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7-2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7-22 22:39 编辑
http://seed.aweb.com.cn/2011/0721/130640270.shtml
和进口种子相比较,由于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所以国产种业的发展速度根本就赶不上进口种业扩张的速度,大举进攻的进口种业让国产种业岌岌可危。而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蔬菜行业。粮食作物也是这样。我们到吉林去看一下我们吃的玉米现在都是什么样的品种。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种子巨头看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纷纷调兵遣将,向中国市场集结。有数据显示,目前进口种子的数量已经占据了高端种子市场的50%以上,不光涉及到所有的蔬菜作物、还涉及到玉米等农作物。在吉林我们了解到,美国一种叫先玉335的品种,让当地农民纷纷放弃了国产玉米种子。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公主岭是吉林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村民宰令友家里有7亩地。30多年来,一直是种玉米,不过种子在近几年已经换成了国外的品种。
宰令友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
宰令友:我种的都是美系品种。
记者: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
宰令友:从三年以前。------2008年
在另一户农民的家里,我们看到院子里种的是国产种子的玉米,村民说,这主要是卖给当地市场,也就是通常人们吃的粘玉米。而地里种的却是国外种子。
宰令安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
宰令安:大田种的都是干粮用的,都是美系品种的,像先育335,还有美玉339,美玉99。
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吉林省选种国外玉米品种的农民逐年增加。常彦君家里承包了数十亩地,3年前,看到同村的人种335产量高,常彦君也把地里一半的国产玉米换成了美国的先玉335。
常彦君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
常彦君:主要是看人家,看人家种的产量挺好,然后选择种一部分。.
为了避免单一品种的病害问题,村民们通常会选择几个品种来轮番种植,但是国外种子依然占据了多数。
宰令安:现在品种,美系的品种非常多,一家一样,谁家种的好的品种,表现好,下一年就照这样种一年
村民们告诉我们,国外种子和国内种子相比产量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国外种子种出的玉米商品性比较好,因此收购价会高一些。
常彦君:差别大的地方就是粮质,跟以前的粮质不一样。现在这个粮质反正比以前那个粮食的质量好一些。
记者:具体好在那些方面?
常彦君:就是存储这个方面和做饲料用,饲料厂和收玉米的地方都喜欢要,好卖。
常彦君的说法也得到了宰令友的认同。宰令友告诉我们,和之前种的国内品种相比,现在种的美国品种玉米有着许多优势。
宰令友:第一个能抗倒伏,它这个秆。第二个,到秋了嘛,它这个玉米干,降水,它这个水分低,较国产的水分低。你像早些种的银河和那郑单958吧,那它的水分就降不下来,但是那时候就买不上钱,就一斤就得差两分钱。
别看每斤的收购价只差两分钱,宰令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地能收1000公斤玉米,一亩地收入就会多2百元。
宰令友 一晌地)差个千八百块钱的。
记者:在成本上呢?有差别吗?
宰令友:在成本上基本就差不上,差不多少。
令友告诉我们,国外种子一般来说要比国内种子贵,但是由于国外种子出芽率高,适合单粒精播,因此最终算下来成本差别不是很大。
宰令友:我们要买的普通的种子,(十亩地)大概就用不上600,就500吧,你买的精播就是得600,它这差100块钱。
国外玉米种子的上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却给本土的种业公司带来了危机。吉农公司成立于1999年,过去一直占据着吉林省玉米种子最大的份额。
臧薪宇 吉林省吉农工薪技术公司经理
臧薪宇:整个东北三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大约70%的种子是由我们提供的。
臧薪宇告诉我们,2000年以后,玉米种子逐渐进入市场化竞争,但是2007年以前,国内品种依然占据着吉林省大部分的市场。除了吉农培育的种子,当时播种面积较大的还有郑单958.
记者:958最大时面积能占到多少?
臧薪宇:也接近50%了。
2006年,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先玉335通过国家审定,相比于当时的国内品种,先玉335具备许多优势。
丁万志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
丁万志:耐密,还有像这个耐旱的能力也强,适应性比较广,产量比较高,最突出一个特点就是秋后脱水比较快,既受农民欢迎,也受粮食收购部门的欢迎。所以它的推广的非常快
此后先玉335在吉林省的播种面积逐年增长,2008年种植面积为200万亩左右,2009年为700万亩左右,而2010年已达到近2000万亩,占吉林省玉米实际播种面积的40%,成为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直接冲击了国产种子的市场份额。郑单958在吉林省的推广面积已经不足10%,而吉农公司的种子份额也在逐年萎缩。 ------3年10倍的快速增长!
臧薪宇:萎缩比较快。
记者:大概每年能萎缩?
臧薪宇:递减15%左右。
臧薪宇:现在吉农高新的种子占吉林省的份额大约能占20%以下,就不到20%。
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振峰告诉我们,除了美国先锋公司,多个国际种业巨头也纷纷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玉米市场。
罗振锋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罗振锋:比如说先正达公司、德国的一些公司,美国、法国都有一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在吉林省建设它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
谈到先玉335的扩张,臧薪宇告诉我们,国外公司在营销上并不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科研方面却远远领先国内的公司。
臧薪宇:他们可能是一年能投入经费大约在8亿美元以上到15亿美元,这种投入力度。
记者:我们能有多少?
臧薪宇:我们可能也就是几千万也就不错了。
记者:人民币?
臧薪宇:对,人民币,还不是美元。
左念国是先玉335在东北的第一家代理商,他告诉我们,巨大的科研投入让先锋公司在核心技术上领先国内的企业。
左念国 吉林省中玉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左念国:比如说它的种子质量,那么它的这个质量标准要远远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它在这一块的出苗率也好,包括这个整齐度也好,要远远要高于我们其他公司的标准。
除了巨额的科研投入,国外企业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市场化的研发模式。
左念国:最关键的是它这种研发的管理模式,科研团队为一个销售团队服务,不是一个科学家造出一个品种,随便弄到一个大公司里,然后另一个科学家又偶然造出一个,所以它这种体制下,决定了他必然是效率非常高
放开种业市场,意味着全球种子企业将同台竞技,占据着技术、资金优势的国际大公司给中国的蔬菜、粮食种植带来了看上去质量更高的产品,这样的表象给中国国内种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咄咄逼人的国际种业,国内企业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然而巨大的市场潜力却尚未培育出国际领先的种业公司。
农业部种植管理业司种子处处长
吴晓玲:现在持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是8700多家,那这8700多家里头,真正有育种能力的不到1%,而且就是这个1%相对于国外这种像先锋、孟山都来说这个水平也是差距很大的。
8000多家企业却没有诞生一位巨人。全国前10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3%。
吴晓玲:我们的企业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像这个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企业,我们统计差不多占到近70%,而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它不到20%
一方面是企业多、小、散、弱,另一方面则是科研与经营的分离导致科研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市场需求。
吴晓玲:我们的这个品种选育现在大多数还是来自科研单位。企业只是负责种子的生产、经营,这个品种的选育跟生产经营到后端,就是下游的这个品种的推广,技术的推广是完全脱节的。像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它们的这个品种主要是来自种子企业,因为企业最知道、最了解市场的需求,最了解农民的需求。
国外种业巨头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优质的种子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也给国内种业敲响了警钟。有专家认为,尽管目前从种植面积来看,国内的种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如果中国种业不能改变现状,在种子研发上长期落后于国外企业,那么发展下去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
李国祥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院
李国祥:国内种子企业由于这个没有成长起来,那么这样我们的所需要的种子,老是就依附于国外。我们的农民要么买不起,要么买完以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它的价格也相应非常高,这样就给我们的居民很可能带来,将来以后很可能带来就是吃饭的负担很重
李国祥认为,国内种子企业应当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加强自身的科研实力。
李国祥:你不整合的话你现在的市场是分割的,你的销售收入就那么多,你的利润就更少,你要想拿更多的经费来进行研发投入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每个企业都来进行研发,都是小规模的,只会做那种撒胡椒面一样的,这种低水平的,重复的研发,不可能出这种突破性的成果。
半小时观察:
俗话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经强调:加快农作物种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可见种子产业在我国被放在一个非常高的战略地位上。
但让人尴尬的是,目前我国种业的发展并没有和战略地位相符合的市场地位,在业内人士看来,最致命的弱点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在其销售额的1%,有的企业1%还不到,低于国际公认的“死亡线”。
这样的现状不但使产品无法和进口种子进行抗衡,整个行业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许多企业生存艰难。而从长远来看,种业沦陷并不是危言耸听,而种业沦陷之后话语权的丧失,将对中国的蔬菜粮食种植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目前中国种业的现状应该引起多方的重视并寻找解决之道。
主编:熊曼琳 编导:王海涛 摄像:张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