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397|回复: 2

如何理解“佛”、“禅”、“净”? (智随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学佛的人,怎么来认识佛,佛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中国的佛法,以禅宗影响为大,那么怎么来认识禅宗?禅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没有?在座的大部分是学净土的,对“佛”、“禅”、“净”三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来认识?



答:可能很多学佛的人,虽然都皈依三宝,知道“佛、法、僧”的大概意义,但是要真正把佛的意义认识清楚,不容易。



佛:以我们中国文字来理解,就是觉悟的意思。一般人认为佛就是一个神,高高在上的一个生命体。但是以佛法来看,佛是一个觉悟的人,一个大彻大悟,有大智慧、有大福报、有大神通的人,他不是一个神。一般人很容易把普通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和佛法混淆在一起,觉得佛啊、神啊、道啊、仙啊都差不多,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佛是三界导师: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导师就是所有众生都以佛为老师。他是一个大圆满的圣人,圆满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个是福报圆满,第二个是智慧圆满。



在宇宙的所有生命当中,佛是最圆满的,佛以下的都不圆满,什么仙、神、道乃至声闻、菩萨都是不圆满的。佛在所有众生里面,是福报、智慧、神通、道力都圆满,既能自度,也能度人。只有自度度人的功德圆满,才能称为佛。有些人自称为佛呀,或者什么菩萨的,这是不了解佛法,才会这么大胆自诩。我们信仰佛法的人,首先应该对佛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佛是值得我们依止修学,最终也引导我们像佛一样成佛的人。就犹如世间老师一样,学生要拜老师,那么老师的义务就是引导学生最终也像老师一样,有道德、有学问。当然佛这位老师和普通老师不一样,他是引导所有众生,从生死的苦海里面走向解脱、走向成佛之道,是这样的一位老师。



佛有十个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这十个称号,代表了佛的十种功德利益。这十种功德利益,初学佛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比如“如来”,这两个字就有很深的含义,如如不动,而来而不来,它就体现了佛的一个内在境界。



佛从功德智慧讲,是圆满;从心性讲,是超越、解脱、自在;从外相看,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比如我们看到佛像都很庄严,这就是外相。



佛从内心看,清净;从外相看,圆满;从度化众生讲,佛有千百亿化身、无量的神通。像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观音菩萨这种千处祈求千处应,就代表佛的功德,他有千百亿化身,可以度化无量众生。



所以“佛”的含义,单纯从某一方面是很难完全解释的。他包含的意义非常广泛,可以讲,整个佛法都是佛觉悟之后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学佛就是通过经典来了解佛的境界,来认识佛法、修学佛法,最终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佛。



佛法传到我们中国之后,有一个很大的宗派,就是禅宗。禅宗讲到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直指人心。其实“禅”如果从意境讲:就是指的佛心。佛有三种业:身业、口业、意业,当然三业都是清净的。“禅”就是特指佛心,佛心是不生不灭、究竟圆满的涅槃妙心,如《心经》所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几句都是很深奥的一些佛教理论。佛心就是那种没有生灭的心性,我们凡夫的心都是有生灭的,妄念在生灭,环境在变化,乃至世间物质也在流变,这就是生灭法。生灭法都是无常的,都是有苦乐的。而佛的境界是超越生灭法,超越一切相对的境界,他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没有灭。常有人问一些关于什么起点、终点之事,在佛法里面,究竟来讲,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生就没有起点,没有灭就没有终点。佛教有个词语叫“无生”,“无生”是没有生灭、没有生死的一个境界。比如极乐净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之后,就是无生。



佛心就是佛的内在境界,禅宗特别注重的,就是这个,它是超越一切生死轮回、超越一切束缚,让我们解脱自在的一个境界。因此,禅宗它不在理论上过多地阐释,它是直接告诉我们佛心的境界,直指人心的。但是这个境界很高,我们一般人不容易领悟到。我们看禅宗,从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现在真正能够修禅的越来越少。关心禅、喜欢禅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懂禅的意境,能够开悟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佛心的境界太高,太玄妙,我们普通人只要有业障、有烦恼、有执著、有牵挂,就没有办法进入禅的境界。



“禅”这种体悟佛心的修学方法,发展到我们中国就成了禅宗,就成了独立的一派了。中国佛法除了禅宗之外,还有很多宗派,比如天台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等。在座学净土的很多,我们来看净土宗和禅宗的异同。净土宗从理上讲,也是指佛心,但同时更包含了佛身,是身心一体的。



禅宗注重心,净土注重身、境界,有清净的心才会有清净的身相、境界。你看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通过修行,功德圆满之后呈现的境界。他这个境界就是清净圆满的,是阿弥陀佛以他的清净心、以他的无量功德而成就的。所以极乐净土是心境相融的,是身心不二的,是心境一如的。而我们这个世间,是由众生的贪瞋痴形成的,是染污的世间,是堪忍的世界。因为有贪瞋痴之心,所以这个世界就有苦恼、有业障、有种种不如意。这正是我们要求生净土的原因,一到净土,则不净之心自然清净。如《无量寿经》所说:“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喜欢禅宗理论的人,可能就觉得:净土法门有点心外求法,或者是执着于境界,执着于有相的东西。大家都熟悉的《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有一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学禅的多用这种观点来看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恰恰跟它是相反的。净土法门是既有佛的形像,也有佛的音声——我们天天念佛就是佛号声,还有往生的境界——极乐净土。



禅宗是什么都要破斥,既不能从形像来看佛,也不能从音声当中来寻找佛,更不能从境界上来找佛,佛是无形无相的。



净土法门标显的就是:有形、有相、有土、有佛号、有声音。我们天天念佛,有音声在;求生西方净土,有一个极乐净土在;阿弥陀佛还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一个形像在。这就是净土法门把佛心和境界完全融为一体了。



佛心清净,境界清净。凡夫众生要理解佛心很难,但是从佛的形像来看佛,就容易了。比如我们家里供一尊佛像,他就是一个形像的代表,我们就可以依照佛像来拜佛啦、做功德啦……那么如果什么都无形无相,我们凡夫众生就不知道怎么来修学佛法了,就容易落入一种顽空。



禅注重佛心,是破相破执的,让我们不要执着世间的万物。净土是身心一体、理事圆融、藉事显理的。它把高深的理,通过一个有形的相展现出来,因此净土宗是指方立相的,指引我们:不要执着世间的东西,要执着佛的境界,执着西方极乐净土,要执持名号。把我们对世间的执着,转换来执持名号,这样就把凡心转成佛心了。所以净土法门度化众生更究竟,更圆满,更适合十方的众生。它是一个普度众生之法,就在于此。



不管是佛的境界,还是禅的境界,我们净土法门都是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表现。净土法门的殊胜,就是通过有形的“佛功德相”,来体现佛内心的清净。高深的理论,通过一个简易的方式体现出来了。而且一切众生以最简单的一句佛号,即可往生净土,入佛境界。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个极难信之法,是一个极难解之法。



《阿弥陀经》有一段经文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两个“有”字就是突出我们净土宗的特点:“有世界”,有一个世界,就是一个境界;“有佛”,就是有一个形像的佛——阿弥陀佛。如果是禅宗,它就不会这样来讲了。禅宗就会告诉你:身心世界都是空的,身心世界都是虚幻的。不要执着于身心世界,要放下一切。这就是两个宗派不同的方向。



我们认识佛,了解佛,最终是要成就无上佛道,净土法门给我们普通凡夫开了一个大方便。普通凡夫众生智慧很浅,通过理上来了解佛心非常困难,就是道绰大师讲的“理深解微”,善导大师讲的“钝根无智难开悟”,所以我们若依自力修行,靠圣道门解脱非常困难!那么净土门呢,我们不理解的东西,阿弥陀佛以他的四十八愿体现出来。通过四十八愿来救度众生,把佛法高深的理论圆满地展现在其中,所以这是净土法门和禅宗等圣道法门不同的地方。



那么禅和佛的差异呢,“禅”只是一个宗派,它只是把佛心最重要的一面展现出来了。如果究竟讲,佛才是最圆满的。佛是理事圆满,事事圆满,身、口、意三业都清净。禅呢,偏重内心,口业和身业随意业而转,即意业清净,自然口业清净,身业清净。但是,我们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在这个世间,只有释迦牟尼佛是究竟圆满成佛的,他的福报圆满、智慧圆满、三业清净。后来的禅宗祖师大德,他们是否圆满,我们不敢肯定,也不能去评判。所以从两者的差异来看,佛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之处。
发表于 2011-8-18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智随法师,感恩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唯识、净土--录自南师-定慧初修

禅、唯识、净土

以下文字取自网络,可能有错误,请看原书
--------------------------------------------------------------------------------

这就牵涉到禅净双修以及唯识的问题了。在佛法修持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将来再作专题讨论。目前只针对要点作概要性的介绍,以为修习净土的人们作个参考,并有所警觉。

既然我们想从这娑婆世界往生极乐净土,又想瞻仰阿弥陀佛的丰采,我们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净土,什么是阿弥陀佛。有了正确的认识,修行起来才不致演出认贼作父的笑话,也才不会走错了路而人于魔道。就好比我们要寻找一位自幼失散的亲人,虽然难免记忆模糊,但是至少要有个大概的轮廓,否则茫茫人诲中,何处觅得?这一步和禅有密切的关联,和掸宗里“念佛的是谁?”“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主人公何在?”等认识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所谓“不见本性,修行无益。”不但是禅门的圭桌,同样也是净土的准则。对这一层有所体认后,对修行的要领才能有所契入。功夫下了,也才不致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没个消息。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必须对我们“曰用而不知”的心有个进一步的了解。穿衣吃饭是这颗心,成佛作祖也是这颗心,它能下地狱,它能升天堂,它能出凡人圣,它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一步除了禅理外,还必须深通唯识。虽说唯·识是后期·佛学,但它却是作工夫的绝妙指标,没有了它而想证果有成,真可说是难之又难了。因此,以无相为宗、无门为门的禅宗也要以楞伽经印心,当然净土宗同样也少不了唯识的助阵。

为什么唯识如此重要?简单说,佛法是要人成佛,至于人所以能够修成佛就在于人“心”即是佛“心”,而人所以不同于佛,也就在于“人心”有别于‘‘佛心”。同样的心,为什么会有凡(人)圣(佛)的不同,怎么样才能超凡入圣,转人心为佛心?

唯识就针对这颗神秘的心作了种种现象、功用、实质、转化等多方面的精细探讨。唯识把我们凡夫千变万化的心称为“识”,把‘‘识’’又分成八大类——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至于如来那颗变而不变的心王则别称为般若,为菩提,为涅架,又名“大圆镜智”。

譬如参禅的有时参到了无何有之乡,念佛的有时念到了一念不生,甚至佛号都提不起,观想的有时把佛像观得清清楚楚,乃至于观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尽管以上这种定境持续上好几天,甚至于吃饭、睡觉,都仍然处在这种定境中,但必须要知道工夫到了这一步,也还是没有脱离意识的圈子。

我们如何从这种意识的境界超越到本体的天地,如何再进而发挥它的功用,以致于旋乾转坤(学禅的与主人翁合而为一,修净土的立地证净)。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关键仍在于意识,“转其名而不转其实”(参考下节《观想和念佛》以及后面对“正受”的注解),就是六祖对转识成智这步神功所作的简单而又明了的注解。多少有志于此道的学者对着《六祖坛经》,都只注意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些花边小语,至于工夫上的座右铭却往往一扫而过,真使人不禁有“曲高和寡”之叹了。

如果不通唯识的学理,不在意识上下番踏踏实实的静定工夫,则不仅大乘门中没有我们立足之地,就连小乘的成果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归结出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所以要我们念佛号,或观佛像,无非是借此使我们心猿意马的第六意识(凡犬曰常的心境)先做到制心一处,转成无分别的“妙观察智”。而后再把第六意识的根根——第七识(我执)转成“平等性智”。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谈得到入定;至于人我双亡,真净土的呈现则必须把第八识再转成“大圆镜智”了

(概言之,戒是对前五识和第六意识而言,定则对第七识而言,慧则对第八识而言。)至于如何观想,如何转识成智,讲解经文时会再加叙述。






韦提希一一观览之后对佛说:“世尊,这些佛国虽然处处都清静光明,我却最钟意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希望世尊能教我如何思维修持,如何得到正受,以便往生净土。

“思惟”在禅宗而言就是“参”,参究无明烦恼、妄想杂念自何方来?往何处去?除去这些绵绵密密的杂思乱想,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动念”和“无念”之间那恒常不变的“佛性”“真心”在哪里?在我们身上,还是在我们心里?如何悟入?如何保持?这一点在前面“禅、唯识、净土”里也曾约略提到,至于详情以后将另作专题讨论。
总之,般若智慧即由思惟修持而来

“思惟”在净土宗而言就是“念佛”。表面看来,念佛和禅宗的思惟似乎是两回事,因此数不清的净土行者都以为一心一意的念着佛,把佛念来了,往生净土就算了事。殊不知把佛念到了眼前,佛还是佛,我还是我。殊不知往生极乐固是“往生”,往生娑篓小一样是“往生”?殊不知往生琉璃宫殿后还有一段大事因缘。这一段和掸宗乃至其他各宗的最终极旨叫说毫无二致,究竟是什么?讲到第十四观“上品上生”时,经文中会有明白的揭示。

和“思惟”(慧)同样重要的是“正受”(定)。梵文:译音为三昧,也就是禅定的意思。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一般人依文解意,提到人定,就想到不吃不喝,一闭眼再一睁跟就已物换星移,春去多时了。再加上佛法中常有“去妄想”、“四大皆空”等说法,于是许多学佛打坐的上了座就有意无意地想求一个“空”,在心境上又加(求空)又减(息念)地乱忙一通,忙了半天结果是“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让我们看看大乘义章十三对禅定(正受)如何解释:“离于邪乱故说为正,纳法称受。”这可以说是对禅定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所谓“离于邪乱”,说通俗点,就是清明、纯净;“纳法”的“法”则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理、一切事。由此我们可知“禅定”(正受),不一定是“耽空住寂”,也不一定是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要“离于邪乱”,“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则不论上座用功,或曰常处事,都算是处在定中。


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参考唯识上特别提出的“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永远存在。或许有人会说瞎子对光线没有感“受”,但是他眼前黑洞洞的就“受”;至于神经麻痹的人,他那麻痹的部分也多少点麻木的“受”。人了定则有所谓百千三昧,也就有成千成百各种不同的定境(正受)。除了“受”,其他四种心的作用都存在各种凡圣的境界。但是一般学佛的通常都以为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的作用只是凡夫的妄想境界,殊不知成了佛的般若境界仍不离这“作、意、触、受、想、思”。至于从凡夫修炼成佛陀的凭借也不外就是“作意、触、受、想、思”这五遍行。那么历尽于辛万苦成了佛,和芸芸众生之间有什么不同?曰常修行用功,和任意浮沉又有什么不同?这是修行用功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问题。认清楚了,“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认不清的话,虽然念佛、打坐,也只是妄想。


我的禅宗心法老师袁先生曾说了一句名言:“知妄想为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为有,般若即是妄想。”换言之,如果能作得了身、心的主;遇到事情该提起时就提得起(用),该放下时就放得下(空),这就是境界般若(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否则,像我们平常,头痛不能叫它不痛,腰酸了不能叫它不酸。不但作不了身子的主,连自己的心念都管不住。经常胡思乱想,甚至不知到底想些什么;知道了乱想的无谓,却怎么也停不住。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做了出来,因此“至可怜愍者也众生”——就成了释迦的口头语。


其实,凡圣所不同的就在于前者迷糊而随境流转,后者清明而超然物外。中国道家说了句很美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和佛家的正受可以说有异曲同工的会意之妙。
这么看来成佛岂不太寻常?的确,平常心就是道,最平凡的也就是最不平凡的。如今要这群念念在“不平凡”上打转的我们,收回“放心”,归真返璞地 做到“和光同尘”的平凡境界,真是谈何容易!因此 ;古人有云:“成佛作祖乃大丈夫行径,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于是佛家就为此提出了种种修行法门,诸如:念佛、止观、参禅、观想等等。

懂得了这层道理,学佛修道的行者无论在曰用行事或上坐用功时,才知道如何心平气和地陶化这 ,颗野马尘埃之心。久而久之,他们自会“无事不登三 宝殿”。再度出现时却是“水月道场,空花梵行。”的另一番景象了。






上面所讲的三件事就叫做“净业”,它们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成就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说得广泛些,一切修行的法门都包括在净业当中,而净业也可以说是学佛的目的。虽说苎佛门是片智慧的园地;但修行福德也是不何缺省少的—环。修福所以重要,除了“普度众生”这个原因外,“福”“智”二者相辅相成也是个重要因素。多一分智慧自然会多行一分善事,多增一分福德;多行一分善事多增一份福德,也自然会多增一分智慧。道家对此有相同观点,于是有修满若干功德才能成某种的说法。

因此.如果我们见地;功夫尚未纯熟,则不仅代表我们智慧资粮的欠缺,同时也代表我们福德资粮的不足。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力求忏悔,在“正心、诚意、修身、助人”上多多努力。



要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登上如来宝座,那么就照经上所说“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就行了吗?

绝对不行.“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只是修“定”的要门。而佛法讲求的是“定慧等持”,这“慧”力要如何修持呢?除了参研佛理外;还要靠善心、福德来培养。如果善心、功德不够,就好比提炼的火候不够,业力、习气就无法彻底转化。如此不仅慧力不够精深,定力也无法稳固。

这也就是释迦何以诃责小乘为焦芽败种的道理。因此,修成小乘极果——大阿罗汉后,经历了八万四千大劫还得再回心向大,发起大乘人世之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而后才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如来之门。
所以,第十四观里说到“上品上生”必须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回向发愚(利世救人),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曰乃至七曰,即得往生。”往生成就后,就了事了吗?往生成就还只剐剐人门,入门之后还有一段大事因缘。且看经文: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这才是佛法的中心所在,净土到此大致相当’禅宗所谓“一悟千悟”的大彻大悟。




六、十念法

大小乘经典里所论及各种修持法门,均不离十念法。所谓十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阿那般那(出入息)、念身、念休息、念死”。兹简述于下:
1.念佛
念佛并非是拿着念珠,口里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如此说等于是毁谤佛法。要了解净土念佛的的实义,必须先明白三经,即《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如果加上《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心经》(260字)与《大乘起信论》合称为五经一论。是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理论基础。所谓念佛,简言之,即念念在佛的理、相、境界(即体、相、用)。凡夫念佛妄想杂多,真能做到净心念佛,则一念之间即可证到圣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7:38 , Processed in 0.0348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