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924|回复: 9

虽已严冬,仍有人中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和朋友聊天,朋友抱怨说:现在的感冒都让西药给治疗坏了,自己不会治了。呵呵,西医对疾病的干预确实是以前中医没有遇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是个坏事,我们只有经由对比才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就像现在初步兴起的国学热就是在充分与西方文化对比之后兴起的,待若干年之后真正的国学兴盛,中国人才会更加珍惜这饱经风雨的中国文化,也只有经历了西医的冲击之后重新兴盛起来的中医才能更让人记住。同样在西医的干扰之下,中医师要更加完善自己的辨证论治,要比以前的中医更加精进,才能跟上历史的潮流。
现在虽已是冬三月,但是在我的临床中经常能遇到中暑的病人,服用一剂解暑药发热自然退掉。其实在古代的冬三月这种病是几乎不会遇到,因为古代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误治。现在出来中暑的机理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发热,本是一个受寒邪引起的感冒、发烧,如果感冒初起,找一个明白医理的中医很有可能一剂麻黄汤或者桂枝汤或者葛根汤病便会好,哪怕是用传统疗法刮痧等或是西方的疗法不吃药多喝水盖着被取点汗也能好。往往这时候孩子的家长急了,马上要到现在中国主流的西医那里输水,而到了医院,一看发热,退烧药是一定要上的,一般都是选择激素,打完后孩子出来一身大汗,然后热退,家长很高兴。可是现在的高兴还为时太早,因为大约过半天药力过去之后还有可能会再发热,然后又打退烧药,然后又热退,然后又再发热,如此往复几次,小孩的津液便被耗没了,此时再出现发热则是一种气阴两伤的发热,发热特点为高烧,体表光滑一点汗都没有,不怕冷反倒怕热,胃口也差了,身上也没有力气,脉象洪数无力。此时如果是真正的中医辨证论治,此小孩发热,气阴两虚,就是中暑,而且症状就是夏月中暑的表现,不可再用驱寒之药,本人个人观点用竹叶石膏汤、新加香薷饮、王氏清暑益气汤均能很快就好。以个人经验,本人为经方中弟子,凡见此证便用竹叶石膏汤,而且必须小剂量多次频服,只需一剂便愈,另两个时方吾未曾使用,从医理分析亦当一剂愈。
如果把《伤寒论》中别的大夫误治之后的条文去掉,《伤寒论》写的是很简短的,整个一本《伤寒论》有一大半篇章是描述被别人误治之后该怎么救治的。我们不能要求别的大夫不误治,只能要求我们自己练好辨证论治的基本功。
发表于 2010-12-2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高明.谢谢理法方药指导.
发表于 2010-12-2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是阴虚津枯,阴不固阳,虚阳外越之象,如此理解可否
发表于 2010-12-2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是阴虚津枯,阴不固阳,虚阳外越之象,如此理解可否
继贤行者 发表于 2010-12-27 11:28



    暑则火自外来,此则热自内发,状虽似而因不同,谓之中暑,恐令人疑惑。谓阳明体质之太阳病大青龙证,误治为阳明病之人参白虎汤证之变证,或更易理解一些,
发表于 2010-12-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三七生老师的说法,就应该是阳明病
发表于 2010-12-27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主贴还明白,看了跟贴反而不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摄心为戒


    当然在我用的六经辩证体系中是没有中暑这一辩证分型的。但无论是外面天气炎热,迫使体内津液大量越出还是用药迫使体内津液大量外出,其证之机理同,此病按内伤还是外感来分,为通过外力使津液越出为外感范畴,外感六淫中,凡是使气收引的均是寒邪,使气开泻的均是风邪,因此使津液过分越出的都是暑邪,所以以个人观点可以算是伤暑了,其实无论是伤什么,只要知道该怎么治疗才是关键,过分的强调细节没有实际意义。
发表于 2010-12-2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目越多,法纪越乱。其实就是太阳病汗不如法,传为阳明病。
发表于 2010-12-28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篇通俗小文。如果满篇阳明病会吓跑不懂中医的人。
发表于 2011-1-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读楼主的帖子就像发生我身边一样,而且楼主暗指的人也可能认识,原来楼主也是出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看到师兄的文章很欣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6:53 , Processed in 0.0203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