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202|回复: 8

严惩违规转基因,农业部应有作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30日上午,农业部某司负责人召开关于转基因作物征询意见座谈会,这是我的发言)



农业部官员多次重申:“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在国内也没有准许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但是,今天中国农田里已经大片地种植转基因作物了,有“违规商业化”玉米,也有转基因水稻。


2010年农业部掀起种子执法大检查风暴,被指为“违规商业化”的玉米品种,悄悄地于2010年12月16日被“敕令”退出市场。其中有刚刚审定不久的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因为违规玉米涉及农业大学的院士、登海种业的老板,农业部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农业部《公告》称:“自公告发布满一年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经营推广。”有个梯子你就顺溜下去吧,不,给了鼻子还上脸。就这么几句留有“缓冲余地”的话,这几个品种的主人见有利可图,春节前后进行大宣传、大返利、大减价、大促销。违规商业化玉米品种在四川、湖南、贵州、辽宁、吉林等省种植几十万亩,估计今年至少又有几百万亩农田可能被“污染”了!



再说转基因水稻。媒体报道:过去5年欧盟国家曾115次检测出了中国转基因大米生产的食品。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南方十多个省,并已形成规模种植,农民将收获的转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进入流通市场。针对福建省市场上肆意流通的转基因稻米,福建省政府指令粮食局、食安办、农业厅、工商局联合发布《通知》:严格查处种植、加工和销售转基因大米。其来源直指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研究团队。张启发也毫不讳言:“农业生产试验很难做到全封闭,不排除有人见到田里长着如此好的东西,就拿走我们的稻种材料”。“无法控制农户收获的稻谷流向”。引起舆论一片哗然,都说此人太狂,连农业部都不放在眼里。



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作物商业化,不论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任何人传布或种植转基因主粮作物都是违法的。农业部是代表国务院行使权力的机构,不要也不应该为几位所谓“精英”遮丑,纵容包庇。要树立农业部权威形象,态度鲜明,禀公执法,严厉问责。



严惩违规转基因,重塑农业部公信力。



第一,农业部应对违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公开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第二,转基因主粮违规进入市场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或停止执行国家科研项目,或停止品种区试若干年。

第三,对故意销售“违规商业化”的种子企业,应没收其全部货款,并重罚企业以至吊销执照。

第四,农业部应汲取教训,对有关失职人员应进行深刻检查或给予处分。


佟屏亚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ornexpert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30日上午,农业部某司负责人召开关于转基因作物征询意见座谈会.

希望农业部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多听听30年前老农业专家说的话!
发表于 2011-7-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发表于 2011-7-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30日上午,农业部某司负责人召开关于转基因作物征询意见座谈会.

希望农业部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多听 ...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7-1 20:34


已经好几天了,不知道会议有没有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降蕴彰

5月3日国务院邀请部分专家参加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问题座谈会之后,6月30日上午,农业部邀请中国农科院种业专家佟屏亚等业内人士,征询相关转基因农作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有知情人士向本网透露,本次受邀的代表们在发言中一致指出,农业部现行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监管较为混乱。佟屏亚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农业部应对已经检查发现的转基因违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公开通报批评,并对农业部有关失职人员给予处分。

佟屏亚发言中表示,农业部官员多次重申“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在国内也没有准许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但是,中国农田里早已经大片地种植转基因作物了,有“违规商业化”玉米,也有转基因水稻。

2010年农业部掀起种子执法大检查风暴,检查出的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违规转商业化的基因玉米品种,由于问题涉及到李登海、戴景瑞等权威专家,农业部方面于2010年12月16日“低调”发布《公告》,要求违规转基因玉米种子“自公告发布满一年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经营推广。”

佟屏亚表示,农业部发布《公告》之后,违规转基因玉米的相关企业和育种家却趁机进行大宣传、大返利、大减价、大促销,导致今年这些违规商业化玉米品种在四川、湖南、贵州、辽宁、吉林等省种植面积多达几十万亩。他感叹:估计今年至少又有几百万亩农田可能被“污染”了!

佟屏亚表示,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南方十多个省,并已形成规模种植,农民将收获的转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进入流通市场,而部分市场上肆意流通的转基因稻米品种来源直指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研究团队。佟屏亚称,转基因水稻市场流通的情势较为严重。

对于外界对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研究团队的质疑,张启发并毫不讳言,他曾公开表示,“农业生产试验很难做到全封闭,不排除有人见到田里长着如此好的东西,就拿走我们的稻种材料”,“无法控制农户收获的稻谷流向”。张启发的言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招来一致批评。

佟屏亚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作物商业化,不论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任何人传布或种植转基因主粮作物都是违法的。农业部作为代表国务院行使权力的机构,不要也不应该为几位所谓“精英”遮丑,纵容包庇。要树立农业部权威形象,态度鲜明,禀公执法,严厉问责。

对于如何尽快处理转基因违规单位和个人,佟屏亚表示,首先,农业部应对违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公开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其次,对转基因主粮违规进入市场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或停止执行国家科研项目,或停止品种区试若干年,再次,对故意销售“违规商业化”的种子企业,应没收其全部货款,并重罚企业以至吊销执照,第四,农业部应汲取教训,对有关失职人员应进行深刻检查或给予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3日上午,国务院某办负责人受李克强副总理委托,召开一次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问题征求意见座谈会。这是我的发言)。



迄今为止,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研究转基因水稻,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已有的基因表达,建立科学伦理的规范。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人体健康及其后代造成的影响,二是对环境安全特别是对农业资源的危害。政府应该严格转基因作物管理,大力推进在全社会公众参与下的广泛传播,尤其是需要提高重大决策的透明度。



第一,中国人以稻米为主粮,不要轻易地被转了基因



农作物杂交育种是在相同物种之间进行,转基因作物是跨物种之间进行,转入基因蛋白可能从来没食用过。尽管研究者会对基因进行“修饰”,但“修饰”过的基因对应的蛋白是自然界从来并不存在的。



连转基因研究人员都承认,转基因作物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能要几代人才能显示出来。人类的进化历程差不多有两三百万年,几代人的时间充其量是一个零头。转基因水稻研究者只用小白鼠进行了几个月的实验,就言之凿凿地说它是安全的,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而危害一旦发生,其严重后果将不可逆转。因此,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把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中国人常年食用稻米,转基因水稻对生命和健康存在直接风险和代际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及发放安全证书要持科学严谨态度。



有些科研人员“敢为天下先”,以自己民族作为实验品!这种利在眼前、祸及千秋的愚昧之举,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果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负面危害一旦成为现实,悔之晚矣!



第二,对环境安全特别是农业资源造成危害



转基因生物技术内在风险存在于生态环境: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具有持续性、滞后性、扩张性等特点,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农作物“杂交育种”主要在同属或同科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因而融合后不易发生冲突,而“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物种转换基因。“杂交”在自然界可以自然发生,而“转基因”则是用基因枪法强行注入,把完全不同属不同科甚至跨物种基因强行组合在一起,难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最大有水稻起源中心,有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转基因水稻花粉飘移和基因飘移将污染常规水稻品种和种质资源,连野生稻也面临消失的厄运,种子库将失去宝贵的水稻原始材料。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评价对野生稻以及水稻种质资源保护格外重视。



为了子孙后代,每个人都有责任保卫资源,还稻田一片净土!



第三,中国没有必要率先种植转基因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科研人员运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许多高产水稻品种。现今全国年产稻谷约1.8~1.9亿吨,基本满足国人饮食的需要,还有一定数量的稻米出口。中国还没有饿着肚皮紧迫需要率先种植作为主粮的转基因水稻。



特别指出,农作物品种综合性状(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的先进性,依靠常规育种方法为基本手段的基因重组,产生多样的基因型。常规育种方法和技术是育种的主体,分子技术、转基因技术仅仅是常规育种方法中的一个补充手段,有其先进性,但不能喧宾夺主。严格意义上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一种能使水稻增产的“增产基因”。因为农作物增产涉及的基因很复杂,即使培育出新的品种,依然还要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一系列操作过程,还要有人研究水、肥、密等栽培技术,才能持续提高水稻产量。



转基因专家过分地“神话”了转基因技术,宣传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保证粮食安全,甚至解决全球人的饥饿问题。信口开河!就那么“转”了一个抗虫Bt基因和抗褐飞虱的基因,就可以提高8%的产量?把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摆在了什么位置?



再说,被神话了的“汕优63”这个品种原是福建省谢华安科研团队1981年育成的,最大种植面积达到9000多万亩,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张启发先生仅仅是给这个“退役”的品种“转入”抗虫基因,重新被命名为“Bt汕优63”,充其量只能说是“借鸡下蛋”,不是吗。



媒体报道,转基因水稻种子和稻米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种子市场和食品市场。转基因水稻已形成规模种植,农民将收获的转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进入流通市场。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非法转基因稻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研究团队。张启发先生毫不讳言:“农业生产试验很难做到全封闭。不排除有人见到田里长着如此好的东西,就拿走我们的稻种材料。因此,也无法控制农户收获的稻谷流向。”管理部门也闭目塞听。



第四,“明确转基因科学研究方针、重大专项部署及成果应用方向”



2009年,国务院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投入科研经费200亿元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国家一次性投入转基因研究经费比常规育种研究经费要多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特别指出,政府加强转基因作物研究是一回事,允许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是另一回事。



在农业科研领域,几乎没有专家教授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公开表示疑议。明眼人都十分清楚,如果表露“反转”观点,将无法从“重大专项”巨额经费中分得一杯羹!如果挂上一个分子呀、基因呀等项目或课题,白花花的银子都是盆满罐流,有哪位愿意自砸饭碗也砸别人饭碗?



农业科研人员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希望分得经费,二是希望获取成果。



袁隆平先生原来坚定地反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言之铮铮,音犹在耳。在重大专项公布以后,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袁先生说:“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做实验,我第一个报名。”。“我是志愿者,我愿意吃转基因抗病抗虫食品,我吃了没有问题,还不行,因为我现在没有问题,下一代怎么样?号召志愿者、年轻人都来吃,他吃了,他生的儿子也没有问题,这就没有问题了。”呵!呵!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也迅速被提到日程,因为现行科研体制是以5年为一管理周期,研究人员没有耐心搞什么基础研究,希望自己培育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尽快商业化,以期报成果、获奖励、晋职称、显声誉。有些人甚至不惜采取非法手段实现转基因水稻扩散农田的既成事实。



政府还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作物商业化,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扩散或销售转基因水稻种子都是违法的。农业部门的官员、农业大学的院士、种子公司的老板,结成了一条稳固的保护链和利益链,缺失道德血液,玷污民族灵魂,很可能遗患千秋万代。



佟屏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ornexpert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务院(关于转基因水稻)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7-6 14:40 编辑

(5月3日上午,国务院某办负责人受李克强副总理委托,召开一次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问题征求意见座谈会。这是我的发言)。



迄今为止,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研究转基因水稻,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已有的基因表达,建立科学伦理的规范。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人体健康及其后代造成的影响,二是对环境安全特别是对农业资源的危害。政府应该严格转基因作物管理,大力推进在全社会公众参与下的广泛传播,尤其是需要提高重大决策的透明度。



第一,中国人以稻米为主粮,不要轻易地被转了基因



农作物杂交育种是在相同物种之间进行,转基因作物是跨物种之间进行,转入基因蛋白可能从来没食用过。尽管研究者会对基因进行“修饰”,但“修饰”过的基因对应的蛋白是自然界从来并不存在的。



连转基因研究人员都承认,转基因作物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能要几代人才能显示出来。人类的进化历程差不多有两三百万年,几代人的时间充其量是一个零头。转基因水稻研究者只用小白鼠进行了几个月的实验,就言之凿凿地说它是安全的,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而危害一旦发生,其严重后果将不可逆转。因此,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把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中国人常年食用稻米,转基因水稻对生命和健康存在直接风险和代际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及发放安全证书要持科学严谨态度。



有些科研人员“敢为天下先”,以自己民族作为实验品!这种利在眼前、祸及千秋的愚昧之举,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果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负面危害一旦成为现实,悔之晚矣!



第二,对环境安全特别是农业资源造成危害



转基因生物技术内在风险存在于生态环境: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具有持续性、滞后性、扩张性等特点,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农作物“杂交育种”主要在同属或同科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因而融合后不易发生冲突,而“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物种转换基因。“杂交”在自然界可以自然发生,而“转基因”则是用基因枪法强行注入,把完全不同属不同科甚至跨物种基因强行组合在一起,难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最大有水稻起源中心,有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转基因水稻花粉飘移和基因飘移将污染常规水稻品种和种质资源,连野生稻也面临消失的厄运,种子库将失去宝贵的水稻原始材料。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评价对野生稻以及水稻种质资源保护格外重视。



为了子孙后代,每个人都有责任保卫资源,还稻田一片净土!



第三,中国没有必要率先种植转基因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科研人员运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许多高产水稻品种。现今全国年产稻谷约1.8~1.9亿吨,基本满足国人饮食的需要,还有一定数量的稻米出口。中国还没有饿着肚皮紧迫需要率先种植作为主粮的转基因水稻。



特别指出,农作物品种综合性状(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的先进性,依靠常规育种方法为基本手段的基因重组,产生多样的基因型。常规育种方法和技术是育种的主体,分子技术、转基因技术仅仅是常规育种方法中的一个补充手段,有其先进性,但不能喧宾夺主。严格意义上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一种能使水稻增产的“增产基因”。因为农作物增产涉及的基因很复杂,即使培育出新的品种,依然还要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一系列操作过程,还要有人研究水、肥、密等栽培技术,才能持续提高水稻产量。



转基因专家过分地“神话”了转基因技术,宣传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保证粮食安全,甚至解决全球人的饥饿问题。信口开河!就那么“转”了一个抗虫Bt基因和抗褐飞虱的基因,就可以提高8%的产量?把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摆在了什么位置?



再说,被神话了的“汕优63”这个品种原是福建省谢华安科研团队1981年育成的,最大种植面积达到9000多万亩,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张启发先生仅仅是给这个“退役”的品种“转入”抗虫基因,重新被命名为“Bt汕优63”,充其量只能说是“借鸡下蛋”,不是吗。



媒体报道,转基因水稻种子和稻米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种子市场和食品市场。转基因水稻已形成规模种植,农民将收获的转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进入流通市场。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非法转基因稻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研究团队。张启发先生毫不讳言:“农业生产试验很难做到全封闭。不排除有人见到田里长着如此好的东西,就拿走我们的稻种材料。因此,也无法控制农户收获的稻谷流向。”管理部门也闭目塞听。



第四,“明确转基因科学研究方针、重大专项部署及成果应用方向”



2009年,国务院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投入科研经费200亿元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国家一次性投入转基因研究经费比常规育种研究经费要多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特别指出,政府加强转基因作物研究是一回事,允许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是另一回事。



在农业科研领域,几乎没有专家教授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公开表示疑议。明眼人都十分清楚,如果表露“反转”观点,将无法从“重大专项”巨额经费中分得一杯羹!如果挂上一个分子呀、基因呀等项目或课题,白花花的银子都是盆满罐流,有哪位愿意自砸饭碗也砸别人饭碗?



农业科研人员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希望分得经费,二是希望获取成果。



袁隆平先生原来坚定地反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言之铮铮,音犹在耳。在重大专项公布以后,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袁先生说:“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做实验,我第一个报名。”。“我是志愿者,我愿意吃转基因抗病抗虫食品,我吃了没有问题,还不行,因为我现在没有问题,下一代怎么样?号召志愿者、年轻人都来吃,他吃了,他生的儿子也没有问题,这就没有问题了。”呵!呵!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也迅速被提到日程,因为现行科研体制是以5年为一管理周期,研究人员没有耐心搞什么基础研究,希望自己培育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尽快商业化,以期报成果、获奖励、晋职称、显声誉。有些人甚至不惜采取非法手段实现转基因水稻扩散农田的既成事实。



政府还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作物商业化,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扩散或销售转基因水稻种子都是违法的。农业部门的官员、农业大学的院士、种子公司的老板,结成了一条稳固的保护链和利益链,缺失道德血液,玷污民族灵魂,很可能遗患千秋万代。



佟屏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ornexpert
发表于 2011-7-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你们怎么还不相信!!!上面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发表于 2011-7-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的是什么?“利益”二字当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9 08:00 , Processed in 0.0310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