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453|回复: 1

再论大量背经会严重伤害儿童身心健康(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论大量背经会严重伤害儿童身心健康

海印遍地看见大量背经的孩子,身心遭到严重伤害,使人无比痛心。我们对一种没有经过检验,没有经过系统化考证的理论所蒙蔽,从而失去了起码的反省、独立的思考,这是愚人的宗教。原本做学问就需如陈寅恪一般,需要独立的思考和求证,慎思明辨在大量读经这里,已经被功利化的宣传洗去了思考。教育向来不是宗教,也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能彻底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从来没有人敢说自己的方法是教育的唯一之道,孔子先师说“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些基本的原则被所谓的“现代孔子”彻底否定,可怜了急功近利的家长,以为有一种教育的万灵丹,殊不知结果变成了毁人药。

古小学从六书认字开始,古文明的文字基本源自象形字,西方的象形字最后变成纯拼音文字,惟有中国的汉字依然保持下来成表形意的文字,四千多年没有断绝,这源于中国文化的思考方式,如果没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或许我们的文字已经蜕变成纯粹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那倒是中国文化的彻底没落。因此古小学教六书,从文字进入经典,是古来一贯的教育。由是,对汉字六书的解构,决定了对六经的解读,从而开出文化创造力的源泉,如果说文化尚能自新的话,此为毕竟之路。

认字读书,读书明理,循循善诱,由浅入深,这些都是伴随着文字的解悟拾阶而上的,儿童的读物要有一定韵味,符合文字理解的一步步步骤,加以一定的思想性,即接近于孩子的悟性,又给予孩子发挥的空间,这才是儿童的好教材。所以千百年来,形成了中国固有的蒙学传统。所谓的“填牛”,是指儿童有消化功能的前提,否则再好的补品吃下去就变成毒药。什么是“填牛”的消化力呢?牛生下来只能吃奶、其次吃嫩草、其次吃草反刍,这个胃的消化力是逐步起来的,对儿童来说,所谓的消化力就是悟性的培养,也就是文字理解力的积累。相对于中国的文字,其产生的理解力更具有反刍的空间,这个理象数三位一体的汉字,可以完全直观表达人的洞察。所以真要填牛,必当提升汉字通过文字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而不是急忙填进去大量的草料。

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不是录音机。儿童身体的发育成熟,是在元气的支配下成长的,自从婴儿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他就需要不断地从后天摄取空气补充自己的成长所需,我们称其为先后天浑然之气。因此儿童身心的发育,与呼吸是紧密配合的,从婴儿开始,都是大量进气少量出气,所谓吸气多而呼气少,等到成人以后吸气和进气达到平衡,中年以后呼气多而进气少,最后气绝而亡。故老子言若欲复归婴儿,必避五音五色之害。保护儿童成长的生发之气,必也通乎儿童之音韵。何谓儿童之音韵,即儿童所读之书字不能太长,时间不能太长,不能使读书用气伤到进气之能。由是蒙学教育起于三字“儿语体”,所谓三言四言五言韵文、儿歌等等。有人推行吟诵,不顾孩子先天呼吸气的规律,将成人的吟诵调直接作用于幼儿,害其甚也。

儿童开蒙只能读韵文,三岁说话的儿童,开蒙用三言,逐渐四言、五言乃至七言,超过七言,出气即大于入气。出气大于入气的结果是:一则句子长了难出韵,不出韵就难以音气合一,就不能养成读书乐于其中的状态;二则,三言至七言的韵文,可以让孩子有换气的空间,学会文字与音韵的关系,不至于让孩子耗气。大量背经的孩子出气多入气少,这就是读的死气,结果越读越羸弱,伤了肺金伤脾土,一年下来,孩子的气机已经进入老年境界了。焉有不害之理!
发表于 2011-10-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气多入气少,是这样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6:17 , Processed in 0.0225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