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对妇科学的贡献 (甘肃中医学院课件)
生平与著作n
傅山,字青主,号公他,别号石道人。山西阳曲人,生活于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的具有爱国思想的学者、艺术家、医学家。傅山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兼工佛、道、书法、绘画、诗词及音韵训诂之学。其家世代知医。 n
明亡后,傅山以医行于世,沉疴痼疾,莫不应手而效,尤以女科最为擅长。所著医学遗稿经后人整理,编为《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二书。《傅青主女科》是傅山的代表著作,分为上下两卷,按10大门类,77种病证分别论述。后附《产后编》,分为上下卷及补编,论述产后证治43种。n
著述特点:各证之下,先论后方,条目井然。 学术思想n
分析妇科病机注重肝脾肾 n
妇科辨治经验卓有成效一、分析妇科病机注重肝脾肾n
傅氏《女科》论治妇科诸病无不先论后方,即先阐明其病机,而后出以方治。在分析妇科诸证病机时特别注重肝、脾、肾三脏的作用,突出了肝、脾、肾和经、带、胎、产诸病的密切关系。 n
肝、脾、肾三脏各有所司。n
肝主藏血,有“血海”之称,女子的经、带、胎、产无不以血为基本,故有“肝为女子之先天”之论。肝又主调畅气机和情志,而女子又最易因情志不遂或气机失调而致诸病,故妇科诸病应当注重调肝。 n
肾为人身先天之本,主藏精,职司生殖及生长发育,这就决定了女子的经、带、孕、产无不以肾为本。而肝肾二脏具有子母关系,肾水能生肝木,精血可以互生,故有“乙癸同源”(肝为乙木,肾为癸水,乙癸同源就是肝肾同源)之说。这就是为什么妇科病证必须注重同调肝肾。 n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奉养全身,肝脾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即木能疏土,土可培木(脾属土,肝属木。木能疏土是指肝木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土的运化,土可培木是指脾土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肝木)。n
脾肾之间也同样有着特殊的关系,即先后天互相为用的依赖关系。傅氏明确论述说:“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 二、主要的妇科辨治经验n
(一)带下病n
1.白带n
病机:湿盛、肝郁、脾虚三者是白带一证的关键环节。n
治法之妙,全在“舒肝”二字。 n
方药: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n
2.青带 n
病机:肝经湿热,又与肝郁化火相关,故带下禀肝木之化而变青绿之色。n
治法:“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湿”。n
方药:加减逍遥散(茯苓、白芍、甘草、柴胡、茵陈、陈皮、栀子 )。 n
3.黄带n
病机:“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不独责之于脾也”。
n
治法:“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n
方药: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 )。
n
4.黑带n
病机:黑带下为“火极似水”,“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断是火热之极之变,而非少腹有寒气也”。n
治法::泄火为主,火热退而湿自除。n
方药:利火汤(大黄、白术、茯苓、车前子、王不留行、黄连、栀子、知母、石膏、刘寄奴 )。 n
5.赤带n
病机:“肝经之郁火内焙,下克脾土,脾气受伤,运化无力,湿热之气随气下陷,同血俱下”所致。n
治法:清肝火而扶脾气。n
方药:清肝止淋汤(白芍、当归、生地、阿胶、粉丹皮
黄柏、牛膝、香附、红枣、小黑豆)。 n
(二)月经病的辨治n
月经病包括崩漏、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证,在《傅青主女科》中分为血崩门、调经门和种子门分别论述。n
1.血崩门n
血崩昏暗 、老年血崩 、少妇血崩 、郁结血崩 、闪跌血崩 、血海太热血崩 。n
2. 调经门n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经期伴见诸证。 n
3.种子门n
身瘦不孕、胸满不思食不孕、下部冰冷不孕、胸满少食不孕、少腹急迫不孕、嫉妒不孕、肥胖不孕、骨蒸夜热不孕、腰酸腹胀不孕、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 n
(三)胎产病的辨治n
胎产病证在《女科》中分为妊娠门、小产门、难产门和正产门分别论治。 (四)产后病的辨治 妇人产后病证的辨治在《女科》中见于产后门及产后编两部分。产后门分为11证,产后编分为43证,另有《产后总论》1篇,及《产前后方症宜忌》17条论说。 1.产后多虚,治宜补正固本为主,方如救脱活母汤 。 2.产后多瘀 ,主张养血活血,方如生化汤 。结语
n
傅山是清初著名医学家,尤以女科为擅长。其论治女科经、带、胎、产诸证发明颇多,影响较大。其重视脏腑辨证,善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为指导分析病机,论病注重肝脾肾,常以肾亏、脾虚、肝郁立论,以大补元气、滋肾健脾、养血舒肝立法。其自制诸方,法度分明,用药有出奇制胜之妙,剂量有轻重悬殊之分,理、法、方、药贯穿一致,自成体系。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n
傅氏调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特别注重肝气之郁,常常把肝郁作为妇科诸病的关键病机,在治疗上注重疏解肝气之郁作为治疗妇科相关病证的中心环节。例如对于青带的辨析,认为“青带乃肝经之湿热”,因为肝属木,木色青,今带下色青,可知是肝木之病。只有解决肝郁,才能收到良效。肝气之郁不仅可见于本经,而且可波及他脏。他脏之虚也可导致肝郁,所以治疗上也须将肝郁作为重点。以肝郁立论,兼顾脾肾,是傅氏的学术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