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6-29 12:18 编辑
(2009-11-10 11:19:20)
面对中国国储大豆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一些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把更目光转到进口大豆上。《农经》记者从美国驻华使馆获悉,一个中国大豆考察团于9月对美国大豆生产供应链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据透露,本次考察团的成员包括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中国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以及少量政府官员,考察内容包括美方大豆种植面积变化、产量预估、大豆品质情况、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销售方式、农业补贴额度、交通运输、美国国内需求等,几乎涵盖了从农场到港口的整个产业链。 《农经》记者分别致电参加考察的一位企业家和贸易商,询问本次考察的情况和感受,其中一位企业家说:“考察活动使我们掌握了很多的美国市场信息,对进口大豆产量、成本等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估定进口大豆价格。” 另一位大豆贸易商则说:“说是考察,其实只是走马观花看一看,很难有真正的了解;经历过2004年的那场大豆‘高价买单’风波,我们变谨慎了,这次考察没有敢马上签订采购合同。”
大豆国际贸易真相(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431b0100g427.html
大豆国际贸易真相(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431b0100g42b.html
大豆国际贸易真相(之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431b0100g42d.html
延伸阅读:
跨国粮商对于巴西大豆控制到什么程度,下面的数据最具说明性:
美国邦基公司是第一个进入巴西的跨国粮商,1905年,邦基开始在巴西营业,目前在巴西16个州拥有226座粮仓,还有批发中心、粮油加工厂、化肥厂、饲料厂和专用码头。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在巴西拥有35个收购公司、50多座粮库、3家榨油厂和4座专用码头。美国嘉吉公司在巴西拥有32个加工厂、96座粮仓、36个转运站和10座海港码头。
美国ADM公司在巴西主要大豆产区有50座粮仓,6个大豆加工厂,4家榨油厂。在巴西四大港口拥有专用码头,以及自己的运输车队,在流经大豆产区的河流上有货运码头。
由于跨国粮商控制了大豆加工和流通渠道,巴西大豆产业已经没有自由竞争。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到下一季节的大豆收购价格和质量标准,都由跨国粮商说了算,而农民的利益则受到双重损害。
巴西一些经济专家指出,大豆产业链中的主要赢利来自加工和流通,种植的利润最低。跨国粮商通过控制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得了巴西大豆产业的大部分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