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261|回复: 3

转载:非暴力沟通——来自一位培训师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源于上海《星期日新闻晨报》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顾筝

  2005年,阮胤华从公司辞职,用他的原话说,是在工作中找不到感觉。

  那年年底,朋友给他看一本英文书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看完之后,阮胤华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对待自己。他说以前要求自己做到许多事情,一旦做不到,就会批评、指责自己。而非暴力沟通提醒他倾听内心的声音,体会自己不同方面的需要并作出回应。

  之后,阮胤华就翻译了这本书,并成为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师。

  我们在本期的选题中讨论了暴力,了解到其实任何侵犯到个人“自我”感的事物都是暴力。那么体会到暴力后该怎么做,该如何设立一些规则剔除暴力,或许非暴力沟通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

  “非暴力”是一种友善的状态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以下简称“星期日”):平时生活中人和人之间会有很多冲突,有的甚至后来发展成斗殴,上了社会新闻。我们这次的选题就关注这些冲突,通常我们会简单地把它们解读为暴力,进行评价,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暴力,暴力背后双方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我们甚少关心。我这次看到非暴力沟通的介绍,觉得或许你可以解答一些问题。

  阮胤华:首先,我要先澄清一下,“非暴力”在非暴力沟通中是指一种友善的状态。对我来说,实践非暴力沟通也就意味着,保持或培育友善的状态,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联系。非暴力沟通有两个理念,那就是我们作为人有共同的需要,我们的行为是满足一种或多种需要的策略。

  星期日:我看到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是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你是否认为批评和指责就是暴力?

  阮胤华:你所提到的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一个方面,它的另一个方面是,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也就是说,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的关注点在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致力于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由衷互助,而不是在评判是非,包括评判暴力和非暴力。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在评判是非,发现自己不太友善,我们则可以借助非暴力沟通来转化它,从而使自己可以友善地交流。

  例如,一位妻子对丈夫说:“你怎么老不回家?”如果她想得到关心,一旦丈夫听到指责,两人的关系可能反而疏远了。如果妻子实践非暴力沟通,觉察到自己头脑中对丈夫的批评后,就可以先借助非暴力沟通转变自己的态度。然后,她可能会直接说:“最近半个月,你有10天都在外出差,我希望我们能多些时间在一起,这个周末你在家陪我好吗?”我相信,这样,她的愿望更有可能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星期日:进行指责和批评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对别人有期待?

  阮胤华:一般来说,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退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而不批评、指责,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有一次,我们几人在一个餐馆吃饭,饭菜总的很可口,但有一道菜觉得太油了。那天,我们刚结束了一个非暴力沟通培训,我和我的朋友说:“能不能这样说,今天的饭菜总的我们吃的挺满意的,只是我们喜欢清淡些的,这道菜我们吃太油了!”因为我想厨师的工作通常比较辛苦,我们确实也挺满意的,我不希望厨师听到批评。餐厅的主管听我们这么说后,回答说:“下次点菜的时候,可以提醒我们一下。”

  还有一次,我通过网络订餐,说能打九折。后来埋单时,收银员查了一下记录的单子,说不能给你打折。我对她说:你需要对餐馆负责对吗?她听后一下子放松了。之后,我说给她看手机上的短信,她说不用看了,可以给你打折。虽然我也可以拿着手机上的短信记录要求她打折,但通过表达理解、配合她的工作,大家增进了感情,培育了信任。最后,她还给我办了餐厅的贵宾卡。

  转变内在态度,走出精神困境

  星期日:学了非暴力沟通,让你的人际关系是否变好了?

  阮胤华:学非暴力沟通后不久,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我开始和妈妈有较多的交流。之前我和妈妈的交流很少,现在她有什么烦恼,我会知道怎么去听。有一次回老家时,晚饭后,我陪她去河边散步,走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她说:跟你说话,胸口堵的那个东西掉了。我是处在一种积极倾听的状态中,静静地体会她,并适时表达理解。我是和她在一起,而不是给她引导。

  当然,和妈妈在一起,并不总是容易的。前不久,和太太回家,走的时候,妈妈希望我们多带点东西,就问太太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我有些着急了,因为我希望太太回家能觉得自在,这样就更有动力回来啊。另外,我也希望路上轻松点。于是我就说了一两句不耐烦的话。但我还是沉住气,体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然后,也开始可以欣赏和感激妈妈的关心。最后,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主动多增加了一些原来已经不想带的。这里的区别是,当我再把那些食物带上时,带上的还有我体会到的妈妈的关心,而没有把怨气留在家里或装在箱子里。你能体会到这个区别吗?

  星期日:我看到你在博客上说,很多人学非暴力沟通是因为自己处在痛苦的状态中,希望得到改变,而你说自己之前也常常处在焦虑紧张的状态中,那么学了非暴力沟通模式,对你是否有改变?

  阮胤华:在我的实践中,面对自己是最有挑战性的部分。现在在体会到自己的焦虑时,我一般同时会体会到对自己的关心——一种比较柔和的态度。非暴力沟通的关注点是此时此刻。但回顾过去,我看这几年自己渐渐地舒展开来。我最近喜欢拿儒家的话来做比方谈非暴力沟通的意义。《大学》里讲:“……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我想,非暴力沟通给我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支持我在日常生活中“诚意正心”,这逐渐转变了我的气质,并更有能力善待自己和他人。
  
    卢森堡博士认为,把行动基于对生命的关心,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越来越相信,如果一个人想真正走出精神的困境,转变内在的态度也许是必由之路。
——————————————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 ... /content_657787.htm
转载时略有修订。
发表于 2011-9-2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9-2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退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而不批评、指责,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处在一种积极倾听的状态中,静静地体会对方,并适时表达理解。

感谢分享!配合例子很容易明白,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福 于 2011-9-28 12:17 编辑

香蕉皮之“战”
从一桩引发热议的社会新闻谈起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顾筝 戴震东

    8月23日早上8点左右,在轨交1号线上海体育馆站,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

    根据目击者描述,事情是这样发生的:一名身穿黑色T恤的年轻男子在地铁车厢内随意丢弃了一块香蕉皮,随后一名身穿白色衬衫的年轻男子向他指出,应把香蕉皮捡起来,把它带下车。没想到“黑衣男”开口就骂,“衬衫男”见状就不搭理他了。谁知道“黑衣男”下车前又骂了一句“拿回去给你妈吃”,这下惹火了“衬衫男”,他随后下车,两人很快由语言冲突演变成肢体冲突。后来乱扔香蕉皮的男子被打倒在地。

    据地铁运营方称,整个过程持续了3-4分钟,后来两名乘客被移交至轨交公安警务站进行处理,经警方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后续反馈:

“地铁香蕉皮事件”经网友记录后发布在微博上,之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议。

    大部分网友支持用实际行动制止不文明行为的男子:“打得好,法律不健全、对于没有道德耻辱心的人,需要正义的老百姓去管,去弘扬正气,该打。”

    有一部分网民认为指正的男子的行为过激:“以恶制恶并非良策,应该劝阻而非打人。”

    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种处理方式,一位公益工作者曾分享过如何对待这类乱扔垃圾的人的方式,就是上去很礼貌地提醒他们:“先生,您的东西掉了”,一般人都会捡起来而且觉得不好意思。过分点的人会说:“这是垃圾”,那么他就会回复说:“哦,前面有垃圾筒”。这位公益工作者认为这样可以很好地教育别人也能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

    目前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的事件中,往往都包含了冲突、争论。这种面对面发生的冲突,每个人或轻或重,可能都曾经历过。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所以往往我们会错过它的细节,除了事后的怨气和恼怒外,忘记问一问,它竟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也十分感兴趣,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这两个人的情绪世界里究竟有什么样的波动?

    有网友评论说“在合适的时候使用暴力是合理的。”

    确实,网民在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中感受到了暴力的存在,但是我们得重新学习一下这个概念,什么是暴力?

    暴力是拳头打到肉?暴力是砍刀、子弹?

    美国学者约翰·雷萧说,这些是暴力,但不仅仅只有这些。许多暴力它每天都在发生,但我们并不知道它的伤害和威力,因此暴力叠加暴力,引发更多的暴力,乃至实体的争斗。

    约翰·雷萧的解释是,只要任何侵犯个人“自我”感的事物就是暴力。在这个定义里,一个较有力量、权威和知识的人,妨碍另一个较无力量的人的自由,就是暴力。它包括:在情感上抛弃他们,嘲笑他们的身体,对他人有不合理的要求和期待,不设立规则,利用他们作为你愤怒和羞耻的替罪羔羊……和我们以往认为的暴力相比,这些暴力更像是隐形的,但它的破坏力却是一样的。

    关于公共场所的文明,上海早已制定规则,那是在1995年的“七不”规范,其中有一条规定适用于上述案例“不乱扔垃圾”,可见扔香蕉皮的男子违反了这一规则。可是如何指出那些不符合社会公共规则的行为,似乎还没有规则。那名指出问题的男子对人有期待,是希望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规范,可是遇到了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人,怎么办,这是一门学问。

    阮胤华是“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师,他在阅读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后,深有感触,他发现,实践非暴力沟通也就意味着,保持或培育友善的状态,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联系。我们相信,人们都期待和他人保持和善的关系,在地铁车站发生争执的“黑衣男”和“衬衫男”同样如是。阮胤华分析说,可能这两位男子在警方调解后,虽然表面上达成了和解的状态,但说不定两人在情绪和感受上很难平静,甚至两人可能都会恨自己:“我怎么控制不了我自己,我怎么是这样处理的?”

    如何促进他们内心的和谐,让他们相互理解体谅,甚至是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需求?阮胤华指出,非暴力沟通有两个理念是,我们作为人有共同的需要,我们的行为是满足一种或多种需要的策略。透过这个视角来看,“衬衫”先生请“黑衣”先生把香蕉皮捡起来,也许是因为他希望一个人能关心他人。他这么做,可能不仅是看重公共卫生,而且还有可能想帮助“黑衣”先生养成良好习惯。然而,他采取的方式并没有得到“黑衣”先生的积极配合。再透过这个视角来看“黑衣”先生的“出口不逊”,他也许是希望得到尊重、关心等等。一个人把香蕉皮扔在公共场所有可能是刚来城市,也可能是心情不太好或别的原因。当然,他也没有得到友善的回应。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减少冲突、增进和谐的话,在社会生活中,友善地对待他人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原则。

    了解了彼此行为的需求,以及了解了自己内心的需求,那么处理的方式可能会不太一样。对阮胤华来说,碰到这样的情况,他可能会首先考虑是否干预,如果决定要干预的话,他会先思考干预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在表达不同观点的时候心里要没有敌意,如果在我进行干预这个行为的时候,背后的状态是敌意的,厌恶的,那我是不关心那个人的,我只是想教育他或教训他,那他肯定会感受到我这样的情绪。”

    “那你是否觉得‘衬衫男’有教训的意思,所以扔香蕉皮的男子不服气了?”

    “我并没有建立这样的因果关系,我只是说如果我们希望减少冲突、增进和谐,友善的态度至关重要。我对这名男子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赏,因为看到不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他能勇敢地指出。只是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提醒他说,‘那边有垃圾桶’。如果我看他心情不太好、不处于交流的状态,而我确实在乎公共卫生,也许会不妨自己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垃圾桶。”

    “如果你说‘那边有垃圾桶’,那对方是否还是会觉得你是在教育他?”

    “他还是有可能觉得我在教育他,还是可能不高兴,我们没法控制别人有什么反应。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对待他人和如何交流。我们常常在劝他人的时候说你做得不对,你要改,一旦对方听到了批评,很可能就会有抵触情绪。最后可能会吵架。在旅行时,看到车上有人抽烟,有时我会拍拍吸烟的那个人说:‘闻到烟味,我身体不太舒服……’我无意指责,因为别人抽烟看上去是一种享受,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感觉。通常人们都会立即掐掉。一般来说,人们乐于照顾他人,而不想受制于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6:33 , Processed in 0.0256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