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田福

实践非暴力沟通(NVC)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非暴力沟通能用到金龙鱼和郭成林之间吗?
发表于 2011-7-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我和爸爸的上一次电话,呃.....实属暴力沟通。
田福,能不能给我点儿指导?
通电话的细节都在树洞贴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非暴力沟通能用到金龙鱼和郭成林之间吗?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7-18 12:46


姜姐,您提出这个疑问,是因为您想要表达这样一个看法,即非暴力沟通对于化解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是无能为力的。是这样吗?

NVC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定品质的联系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如果面对冲突时,我们已经把其中的一方视为“不是人”、“有病”、“变态”、“疯子”、“杀人犯”、“邪恶的魔鬼”或“禽兽”等,我们当然不会再去理解和尊重这一方的需要,在这种状况下,NVC的应用是完全无从谈起的。)

通过牢记联系是我们此刻所看重的生活品质,即使在生气或‘不想联系’时,我们仍保持着建立心与心的联系的愿望。(虽然对方是否有此愿望并不是应用NVC的必需条件,但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初衷”,使用nvc的所有理论和技巧时也就失去了引导的方向,其结果很可能不能令人满意。)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是想获得某种结果,而无意建立人与人、心与心的联系,那么,不论我们的语言如何严格地遵循NVC模式,我们没有体现NVC意识。

田福认为,只要当事人愿意尝试(比如有人有本事将金龙鱼和郭成林双方拉到一起坐下并愿意尝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化解之间的冲突,田福可没这个本事),非暴力沟通这一工具可以应用于任何旨在增进人际和谐和自我和谐的状况。

当然,非暴力沟通对于满足生命的需要也并非是必需的选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每个人都会选择自认为最能满足自己生命需要的策略(思想、情感与行为),尽管人们选择的满足其生命需要的策略未必都是明智和有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aliliya

aliliya,其实与父亲的沟通也是我目前最关注的,在NVC里,一般不用“暴力沟通”这样的字眼,而用“异化的沟通方式”来定义所有遮蔽人与人之间爱意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在与爸爸的关系上,我们有很多共同处,我愿意与你多交流,一起进步,指导实在谈不上。

下面是你树洞里的那个对话:

334 与父亲的争执

      昨天上午和父母打电话,我原来搪塞爸爸,说孩子一岁,我就去上班,孩子已经过完一岁生日了,我这边还没有上班的动静。

      爸爸很生气,他的话——
      你为什么不上班?一个孩子,要几个人看?谁家不都是老人帮带,年轻人上班!
      钱多咬手么?你到老了,需要用钱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和你同学比比,人家点个菜一二百块,你看看你过得是什么日子?(我父母来我这里的时候,我同学请他们吃了一顿四位数的大餐)
      没想到啊,念大学念出来一个家里蹲,你的书是白念了。
      我要知道你就是在家生孩子,我都不供你上大学。

      我也生气,有很深的负罪感,我的话——
      瞧瞧咱们家族的孩子,孩子们在你们那里永远没有对的时候!
      你们不给孩子认可,孩子就一辈子不自由,甚至自我毁灭!
      我同学是过得比我好,但我觉得我过得也挺好,即使我说一百遍我过得挺好,你也不信,你就觉得我的日子太差劲了!
      怎么也得孩子会走路了,我才能去上班。(有可能又是搪塞,内心里我想带孩子到3岁)

      谈话不欢而散!
      ......

NVC建议我们关注彼此未满足的需要,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是不良情绪和由此引发的各种冲突的根源。

我们一起来试着理解爸爸的需要(希望和担心):

希望自己是个能够培养出出色孩子的成功的父亲(希望自己培养的孩子能够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被社会认可和尊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经济上比较富裕,生活消费时比较轻松,),
担心自己是个失败的父亲(担心孩子长期不工作会更加难以适应社会,更加不易得到工作的机会,担心在未来会在经济方面遇到窘迫的情况),
希望自己是能够被孩子尊重和接纳的父亲。

再来试着理解aliliya自己的需要:

希望自己能够被爸爸尊重和接纳,希望爸爸欣赏自己,能以自己为荣,能以自己为骄傲,
希望自己是个好女儿(希望自己是个能让爸爸安心的女儿)。

不知道我的猜测还接近aliliya的感受吗,请给我一些更正或补充,让我们一起更深地理解自己和爸爸心中的需要,然后才有可能继续。

体会自己和别人的需要确实很难很难,但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因为这是我们的选择:去加深心与心的连接,用善意的,温暖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即使是爸爸这一生到最后也不能欣赏这个女儿如你aliliya,这个儿子如我田福,不能以我们为荣,我们也可以安详接纳这样的命运,因为我们努力过,温柔地坚持到最后,一直保持着联系的意愿,那不是斗争,不是妥协,也不是回避,虽然如果结果真是这样,实在还是有一些忧伤的,但只要我们曾经那样地坚持过,这样的忧伤就会非常纯净,不包含一丝怨怼,也许这就是马歇尔所说的,非暴力沟通的忧伤。
发表于 2011-7-1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牢记联系是我们此刻所看重的生活品质,即使在生气或‘不想联系’时,我们仍保持着建立心与心的联系的愿望。(虽然对方是否有此愿望并不是应用NVC的必需条件,但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初衷”,使用nvc的所有理论和技巧时也就失去了引导的方向,其结果很可能不能令人满意。)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是想获得某种结果,而无意建立人与人、心与心的联系,那么,不论我们的语言如何严格地遵循NVC模式,我们没有体现NVC意识

田福 发表于 2011-7-18 15:17


这些非常重要,谢谢田福师兄。
发表于 2011-7-1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田福

谢谢田福兄,分析的对。
没啥特别需要补充的。
我和父亲都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而忘了建立心与心的联系。
我渴望爸爸去成长,但是现实地说,他已经60多了,这很难。其实我爸在其他方面一直都还是比较接纳我的,就是上班这个问题,的确困扰了他,我已经三四年没上班了。因为别家的大学生不是这个样子,别人家的孩子也不需要由母亲带到3岁……爸爸想不通也是很正常的。

对孩子,我很容易做到:爱你如是,非我所愿。
但对爸爸却不是,我想要一个理想的爸爸,而不是接纳他本来的样子。
也许我来到这个世间要做他的女儿,我的任务就是无条件地爱他,但我迷路了。
爱他如是,非我所愿!

“温柔地坚持,一直保持着联系的意愿”——谢谢田福兄,带给我们NVC分享,我会试试看。
发表于 2011-7-19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田福

谢谢田福兄,分析的对。
没啥特别需要补充的。
我和父亲都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 ...
aliliya 发表于 2011-7-18 22:09


这一点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爱融入生活》作者:潘慧莉

     “我发现你变了好多,变得柔软,更包容了。”在最近的一次心理沙龙上,朋友这样对我说。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了。
        第一次是援川回来后不久,一位同事指出我变得柔软,不再僵硬。
        第一次听到“你变了”,我对变化的原因感到模糊;第二次听到“你变了”,我心中是一片蓝天,晴空万里。我清楚,改变来自于《非暴力沟通》一书。

        在书店里偶然发现《非暴力沟通》,最初以为这不过是诸多指导人们改进人际交流的普通书籍;可是,当我看到书的前言,就被这本书紧紧抓住了:
        “作为有色人种,生活在执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十岁那年,白人打了我,他们认为我太黑了;接着,黑人又打了我,他们认为我太白了。这样的耻辱也许会让任何人想报复社会。”

        充满暴力与歧视的生活让阿伦·甘地——印度圣雄甘地的孙子——感到悲愤,而祖父圣雄甘地则教导他认识给我们造成精神伤害的“隐蔽的暴力”。《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进一步指出:“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的打断、拒不回应、随口说出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面对强权统治的暴力,圣雄甘地提倡“非暴力运动”,赢得了整个世界。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暴力,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他们都以非暴力原则为指引,实践着“让梦想中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转变得以实现”的非暴力信仰。

        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模式包括两个步骤和四个要素。两个步骤,一是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二是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两步骤四要素的非暴力沟通模式或许和其他沟通模式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每读一遍,就更加激发了我对非暴力沟通理念的深入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生活当中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语言,然而很多时候,一句话,既能说到人笑,也能说到人跳。——可见学习好沟通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非暴力沟通》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和沟通模式,并提供了一种实际的操作方法,可以让我们在最日常的沟通交流中运用,观察爱,表达爱,倾听爱,接受爱。作者更多的是教给我们转变思维方式的理念,在遇到需求时,从尊重、理解角度出发,语气、态度和表达自然就会不同,正如书中所言,“精髓在于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

        书中谈到了艾提.海勒申即使被关押在德国惨无人道的集中营中依然一片柔情:
        “我不会轻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们的行为。今天早上,那个性情暴躁的年轻盖世太保冲我吼叫,我没有吼叫,而是关心他。我想问:‘你的童年很不开心吗?女友抛弃你了吗?’他看起来愁眉苦脸、躁动不安、阴沉而又虚弱。我当时就想帮助他。他那么痛苦,一旦为所欲为,是多么危险!”
        身处集中营,依然关切着同为人类一份子的盖世太保,为人类自身的残暴而感到悲哀。力量来自何处?《圣经》里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力量就来自你我内心最深沉的爱。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带着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取代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主导自己的生活。

        带着对非暴力沟通理念的理解和接纳,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模式和家人、朋友进行积极的交流,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沟通质量在提高,对于彼此的了解在加深,而自己也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

        抛弃僵硬的防御,增进对彼此的包容与接纳,让自己变得柔软,让爱融入生活,这就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接受《非暴力沟通》之后的成长与改变。
发表于 2011-7-1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久居山水间 于 2011-7-19 18:11 编辑

呵呵  本来很担心自己比别人差,体会不到自己和别人的需要。


看了田福师兄的贴才知道。这个委实是难,不停联系,练习才行啊。呵呵,豁然开朗。
我所畏惧居然是练习。

非暴力沟通原文我读的不顺畅,感觉磕磕碰碰,忸怩。实践却是我很感兴趣的。效果最重要。来37ct。学到很多。整个人改变很多。自己觉得很好。
你的贴子引导我学非暴力,让我对现在此时此刻更清醒的认识。非常感谢你。
发表于 2011-7-2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期待结果,完全没有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福 于 2011-11-9 14:05 编辑

我尝试使用非暴力沟通隔离复杂问题                  李先生


昨晚我发现了在跟我爱人上午的沟通中,我有不满和担心。在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之后,我的内心平复了很多。之后我想把我的感觉告诉她,我也想知道她的感觉是什么。

但是昨晚的沟通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我表达了不满之后,她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是急于把讨论焦点转移到她的痛苦上。她一再强调,是因为她痛苦的经验,才让她有那样的语言。

她表现得如此痛苦和急切,如果在原来,我一定会跟着她的思路,试着体会她的痛苦。但我一定会不情愿,因为我感到自己的表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会有一种深深的被忽略的感觉。但是这种需要不是那么清晰,对爱人的痛苦激发起的责任感已经把这种需要冲的很淡,甚至在当时如果考虑自己的痛苦和需要都会有些自责。我带着痛苦实际上无法完全体会她的感受,而我自己的需要也没有得到满足。我看到这是我们俩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模式。这种沟通模式已经让我自己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在心底里沉淀出一些怨气。

昨晚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换了一个方式。我首先对她的痛苦表示关注,并表示我愿意在处理完我的问题之后一起讨论她的问题。我爱人不能接受这个请求,她坚持事情是有关联的。但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提醒我,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我跟她解释我的理解,让她相信我也很看重她的问题,只是希望先处理我已经提出的问题。我一共提出了三次类似的请求,她终于同意先响应我的感受,告诉我她的感受。而后我明确告诉她我的问题已经得到充分解决,希望她能提出她的问题。

这次轮到她了,但我发现她提出自己的请求存在一些障碍。一开始,她无法完整表达她的请求。我引导地提问,她只有“我想听”,“当然”,之类简短的回应。我请她明确完整的表达请求,她说,“我当然想听你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告诉她,听到“当然”这个词,我有点不舒服,因为我需要理解。听到这个词,我感觉你期待我在听到这句话之前就明白你的意思,而我不能做到这一点。在我的引导下,她逐渐平静,坦然说出了自己的需要。而后我们一起处理了她的请求,我也收到了她对处理结果的正向反馈。

这次对话结束后,我感到很舒畅。我需要关爱自己,呵护家人。作为男性,我第一次感到有效的主导了一次和我爱人的沟通。我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后也满足了对方。这次对话让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的信心。

田福 to 李先生:


你的反馈对交流过程记录得非常细腻,我尤其注意到其中的这一段:

“我跟她解释我的理解,让她相信我也很看重她的问题,只是希望先处理我已经提出的问题。我一共提出了三次类似的请求,她终于同意先响应我的感受,告诉我她的感受。”

这让我感到你对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培育亲密关系的信心,以及你的耐心和力量,这对我自己实践NVC有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有一些细节我还得多一点时间去体会和消化。



......


我们习惯于将他人的情绪表达看作是指责,并条件反射地进入到自我辩护环节,以减轻自责内疚的痛苦。但自我防卫(策略)不能达到减轻痛苦的愿望(需要),反而因不能“倾听”对方的情绪,压抑了对方的表达。同时,自我防卫本身也加深了自己的痛苦。这种模式的结果是双方情绪都无法自由流动,双方关系会更加沉闷凝滞。

你旧的沟通模式:压抑自己表达情绪,去安慰平复对方的痛苦,也只是一种变形的自我防卫行为——为了减轻自责的痛苦而“抵御”对方的痛苦,是一种巧妙伪装后的自我辩护。

在你新尝试的模式里,我已经看不到你有丝毫自我辩护的意思,你并没有把你爱人自我辩护的有关痛苦经验的“故事”当作是对你的指责,即使在她坚持她的“故事” 与你的表达有关联时,你仍能清晰地看到她并没有关联到你的真正的表达,并坚定地请求她暂停了自我辩护,终于让她看到你的“不满”,成功使能量开始在关系中舒畅的流动起来。

我认为你这个实践案例对于学习NVC是有重要价值的,你所描述的沟通模式广泛存在着,你是否介意我将你的这个案例发到三七养生网NVC实践案例一帖中,这只是一个请求。


李先生 to 田福:

感谢田福。我感受到了你的关注和理解。
在成长的路上,我需要你的反馈和支持。这让我感觉并不孤单,并获得了前行的力量。
刚才在想,如果把这封邮件发给其他人,没准收信人会感觉奇怪,感到有点神经质,感到小题大做。而你,在慢慢地体会我的感受。感谢。

我感到佛家所说的轮回就是这个意思。我和我的爱人本来在一个圈子里转,“沉闷凝滞”。我找了很多理论和方法,但是收到的却是对方的不接纳,不理解。我原来没有看到我自己也是这个牢固的轮回中很重要的一环。一旦自己不跟着转,这个轮回就被打破了。跳出来看,我们的问题其实是相似的。
看了你的三七养生网NVC实践案例一贴,非常有启发。也很高兴被发现有“重要价值”,你可以在帖子中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4:01 , Processed in 0.0237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