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8|回复: 0

抗抑郁药的市场与客户等量大暴发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ay 于 2025-9-29 22:39 编辑

昨天在三七养生公众号上发布了《被”精神分裂“与被诱导”自杀“》一文,得到了读者热烈的回馈。好多位朋友回忆了自己的看病经历,被医生热情地劝导服抗抑郁药:




这么热情推销抗抑郁药,那这个药品的市场肯定很大。查了一下2024年抗抑郁药的市场销售情况:

2024年,国内抗抑郁药的销售额突破了历史记录,光国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1亿元,同比增长达6.01%。考虑到别的销售渠道,抗抑郁药品的市场是非常惊人,任何一个医药集团都不可能忽视的。

机构们都这么专注于开发”抑郁症患者“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抑郁症“在多种”精神疾病“中市场分额最大:


这个产业链的主要环节简洁明了:
通过社媒、医疗机构、学校发现或培养“患者”(主动或被动皆可)--->由各类医院经过认证的医生对“患者”加以认定或确诊 --->终身服药

通过媒体和“调查机构”,渲染现在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有“精神疾病”,慈祥地劝导人们注重心理健康去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


热门话题的内容都是经过产业链设计的,不是无缘无故的。

通过媒体宣传是不够的,采用一直很成功的“免费体检”的模式,对大众进行免费的“心理调查”才是获得潜在客户的最有效途径,加以培养和引导,使之成为合格的客户。

免费测试这一市场营销活动最容易推广的场所和人群是什么?当然是学校与学生!这个是屡试不爽的。孩子在学校,绝大多数家长是没有干预能力的。

所以上海的心理测试问卷中,一口气就设置了多达40个有关自杀的问题,急切地问孩子想不想自杀、是否为自己准备好了割动脉的刀片。这样一趟下来,简直是涸泽而渔了,孩子当中几乎就没有漏网的精神病患者了,打底都是严重抑郁症患者。




2025年起,全国正经的中小学都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或筛查。吃相会不会象上海的生意人一样难看,不得而知。如果你被告知你的孩子有什么“抑郁症”之类的,不要紧张,只是高级电诈而已。家长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要轻易让渡你作为家长的权利,不要图省事而让孩子轻易服药,那可能是家庭灾难的开始,导致那样的结局的话,保证没有任何人会为你分担责任。现在这个社会最不缺乏的就是药,你需要的话,半夜三更都可以下单送上门,可能还能报销。耐下心来,带孩子多看看风景,不要随意把孩子当精神病患者对待。上学是很重要,但生命难道不是更重要吗。如果生命都没了,或者精神都给恶意毁了,别的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然,自己或孩子怎么被毒打的都不明白。培养关联思考的能力,不要孤立地看事物,如《中庸》所述:,
君子之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德,是智慧,是判断前因后果是非曲直的认识能力,是保护个人、家庭与民族生存的执行能力,不是做一个高尚无用的废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10-9 06:18 , Processed in 0.0157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