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269|回复: 1

医圣:长沙太守张仲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材料 刚刚过去的2005年11月,湘潭县发现了一例因为感染禽流感导致死亡的病例,在迄今为止,全国还只出现三例的情况下,临近湘潭的湖南省会长沙,自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我的手机整天响声不断,四面八方的亲友都在关切地询问疫情。

漫步在长沙街头,依旧车水马龙,依旧喧嚣繁华,田汉大剧院场场爆满,魅力四射酒吧倩影婆娑,一切风平浪静,显不出躁动不安的任何迹象,没有人戴口罩,更看不到人们排队打流感疫苗的景观。记得去年美国有一个州因为流感疫苗准备不足,差一点掀翻了州长,相比之下,天性乐观、不大信邪的长沙人,心态平和多了。这当然只是表象,据我所知,卫生检疫部门始终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国zhengfu在SARS病过后建立的全国防疫机制,成功地稳定了大局。就在这样一种宁静之下涌动着波涛的时节,我再次收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院一位老中医寄来的函件,约请“湖湘名医馆”的同仁们,共同呼吁恢复纪念医圣长沙太守张仲景的“张公祠(又称仲景庙)”。我曾在省政协两次提交提案,要求予以重视,但始终得不到解决。一连数日,夜不成寐,我不由得浮想联翩:

假如向长沙市民发一份问卷调查,问曾经在长沙留下过历史足迹的“诗圣”是谁?相信没有人不知道是杜甫,因为十月份刚刚为纪念杜甫的望江楼举行过落成典礼,宏伟的仿唐建筑,万人争看的热烈景象,令人难以忘怀。如果问:曾经当过长沙太守的“医圣”是谁?估计大部分答卷者会面面相觑。在禽流感的阴影笼罩着全人类的严峻时刻,这位中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医生,这位在世界历史上成功抗击流感的第一位英雄,竟然被我的长沙乡亲、被现代的人们所遗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20世纪发明免疫制剂和抗生素以前,排在人类疾病谱上首位的是传染病,仅仅是18世纪,欧洲就因天花死了一亿五千万人,十四世纪出现的鼠疫,让欧洲各大城市面临世界末日的恐惧,1918年的俄罗斯流感,夺去的生命据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多。即将发生的全球流感病,有专家预计将可能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在中国古代,传染病的流行,同样可怕,一部中国医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历代医家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历代最杰出的医生,差不多都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高手,而张仲景就是古代成功抗击流感、抗击急性传染病的第一人。不仅如此,他为之撰写的《伤寒论》,创造了中医独到的临床思维方法,即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中医唯一的“医圣”。

1 张仲景其人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末年的人,大约生卒于公元150~219年,与同时代的华佗不同,《三国志》、《后汉书》没有给他立传,大概是因为他没有给权贵看过病的缘故。直到五百年后,唐代的医学史家甘伯宗在《名医传》中,才给他补写了一篇《张机传》,说他是“南阳”人,“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南阳”在古代尚有河南的南阳县和湖北的枣阳之争,而张仲景的“长沙太守”之说,古人从来没有怀疑过,包括当时受国家的委任,负责校正、刻印古医书的宋代著名学者高保衡、孙奇、林亿等,都赞同甘伯宗的见解。清代以前的医家,竟直呼张仲景为“张长沙”。明清时期,长沙尚有一座“张公祠”,专为纪念张仲景而建,原址就在今天的中医附二院。中医把在门诊、药店看病叫做“坐堂”,也是源于张仲景,据说这位太守每逢初一、十五,都不审案,坐在大堂上为百姓免费看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序言,讲述了他研究伤寒病、撰写《伤寒论》的心路历程:“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汉献帝元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一个两百多人的张姓家族,不到十年,就有九十多人死于伤寒病,可见这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作者的心情是异常沉重的。然而,当时的读书人:“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岌岌,为名利是务。”当时的医生,也不求上进,看病极端不负责任:“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整个社会的麻木不仁,加重了疾病的肆虐。张仲景怀着伤亲之痛、济世之心,开始研究伤寒病的治疗方法:“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古代医学著作中寻找理论根据,广泛采集众多医家治疗伤寒病的效方,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鉴于“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魏晋时期的王叔和先把治疗伤寒病的部分整理出来,编为《伤寒论》,八百年后,在这个基础上,宋代的国家医书出版局又加以校定,印刷出版,向全国颁行,广泛流传,为历代医家治疗急性传染病提供了有效的武器。

2 《伤寒论》其书

《伤寒论》一共三百九十七条,一百一十二方,文字朴实无华,简明扼要,读起来并不难懂。张仲景通过这些简牍,将伤寒病的整个发病过程,由开始到结束,有序地全部展现出来,治疗的方药穿插其中。作者将急性传染病的进程分为六个阶段:如果感染了疾病之后,体温升高,患者的抵抗力尚强,邪气实,正气也实,称作“三阳病”。其中,疾病初起,侵犯体表,为“太阳病”,患者出现怕冷、发热、头痛、项强、身痛、脉浮等一系列症状;疾病进一步发展,到了半表半里,为“少阳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发热、呕吐,或往来寒热、脉弦;疾病再进一步发展,完全入里,进入高峰期,为“阳明病”,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气喘、大汗、口大渴、脉洪大,或大便秘结、腹胀、腹痛拒按、脉沉实等。“三阳病”总的来说,属于阳证、热证、实证。当患者体温低落,抵抗力下降时,邪气衰,正气也虚,称作“三阴病”。如果只是局部的胃肠虚寒,为“太阴病”,出现腹满、腹痛、腹泻、呕吐、食不下、脉缓,但手足尚温;如果发展到全身的虚寒,为“少阴病”,出现神情恍惚、极度疲惫、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细等;如果再跨一步,可能就生死殊途,或呈现寒热错杂的局面,这就是“厥阴病”。生的征兆,是手足慢慢变温,微细的脉搏慢慢变得大而有力,腹泻渐渐停止,这是“阳气来复”,只要调理得当,就有了痊愈的机会;死的信息,是手足骤然变暖,身体反不恶寒,脉搏顿时暴出,神情异常清醒,面色红润如妆,这是阳气耗尽而外脱,后人称之为“戴阳证”或“隔阳证”,患者可能会在一瞬间亡去。总的来说,三阴病属于阴证、寒证、虚证。

疾病发展到每一个阶段,出现某一组特定的症状时,就有一首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例如《伤寒论》第七条写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即使是极其严重的“戴阳证”,《伤寒论》也设置了抢救的方药:“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等等。通过对伤寒病的全面阐述,张仲景首创的辨证论治思维,理法方药的有机结合,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 伤寒是何病

导致张仲景家族沦丧、亲人痛失的“伤寒”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黄帝内经》说:“今乎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是一类以发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因为人们认为得病与受了寒有关,而且一开始总是先怕冷,然后发烧,所以称之为“伤寒”,这倒是与我们老百姓的感性认识颇有些相似。从《伤寒论》所描述的“太阳病”,即疾病初起阶段表现的发热、怕冷、头痛、身痛等症状来看,应当属于感冒、重感冒、流感等传染病中间的一种;但从疾病高峰期,即“阳明病”所呈现的高热、神昏、谵语、气喘,以及疾病衰落期,即“少阴病”所呈现的腹泻不止、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类似于肺炎、脑炎、肠炎、心衰的并发症来看,毋庸置疑,只有流感,才有如此严重的并发症和如此高的死亡率;只有流感,才有如此强烈的传染性,从而导致众多患者的死亡。

根据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的统计,汉武帝时期,中国的人口曾达到五千万;到了汉献帝时,由于兵燹战乱,瘟疫流行,人数陡然下降到一千八百万。曹操在《蒿里行》中说:“白骨撇于野,千里无鸡鸣”,他回家乡走了一遍,见不到一个乡邻,都死光了。曹植也在《说疫气》中写到:“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悲,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亡。”这只是发生在都城洛阳的瘟疫,就如此惨烈,相比之下,流感多次袭击张仲景的家族,致使十年之中,死人近半,已不算是很罕见的了。

面对流感的严峻挑战,官居长沙太守的张仲景,回首往事,为昔日家族的沦丧、亲人的横夭,自己却不谙医道、无法救治而感叹不已,伤心不已,儒家忠孝和仁爱的思想,激励着他,使得他在花甲之年,“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重新担负起钻研医学,抗击流感,拯救生灵的历史使命。

4 走向世界的《伤寒论》

张仲景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远远超过了他的期望:他对医生这一崇高职业的认识,使得后世许多读书人誓愿“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创造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中医最重要的临床思维方法;他所运用的二百余首方剂,被称为经方,至今还在临床发挥卓越的疗效;他的影响所至,不仅仅限于中国,在古代,就遍及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当今,日本已经将他的“小柴胡汤”做成制剂,成功打入美国药品市场;他为中国古代抗击流感和其他急性传染病,创造了第一个范式,树立起第一座丰碑,后世通过对《伤寒论》的传播、解读、阐释、补充、发展、突破,造就了中国历代大批治疗传染病的杰出医家;他的历史功绩从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即使在当今社会,在半个世纪以前河北石家庄、北京发生的乙型脑炎,在2003年广东发生的SARS病中,张仲景以及中国历代传染病医家提供的思维方法和积累的临床经验,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在无限美好的初冬之夜,您也许信步在宁静的湘江风光带,也许流连在迷人的步行街,也许埋头于温馨的书斋中,请不要忘记,在长沙群星灿烂的历史天空,一千八百年以前,曾经升起一颗闪亮的医学巨星,哪怕到今天,在中国,在全世界,依然光芒闪烁。他就是中医的医圣:长沙太守张仲景。
发表于 2010-6-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真是个奇异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9:04 , Processed in 0.0240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