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286|回复: 8

寻找心灵的港湾:一切皆空与因果不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7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宁 于 2010-12-18 08:36 编辑

寻找心灵的港湾:一切皆空与因果不空

    一切皆空
    所有的因缘和合都是一样的,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地水火风空与五蕴的不同组合。
    因缘和合都是美丽的,也如一朵玫瑰花,人生的乐趣,制造因缘和合,参与因缘和合,观看因缘和合,病苦、丢脸、同玫瑰花一样,一切平等,都本无所谓的好坏美丑,都很好。
    一根棍子狠狠地打在水面上,溅起高高的浪花,所有的因缘和合都像这样,好美丽。
    所以,没有错误,抛开一切观念,尽管去走吧,去经历吧,想到了就去做。
我出生,是一个因缘和合,我死去,也是一个因缘和合。这个因缘和合与天空中那划过的流星,没有什么不同——缘起性空也!

但,因果不空
    虽然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之下的幻象,但这些幻象又是又规律可循的,它们并非杂乱无章。阴阳五行,是对这些幻象发生发展结束的最高总结。
    想要“五福临门,没有六极之苦”这个幻象,还得顺从之。      
    因果有漫长的持续范围,要从长远考察一个行为的原因,才能理解其合理性。如果只是盯住行为本身,不去考察原因,就容易感觉不合理,并生怨气。   

听一肝病患者,临死时肝脏爆了,并吐血而死,吐了一盆子血,留下一岁多的孩子,流泪地对妹妹说,照顾下我孩子。因果不空啊,这真苦。



放下虚妄,活在当下
   未来的因缘和合与现在和过去的因缘和合没有什么不同,脱离当下去想未来和过去,实质上是少看了一出戏——因缘和合之戏。很亏。
   还好好活在当下。
   今天看了什么戏?

神存在,灵魂不灭,这让人安心。
    虽然一切空,但神识不空,神识永远是因缘和合的参与者、观看者,这太好玩了,可惜,曾智慧未开,看戏却反被戏给迷住了,看的很苦。呵呵。

   

贪心

既然所以的因缘和合都是平等的,为何非要贪执一些特别危险的因缘和合呢?它们如深渊,跌下去就惨了。看蚂蚁搬家、欣赏瀑布,一样好玩。

与其这样,不如享受清净清白自在!

发表于 2010-12-1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娑婆世界,终究是苦。三界火宅,如何得安?六道轮回,何时出头?
十方诸佛,共赞弥陀,慈悲导师,接引众生,横超彼岸,同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亦复如是师兄(父)热心指点

师兄看如下持觉念佛的开示如何?

谈谈“念佛法门”

请师父开示:现在念阿弥陀佛的人多如恒沙,凭一句佛号真的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一句佛号、一句咒语,即是大法船,往生极乐世界真实不虚。关键看如何“念”。会念速至,不会念者念至恒河沙数,到彼岸不能。

念者,非口念也,口念者名诵。念者,为心念,心念名心忆。心忆诸佛(觉),如恋爱中情侣相思,如新婚中郎君思妇,如暂别幼子盼母,如分别母挂念幼子。如此思忆佛,名为念佛。口动舌转,语出佛名,心念与佛全然不相关,如此念佛,非为念佛也。如此念佛,念至海枯石烂,从时间之初念到时间之末,不能成佛。所以者何?口说佛语,心不关佛也;不是真心思佛,纵佛真心思你,单相思也,单相思者,不能成为眷属。故如此念佛,终不成就。

如何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口中念佛,心中亦念,口诵心念,念念不散,制心一处,止于佛号,念至念淡觉起,念至觉起如光、如昼、如清醒夜、如月临照、如镜生像。如是,真佛来应,真佛来矣。若非如此,于念中有佛形像,或大或小,或微笑或严肃,或放光或不放光,或此佛或彼佛,皆不是真佛也。乃念头妄化,幻相也。真佛者,乃无相觉相,非人形象,非物形象,非佛像形象,善知识莫错认真佛,著他魔化。

善知识,念佛持觉,持觉念佛,可助真佛早日应现。持觉念佛,念佛持觉,乃是以因地觉,借以佛号,达成果地觉。如此念佛,佛能早来。若念佛与觉无关,无觉而念佛,念佛成就者少中稀有,稀中少有。若念佛不离觉,离觉不念佛,可早日成就。

真念佛者,念佛即是念觉。所以者何?佛者觉也。若念佛非念觉,不是真念佛;若能念觉者,佛已来吾土。善知识,念佛且莫离觉,离觉亦莫念佛。持觉念佛是为正念,念佛持觉将得正觉。善知识念佛,一定要念不离觉,觉不离念,离觉不念。念念有觉,觉中念念,如此念忆,成佛速矣。若非如此,念破嘴皮,口舌吐血,不能成就!

有善知识教导人说,一心念佛,念到佛号脱落,便可见佛。但有善知识念到佛号脱落时,却心生恐惧,立刻恐惧念生,当面与佛错过,所以者何?为因地未持觉矣,为初修未以因地觉修果地果矣。善知识持觉念佛,不必强求念头脱落、一念不生之时,但持觉性,念至静处,念淡觉强,自能见佛。如一人看灯光,初始瞪灯看,而后瞪光看,以至最后只见光不见灯,如此便是“念淡觉强”,如此便是佛光呈现。佛光呈现,我佛来矣。

善知识修行,千法万法,千修万修,莫离觉性。佛即是觉,觉即是佛,离觉修行,与佛无关。与佛无关,不能成佛。觉即是净土,末法修行,有大善知识极推净土与念佛法门,此法可矣,但知念佛即是念觉。念觉即是不离觉,且莫空想佛形象。以空想佛形象为念佛者,离题万里。善知识但知此事,以念觉为念佛,以不离觉性行住坐卧,为真念佛;若非如此,便是盲人摸象,以非象为象,以象为非象。如此不但迷失真象性,亦迷失非象性。非者即幻。如此念佛,是幻非真。善知识念佛念佛形象,全入幻里。

善知识,一句佛号确能入极乐世界,但要正念,更要正觉。邪念错觉,不能成佛。念佛者当念觉性,佛者觉也,一心念佛即一心念觉,一心念觉即时刻不离觉知。于一切时处不离觉知,实名真念佛。但此念佛,能真成就!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4d23f60100nmg1.html
发表于 2010-12-1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极乐世界前最好消掉自己前生或是今生的孽障,所以说七十岁之前有精力的话还是该修一些消孽障的法门,无业往生更轻松更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思议:
     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推测、去思想道是什么。假如实相道体能够用思想得到的话,那还是属于妄想意识的范围。
   因为这是修持求证的境界,不是思议的境界。
===
呵呵,我有点思议的倾向。
   还需努力持戒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但玩火自焚。
    玩一次,就留下一次心理烙印,有些东西,很容易留下强烈的心理烙印。比如毒品、游戏、色情……
    一个普通的吃,对食物美味津津乐道,滋滋有味地品尝,精心制作,久之,都可落下贪吃、吃过饱的毛病。那可怜的脾呀,将受到深深的伤害。
    我常常想,病好治,难治的是贪吃等生活习惯!
    恒念一切如幻,经常检点:
        小心贪执,一旦贪执,将落下疾病、丧失逍遥自在。
发表于 2011-1-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努力持戒、持戒……果果不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的鹓鶵,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如果心如鸱,以腐鼠为最大乐趣,则逍遥不起来。

   真修实干莫空谈,我的贪嗔降低了多少?
   从贪吃做起,引导语:
         要瞬间的口感,还是要持久的身心轻快?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3.15重点修行:
观想放下之理,尽力处理好各种关系,理得心安。
对心念保持觉知,不跟毫无意义的杂念跑,静则一念不起!
对身体内外保持觉知,时时放松,言语柔和!
抓重点,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每天做好几件事。
戒吃,让腹部时时宽舒,饿一点都没关系。
但从如上努力,不问何时结果!每天努力了,就因此欢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7 13:42 , Processed in 0.0289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