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1-10-9 09:13 编辑
原贴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bd370d0102dtk0.html 冲突后的反思
事件:可以说,这是有生以来发生在我身上最大的冲突事件。虽然不是在现实中的面对面,而是在网络,在拥有将近350人的超级QQ群里。起因是我对一位网友的嘲讽,引来了她连续两天在群里的谩骂。
反思一:冷漠的伤害
面对辱骂,我自动切换到自己的最高制式:冷漠。
这个切换是在无觉知状态下产生的。由于小时候父母发生争执的方式就是冷战,而冷战是最大的冷漠。
我只是放任网友对我谩骂,一是由于我不懂怎么处理冲突,二是我陷入情绪而不自知。
直到有网友说出我的不理睬是冷漠,而冷漠最是伤人。我才醒悟。但是,即使我觉察到自己的冷漠,但还是不懂怎么面对。因为,我还在情绪中。
反思二:发现情绪
原来情绪是会隐藏的,我一直在情绪里而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不被影响。
直到清莲和我说:我才不舍得骂你呢!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原来我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绪,直到清莲的这一句话,才把我带回到当下,让我看到自己的委屈,难过,无助和不知所措。我原来又回到了孩子的状态,利用冷漠来保护自己,以此来让自己不被伤害。我仿佛变成了儿时在学校被欺负的小孩,很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
我独自去处理情绪,让情绪自然流走,之后我问自己:你可以得到父母的保护吗?我心里一个坚定的声音回答:可以。再问:你确认父母是爱你的吗?答:当然!
当我确认父母的爱之后,我就充满力量了。
反思三: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
虽然我处理了自己压抑的情绪。但还是不能祝福骂我的人,我知道,必定还有情绪在。
晚上读书会结束之后,我就继续处理情绪,先处理被骂的愤怒,然后处理因嘲笑而产生的自责。一开始心里堵得很厉害,想吐,呼吸困难……当我一遍又一遍的体验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之后,忽然一下子,胸腔一片轻松,呼吸变得很轻盈。
然后我就醒悟到,我的自责和愤怒都是源于不愿意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看到这个真相之后,我就笑了。我问自己:我愿意承受后果吗?答:当然。
于是,我能允许她骂我了,因为这是我的行为造成的,我愿意为此承担属于我的责任。而我又不再为她的行为而自责了,因为她也只能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我无法代替。我可以做的是祝福她。
我祝福她,也祝福自己。
反思四:如何表达情绪和需求
谩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把希望和解的人推开。
学会如何表达情绪和需求很重要。
我在想,如果她能够对我说事实,说感受,说需求,那我起码知道要如何做才能平息她的愤怒。
如,她可以这样说:我说自己难过的事情时,你却在笑,这让我很受伤,我希望你为此道歉。
再如,我可以这样说:你的辱骂让我不知所措和十分愤怒,我希望你能够说出你的需求。
这样,是不是会比较能解决问题呢?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在挫折中学习。
反思五:面对真实的自己
经历了这场冲突之后,我发现自己更加真实了,真得谢谢骂我的人,她所说的事情里面,有她内心的反照,也有我自己内在的阴暗一面,不是吗?正如她所说,都晒出来吧!阳光底下,再臭再腐烂再恶心的伤疤都铺陈开来了。我可以面对更真实的自己了,我确实挺虚伪的,我明明是个孩子却伪装成大人,扮演权威,我的爱过于泛滥,我因为内心敏感而能捕捉别人的需要,然后利用这些耍点手段,让别人依赖我,爱我,离不开我。我真的挺坏的。
呼~我长舒一口气,我可以面对这个自己了,不过如此而已嘛!
然后,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我可以更加真实了,对于别人的要求,我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了,因为我不需要再装了,不需要戴着面具了,我本来就是如此,如此而已。通俗易懂的说,我现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哈哈!
反思六:不落入受害者心理
受害者心理大多是由于儿时的经历,认为父母的行为都是对自己的迫害,父母的不认同、不赞赏、不回应、否定、比较、责备……等等,都被我们定义为是对我们的迫害,直到长大之后,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会希望在朋友、师长、伴侣那里获得,一旦无法满足,自动就会落入被迫害的心理机制中。为了保护内心那个“被迫害”的小孩,内心的父母就会跳出来保护他。这一切都源于不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
我刚开始落入受害者角色的时候,是不自知的,直到情绪被触发,才发现自己在委屈和无助,这是内在小孩的表现方式,为了保护这个小孩,内在父母的角色就是用冷漠来应对外境以此来保护内心的小孩。当觉察到内在的这种把戏之后,我只需要问自己:我能否确定父母的爱。当我得到确定答案之后(注: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确认这件事情,但还是很容易忘记,一旦忘记,身边发生的事情就会来提醒我了),我就跳出角色扮演,而可以作为自己的旁观者了。
受害者心理是从童年而来,需从观心入手,回到童年去解决,这里面的心理层面重重又重重,若不是古老师,我必定还在这里面不断痛苦的轮回着。不觉察,无自省。
反思七:讲道理屁用不顶!
在整件事里面,我梳理出一个流程如何应对冲突。
1、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情绪,处理情绪。
处理情绪讲过很多了,这次还有一个发现,处理情绪的时候,最好是独自处理,并且只是去体验和经历情绪带来的身体感受及心理感受。是感受,而不是给自己讲道理!
仅仅是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用思想,不用思维,不评判,不给自己讲道理,不找人诉说,不迁怒……以上这些都会让你失去面对情绪的机会。每一次情绪都是来引领你回归自己的,不要浪费了。
情绪没有对错、好坏、是非,情绪只是情绪,如果迁怒或者谩骂必然会产生伤害,伤害的不只是对方,更深的是自己。谩骂产生自责情绪,在原来情绪之上又叠加和累积新情绪,剥离时更痛苦更困难。
因此,观心是如此的重要和究竟。情绪一起,即觉察,及时处理。观心纯熟的时候,情绪是情绪,我是我,两者毫不相干。
2、与对方的情绪剥离。
从小我们就会认为,父母的情绪就是我造成的,父母生气是因为我不够好,长大之后,自然投射为别人生气就是我不够好,我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两年前上古老师的亲子课时,我得知,别人的情绪是别人的事情,我的情绪是我的事情,别人有表达情绪和感受的权利,我亦然。我恍然大悟,一直在学习和体验,但经常还是会被别人的情绪搅进去,当把别人的情绪当成是自己的过错时,就会自责,这个时候怎么办?——回到1,处理自己的情绪。
一旦和对方的情绪剥离,就会尊重对方表达情绪和感受的权利。明白虽然我无法代替他,也无法对他的情绪负责,但是,我可以祝福他,希望他能够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早日走出情绪的困扰。
3、发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
一旦情绪处理了,理智自然展现,一层情绪对应一层需求。例如:被当众辱骂让我感到很愤怒,是因为我希望得到尊重;自责是因为不想承担她愤怒的责任;委屈是因为对父母的爱有怀疑。
真实的需求出来之后,就可以自我对话,很快就能化解我执。(发现自己真实的需求不容易,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更不容易,需要不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观心和忏悔才能有拨云见月的一天。)
4、发现对方内心的需求
她希望获得我的尊重、关注、认同、赞美、欣赏。
我看到她内心的需求,我愿意尊重她,并且对于没有给予她尊重而道歉。但是我并不愿意被依赖和索取。我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跟随自己的感受而做决定。
以上4点若当道理来看,那真是屁用不顶了。
总结:看看自己写的这么多,不得不感恩这次的冲突事件,感激冲突事件里的每位演员,我们都是这出戏里的主演和编剧,无论你是否出场,你的名字都会在结尾的时候被投影到银幕上。-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