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106|回复: 13

生命如此3-樊导最新的博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ecba1b0100lgp2.html

我不会写字了,怎么写,都觉得要被人骂,呵呵,这个时候才觉得人生很有拖累:心里在意谁,谁就是拖累,像有家人,有好友,有单位,有同事,有职业……有什么什么就是拖累,被拖累着,都要被人奇妙地拿出来说一下,一切都是我的祸首源头,让我真是担忧害怕。

这个年头不让做“好汉”呢,有事都要一起“被”出来当。所以做人要洒脱很难哦,金圣叹当年被冤死刑,第二天正午将处决,头一天他尽全力用金子买通狱卒,说服他冒险将自己的遗书传给家人。遗书内容,竟然是“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如此洒脱真是人之中的精华!草药之中的人参了!嗬嗬……

我不是草药中的人参,我可能是蔬菜之中的胡萝卜:有一点点药味儿。然而实质是维生素巨多的蔬菜,根本就不是药哦……

我已经仿佛没有权利为自己辩说什么了——骂我的不让我说,理解我,了解我的也不让我说。我也知道:也无需辩说。我说的话都在三本书里,《世上是不是有神仙》,《生命不仅仅如此》,《生命可以如此》。我的愿望是:全民健康,防患于未然,宁“退而织网”,不“临渊慕鱼”,保护照看好自己,离手术刀和药品稍微远一点点。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种需要源远流长。

于是,为了不让这般惦记我、与那般惦记我的人再惦记我,我真就这么多天没有说话。我看雨看月亮,这几天雨下得人担忧,月亮出来了倒是又圆又亮又好。一直看到昨天——

昨天的《广州日报》,出现了“国学家汤一介教授被曝曾向李一授匾”的文章。

我从月光里面转过头来,真是吓坏了——这是干嘛?怎么用“被爆”这样的词在一个八十多岁的,学问卓越的老先生身上?

我再害怕,也不至于假装失语了吧?起码我还有一丝与“爆料”相关内容的好奇——

我拨打天舒老师电话,有点战兢:“那个报纸……网上也有相同内容了,还有汤先生的照片……汤先生最近好吗?”

天舒:“汤先生天天都在忙于《儒藏》的编纂工程。《儒藏》是我们国家的重大项目,汤先生是首席专家,每天要投入大量的工作和精力……”

我知道。我上一次与出版社一起去面谢汤先生,汤先生就是在忙碌于《儒藏》。一个衰老而稳健的身躯(这个时候我用词不当是需要你们的宽容、理解的!)。

天舒:“汤先生83岁高龄了,德高望重的学界长者,医院多次书面通知汤先生,要求他全天卧床休息,但是汤先生为了这部《儒藏》,仍然坚持带领着海内外的400多位学者日以继夜的工作。”

我继续好奇与不解:“汤先生与李一道长有很多‘业务合作’吗?”

天舒:“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说‘业务合作’。这两年中国文化书院主办、参与主办、协办了一系列阐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武夷山国学讲坛,‘禅宗中国’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第三届道教文化研讨会(江西龙虎山),‘儒、释、道三教缘聚武夷,茶和天下’,成都杜甫草堂国学讲坛,等等,都是促进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的活动。中国文化书院在缙云山建立‘中国文化书院国学研究基地’也是其中的一项,我们的工作也是依法合法,受法律保护的。将这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用‘上网搜索’‘爆料’这样的词汇,真是把中国文化书院和汤一介先生给诋毁了。”

我是真的不知道:中国文化书院是干什么的?

我问了天舒。

天舒:“中国文化书院建立在1984年,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慎重考虑与支持下成立的。汤一介先生是中国文化书院的创始人之一。这些年来,像汤一介先生,梁漱溟先生,冯友兰先生,季羡林先生,张岱年先生……等等,都是以毕生的精力在致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国文化书院的宗旨就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唉唉!

我挂电话。

我都觉得对不起汤老先生。

写了半天“孝、敬”的文章,写了那么多“孝里面包含一切世出世间法,在家能孝亲、能友爱兄弟,这就是悌;能报效国家,就是忠”,我还是被旋在事态的漩涡中。

不要用那么不敬重的词汇攻击一个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老人!“孝”在家能敬养父母老人,友爱姐妹兄弟,在社会就是尊敬长者,忠效国家。这些不懂事的记者,真是吓死我了!

我还应该说什么呢?

重复一些句子:

“善人晓得君德,关天下的安危。受人恩惠,不思报德,日久并忘记了,这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善人把善报天地,把忠报君王,把孝报父母,把义报师长,人的恩,也要一饭不敢忘”;

“善人率真了心,便件件事做得真诚,丝毫不愿意欺人。善人放正了心,便件件事都要做得正经。善人看苟且的财色等事,犹如禽兽路头决要立定主意,必不肯做的”;

“人的仁,便是慈悲的心,初出胞时,就带来的,这点胎元,斫消不得。善人时刻想着胸中本善的趣味,时时有一片恳恳切切、痛痒相关的意思。那浅乏慈悲、性气清冷的,受福必薄。乃知慈心,正是胸头的一团暖气”;

还有,就看看月亮吧。读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今天已是“秋江花月夜”了。在今夜的月光普照之前,我将早上不到八点就开始写的文字,看一遍,重写一遍,再重写一遍……

一直到现在的“天色向晚车潮回涌鸟儿归巢黄昏轻柔降临亘古未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好在月亮一样的明亮光洁。

至于天舒老师的温文涵养,也有故事可借说。那个故事是“黑牌、红牌”的故事。很好听哦,天舒老师让我敬佩——嗬嗬个人观点!无需讨论。骂声多,故事我就不讲了、独自享受——我胆子小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赶快转给坛子里的朋友。怕又给和谐了,好歹这里还能看到:)
发表于 2010-8-2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2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真想念《拯救灵魂计划》。莫名其妙的插曲希望能尽快过去,继续看到樊导新的博文
发表于 2010-8-25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地址呀,我还每天上她前一个ID,看不到!
发表于 2010-8-2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 每天还在看原来的ID呢。
发表于 2010-8-2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后面评论里面有人贴的“共济会”资料,真是恐怖啊,这个世界!
发表于 2010-9-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些愚昧的人啊,说假道士李一是神仙的人,可信度有多少??
学传统文化,信佛,修道……,要具备正常人的思维模式啊。
发表于 2010-9-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间明白了“真作假来假亦真”啊
发表于 2011-1-3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无意间看到<生命不仅仅如此>
今天有意来到这里,顶起来
《世上是不是有神仙》,《生命不仅仅如此》,《生命可以如此》这些书对我来书,感觉打开了一扇窗,或者说是证实了以前不确定的一些想法
发表于 2011-2-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我很喜欢樊导的文章。看看这篇文章,感觉很悲哀。
我说的话都在三本书里,《世上是不是有神仙》,《生命不仅仅如此》,《生命可以如此》。我的愿望是:全民健康,防患于未然,宁“退而织网”,不“临渊慕鱼”,保护照看好自己,离手术刀和药品稍微远一点点。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种需要源远流长。
发表于 2011-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樊导不写博客了吗?我好久没看到更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4 01:33 , Processed in 0.0290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