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133|回复: 10

小议“肾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肾病日久,必是虚劳,却以六味、左归之属径补其肾,不惟不效,反助湿气,湿乃土气,更伤寒水,病永无愈期矣。      
    此病,唯有从后天脾胃着手,俾土能生金,金能生水,可期其逐渐恢复。大抵以理中汤加茯苓、黄芪、麦冬、五味子、砂仁辈治之。方中具体药量可随证加减。为做一示例:
    黄芪13克,党参7克,白术8克,茯苓8克,炙甘草3克,干姜8克,麦冬11克,五味子5克,砂仁8克。
                                                                                                                                   水煎服,日一剂。
发表于 2010-9-1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取麦味理中,补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意,不错。然治肾病不唯此方也,临证尚需辩证论治方为正道。
发表于 2010-9-17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相克,俱言邪气克伐正气。譬如土克水,乃土湿过盛,则寒水不藏之意!
所谓补脾胃,有很多含义,有补气、补阳、补阴之别,笼统讲补,无甚意义!
发表于 2010-9-2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哥,请问因手淫过度导致的心脏病能治好么。只要稍微运动一点,包过上楼,走路走远一点。甚至睡觉的时候翻个身。都会导致心脏沉跳,整个人很不舒服。而且身子已经非常虚了,着个样子用中药还调的回来么。
发表于 2010-9-2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看过彭博士的补精全攻略吗?李可老中医也说过,万病不治求之于肾。现在正值秋冬时节,补肾要抓紧呀。
http://pengboshi.blog.hexun.com/29109370_d.html
发表于 2010-10-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天寒地凉,草木凋零,“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黄帝内经》冬天万物生机闭藏,阳气潜伏,养精蓄锐,以适应来年春天的生机。人体阳气也潜于内,阴精固守,机体能量蓄积,此时正是进补的最好时机。所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

冬令进补,是治疗虚弱病症,防病强身的大好时机,也是民间的传统习惯。冬季进补的目的是因为冬季是“藏蛰之令”,在闭藏中酝含着活泼的生机。根据《内经》“藏于精者,春不病瘟”的理论,此期服点补益药物,以增强“肾”的“藏精”作用,使肾气旺盛,体力增强,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以备春夏生命活动亢奋之需,达到春季不生病或少生“温热病”的目的,此即所谓“春不病温”之说。这既有平日调理的性质,也有积极防治疾病的意义。

民间还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谚语,还有“冬至日进补”最好的说法。因为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也是天地阴阳气交的枢机。阴盛阳衰,阴极生阳,一阳萌动,故冬至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此时进补,药力易于蕴蓄而发挥效能,是虚弱病症调养的最好时机。因此,民间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日开始,认为可与宇宙间天地阴阳气交相合。从而更有效促进人休阳气的萌生,涵养精气,内藏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

冬季气候寒冷,故冬宜遵循温补原则,进补多选用温燥之品,如高丽参,鹿茸,核桃,红枣等。既能振奋阳气,祛寒健体,鼓舞生机,同时又可以使温燥补品的温热之性得到制约,避免其副作用。

但是,祖国医学强调“辩证施治”,就是一定要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进补也是如此,在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在特殊情况下还应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来选用补药。冬季进补温热之品不能用量过大,否则,反有耗阴伤精之弊!
发表于 2010-10-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肾病日久,必是虚劳,却以六味、左归之属径补其肾,不惟不效,反助湿气,湿乃土气,更伤寒水,病永无愈期矣 ...
汉唐气魄119 发表于 2010-9-16 21:22


没错!肾水是补不进去的,肾水是靠金生的
发表于 2010-10-8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花开声音

谢谢您指引的这篇文章.
发表于 2010-10-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突然看懂了,知识就那么奇怪,突然就悟了。
发表于 2010-10-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则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蛰伏,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故若“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
   地魄天魂适宜,则下寒上热不至也。
   汉唐气魄119的方子如对症,则临床应该比较有效。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8 07:33 , Processed in 0.0189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