个模式对其它人,不断搜集他人对自己不公的例证,忽略其它的部分。
因此,我经常会说,看不到爱,不代表没有爱。
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幼小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爱的断层的感受,才产生了这种始终存在的受伤感。

又比如,
生活中发生了某一件事,让我们感觉到了困难。
第一次我们请身边的人帮忙,他说很累,没有做;
第二次我们找他,肯能是工作原因--忙,没有做;
第三次我们找他,又有其它的原因,没有帮我们做。
到了第四次,我们似乎等不及他的决定,看到他犹豫的神色就可能翻脸了“你就是故意不想帮助我!”
“你就是故意不想帮助我!”这是一个感受。
事实上,只发生了三次,可是头三次我们都没有反应出来;虽然表面上没有反应,但是这股力量在身体里面运作了,让我们得到了一个由过去三次经验投射到当下的一个结论“他就是不愿帮我”、“他从来也不在乎我”!
也因此,如果这一次他即便是遇到困难也要和我们一起面对,我们也会因为之前的感受而拒绝他,如此一来,我们的拒绝让我们失去了想要的陪伴或者帮助。
那么,回头问问自己:
是不是我的每一件事情他都没有帮助呢?
还是就是在这个事情上他有拖延呢?
还是他在某类的问题上有迟疑呢?
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客观全面的认识问题,否则盲人摸到的象只有局部,又怎能对症下药呢?
绝对的下定义,不但给对方贴了死标签,很难翻身,并且也给自己的需要下了封条,让问题无解。只有开放、愿意探讨的心态才可能触碰到解决问题的可能。

既然每个人的感受和他的背景经验有关,那么首先,每个人为自己的情绪、行为和结果模式负责任!
我难过不见得就一定是对方错了;别人不舒服不见得就一定是我错了!
然而没有对错,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彼此的帮助和配合,如果感受和对方的行为有关,除了要学会自我负责之外,也需要学习合适的沟通技巧来邀请对方来帮助和满足自己,或者找到更多可以帮助自己的方法!
这是一个渐进成长的过程!

四、分开当下和过去的感受,活在当下

这些感受在潜意识中的存在,会带领我们不由自主地寻找让我们受伤害的事件。因此,只有把过去的经验还给过去,才可能真正地开始现在和未来!
方法很简单,但是需要长期地练习:
我们可以通过ABC公式的倒推来认识和调整自己:
1、通过对情绪的觉察,去了解内在感受C,然后通过内在感受推理我们的认知B;
2、然后去看这个B是当下的,还是经验中过往的;
3、把属于过往经验的内容还给过往的事件和当时的人,只留下属于当下的这个部分的内容,才可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当下的问题!

事实上,各种心理流派的治疗技术都在处理这个问题,不论是系统排列、完形、前生今世或者其它,都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带着每个人看到过往对当下的影响,然后区分开过往和当下,收获过往的益处、停止不属于当下的伤痛和无助感,让每个当下成为真正的当下。
这就是为什么说“活在当下”是最好、最重要的疗愈!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自己(二)---因何而愤怒?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人脾气见长、有人更加愤世嫉俗,还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憋的难受,那是因为即便没有发脾气,我们也只是把愤怒隐藏在自己的身体中了。

       生活中似乎越来越多地充满了让我们愤怒的事物。我们的愤怒到底来自哪里呢?要了解更深层的自己,就要先了解自己最容易看得到的“愤怒”。



1、 愤怒有时是在掩饰我们不敢表露的其它和无助有关的感受。


在我经常谈到的情绪冰山原理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感受的自然流露,或者不能相信他人可以理解和接纳自我感受,因此在长期积压之后,会以攻击对方的愤怒形式,来掩盖当下其它的感受。


比如,有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愤怒,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权益做争取,我们会对对方个人愤怒,来掩饰这个事件中自己的无助感。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说“你把我逼迫成这个样子了,你太过分了!”看起来这种愤怒似乎是在保护自己,其实我们是用这种方式把解决问题的力量放在了推卸责任上,从而削弱了真实解决问题的愤怒的力量。因为别人有逼迫的可能,而我们自己需要有为自己停止和拒绝的能力。

我们用愤怒的方式掩饰了很多真实的感受,比如恐惧、悲伤、无助等,让对方不了解我们的真实状况。


又比如,如果老公下班,家人没人煮饭,他可能对太太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回来半天也不煮饭,不知道孩子会饿吗?”

这句话,就是愤怒用在了攻击对方的个人上,它暗藏的自我对话的含义是“我身边的这个人根本不懂得理解人、为他人考虑!”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对他人的不认同,但是实际上会在无意识当中弱化自己的人际支持力,其实这就是在弱化自己的力量,因为我所能找到的人就是这样的人!

或者他也可以说“累了一天,现在好饿啊!老婆,快点一起想办法把饭做好了大家吃!”而这句话则保留了对对方个人的意见,只是表达自己对发生事件的不满和争取解决的意向。这样的情绪表述可以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和了解我们发生了什么、需要什么、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再比如,两个合作伙伴,其中一个人A总是在某些事情上让另一个人B感觉到不满。

B可能经常说“她怎么这么依赖我?”“她的依赖性太强了,我真受不了她!”

事实上,当B在说这个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对他人的愤怒里面可能隐藏了对自己的不满和无助,因此换句话说“其实我也是有依赖性的,否则如果我很独立,是不会担心别人依赖我的。”、“我的真实问题是如何让别人在某些事情上为我独挡一面!”然后需要想一想,A是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在依赖我?对于她来说,在这个部分的事情上,是否真的可以做些改善?如果可以,怎样改善比较好?我如何能够帮助到她?如果她真的不能独立解决这部分的问题,而我又需要,是否可以考虑另加人手把这部分的工作顶起来?或者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才是一种为自己的需要负责的态度,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内在的无助感,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


每个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情绪、感受负责任,需要成为主动为自己争取和解决的责任者。因此当我们把愤怒转向对方这个人的时候,就在把问题的解决主权交给了对方,让自己变得被动和虚弱。如果愤怒是在针对真实地解决事件而谈,就会让人变得更加有力量。



2、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在转发不属于对方和当下事件的愤怒。


正如所有的情绪训练都会谈到的一点,那就是:情绪是可以转移的。

很多时候,在我们感觉到如果释放愤怒不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会延迟这种感受,不做表达,然而当回到安全的场景中,就可能会让这些愤怒转移性地爆发出来,然而这种爆发往往让对方不知所措,或者觉得非常不可理喻。

比如,白天挨领导骂、去客户那里感觉不好,因为担心领导和客户的感受,因此这一些都得忍着,回到家里,就比较容易发脾气----因为家里比较安全,很可能其实家里人也许并没做错什么,但我们看着就是不开心,明明说好晚饭后陪家人去散步,可是当家人来叫出门的时候,会突然发火,“烦死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转移的案例。


还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对某人积压了一些过往的某种情绪和感受,并且又没有拥有顺畅的情绪表达模式,就可能会等待时机,当抓住对方的某一个出错的问题,便给于过往累计的情绪攻击,“你从来都是这样”、“你总是这个样子!”、“我已经忍了你很久了、忍无可忍了!”

然而这样可能让对方感觉“这么点事情你至于这样吗?”,甚至如果不是认为我们对他们是公报私仇,就可能会感觉我们的行为不可理喻。


以上这两种都是生活中比较容易被看到和理解到的。

还有一种更加深层次的转移。比如:

一个孩子看到妈妈对爸爸的忽略不满,但是却一直没有把这种不满和愤怒表达出来。孩子便可能出于对父母亲的爱,去替代承接了妈妈对爸爸的愤怒,因此变得对爸爸非常愤怒。

这种转移的愤怒,伤害性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他比当事人自己如果表示出的愤怒杀伤力要强很多,并且很难得到解决。

两年前有个影响很大的案件:爸爸有了外遇,女儿雇私家侦探去跟踪爸爸。爸爸发现被跟踪,报了警,结果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是女儿所为。结果女儿入狱,爸爸听说这一结果,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个伤害性事件中,谁会对一个男人有外遇如此生气呢?只有他的配偶。女儿只要享受自己和爸爸的关系就好,爸爸和女儿仅仅是父女关系,不管爸爸的私生活如何,父女关系没有改变就好。

因此,很明显,是女儿承担了母亲对父亲的愤怒,才出现了这样一起具有强大伤害性的事件发生。


当然,还有一些时候,如果女儿承接了妈妈对爸爸的不满,却无法向爸爸表现出来,她会把这种不满转移到自己将来的先生身上,可能还会带着“男人都不可靠”的潜意识来看待自己身边的这个人,因此无法真正了解彼此之间的状况、更加无法清楚认知旁边的这个人。那么自己的婚姻如何能够真正的亲密和谐呢?

如果这位女儿做了母亲,同时她对先生的不满如果也无法表达出来,那么就可能转移到让自己感觉更加安全的孩子身上。

同时,因为母亲大部分时间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生气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安全感的来源,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做可以令到母亲满意,最大的不安全感来自面对不知晓恐惧的无助。

这种代代相传的情绪的转移,伤害性非常的强。然而却是不容易被意识清楚认知的,甚至成为家族中不能被意识清楚知道的“秘密”。


因此了解自己的状态,及时感知自己,除了帮助自己过往任何经验中的情绪认知模式和当下分开之外,如果发现自己发了不属于对方的脾气,可以致歉,“对不起,我的心情和状态不好,刚才说话重了。希望这两天你能多理解我一些,我也会自己注意多控制下(谢谢你愿意让着我!)”在邀请别人理解的同时,自己为自己的情绪模式负责。



3、有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有内疚的人愤怒。


在多年来对个案和我自己不断的冥想和慎思中,我还发现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做了一些事情,让自己觉得对不住某个人,比如我们可能如同第2点所说,转移了和对方无关的情绪给他,或者是误解了对方并造成了伤害,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准备要面对这份内疚,反而会对这个我们为之愧疚的人表现出更加的愤怒。

却不料这样只会继续增加我们内在的愧疚,然后不停恶性循环的反复,让我们越来越不敢面对这个人,关系的连接力量越来越弱。

学会适当的认错和道歉,并给于真实的行动,是解救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

当然如果不敢道歉,也许说明自己会习惯性地背负过多的责任,因此以为一旦道歉就表明自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因此会有恐惧。

   那是因为我们搞错了道歉和认错所要承担的后果到底是什么:道歉是为了“引发”对方的感受而道歉,并不是为了“制造”对方的感受而道歉。既然每个人为自己的情绪模式负责任,那么对方感受的发生首先是因为他有一个内在的情绪机关被我们碰触,我们只要为触动机关进行道歉就可,因为机关并不是我们设置的,是对方自己。然而我们可以因为爱,而去体谅和了解他的机关所在,然后给于适度的配合。因此,为“引发”而道歉,这样就不必承担过多的责任。

又或者不愿意道歉的原因,在于担心道歉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弱小者。

其实渺小在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没有被负责的内疚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愤怒不断转移,不但会转移到攻击对方的方式上,还会转移到我们对自己其它事情的能力信任上,让自己渺小的感觉越来越重。

一个不会低头的人,就不能真正、永久地抬头。因为头抬得过多,就会僵化、失去生机,或者变得酸软、慢慢失去力气。

仔细面对自己的内疚,看看自己那部分没有做到,把哪部分不属于对方的情感归因归于了对方,然后把它拿回来!再仔细看看,是不是自己哪个承诺的部分,没有行动的兑现,然后用行动实现它!如果感觉自己对这个承诺的全部实现有困难,和当初的设想有差距,那就要认真思考下,自己当下所能做的是什么,先把能做的部分做到,然后和对方沟通、重新确认彼此的承诺目标。如此一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能在关系的相互流动中满足彼此,而是让失去得越来越多!

当内疚成为我们为之负责的一个动力,它就会成为一种力量,让自己更加愿意接受自己和尊敬自己,内在的力量自然就变得更加强大。



4、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对帮助我们、需要感谢的人愤怒。


在我相当一部分的个案和课程学员中,我都曾经看到过一个模式,那就是不愿意感谢,并且在这个同时,还隐藏着对付出者的愤怒。

我思考了很长的时间,进入到他们的能量场中感受他们的感受,最后经过不断验证,得到一个结论:

很多时候,当事人似乎以为“接受”会让自己感受到无能,因为害怕不能足够地回报和满足对方,因此不敢接受;而比这种表现再高级一层的,会接受,然而在接受的同时马上要做些什么“回报”对方,而我更加愿意说这个“回报”是一种“还债”,并不是真正的回报。

举个例子来说明“回报”和“还债”的不同:

当有新鲜空气拂面而来的时候,如果深深地吸入这股新的空气,然后坦然地吐出能吐出的气体,那么这便是真实接受之后的回报;

如果浅浅的吸入之后,甚至还没有吸入,便急于吐气,这便似乎在抗拒这股新鲜空气的进入,这就是“还债”,其实是不敢于接受的一种表现。

究其原因,一般来说,是害怕接受之后会被要求付出更多。比如从小长大的环境中,父母可能曾经用付出的爱来交换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听我的,不要按照你想要的做,而是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于是,长大后的我们在心里留下了一个模式:“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会被要求按照他的方式回报,而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可能会被看成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因此,只要我被帮助,我就会感觉自己非常被动、不能自主地选择!”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因此,如果有人要来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反而会自然而然地对他们表现出非常愤怒的感受,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担心“被控制”,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控制,自然用愤怒表现出一种自我防卫。

然而对于对方来说,可能会有种“好心没好报”的感觉。如果多次反复,对方可能不了解如何再来帮助我们,因为可能会以为“他就是愿意自己搞定自己的事情”,然后减少主动帮助的动机和欲望。而长此以往,对于当事人来说,却越发感觉自己不被真实地支持和理解,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其实,在感受和行动之间静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对方愤怒的时候,需要静下来想想,我是不是真的不需要他/她提出异议和帮助?

如果是,那么在自己的心里要做好一种准备,那就是真心地接受对方的付出,然后真诚地给于感谢,并允许自己给出力所能及的回报。

当然,如果感觉到自己有需要得到帮助,但是对于接受有担心,那么也可以问问自己担心的是什么?给自己一个回报的底线,并且去和对方确认,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这样便同时给了双方付出和收获的机会,能量就流动起来了。



5、健康而有力量的愤怒


   说了上面一些可能会让我们自己变得虚弱的不恰当的愤怒,现在我们来谈两种对事情发展有助益的愤怒。


   一种是最原始的孩子般的愤怒。

   比如,一个孩子的苹果被别人抢走了,他会生气,而这个愤怒会带领他采取行动,把被抢走的苹果拿回来,一旦得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愤怒就会消失。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之间经常是今天吵架、明天就好。因为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对方上,而是自己发生的变化上。

这样的愤怒,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需要,并且给于问题以解决,从而让能量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在彼此间向前流动。


还有一种是经过成长之后,被内在成人的认知力量所融合的愤怒。

   因为对于成人来说,过往事件中没有被及时处理的情绪的大量累计,会让自己产生的愤怒往往具有叠加性,也就是说,因某一个事件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并不见得仅仅来自当下的这个事件,很可能叠加了过往若干事件、或者环境中转移和传递过来的情绪。比如,成人如果苹果被抢走了,即便让自己重新得到苹果,愤怒的情绪也不会立刻消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剩下的没有消失的情绪并不是来自当下的事件。

因此,成熟的愤怒,会让自己在这个部分加以区分,更加敢于面对真相,并且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这个人背后真正的原因。

比如,在叶问2中,英国拳王对于中国武术和中国人的蔑视的态度,以及不合理比赛而致死的洪师傅等等,导致叶问决定和英国拳王进行对决。

这场对决代表什么呢?是为冤死的中国人报仇?打败西洋拳术,为被轻视的中国武术争威?还是为了个人名利?

在对决的最后,叶问并没有打死拳王,而是打到他完全没有回拳之力后,适当地放下,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

“今天的比赛,我不是想证明中国的武术比西洋拳更加地优胜,我只是想说,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应该有贵贱之别。我很希望从这一刻开始,大家学会懂得怎样去互相尊重。”

这就是成熟的“出拳”,为了保护和争取,该出手时还要出手!但一定不是为了侵犯和控制,也因此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大爱的精髓。

(补一句:在这种保护和争取的同时,还存有极大的能够原谅和宽恕的力量。一旦对方伤害性的行为停止,这种保护就会停止,它很理智地针对行为。)


再截取我记录下来的叶问2中我很喜欢的几句对白,来说明这种成熟的“出拳”和孩子的愤怒的差别:

叶问问徒弟:你觉得我是不是很能打?

徒弟:当然,你可以打倒十多个人!

叶问:但是二十年之后呢?你随便就可以把我打倒!人总是会老的,怎么会有人是最能打的呢?你想学的是武功招式,而我想让你学的中国武术。这里包含了中国人的精神------“贵在中和,不争之争”。

这样的力量是最为有益的!它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到自己的强、也看得到自己的弱,有勇气、有智慧、并且直面问题的最终核心。


其实,我在“无条件的爱、有条件的做事”中也曾经谈到过关于如何看待关于愤怒的一些疑惑,再次希望可以通过今天的一个整理来达到更清晰地阐述:

愤怒,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用不好,破坏性很强;合理地运用它,它是我们保护尊严和界限的军队!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1-10-30 21:36 编辑

认识自己(三)----关于恐惧

一直想要完成这篇博文,因为真的是对于每个人都太重要了!然而每次都是越写越多,因为在生活中它真的是影响面太大了!因此我今天决定先剪切一部分来先和大家做分享:
如果说愤怒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情绪表现,那么恐惧就是每个人所有情绪最深的来源之一。

1、恐惧的最初来源
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刻起,甚至是从受精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受着来自母体的不同的情绪的影响。
各种情绪会影响身体中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而母体的这些化学物质便会随着脐带传递到孩子的身体中,也因此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各种情绪的承载基础。
你会发现有的孩子出生时很爱哭,一般来说母亲受孕期间的情绪可能波动比较大,就是这样的原因。因此我们说胎教,首先是让母亲放松,然后带动孩子的安全状态。

而当孩子从母体出生的那一小段的时间,便产生了人生最大的恐惧的来源:
“一个胎儿还在母体中时,从最早的受精卵开始,就生活在没有光线、黑暗的地方,到处充满了温暖的羊水,羊水轻抚着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胎儿几乎不用努力,不用哭闹,不用表达,就会有大量的营养通过胎盘传递到身体,存在就是幸福的!
突然有一天,天摇地晃,胎儿身体的周围不停地发生抽动,伴随着各种说话声、叫喊声,周边温暖的羊水慢慢减少。在不断地挤压中,胎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那些时刻都轻轻抚摸的温暖羊水消失了,肌肤完全裸露在外面;然后是莫名其妙的光亮,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在眼前晃来晃去……
您可以想象出来这种危险而又恐惧的感觉吗?
当你正在安静地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停电了,紧接着天崩地裂,你整个人被甩来甩去,眼睛看不到东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就如同地震期间)。连续这样12个小时,然后突然天亮了,发现您站在一个陌生的星球,周边全是各种长相奇特的外星人,他们不断追逐您,还用器物弄痛您,此刻,您的感受会是怎样?
这两种感觉区别并不大!
所以,当胎儿离开母亲的身体,与生俱来的最大恐惧就诞生了,这种巨大的恐惧感,被保留在胎儿的潜意识当中。以后胎儿长大为成人的过程中,种种事件的恐惧都可以在这一次的经历中找到投射。”(节选自《戒掉爱中的伤害》)

由于当时还是婴儿的我们,思维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种巨大的恐惧感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方向感、找不到源头的,因此慢慢长大的孩子时期的我们,潜意识中总是容易习惯性地记住那些让我们以为是伤害的恐惧感,让自己重温出生时那一霎那的熟悉感受(尽管是恐惧的感受,但是却是熟悉的)。然后,在更大一些的时候,为了不断验证这种外来的恐惧,甚至自我制造各种假想敌,来重复经历过去的恐惧感,并且从中寻找自己恐惧的根源。
比如,一位女士一直记得母亲说,“我为了生你、养你,自己的前途都葬送了!”。她记了一生母亲的哀怨,把这种哀怨理解为针对自己的怨恨,却把母亲忍着对自己命运的哀怨、到底是把她生出来了、并且尽全力养大自己的事实忽略了。
又比如,我看到几岁小孩生病打吊针,他会生母亲的气,因为母亲没有阻止医生“伤害”、“弄疼”他,却没有记住母亲为了自己的病、还有自己的痛已经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又或者,一位先生觉得自己的父母把自己从小就寄宿在幼儿园很有异议,因此在心中存在“被遗弃”的模式,他却忽略了,父母辛劳工作的微薄收入不但养育了他,也给他在异地有限的条件下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
这些最初的对外的假想敌形象都来自父母,因为和孩子最近的人就是父母。这是他们最早接触的外界,也是他们总容易产生幻想的对象。
慢慢地这些假想敌形象会发展到周边的每个人身上,然后不断重复过往假想受伤害的感受。表面上我们所感觉到的对外在的愤怒,不满,往往都来自对自我内在的恐惧。
而我这两年在总结这些潜藏在集体潜意识中的恐惧模式时,我发现了最典型的三点:
如果我做不好,可能会被环境“遗弃”;
如果我做得很好,可能会被环境“排斥”;
如果我做得很好,可能会被周边“忽略”,(因为别人都认为我很OK了,因此不用关心我啦!)
前两者中还包括着两性关系中的“被背叛”。
也就是说,比较共同的几种恐惧模式体现在对于“被遗弃”和“被忽略”和“被排斥”的内在经验。这三种经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标志,就是“孤独”。
而这种“孤独”的感觉,正是来自于最初和母体分离的恐惧的投射。


2、恐惧的引爆线:失控、分离
如果,生活中的各种恐惧都是来自于早期恐惧经验的投射,那么是谁唤醒了这些的记忆呢?它们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这些诱因,便是来自我们失控的感觉。而一旦我们感觉到失控,就意味着我们将要和眼前的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情分离,而这种分离又会让我们重温刚出生时分离的恐惧。
最简单的说明“失控”,就是我们经常以为自己获得了什么、害怕失去,以为失去就全部失去了。其中包括我们对于权利、爱人、金钱、健康、美丽的追求和控制。
因由害怕失控、害怕失去,因此在获得的霎那便开始了最大的恐惧,于是我们获得的越多,反而恐惧感越多,我们给自己设定了种种的安全设限的枷锁,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和可以掌控。换句话说,我们用自己的“自在”来换取“不失去”,慢慢地,我们变得僵化、敏感、不接受他人“不同”的自由,然后我们慢慢让自己的眼睛越来越多地盯住外界、却越来越没有时间和自己在一起,那些已经获得的东西,便在无意识当中被我们忽略了,也就是说,我们花费大力气保护、不让他失去的时候,已经在我们的意识中被忽略、“消失”了!这看起来是多么滑稽,但事实上却真的就是这样!
而与此同时,我们只能呼求“没有得到”的爱,并且籍由愤怒和攻击性的外表呼求爱,这要做的结果只能伤害到对方,反回来从对方处再得到更多伤害、加深生长的伤中口、加深成长的疼痛!
这种疼痛又会增强我们的恐惧,甚至可能让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对自己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崔健的一句歌词“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因为害怕痛,我们拒绝痛,我们制造冷漠,却不知冷漠才是一切死亡的开始,不仅让我们的痛死亡,也让我们的热情死亡,而那个痛虽然死亡,它的残骸依然在,所以我们才会不甘心这个“没有感觉”。
所以太多时候我们为什么说“我已经没有感觉了”?真正没有感觉的人就不会说了,因为他们根本体会不到有感觉和没感觉的差异,就像常人一般不会特意说“我会呼气”,因为呼气已经成为生命中最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的部分是不会被特意感知的。
因此,不要假装自己“不需要”,也不要假装自己“不害怕”。任何恐惧的时候,当你尝试放松,接受失控,我们会发现平静带来的力量,会发现在平静背后隐藏的我们需要的智慧。
失控的时候不要轻易就跑,不要期望恐惧可以转移,只有面对才能有所了解。停下来,听听我们的内在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恐惧是什么,而那些恐惧是不是真实的、我们能够为这些恐惧做些什么?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为了成就彼此而来,只是我们的恐惧让我们以为只有博弈才能成就自我。而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时间的功课,我希望能够在后面的时间里和大家分享得更多。
而当我们越来越能够了解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制造了自我恐惧的感觉,就会知道失控带来了恐惧,然而那感受到的恐惧并不一定就会伤害我们。因此发现更多的生命真相,看到爱和被爱的根源,恐惧就被疗愈,会在恐惧存在的同时带来和恐惧同样巨大的勇气。

在所有的失控中,身体的失控是最让人恐惧的,这是实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想法的最佳载体。然而,这些都是我们认为的,以为失去了这些的外在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些外在的存在都是为了成就我们最终的内在,因此,不论我们的外在失去多少,我们的内在都属于我们自己,那就是我们的意志。
因此,在电影《风声》中有一句对白:“打破人的意识进入潜意识最快的力量,就是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但当黄晓明饰演的日本军官,在对李冰冰饰演的国民党女官进行全裸身体检查之后,他判断李冰冰不是共产党,因为他看到在这之后,她的精神状态已经非常涣散,而对于共产党人士来说,“是不会有这么薄弱的意志的。”
为什么共产党人就不会有这么薄弱的意志呢?
因为精神和信仰的归属感!当时的信仰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因此当自己失去了身体、失去了生命,精神是永远和团体的母体在一起的,我的身体牺牲了,然而会有人帮助我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而强大的团体能量终会让这份梦想获得更大的实现的可能性!

这份永不分离、不离不弃的归属感,是所有个人信仰、宗教信仰所能对于人的心理疗愈和潜能激发的第一重要的因素!正是这种永不分离、不离不弃的精神归属,让我们从母体出生时的身体分离到后来青春期和母亲的心理分离带来的“孤独”,得到了重新的归一和永久的归属。(后面的博文中,我会就这种归一的真实状态进行更多阐述)
由此可见,精神的信仰是多么的重要,是疗愈我们恐惧的最大源泉。减少价值观的博弈,把自己的价值观能够和更广大的团体的价值观合二为一,并为之不懈努力,恐惧自然就会缺少时间被看到,而爱和信任,就会更多、更自然地流淌!
从当下开始准备,问问自己,我们能够为这点做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自己(四)---关于愧疚感和罪恶感


认识自己(四)---关于愧疚感和罪恶感

“黑、白无常”来自罪恶感和愧疚感

现代佛教和以往传统佛教最大的区别在于:
由于过往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佛教告诉大家,如果你做了亏心事,上天会来惩戒你;
然而现代佛学会谈到说,其实所有的轮回和地狱都存于人自我内在的潜意识当中,当人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并不是存在外界的神灵来评判我们该去地狱还是天堂,而是我们自我内在的深层良知产生自我评判的标准,幻化成黑白无常来评判自己是否值得选择好的轮回去处。甚至于,不论你做过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信任和信心,即便是佛祖来迎接,自己都不敢接受。
记得在《西藏生死书》中看到过这样的说法:
佛带着明亮的黄光而来迎接每一位灵魂,可是有的中阴身(灵魂)害怕、担心自己不配这样明亮的黄光,而宁愿选择微弱的代表人道的白光(当然在这些光面前灵魂本身并不知道它们代表的意义),觉得微弱、柔和的光似乎让自己更加能够接受,因此便会不自知地重新进入六道轮回的路。
因此来说,其实不是佛祖不爱我们、要惩罚我们,只有我们不饶恕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得,才会不敢选择美好、而去到地狱!
这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当我们不认同自己,即便有了好的发展机会,我们也不敢接受;即便有个优秀的人来爱我们,我们也不敢接受,因为不认为自己配得这份老天给与的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已经评判了自己的去处,我们的心选择了我们自己的路。

在我看来,黑白无常的引领力量,实际上就来自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罪恶感和愧疚感。
如果一个人经常感觉到自己说话没有底气、虚弱,甚至表现在身体上的虚弱,往往是由于在潜意识中积存了太多的罪恶感和愧疚感!
当我们越是不承认和面对自己的罪恶感和愧疚感,它们就只会在体内不断积压,然后成为自我评判的一个假象,让我们最终无法道向菩提。
佛祖和上帝从未怪罪人,是人自己怪罪了自己,并且制造了关于恐惧的世界,不相信自己可以被无条件地被接纳和爱,而这个信任的最后一关的阻力,来自罪恶和内疚感。

深层潜意识中罪恶感和内疚感在关系中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是:

一、有些内疚是转移他人隐藏的内疚而来。
比如,母亲对父亲有歉疚却不愿意面对和承认,而采用愤怒和指责的行为来掩盖深层的歉疚,孩子可能同时承接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和愧疚感!

二、认为自己获得了不属于自己的权利
1、比如上一条中的孩子,如果承接了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和愧疚(这本不属于一个孩子的权利),因此会同时对父亲在更加深层的潜意识当中存有一份更深层的内疚。
2、在我对家庭关系的众多诊疗中,如过父母关系彼此没有什么沟通或者连接,然而每个人都对孩子很好,孩子也会产生关于接受的内疚,然后对父母非常逆反。
比如因为他会感觉接受了父亲过多的爱,因为其中一份应该是给母亲的;而对于母亲也同样,他会感觉接受了母亲过多的爱,因为其中一份应该是给父亲的。因此他可能用愤怒的方式,对父母表达愧疚(见“认识自己—关于愤怒”)
3、又或者,如果家中有兄弟姐妹去世,深层潜意识中可能会有内疚;家族中有人被排除在外,可能会承担他人的内疚。(这个部分可同时参考海宁格老先生的家庭系统排列,这里不做重点论述。)

三、没有行使和自己收获权力所相应的责任
不能正视自我行为对他人带来的负面后果的影响。
比如,如果没有能够真实地接受或者尊敬父母,同时就会对于父母产生更深的内疚(这和表层意识的愤怒无关。因此会用不断换工作、不断更新情感对象等等来在深层潜意识处做平衡)。

在这里,前两种的内疚和家族中以及旁人有关,而第三种是属于自己的部分。今天我只针对这个部分进行主要探讨。


回避关系中罪恶感和内疚感的几个表现和内在原因:

1、  过度内疚、自责,不能接受发生的事实,让行为没有变化。
过度内疚让我们在伤痛之外加上层层的恐惧和焦虑,然后变成一种有碍于行动的阻力,让我们的注意力被引向内疚的感受,而非为事实负责、解决问题的行动上。
这让对方的“牺牲”失去了推动万物发展的价值。
2、  以守代攻:藉由过度同情来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原谅,放弃自己的行为责任权,一般来源于不敢承担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关于责罚的后果。
不断表现出来的内疚和罪恶感让自己有理由停止在过往发生的事件中,不用行动和改变,来逃避承担责任,祈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然而这只能让自己的力量越来越虚弱,并且即便得到关注和同情,这里面没有真正的尊敬。并且这种习惯性的赢取认同的方式,在新获得的支持关系中,也会不断运用,变成祥林嫂模式,关系的长久维持很有问题。
同时,我们没有了解到,真正的原谅来自自己,就算别人原谅了自己,可是当我们放弃了自我的责任权,也就放弃了自我的话语权。因此这样的人总是会慢慢地觉得自己不敢为自己争取、说话没有底气!
3、  以攻代守,自我解释来进行防卫,试图解释自己的无心、企图弥补和掩盖已经发生的伤害的事实效果;或者避开这个问题,攻击对方其它方面的不对,……都是在否认我们在事件中的真实影响,让对方的“牺牲”感受到被漠视。
这种情况下,深层潜意识中良知的部分会让我们因不能担当而产生愧疚!
    而发生在潜意识当中的这一切和我们的意识无关,就算我们不断对自己说“不用愧疚”也没有用!

    这几种内疚方式,表面上是在向对方忏悔,实际上都是在关心我们自己,而没有关心那个受到伤害的真实的对方,也没有关系到对方的“伤害”所应该获得的尊重、存在价值、及对万物相互之间的推动意义。


解决方式:
1、真诚地道歉,发自内心、没有任何解释的道歉。
2、表明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给自己带来的任何行为后果!
3、把这个教训深深地记在心里,在以后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4、感谢对方已经为这个事件的付出,让自己有机会成长!
然后放下这件事!

这样我们就可以正面地面对这个事件中可能产生的愧疚和罪责,并且把它转化成对于整个系统具有帮助性的力量!


要注意:伪装的形式

一、有时候的“道歉”也是一种变相的后悔和自责。
它仅仅不断说明自己的“错”和“不好”,然后把改变的决定权交给别人。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是我伤害了你!我真的没用!真的很没用!”
这种不断的自责,让自己的行动没有改变,并且让自己行动的动力变得更小,同时对于给对方的伤害也毫无补救和益处;
一个不会抬头的人,如果愿意低头,不断说“都是我的错”的人,要么就是不断低头、没有抬头,那就不是颔首的尊敬,而是会让自己的头不断低下、直到如同下跪;要不然那就是一个“要挟”,因为自己想抬头,又没有能力抬头,所以只有要让他人低头的方式让自己相对处于抬头的角度。

抬头,代表一种为自己的不妥负责,代表一种担当的能力;
低头,代表适度的道歉和让步。
下跪,则代表乞求,把自己的成长的责任全部放在他人的肩上;
而“要挟”则代表让别人的善为自己伤痛的表现负责、退步。这一招非常容易让爱自己、在意自己的人隐忍自己的不舒服,然后在关系中慢慢褪去温暖;但是对于不在意自己的人却无效。所以,这个方法总是会让自己的幸福慢慢地变得不幸。


二、以“可是我是无心的”来拒绝道歉。
是的,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行为出错的时候,别人可以理解我们的无心。
当然有的时候,是可以在一些关系中用这样的方式来尝试化解:“请你在看到我的不当的行为同时,接受我的无心和好意!”当下事件中可能会被对方接受。然而如果总是说明自己的无心和好意,而在行动中却总是没有改变,时间久了,对方就会有被漠视的感觉,这对于双方的长远关系也是有破坏性的。
有些伤害产生了是无法弥补的!比如当一个人无意中杀死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另一个家庭的关系破损,尽管这样的悲剧的发生并不能仅仅归因于这个引发者,然而我们必须诚恳地面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这个部分,不能因为无心的起因便掩盖事实的后果!
而对于自己无心的这个部分,要学习自我接纳和陪伴,尝试自己对自己说“我看到你的无心,我接受你的好意,我陪伴你接受行为后果,然后一起探讨下一次如何让这种无心和好意也被别人看到!”这个部分是自己的功课!

正如同我一直在说的话“世间万物为相互成就而来”,为他人牺牲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介意受到“伤害”或者“牺牲”,换句话说,“伤害”或者“牺牲”并不是真正让人痛苦的原因,真正让人痛苦的是这份“伤害”或者“牺牲”没有得到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归属!
因为每个人最初都有爱人、愿意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善意,只是当这份“牺牲”被看成是“软弱”,被可怜、轻蔑、或者漠视认为理所当然,它才会成为一种痛,那份善意的滋养的能量才会变成一种伤人的能量。

再一次说,人真正害怕的并不是“受伤”,怕的是受伤的时候被别人看成懦弱和理所当然!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伤害”,每个表面的“弱”下面都有着极大的爱的力量。只有当这个爱的力量被没有很好的承接,才会形成表面的“伤害”。
所以当我们能够真正面对由对方受到的“伤害”或者“牺牲”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尊重他们的经历和选择,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的发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说到底,真正的道歉,首先不是为了别人,是能够真实面对自我内在的愧疚和罪恶,让自己心安!
其次,与此同时,当我们真地做到了面对自己的愧疚并且有力地成长,也就是对方的“牺牲”和“伤痛”获得价值升华和解脱的时候!

总结:
无条件接纳自我无心和好意的起因!
无条件为自己承担行为后果!
有条件选择自我的行为。

     以上是我的一本新书的部分书稿内容,帮助了解深层次的自我,并且学习和深层的自己和谐相处,更好地了解自己、爱自己,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他人和我们之间更深层的相互之间的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6:51 , Processed in 0.0262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