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枕书东篱

我们的先人到底有多智慧?-----樊馨蔓博客文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文化,伟大的传统文化  关爱生命(书本26 博文148)

道长:“道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它不仅支撑了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养育了中国的佛教和儒教。道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东方文化的核心即是‘道’的思想体系,它包含了东方文化对宇宙,对生命最本质的理解。当代文明的成就使得我们在今天,有条件更清晰地描述和认识这一古老东方文化,东方文明的内核。而在这一条件下,东方的道文化思想对当代文明的构建,以及科技发展与革命,也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时代,但是,这个文明的开篇却是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呈现出来的‘文明冲突’。人类未来社会是文明冲突主导全球政治,还是由文明冲突带来文明对话和文化互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焦点。这其中,东、西方文化的互相对待以及融汇,将决定当代文明的进程。这里有光明,也有黑暗。”

道长停顿。思索着什么。

道长:“所以,我们的宏道既是一种文化的沟通和传播,我认为从个体而言,也是我的一种修行。人在宏道的过程中,道也在宏人,因为人本身是在道中,道也在人的身上表现出来。

“我们人因为个体的差异性,把世界分得太清楚了,因为个体的我,而把世界隔离开了。我们以个体的有限性,破坏了宇宙的无限性。当今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一个细胞,足以克隆出一个人;而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就认为,我们人是整个宇宙的一个部分,是宇宙最精密的一个细胞。今天,由于我们不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不知道、也不大愿意相信我们的生命记录有大约五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史。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去和那个无限的我沟通,也就是与道的沟通。《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无限的人,有一颗无限度的心,能够打开束缚我们的界限,最终我们才能够获得。这也是修行。

“道在每一个时代的显象不一样。我们在二十一世纪,抛开一切迷惑的假象和种种遮挡的阴霾,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核心之中的两个字:生命。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的是生命。这也是人类一切的文明之中始终占有主导的一个主题:关爱生命。”

“我们再重申,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以和文化为核心和表象的,而西方的文化是以分文化为基本和表现的。东方是和的文化,西方是分的知识,在很多具体方面显示出来。西方有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数学家,等等等等,还可以分得更细。中国人从来不是。我们自古开始讲究的,研究的,都是一个‘整体性’,体现在文化,医学,美学,书法,住宅建筑,家庭观念,等等的一切方面。‘分’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一直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文学作品里面,一个大家族衰败的特征,就是从分家开始。我们古人,即便是一个大政治家,也可能既是现在所谓的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在人生的成功体现上,也是一体的。我们中国人追求的是‘君子不器’,‘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因为我们是一个和的文化,如果你不是务本,如果你只是一‘器’,那你就不是君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现在,文学家是一个种类,艺术家是一个种类,科学家是一个种类,哲学家是一个种类,等等,这些种类里面还有各种更细分的种类。回到君子不器,这‘种类’就相当是一个器物,当一个东西被‘器物’了,被‘明相’住了,概念住了,那就不是我们追求的上善若水了。一种文化也会因此而出现衰弱。

“上善若水是什么呢?水没有形状的,他遇见什么就是什么形状,他永远是水,装在什么东西里面就是什么形状。一个君子,既可以接受科学,也可以接受哲学,还可以接受艺术,如果你悟了道,你什么都可以接受,哪个不是道?你领悟了,你就会抓住实质。我们现代人在很多时候是屁股决定大脑,你坐在哪个位置上,你就会从哪个位置去思考。而君子呢,永远是脑袋决定屁股。因为他知道屁股只是我们的一个位置,一个角度。

比如说你目前是站在一个杯子的角度上,你自己要很清楚,但是很多人就是会因为站在了杯子的角度上而影响了思维,因为除了杯子他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不愿意去看到了。他没有整体的感觉,但是他又确实很懂得杯子。这就是西方式的教育,一个一个学科去分,去学,学得很枯燥,很累,再成功,也是一个细小的部分。而整体感是跨越这些超越这些的。是中国人的世界观。

道长:“为什么我说在这个世纪,我们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要合作相融呢?因为一方面,西方自己分类科学的发展已经到达了瓶颈,大多受到制约,反过来他们科学的发展到了今天,西方人终于能够依靠自身的科学成果来展示,表述,证明中国的文化了。而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也因此可以借助西方的文化作为载体。这就像灵魂和肉体的关系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枕书东篱 于 2010-11-23 14:07 编辑

东方文化,早熟的文化 ( 博文154 书27)

道长:“人类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术的时代。术,就是技术,它包括了今天的科学技术。但是这个年代的术,它们相互之间是隔离的,像内科不懂外科,外科中的肝胆科不懂肾,肾又不懂骨伤科,这是以西医为例,它以术为主导,而且越分越细。以个人为例,在这个‘术’的年代,专业的,技术型的人才,越来越多,这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术’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小问题,但是,中国的文化根基是‘天人合一’,是‘君子不器’,如果一个人真正悟道了,他是‘君子不器’,只有在没有悟到大道的情景之下,君子才可能变成为一个器物,会为表象所吸引。所以,看待当今世界的文明,越发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信心,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古老的文明,在当今必定会成为全世界文明的主导,因为‘术’的局限性太大了,人们越依靠,越彷徨,出现的问题越多,越难以依靠。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的文化,从中国文化的纵深、与整体性来了解中国,了解人,了解社会与宇宙,这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它与中国极其古老的文明是衔接的。”

“我们东方的文化特别的早熟,它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和发展了,在唐代以前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文化模式,这个文化模式在它一起步的时候就是大成的,它过分的早熟了,这是它的极大遗憾。所以无法沟通,因为它的伟大,而天生缺乏普适性,除非你自己,我,经过修炼,否则觉悟不到这个境界,很难感受到其中的精髓。”

亚女:“即便是修炼了,就能够悟道吗?也不是人人都能够的,所以更让人怀疑了……”

道长:“修炼和读书一样,有的人程度高,有的人就程度低,有的修出来了,有的没有修出来。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感受又难以传递,难以分享。而西方的科学就不是这样了,西方的科学是可以普遍的,可以大家都适应的。像我有一个手机能够接受到信息,你也能够有一个手机也可以接受信息。这样一来,当然是西方的科学容易让人接受和相信,因为它不仅是简单,而且有普适性。但是,必竟西方科学的发展,还在一个区域的过程。”

道长:“人是万物之灵,宗教又是人灵性中的最杰出部分,它提示了生命的久远的过去。我们东方古老的道文化,与当今人们认同的‘科学’是相同的,不同的语境罢了。我反复提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说一段话:现代世界物理学的成就,几乎都是对中国传统道家学说的回应。还有科学之父,我们人类历史上巨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现代科学的成就建立在两个伟大的发现之中,一个是希腊的科学家发现的欧几米德的几何学体系,第二就是通过系列和系统的实验,发现了事物中的因果关系。他说,这是西方的成就,中国的哲学家没有发现到,这个不奇怪,另人惊奇的是中国人把结果同样做出来了。

道长:“我们中国的古人是站在宇宙的角度上最直观地理解世界,然后又在我们的生命体,通过我们的自身去求证。于是他们给宇宙建立了一个核心的框架,就是我们宇宙生命的大框架。就像西方的建筑学家,他们始终不了解为什么中国人能够在那么多年以前,就可以在几十公里之内把坐标定得那么准确?他们不知道我们是以太阳为坐标来确定方向的。中国的古人取象比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自己,和宇宙之间形成一个大的架构,一个了解生命的象数模型,这就是我们说的易之道。我们的先祖是从这个角度上去认识的生命。

道长:“如果真要讨论问题,那就要有突破局限,认识事实真相的勇气。我们说过,我们中国的古人,是政治家,又是诗人,可能还是医生,是书法家,文学家,等等。我们的为人处世哲学,是追求‘不器’的,一项强大专业的发展,有时候反而是真正局限自己的发展的。因为局限了个人有可能产生的巨大的发展,从而广泛的来说,也局限了一个民族长远的发展。即时的利益永远是短浅的,因为历史太浩瀚,太漫长了,中国目前的落后,几百年来的委屈,甚至窝囊,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还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还是几千年不散的大家庭,中国的古老文化,还是当今现代文化的起点,甚至是支撑,这是太了不起、太伟大的事情了,在这个星球上,有几个文明是千年以来持续到今天、至今还不断代的?你们知道你们是谁吗?你们在做着什么事情吗?真的是鱼儿在水里,它可能不知道水是怎么一回事,你们也可能不大清楚‘道’究竟是什么,但是世世代代,传承着‘道’之中国文化的,是你们,是我们,是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血液,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认为,我们日常的分分秒秒,对父母,对他人,对自己,都在传承着这个东西。不同的是,现在的我虽然还在‘水里’,确实越来越不明白‘水’是什么,但是我们没有离开这个水啊,离开了,我们活不下去……在我们这个年代,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弥补自己的文化缺血。完善对我自己的了解,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断断续续的,拖至今日,终于贴完了,但愿更多的人看到,接受并深爱咱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愿这伟大的传统文化在今日重放灿烂光芒!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沉了,将它顶一顶。因以后调理身体,不能常上网了。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此帖,生发善心,那我们的地球会越来越美好。
发表于 2011-5-2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李一的理性评价
1 识
  博闻广记;一般人难以比肩。

2 言
  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
  结合其识,即使他修行成果不彰,但仍可将道家学说传递给有缘人;有人因此而受益也未可知。

3 智
  反应敏捷,对答如流;综合各类知识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其智,普通人难以企及。
  多少社会贤达江湖名流被其风采所倾倒。

  惹来风波不小,上智尚需时日。

4 行
  按公开信息看,有一定道家技能修养。

5 德(能力的使用的方向)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发表于 2011-5-2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枕书东篱

这三本书,想要电子版本,有吗?东篱?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她的博客,这三本书都是博文结集而成,从头看博文就行了。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75948372_0_4.html
发表于 2011-5-3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铮儿妈妈真了不起啊!这样的好文我留着慢慢读,谢谢了。
发表于 2011-6-1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其中的2本,我有电子版,有空我整理了发个链接上来
发表于 2011-6-1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从哪里知道这几本书的呢
我是有人发了10本善书,里面有一篇里提到<世上有没有神仙>,然后我去看的
发表于 2011-6-24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书电子版从这里下载,一共3本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63098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4 17:40 , Processed in 0.04161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