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13|回复: 0

癸卯年暑期震园学琴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好 于 2023-8-21 13:07 编辑

       从震园回来已经十几天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慢慢梳理着纷繁的思绪,同时也在感受着身体上的一些变化。
       与古琴结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一听到拨动琴弦发出的空灵悠远的声音,就是喜欢上了这种中国古老的乐器。之前对古筝和古琴还傻傻分不清楚。15年买了一张琴,但一直没下决心去学。偶尔拨动琴弦,心里都会感觉到非常舒服。闲置了两年后,17年找老师认认真真地学了三,四首入门级别的小曲子,也断断续续练了一段的时间。各种事情一多,心静不下来,也就荒废了。后来知道先生在震园也开设琴课,非常向往,但一直未能成行。今年先生重开琴课,5月的琴课虽然还是有事没能参加,但重新又练起了古琴。机缘和合,报名了8月提升班的琴课。说到参加震园琴课的目的,一个就是想学习琴曲,尤其是《良宵引》,本想预习一下,但很多指法不会,对曲子完全找不着感觉,觉得自学几乎没有可能。同时也是想来震园感受一下。再就是带着一个疑问而来,为什么先生弹的琴曲会有这么神奇的疗愈效果?对于这个问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想先生是不是在弹琴时使用了什么神秘的功法。也不知道先生在琴课中是否会讲到。课程结束,对身心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收获远远超出了来时的预期。
  其实对于我来说,琴课从8月1日前往震园的火车上就开始了。在火车上看到了玄逸老师在群里分享的先生回复一切会更好师兄的一段话,先生讲了对于高山与流水曲意的理解,当时就非常感动,不知为何就流下了眼泪,一路上反复读了很多遍。
  习惯了早起,在震园的几天,每天清晨5点半都会沿着青苔石板小路,去到潭边站站桩。清晨的震园,空气清新宜人,混和着青草的气息沁人心脾。鸟语虫鸣,声音轻快悦耳。溪水潺潺,水中鱼儿不时地越出水面,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水面荡起阵阵涟漪。青山倒映在绿水,巨大的山石依山巍然耸立,静静地伫立水边,望着它,心里会感觉非常地安稳踏实。远山如黛,烟云缭绕。在这里自然万物和谐,宁静,使人身心无比舒畅,放松。
  几天琴课下来,完全颠覆了之前对学琴的认知。一直以为学琴一定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这样的模式。而先生的教法完全不同,教授的是学琴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始时感觉压力山大,完全没有信心。但沉下心来,一句一句地磨,一句一句地练,再加上各位老师和师兄们的热心指导帮助,竟然也把整首曲子顺了下来。虽然还很不流畅,但大大增强了以后自学古琴的信心。
  而此次最为受益的,还不单单是学会了两首琴曲。先生两次从形上层面对琴道的讲解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而且对我的身心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先生更多的传授的是琴道,而不单单是琴技。先生强调弹琴要保持松静自然的状态,讲到当你的身形处于静止状态或者缓慢地移动的时候,气是在向内聚。讲到演奏规范强调“揣摩旨趣”。琴曲之所以可贵者非只在铿锵悦耳这一点,铿锵悦耳是向外展示给别人的。弹琴是给自己听,要聚气,而不是为取悦听众,那是散气。气要向内收敛,聚气生精。精为生之本,可以入骨生髓。每天练一点,就收敛一点,时间长了可以变化气质。
  讲到意识,在识为分别,在意为感受。心造万法,万法唯识。总是在思维在想,就是在分别,感受力就弱。琴曲对识也好,意也好,都是有调节作用的。意是在气之上的,它可以运这个气。保持松静自然的状态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能量场。进入能量场之后,才能会对信息场产生影响。进入到意这层的时候,就可以对下一层产生影响,修改,调控,就会产生变化。如果只停在形态上,形态都是障碍。所以说五音能治病,也能疗命。通过弹琴来改变内在的东西,也就改变了外界的境遇、处境,最终命运也会发生变化。
  以前自己弹琴,听琴只是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是用耳朵在听,注重 “好听”,其实都是停留在表浅的,形下的层面。现在明白了弹琴是在气场中弹,随着琴弦的振动,声音传达出气的能量场。难怪之前听先生的琴曲录音一直没有太多感觉。而这次听先生讲课,语调平缓,娓娓道来。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话语携带着巨大的能量传递出来,触碰到了藏在身体深处不曾被觉知的某些东西。忽然感觉到那声音不是从耳朵入进来的,而是直接入了心,感受到了能量的流动。这就完全解开之前的疑惑。
       这两年,学习復泰中医,一直在自我调理,身体状况已有了很大改观。但能隐约感觉到还是有一些问题一直无法处理掉。可能就象先生说的,有一些隐忍不发的东西,被藏在了身体的某个角落。而这种东西它不会消化,排遣不掉,长期积压积累,最后就会形成结滞。这次似乎就有一些东西莫名地被触碰到了,听先生讲课,忍不住地鼻涕眼泪往下流,而且会打嗝排气。那天先生讲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课。下课时发现两手的手掌,手指肚都象被气充满一样鼓胀起来,无法完全地攥紧拳。上课时盘坐,右膝关节后外后侧很疼,无法久盘。由于前夜着了凉,小腹从早晨开始,胀痛得厉害,喝了加味生化汤,帖禾宝师兄的姜贴,肚子暖暖的,但胀气未缓解。回到寝室休息,又哭了一阵。发觉左侧后肩胛骨下方的一段自下向上地疼,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后来消失了。肚子逐渐地有少量的咕噜声,胀得硬邦邦的肚子开始稍稍松动了一些。中午不感觉饿,没吃饭,沉沉地睡了一觉。下午起来感觉混身发热,肚子胀气好了一半,右膝关节盘坐时发现不疼了。后来发现右膝前面左右两侧各出现了一块淤紫。感觉很神奇。可能是被先生强大的能量场在疗愈吧。由此也一下坚定了请琴的想法,感觉通过这张琴,就和先生的能量场保持连接,能够得到先生能量的加持。
  大概是琴课第五天吧,晚上睡觉竟然梦见了父亲。父亲于21年91岁高龄时突然离开了。父亲也是很有福报之人,之前近两年幸得知字辈师兄的调理,可以说是无疾而终,我们也甚感欣慰。父亲走了两年了,一直没有梦到过父亲。父亲是大学教授,在我心目中父亲只会闷头做他的学问,感觉一直无法真正走进他的世界,和父亲少有情感上的交流沟通。这次梦到父亲在教室里讲课,仔细一看,他身后的白板上居然写的是减字谱。我惊住了,一下从梦中醒来。但这一场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还不清楚这个梦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感觉和古琴又有了多一层的连接。这种感受无以言表……转天收到了先生刻好字的琴,情绪一度失控。没想到在震园会发生这样一次无所顾及的情绪宣泄。在这里也非常感谢黑脸老师和思源,安心师兄的陪伴与安慰。
  临行前,正好看到先生在餐厅外面接水,想过去和先生当面道一声感谢,鞠一个躬,但先生说不用谢,一谢就落到形下了。反复揣摩先生的话,先生所创立的復泰中医的医理不也正是以气为纲,通过小剂量的药茶泡服,从形上的气的层面以气调形,扶正祛邪,达到四两拨千金的神奇疗效吗。与先生教古琴的理念也是一以惯之的呀。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在火车上读玄逸老师分享的先生那段话会流泪了。先生就像高山一样,胸怀博大而高广,从来都是无私的给予而不求回报。不禁想起一句诗: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离开震园,提前了二个小时到达义乌站,候车时困得抬不起眼皮,竟然坐着沉沉地睡了一觉。回到家后的几天,也总是感觉疲乏,爱睡觉,而每次还都睡得很沉很香。回想这几年,虽然睡眠也还算可以,但这么深度的睡眠不多了。不知道身体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回来这些天身体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反应。左腿膝盖走路时疼痛,而且两小腿下方到脚踝,脚面的部分都有发木的感觉,左脚踝周围还有些肿。用木球滚揉了几天,感觉膝盖内侧上方足厥阴经和足太阴经巡行的位置很酸痛。滚揉时酸痛的地方皮肤发红,有热热的感觉,感觉到有气流往脚上涌,脚渐渐感觉到温热。目前,左脚踝已经消肿,只有两小腿后侧还稍有些木的感觉。此外,胸部感觉胀痛,以前月经之前有时会有这种感觉。近两年绝经后不再有了,但增生一直有。用木球按揉疏通,现在胀痛已减轻。感觉显露的有形的东西犹如冰山一角,背后无形的更多深层次东西很难觉知。一旦有了觉知,才有了去除的可能性。体内的阻滞好像有一些浮出了水面。
  回家后的转天,正好是立秋。看到先生公众号发的立秋节气的文章,之前每个节气都看,但从震园回来,今天忽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以前读是做为知识来学,只是停留在头脑的层面,但现在读,感觉会用身体去感受先生的文字,感受着先生讲述的天地之气的变化。再来听先生的琴曲,也似乎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不再是用耳听,而是用心在听了。 
  先生讲安住于自我,安住于本心,回到自我,去顺应天地自然,要顺势而为。一层一层的破除那些障碍,才能得用,才能把情志上的那些积累给它揭掉。每首曲子它的作用,它作用的部位,经脉,脏腑,意识的层次,最后弹多了,慢慢都能够感觉得到。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去体悟,但庆幸自己已经找到了方向。这次琴课不止学会了如何去弹琴,更学到了如何调心。不知不觉地吃饭,走路都渐渐放慢了节奏,在日常的行住坐卧时也会带入更多的觉知。其实近几年来自外界的压力已经不是很大,但由于心的杂乱还是失掉了对很多事物的觉知。现在每当坐在琴前,和琴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感受人琴合一的感觉,感受能量的流动。制心一处,全身心地去感受琴曲的意境,心无旁骛,享受着每天练琴的时光。现在每每弹起《良宵引》,都会想起震园繁星满天的清朗夜空……
  这次的震园之行仿佛身体某些封闭已久的开关被打开了,有一束光照了进来。一切都是刚刚好,冥冥之中注定了这是一场疗愈之旅,满怀感恩!相信会越来越好。希望以后的自己也能活成一道光,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1 17:17 , Processed in 0.0206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