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753|回复: 1

那人·那药·那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铺的名号后边一般都加一个“堂”字,如:同仁堂、达仁堂、九芝堂、西鹤年堂等等。
    药铺为何要称“堂”呢?这来源于东汉的“医圣”张仲景。


                     那人·那药·那方


    说起张仲景,那可了不得,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被尊为“医圣”者,必有其出奇之处,张仲景可称传奇人物。
    人的传奇。张仲景亦官亦医,且是大官。他官至长沙太守,故有“张长沙”之称。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行政一把手:市委书记或是市长(当时官府只是一套班子,不是现在这样党与正府各一套)。医术只是张仲景的业余爱好。他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叔父张伯祖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对于医学,张仲景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学得特别通特别深特别透,可谓医药天才。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除了勤学医学著作,以及跟叔父学习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子,张仲景就去拜师求教。

    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范牧在《张仲景的传说》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医叫沈槐,70多岁了,但无子女,后继无人,没法将医术传给子孙,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谁也看不好,病越来越重。张仲景知道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并且叫他一顿吃完。沈槐看了药方,觉得很好笑,遂叫家人按方做好药丸,挂在屋檐下,看到这一个个的面团他就笑:竟有人如此治病!逢人就指着药丸取笑张仲景。过了些日子,不知不觉间病竟好了。沈槐这才恍然大悟,对张仲景又佩服,又惭愧,最后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

    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天去仲景家玩,张仲景诊断说他患了消渴之症(糖尿病),现尚初发,三月之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宁远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回家后将药方扔掉。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急忙去找张仲景。但仲景说,已经晚了,无力回天。宁远想反正只能活六个月了,不如趁还能走动去游山玩水。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告诉张仲景:自己游山玩水到了茅山,见这里风景秀丽,就在清玄观当了童仆,老道见他有病,就给他治,最终治好。张仲景深感山外有山,于是离家奔赴茅山清玄观拜师求艺。

    张仲景行医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名叫王仲宣。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病疾”(麻疯病)的病原。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你还是先服几剂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患有“病疾”在那时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以为是吓唬自己,便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恼怒地说:“服过了。”张仲景说:“不像,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啦。”王仲宣还是不信。果然20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不治身亡。可惜一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病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丝毫没有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
    一开始,张仲景多在公务完成之后于家中或后堂给人诊治。但不久,前来求治者越来越多,应接不暇,于是张仲景干脆就在长沙太守的大堂上,坐堂看病开方用药。(只这样说,你也许引不起内心的震动,那么试想吧,如果现在的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也懂医术,于是就在办公室里公开接待患者给人诊病,这样的话,你震动不震动?是否能成为全国级的爆炸新闻?)张仲景的这一举动,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这种精神,便把坐在药店里诊病的医生尊称为“坐堂”。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某某堂,这就是中药店称“堂”的来历。
    书的传奇。张仲景活了70岁。在他约50岁的时候,根据他的所学所悟,及大量实践经验,张仲景写就了他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当时还是竹简书。
    东汉末年的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活人,使动用法,即“使人活”的意思)。喻嘉言高度赞扬此书,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
    张仲景去世后,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散落民间,多年间杳无音信,竟不知所归。
    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太医令(宫廷御医们的首领)王叔和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但《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始终找不到,没了踪迹。
    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到了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熟知《伤寒论》的王洙发现,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
    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将《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此为《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至此正式分为了两部书。
    《伤寒杂病论》被认为是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中医界有“四大经典”——四部被称为经典的,学中医者必读的医书,张仲景的这两本书都被列入了其中,一人独占两部!(其它两部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在我国,自东汉以后,无论有多少医学流派产生,张仲景都是唯一的“宗师”。他的治疗原则和医疗方法被奉为经典,指导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唐宋以来,张仲景被尊为“万世医宗”。像文圣孔子一样,张仲景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最高推崇。《伤寒杂病论》成为了中医的灵魂,被后世乃至现在一代代中医虔诚奉行,书中所载的数百个药方更被称为“经方”。
    《伤寒杂病论》共载药方二三百个,可谓个个经典。张仲景所用的方剂,大多只有三四味药,配伍严谨,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所以,《伤寒杂病论》中的这些药方,被称为“经方”(药方中的经典)。
    这真是个传奇人物啊:人是医圣,书是经典,方是经方。看人家这一辈子活的!看人家的成就、做为!在医界,可谓千古一人!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日本对仲景学说推崇备至,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医学界运用现代科研手段,对仲景经方逐一进行严格的检验,惊喜地发现仲景方虽历经两千年,仍具有巨大的医疗实用价值。因此,日本药检局对凡是应用张仲景原方配制的成药一律给予免检。日本是把张仲景的方原封不动,直接、放心地拿来制药。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出品的中成药产品中,伤寒方一般占60%以上。   
    话题是否扯得有点远?
                                                                                           那店·那规·那韵


    北京,比起南方的许多城市来,是个特别讲究的城市,有板有眼,中规中矩,在许多事情上都是这样。
    老北京的中药铺,整个抓药过程程序严格,非常讲究。
    生客熟客一律拦在柜台以外,所以柜台又叫拦柜。这样能防人乱出错,保证伙计远离杂乱,能够平心静气地抓药。
    伙计收到药方,就开始抓药的过程。
    先粗看药方,如果缺少哪味药,他会立即告诉顾客,如不缺药他会笑着招呼顾客在柜台外椅子上等候。
    伙计将药方展平,并用镇尺压好,然后在柜台上铺好大大小小的包装纸,依次用戥子按剂量抓药。一个药方可能要抓三四副(也称三四剂)药,每一味药都要单独包成小包儿,而且每小包药内必须放入一张相对应的小画片,该画片印有该味药的药名和该药的图形,为的是让顾客在煎药时再复核一遍,以防出错,画片的大小相当于半张扑克牌。
    用戥子称好药后,并不急于包包儿,而是要请另一位师傅,按药方依次核对,无误后点头应允方可包上。

    这带小画片的小药包儿,小药包儿并不捆扎,而要将三剂药的小包儿合成三个大包,三个大包的尺寸和形状完全一样,每一剂药都包成平顶的金字塔形。
    大药包的包装纸上印有店名、地址、经营内容等等。
    每一个大包都要用草绳儿捆牢,草药中如有需要先煎的,则应单独捆好,拴在大药包外,同时向顾客交代清楚,三剂药捆好以后要将药方和小网子别在大药包上,结账后整个抓药过程方告完毕。
    看这做派,是不是讲究?这已经完全是超出了单纯的买药、卖药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道风景,一种韵味,古味悠长、余音袅袅啊。如同茶道一般。在旁观看这一抓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观景、享受。
    您再看看现在,这个喧闹、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不知道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
    现在整天强调的是敬业、爱岗,还有企业文化。但不知道体现在哪里。
    有时,在许多事上,难免会发出今不如昔的感慨。
发表于 2010-11-1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7:08 , Processed in 0.0214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