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三生

从一例心绞痛的治疗看温阳与清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證與脈符,不僅可用先生“體用”角度切入,還可以從六經辨證看:是右路降不及。 ...
高天上流云 发表于 2010-12-30 20:42

对,我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
发表于 2010-12-3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了,我支持楼主原意。
发表于 2011-1-1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说理,何至无语?
发表于 2011-1-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症状有缓解,但不明显。一三生 发表于 2010-12-30 16:35



    个人临床观察认为凡是病人说有所缓解,或稍微有些改善,均说明是一点都没有改善,就是真的感觉较吃药前减轻也不能排除为心理暗示。所以凡是病人不说吃完药后明显减轻者均为不对症,为辨证不准,因为只要辨证准确很快就会症状减轻。所以后生认为第一诊用辛温之法治疗就是不对证,第二诊改清热才是对证。《内经》言“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内经》作者批评只知道以热来治寒而不知变通的方士。个人之见,斗胆献言。
发表于 2011-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继续探讨:

    现如今的中医,温阳派成了时髦,好像是谁会温阳谁就水平高,谁敢大量用附子谁就本事大,特别是在网上。更有专家放言:天下没有真正的阴虚。更有极端者或曰:天下没有真正的热症,都是假热真寒。(这些当然是偏颇之论,阴阳、虚实、寒热为辩证纲领,彼此对立,怎能一面倒)

    这些年来,我看十个病人,八个我得用附子干姜麻黄桂枝,疗效尚可,有时还有点沾沾自喜。但我发现也有些疗效不好,辩证明明是阳不足或寒凝,但加大附子干姜等药的用量,也不见的有效——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实际上不一定是大方向的问题,问题可能恰恰出在加大干姜附子的用量上,有时候可能不是量不够大的问题,而是量不够小的问题,如李汉卿的小量真武汤案)

    近来刚好看了一例心绞痛的病例,通过这个病案看看到底是要温阳还是清热:(以温阳与清热来划分治疗方向,未免失之笼统。灵枢有言:脉阴阳俱小者,不可饮以至剂,只可调以甘药。即是说至阳之热与至阴之寒皆不宜,只能以温和中性的甘味调之)

    2010 12 15 某女 42 主诉:左胸时常痛2年多,象针扎样痛,痛连左臂和左小手指,遇到压迫(睡觉时)或冷(如碰到玻璃板)、或风加重;身体怕冷;头顶痛;舌淡红。(显系左手少阴太阳经寒凝不通,怕冷、恶风、头痛,皆是太阳病桂枝汤证表现,证据确凿。并未言及酸枣仁汤之虚烦不得眠,炙甘草汤之脉结代心动悸,黄连阿胶汤之心中烦不得卧,栀子豉汤之心中懊憹等阴虚阳郁之证)

    这不是寒凝胸脉吗?处方苓桂术甘汤合四逆汤加味,温通胸中之阳:桂枝15 白术15 茯苓20 炙甘草10 干姜15 附子15 川椒10 丁香10 薤白12  桃仁10 红花10 丹参15,6剂。(辨为寒凝大方向没错,但药量偏大,且用药偏于走里,具体指向与病位不合,故效不明显)

    12 22 二诊:症状有缓解,但不明显。知道是药不对证(放在以前我会认为是病重药轻,再加大附子干姜桂枝等药量),再细问,病人心情特别急躁,很容易生气上火,睡觉也差,老做恶梦。哦,不是寒凝证而是火郁证啊,应该用升降散合栀子豉汤加味发散郁热。(寒凝为本,火郁为标,即使先治标后治本大方向也不能说就错了。但这里有个问题,后来出现的标证先前并未提及,有可能是先前用药太过及走向偏里所致)

    处方:蝉衣10 僵蚕10 片姜黄10 豆豉10 炒栀子10 防风10 荆芥10 白芷10 苏梗10 薤白12 桃仁10 红花10 丹参15 ,6副。

    12 29 三诊:病人很是欢喜,所有症状基本消失,也不怕冷了,压痛也差多了,心烦也明显轻了,恶梦也少了。

    明明是怕冷,附子干姜桂枝等温阳无效,用栀子豉汤清透郁热反而有效。这是为什么呢?(此处见效之因见前文所解)

    内经十九病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都冷得牙齿不停地抖了,不是因为寒,而是“皆属于火”。(病机十九条所言火为六气之少阳相火,非君火之热。有的火证并非太过,恰是不及,此条所引显系相火不及之证,何太过之有哉)

    类似的病例很多,每天都能遇到,说明现在临床寒症虽多,但不是只会温阳散寒就行,有不少病表面看是寒症,其实本质是郁热,治疗要清透郁热。(寒热标本有时确实错综复杂,一味温阳散寒地蛮干当然是不行的,但加上清热也未必就万事大吉。寒热毕竟只是辩证的一个表浅层面,八纲中的虚实、表里,在具体设法用药上实际上具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不同意见者,欢迎探讨,希望能心平气和,务求明理,莫争意气。
发表于 2011-1-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恰恰是标本颠倒所致,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者也。如当今颇为流行的以清热降火治口腔溃疡之类即是典型案例。当然也有四逆散证之真热假寒也同样容易混淆,这恰恰说明了无论阴阳寒热都需要有真凭实据作为判断依据,不可仅凭想象而想当然地草率判断。而且寒热之外还有虚实表里当辨,并非非热即寒非寒即热的两头堵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
发表于 2011-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三七生及各位高手点评,学习了!三七先生所言体用关系和气机升降理论,要仔细学习和体会。关于这个病我是这么看的:
    人为何会生病?无非三个来源: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因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内因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内外因指饮食劳逸、金刃所伤。
    现如今外因六气致病风寒多见,内伤七情致病肝郁化火多见。
    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虽然饱暖有余,但是平等正义稀缺,人人精神压力很大、心里多不平衡,肝郁日久必然化火,这就是内有郁火的来源,所以你看周围的人个个都好像憋着一肚子火。
    郁火日久必然生病,只是每个病人的表现不同,这个病人才42岁,就表现为心绞痛(这属于变异性心绞痛,不是冠心病)。虽然表现为怕冷、怕风、头痛,但不是外感或内生寒邪,而是情志内伤所致,所以用发散郁热的药很有效。
    类似的例子我在临床上非常多见,遇到这种病,只要用类似的方子清透郁热,病人心情立马好转,所治之病随之而愈。
    内经言:百病生于气。我理解包括生于外气(六淫)和内气(七情),还有不内外气。
发表于 2011-1-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三七生及各位高手点评,学习了!三七先生所言体用关系和气机升降理论,要仔细学习和体会。关于这个病我 ...
一三生 发表于 2011-1-1 10:05



     是的,内郁化火亦能导致阳不外达的寒象,情志因素亦为致病一大主因,然皆当有脉证参证方可定论。以上辩论只是根据所述症状据理分析,因并未见到患者本人,难免挂一漏万。更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此例强调一下论证理由的充分,以及证据的确凿,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感谢为探讨医理提供生动案例。期待继续赐教!
发表于 2011-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生先生言之在理,字字珠玑,晚辈敬佩万分,有理说理,理是越辩越明。
发表于 2011-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石头 于 2011-1-1 10:31 编辑

希望多些这样的案例分析,这对中医学者是莫大的机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6:33 , Processed in 0.0204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