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576|回复: 7

传扬吟诵雅音 抢救文化遗产“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型文化活动在京举办

作者:◎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魏学宝综合整理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校报》      发布时间:2009-11-10 00: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id=div_body>
<CENTER><A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href="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84360efd878d614115a69f19969ba12b36164.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450px" alt="" hspace=0 src="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84360efd878d614115a69f19969ba12b36164.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A><BR><BR>王路江书记出席“吟诵进校园--北语专场”<BR></CENTER>
<CENTER><A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href="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3261bf324df51c0f93e2aebe0f4a4d1888135.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450px" alt="" hspace=0 src="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3261bf324df51c0f93e2aebe0f4a4d1888135.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A><BR><BR>韩经太教授主持“中华吟诵学”论坛<BR></CENTER>
<CENTER><A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href="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7b4b8639cdce29e9f066f9eddf63ac62467011.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450px" alt="" hspace=0 src="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7b4b8639cdce29e9f066f9eddf63ac6246701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A><BR><BR>曹灿先生吟诗<BR></CENTER>
<CENTER><A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href="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daba90879b4904561c6e2b255d8d9c5145838.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450px" alt="" hspace=0 src="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daba90879b4904561c6e2b255d8d9c5145838.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A><BR><BR>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吟诵《木兰辞》<BR></CENTER>
<CENTER><A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href="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83ee42b1fb5c47a3c72f7f70191d067f494538.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450px" alt="" hspace=0 src="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83ee42b1fb5c47a3c72f7f70191d067f494538.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A><BR><BR>吟诵走进北京语言大学<BR></CENTER>
<CENTER><A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href="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7c9750069a4ee2dd6b5f90c993b61596154908.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450px" alt="" hspace=0 src="http://blcu.cuepa.cn/newspic/231513/s_7c9750069a4ee2dd6b5f90c993b61596154908.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A><BR><BR>陈以弘先生追怀唐调创立人唐文治先生<BR></CENTER><BR><BR>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吟诵界盛会。在历时一周的活动中,主办方先后举办了5场展示不同流派以及普通话吟诵的高水平演出、4场高层次学术论坛、10多场 “吟诵进校园”公益活动。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吟诵,喜爱它,支持它,把这一传统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BR>隆重开幕<BR>“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金秋十月,300多位海内外热爱吟诵的同好云集北京,展示不同流派的吟诵风采,研究学理,共商今后发展大计。10月12日上午,以中华吟诵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活动“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在京拉开帷幕。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举办,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承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和语言学家、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马庆株、中央精神文明办调研组副组长陈瑞峰和原国家外文局局长范敬宜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致开幕辞。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理事长韩经太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介绍了活动安排。<BR>  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吟诵名家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吟诵演出,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在开幕式展演上,两位小朋友的朗诵和抚琴吟唱让人们眼前一亮。著名朗诵艺术家冯福生听完以后慨言:“这是我们久违了的声音!”由于吟诵没有准谱,没有定调,没有被很好地记录、保存和整理,只是在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口耳相传,所以很难传续下来。一百年前,吟诗就如同写字一样,是每个读书人的基本功,可是如今连听过吟诗的人都很少了。这两位小朋友的精彩表演无疑让人们在担心吟诵未来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吟诵传承的希望。<BR>  来自宝岛台湾81岁高龄的王更生老先生颤抖着双手,用流传于河南洛阳一带的河洛音吟了一首苏轼的 《水调歌头》。王老先生完全沉浸在吟诵的意境之中,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他的情感体现了诗词的原意,情调优美,曲调婉转,再现了文人对风吟咏、对酒当歌的潇洒与诗意。<BR>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次扮演过伟人邓小平的国家一级演员、朗诵艺术家曹灿先生,与川派古琴传人黄明康女士一起带来了这首《诗经·蒹葭》。一人吟诗,一人抚琴,感情细腻饱满,琴声起伏婉转,声琴合一,错落有致,听得嘉宾们如沐春风。<BR>  开幕式上还有一个特别的来宾———北京语言大学的外籍教师任盛福。他用唐调的吟诵方式吟了一首诗。任盛福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文学“发烧友”,他说,三年前他的汉语水平还比较低,在老师的帮助和熏陶下,他开始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然后试着背诵古文名篇。“背诵很难,但是背诵之后能够更深地了解每篇古文的意义。再后来我开始朗诵,朗诵也是很美妙的一个传统,去年我听大家在吟诵,我觉得吟诵比朗诵更美妙。”台下一片欢笑,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唐调”的跨时空洋弟子。<BR>  “中华吟诵周”活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联合主办的“中华诵”系列活动之一,是中国吟诵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响应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教育部、国家语委、文化部、民政部联合发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而举办的。<BR>  吟咏之美<BR>“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或婉约或豪放的深情诗句,曾深深撼动过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享受,在千百年的时间长河中,滋养着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但是,现代人的朗诵与阅读还不能尽发诗文之美——音乐美。在古代传授《诗》学,均配以弦乐歌咏,称“弦歌”。《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东汉以后,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因此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均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如今,吟诵仍然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BR>  10月12日晚,传统吟诵代表流派唐调专场“唐调儒风”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隆重举行,拉开了系列精彩演出展示的序幕。“唐调”创始人唐文治先生弟子、唐家代表、太仓代表、无锡代表、上海交大代表、西安交大代表、无锡国专校友、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吟诵爱好者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在对唐文治先生生平事迹的介绍专题片“大儒大学之音——唐文治先生与唐调”中拉开帷幕,在“唐调传人”——当代中学生田静的吟诵表演声中结束。在表演过程中穿插访谈,回顾了唐文治先生的吟诵技艺、办学理念,展示了唐调吟诵的特殊魅力和唐文治先生的贡献。<BR>  10月13日晚,“多彩吟诵——中华传统吟诵荟萃”专场表演于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隆重举行。全国各地吟诵专家和海外吟诵派别代表参加了活动。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先生、台湾语言学家傅万寿先生、蜀派古琴家黄明康先生、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先生、常州学派代表人物屠岸先生、吟诵曲家盘石先生、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戴学忱先生、世界汉诗联合会执行主席钱明锵先生、以及来自韩国金致逵先生在舞台上进行了声情并茂的吟诵表演。<BR>  10月15日下午,“国内传统吟诵雅集”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行。此次共有1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吟诵专家参与了表演。他们凭借自己深厚的吟诵功底和对吟诵的热爱,将吟诵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吕君忾、苏民、屠岸、叶嘉莹、陈新雄、钱绍武、王更生、华锋、史鹏、林东海、张笑、杨一等先生分别用粤语、北方话(北京)、吴语(常州)、北方话(官话)、赣语、吴语(无锡)、北方话(河洛)、北方话(东北)、白话(白族)和客家话进行了吟诵。雅集展现了中国不同方言区域丰富多彩的吟诵方式,或悲怆凄婉,或雄壮开阔,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最后,所有到场的吟诵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吟诵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达了他们对听众的美好祝愿。<BR>  10月16日下午,“韩日吟诵传统雅集”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的吟诵专家及演员为观众们献上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展现了韩日独特的吟诵风格。汉诗文吟诵是汉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很早就流传海外。这些吟诵有的是用汉语,有的是用本国语,有的是用本国语的转读音,缤纷多姿。日本和韩国吟诵代表团,分别集中了本国最优秀的各种流派的吟诵专家。节目丰富多彩,而且伴奏伴舞美仑美奂。韩日代表团的演出完美结合了中国与韩日吟诵文化,展现了吟诵的另一种风貌和魅力。<BR>  10月16日晚,“普通话吟诵专场演出暨 “中华吟诵周”闭幕式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嘉言堂正式开演。国务院办公厅秘书长马凯、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韩经太教授等出席。王登峰司长的致辞再次强调了保护和抢救吟诵文化的重要性,并宣布闭幕式演出正式开始。本次演出荟萃了前四场演出的精华,还增加了普通话吟诵节目,其中有不少是现代创作的诗词吟唱曲目,如徐州师范大学吟诵团所表演的由李昌集先生作曲的《游子吟》、中南财经大学锦绣诗词吟唱社表演的由劳再鸣先生创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及香港吟诵学会所表演的李明先生作曲的《静夜思》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歌声悦耳,曲调动听,在展示传统吟诵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展示了在现代汉语生态中吟诵的顽强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语言大学任盛福和留学生天宇所吟诵的长诗《木兰辞》,吐字清晰,吟诵流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会的成功举办为 “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BR>  在这些演出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叶嘉莹、陈以鸿、陈炳铮、冯其庸、侯孝琼、屠岸、钱绍武、王更生、苏民这些吟诵大家,他们都已年届八十以上,但是仍然积极地参加每一场活动,在每一次吟诵中都倾情表演,有时还主动加演节目。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赤诚之心。他们自幼或是由于家学或是出自师承学习了诗文吟诵,深谙吟诵之美。吟咏之间,诗文的音韵之美与经典的精神内涵伴随了他们的一生,当吟诵濒临失传之时,他们感到义不容辞,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吟诵推广开来,传承下去。<BR>吟诵进校园<BR>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吟诵进校园”活动于10月14、15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四中、采育中学、清华附小、崇文小学等学校举办,专家们在各所学校进行了学术讲座、吟诵表演、互动教学、学生联欢等,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吟诵进校园”活动把校园作为寻求吟诵发展的沃土,激发、培养青年学子对吟诵、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扩大了吟诵的影响力。<BR>  在“吟诵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北京语言大学的相关活动尤为引人注目。10月14日上午,叶嘉莹、傅万寿、王恩保、戴学忱、魏嘉瓒、劳再鸣、李明等多位海内外吟诵界的专家学者相聚北语,就中国古典诗词教学与吟诵的关系、吟诵的艺术感与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与中外师生互动,现场表演诗文吟诵。<BR>  活动伊始,王路江书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称专家们所做的研究吟诵、传承中华文化的工作与北语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王书记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吟诵活动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准备在北语身体力行,开展针对教师和中外学生的吟诵培训,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和学习吟诵,也希望中华吟诵能够随着学校的文化教学、随着孔子学院的教学在海外开花结果。<BR>  八十六岁高龄的知名学者叶嘉莹女士在会议上做了精彩的中心发言,她说,中国吟诵传统十分悠久,《周礼·春官·大司乐》中便有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诗歌要引起人的兴发感动,不能仅仅凭借它的意思,还要结合它的声音,“诵”的含义便是以声节之。她以自身经历为例说,吟诵是“你把声音给经典,经典以生命酬答你”。吟诵经典,深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与哲思,久而久之,经典的精神就会融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境界也会像古人一样博大深沉。<BR>  此后来自台湾的傅万寿先生、来自香港的李明先生、内地的戴学忱先生、魏嘉瓒先后发表讲话,积极回应叶嘉莹先生的中心发言,并提出了诸多新颖而又深刻的见解。北京语言大学王恩保教授为欢迎叶嘉莹先生的到来,特意作诗一首,常敬宇先生泼墨题写此诗,劳在鸣先生也为此诗谱曲。会上,王教授和劳先生当场深情吟诵此诗,并将诗卷赠予叶嘉莹先生,令叶先生大为感动。赠诗活动掀起了座谈会的高潮。<BR>反响与回音<BR>这次“中华吟诵周”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正式与会的嘉宾有200多名,包括中国内地各省市的吟诵专家、学者、从事吟诵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吟诵代表团。这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学者、艺术家、教育家,也有关心吟诵事业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地方政府代表。本次吟诵周系列活动的举办可以说嘉宾云集、规模宏大,在中华吟诵当代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为吟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此次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阶层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及国内多家电视台、报社以及各大网站对本次会议的活动做了报道,截至吟诵周开幕已有4千多个相关网页。<BR>  与会的专家、代表对吟诵周活动倾情投入,认为这次活动举办得及时、有意义。韩国姜求律先生以朝鲜时代诗人的诗句“云开万国同看月”来形容自己与会的心情;叶嘉莹教授题词说:“喜见中华吟诵周举办成功,希望宝贵的吟诵传统得到传承,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名誉教授陈新雄先生作 《渔家傲·中华吟诵周感赋》(用山谷“踏破草鞋参到了”韵)一首:<BR>  眼看睡狮真醒了,中华吟诵如寻宝,雅调弦歌欢且笑。何能少,诗人国度今传道。<BR>  兴会群英咸说好,绵绵不尽皆芳草,四面八方全已到。争脱帽,吟声高涨人惊倒。<BR>  钱明锵先生亦和诗一首:<BR>  诗继三唐缘未了,中华吟诵神猷好,长咏轻讴歌雅调。声情妙,风催桃李文明肇。<BR>  化雨频施滋瑞草,昌骚振铎宏诗教,济济群英才智浩。输襟抱,中流击水狂澜倒。<BR>  海峡两岸的诗人和吟诵家共同表达了期盼吟诵振兴的心声。<BR>吟诵向何处去<BR>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BR>  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吟诵却命运多舛,因此许多有识之士为抢救、保存这一民族文化优秀遗产不遗余力地积极奔走。20年代,唐文治先生、赵元任先生为大力保存和推广吟诵呕心沥血。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为解决台湾推行国语之难,北大中文系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发起“吟诵与教育”研讨会。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文革”以前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80年代许多学者聚会常有吟诵,在陈炳铮、劳在鸣、华钟彦、李西安、王恩保、秦德祥、盘石、茆家培、陈少松等先生的努力下,吟诵的图文音像资料陆续付梓。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现在会吟诵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吟诵传人都年事已高。“如果不加以保护,五至十年之后,传统吟诵将基本消失。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吟诵学专家徐健顺表示,目前吟诵传统仍然不绝如缕,在很多地方也有个别人士因为喜欢或者理解吟诵的价值,而自发地学习、搜集、研究吟诵。大陆目前吟诵人比较多、吟诵保留尚比较系统的地区有江苏常州、福建漳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河北河间、北京等地。一些知名教授也在大学开设古诗文吟诵选修课,成立吟诵诗社,在最近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有更多的地方引进了吟诵的形式。<BR>  作为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所以在现代社会步履维艰,成为濒危遗产,除了客观的生存文化生态的影响以外,毋庸讳言,吟诵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如何促成传统吟诵与现代语言文化相结合、如何赋予吟诵以时代活力、如何解决吟诵经典与现代教育的矛盾、如何将吟诵传统推广开来,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吟诵周活动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BR>  在“吟诵学理”研讨论坛上,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侯孝琼先生针对传统诗文的吟诵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本义先生提出了吟诵应该悦耳的观点。钱明锵先生对于诗词吟诵提出了断句、咬字等原则。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戴学忱先生提倡除用普通话吟诵之外,也应该用方言推广,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广东分春馆门人、粤语吟诵家吕君忾先生认为吟诵要有音乐感,吐字要清晰。韩国祥明大学中文科教授朴锡先生以“大巧若拙”的审美观将诗歌概括为朴素美、单纯美、平淡美,并用粗犷豪迈的音色吟诵了汉诗。王更生先生提到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扩大诗词曲赋的影响,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叶嘉莹先生介绍了诗歌中兴发感动的作用与吟诵传统的关系,指出吟诵是把诗的生命用声音带到内心之中,吟诵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感动。<BR>  在“吟诵与教育”的论坛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苏民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吟诵古文在断句上的收获。华南师大附小语文高级教师陈琴老师把她在小学教学中推行吟诵的尝试与大家分享。中华慈善总会“国学工程形象大使”哈辉女士从新女性的独特角度,指出女性将会对推广吟诵起到重要作用。上海嘉定第一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康定老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申自强老师指出要让吟诵之音回到教育之中。冯哲先生认为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接近吟诵。中国传媒大学的曾田力老师用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年轻人应该用一种自然情怀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各位老师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古文适合吟诵,白话文适合朗诵。<BR>  在“关于吟诵的抢救、保护和传承”论坛上唐调传人陈以鸿先生在发言中回忆了唐文治老先生作文为人轶事,提出应加强传统文体创作,尤其是加强骈文等文言文创作的观点。81岁吟诵曲家陈炳铮先生在其后的发言中呼吁发展我国的吟诵事业,表示应该收集整理传统吟诵调,以达到传承保护的目的。河南大学教授华锋先生则在《谈父亲对吟咏研究的贡献》中,展示了两代人研究吟诵的心血。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姚小鸥教授认为,应该把吟诵提高到哲学高度来思考。<BR>  针对吟诵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各方有识之士积极奔走,为这一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呕心沥血。目前在中央精神文明办的支持下,经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助,相关组织已经正式开始了将“中华吟诵”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申遗”成功,那么这项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的成立,则让吟诵的抢救、保护、推广工作有了组织的支撑和依托。<BR>  据该分会理事长韩经太教授介绍,“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是在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教育部语用司)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于2009年10月成立的文化志愿者团体,隶属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学会目前已经采集和搜集、整理了全国200多位吟诵者的录音、录像资料,另外还在广东、山东、天津、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开展了大、中、小学和社会上的吟诵培训推广活动,并参与了 “中华长歌行”、“中华诵”、“和韵天歌”等电视节目的演出,以及2009年曲阜祭孔大典。在“中华吟诵周”活动期间,学会召开了会议,就章程的修改与主要机构的设立等内容进行了讨论。韩经太教授表示,学会将抓紧开展抢救整理、学理研究和社会推广这几项工作,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吟诵这一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而努力奋斗。</DIV>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吟诵周正式开幕 哈辉代表新时代女性发言


  10月13日上午11时许,国学推广大使、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哈辉女士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学术厅举行的《中华吟诵周》“吟诵与教育”学术论坛上首次发表言论,论题“吟诵与女性的关系”立题新颖、角度独特、分析透彻,深受中外吟诵学者的肯定与赞赏。
  “吟诵与教育”学术论坛是10月12日在京开幕的“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系列活动之一。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主要有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韩国、日本的吟诵代表团,以及全国多所学校的校长、老师,与资深吟诵专家学者等。
  中华吟诵周活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管理司)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联合主办的中华诵系列活动之一,是中国吟诵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响应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教育部、国家语委、文化部、民政部联合发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而发起的,它也标志着吟诵学会的成立。
  此次论坛发言人大多围绕吟诵在古典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在中小学吟诵的教育方式等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苏民的“吟诵古文在断句上的收获”,和首尔大学教授李炳汉“吟诵的艺术功能”,还有国学教育家杨汝清的“吟诵与教育的关系”等在选材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分别从个人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出发,发表了自己对“吟诵与教育”的看法。哈辉作为大会邀请到的唯一一位“新女性”的代表,面对记者她坦言,在研究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道路上自己走的并不平坦,有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客观存在着。但中华吟诵的前景会越来越明朗的,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归的必由之路。她还认为,做为21世纪的新女性,我们应该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女性本位。即在民族传统的根基上去塑造自我,重新为中国女性定义。
  哈辉本次发言的主题是“吟诵与女性的关系”,在讲话中,她完全站在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角度,从“吟诵与女性素质,吟诵与母亲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她还提到,作为女性,在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需要更加丰富,并要不断的追求文明与高尚。吟诵是一个引导我们回归传统的重要路径,是塑造美好女性人格的良好方式。在古代诗文的雅言吟诵中,我们会不经意的注入中国女性特有的温良贤淑与典雅知性,注入传统文化的基因,并从内在塑造人格、提升审美的格调,这对全中国女性素质的提高有很积极的帮助。同时,做为母亲,她们是孩子第一位启蒙老师,只有母亲有了中国传统人文的基因,才能有效的教育她们的下一代,才能将他们塑造成为有根的一代,有民族精神与气节的一代。只有这样,未来的中华民族才会真正文明与强盛,才会真正立足于世界之林。哈辉激昂真挚的演讲,赢得了在场百余名专家学者雷鸣般的掌声。在思想上,她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就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都不禁表示,这样有特色的论题应该再深一步的探讨与研究。12时许,哈辉结束整场发言,数十位吟诵届资深的专家、学者意犹未尽的一一离去,一场场激烈的学术新论将在首都师范大学陆续展开。
  2009年10月16日晚,哈辉将在国图音乐厅嘉言堂主持中华吟诵周“闭幕式普通话吟诵专场晚会。届时将在国内部分卫视与网络播出,敬请各位关心中国传统文化与热爱吟诵的观众收看。

[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09-11-14 23: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大使哈辉履行职责 积极呼吁抢救吟诵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传承并保护濒临失传的“中华吟诵”,由国家语委、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吟我经典、诵我中华——中华吟诵周”媒体座谈会于9月17日下午2时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十多家主流媒体代表到场,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座谈会开始之前的一场精彩吟诵表演上,常州吟诵的代表人物、 86岁的著名翻译家屠岸老先生即兴吟诵了杜甫的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紧接着,几位年轻学者和学生们一一展示了普通话新吟诵,其中还包括两位小朋友用古琴自弹自唱的吟诵曲。一时间台上台下其乐融融,与会的所有人都被带入了浓浓的“吟诵”氛围当中。

  会议开始时,王登峰司长首先发表讲话,他介绍了教育部语用司在吟诵工作方面的成果和设想,并强调宣传好推广吟诵活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今年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诵读、吟、唱、书写经典。其目的在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提高公众的个人修养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吟诵学会副会长、国学推广大使、古典音乐演唱家哈辉女士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并在会上做出精彩发言。她说:“吟诵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人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不仅在华人之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许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盛行不衰,其中日本吟诗社社员人数超过百万。但如今吟诵在我国却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会吟诵的人士几乎都在80岁以上,且如凤毛麟角,这将意味着:如果我们大家再没有意识对‘吟诵’进行抢救与保护的话,如同失传100多年的‘雅乐’一样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吟诵’也将失传。”

  而在谈到吟诵对于现今青少年的影响方面时,哈辉说道:“学习吟诵使80后、90后这批孩子对于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得到重新认识,借由对吟诵的了解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而喜欢并传承中国文化,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国学工程,对于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哈辉的一番言谈激发了现场专家学者与媒体记者的共识。在北京,二十余所高校的诗社联合成立了“首都高校吟诵传承研习联谊会”,专门进行吟诵的传承和交流活动。而今年的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也将采用吟诵的形式,同时教育部语用司也开始了将吟诵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在吟诵学会的宣传册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吟咏诗词,诵读文赋;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继往圣之绝学,留后世之文脉;乐何如之?幸甚至哉!

  中华吟诵的传统一定会有回归的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与petermin师兄去拜会了刘鹗的后人刘德龙老先生.了解学习经典吟诵.(刘鹗,<老残游记>的作者)
老先生对经典吟诵颇有研究,亦有少分家学渊源.
其为人方正刚直,有真性情,敢于说真话.不与时代同流合污.令人击节赞叹.

刘老于文学颇有造诣,尤其能从文学中发现人性的真东西.用人生体验学问.

经刘老介绍,于吟诵亦有少分认识,吟诵虽然有一定的节奏声韵,但她又是灵动不拘一格的,可以千变万化,没有安静沉静的心灵,充沛的人生沉淀,不能出来那个味道.而且,,用地方方言比普通话有味道得多.

前几天突然想到,各地的民风,有些哭丧的,有些迎亲的,有些信天游....
那些,其实何不是吟诵的同一种类呢?如果能够进入那种状态,那么,一个人生就进入了另外一种古老的群体生命.
那是本来就可以进入的,那是珍稀的保留物.

期待某一天,我也可以在黄土高坡信天游,我也可以拉开京腔唱一曲,我甚至可以在马路上,喊起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卖糖葫芦的音调...

[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09-12-12 20: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吟诵官方网站

中华吟诵网:http://www.yinsong.org/

顺贴南怀瑾先生为中华吟诵周的一封贺信:

徐健順先生:

來函敬悉,近期繁忙無暇答覆,見諒。南師口頭答覆,由秘書室記錄如下:

非常高興你們做這個事。希望吟誦與學習要聯起來,與讀古今中外的書聯起來,外文的書過去傳統也是吟誦的。我很想來參加你們的活動,但是年紀大了,老來行路先愁遠,不可能前往了。不過,你們如有機會到這裏來玩,很歡迎。非常感謝!

專此 即頌
時安
己丑年秋分(西元二〇〇九年九月廿三日)秘書室敬上
发表于 2011-6-1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寻找中医,这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谢谢,珠珠有您这样的父亲真是福报大。
发表于 2011-6-1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貞觀 于 2011-6-20 00:14 编辑

用没有入声的普通话来吟诵古诗是很难找到感觉的,而且很多很多原本压韵的字都不压韵。

推荐用具有四声八调的闽南语文读(又叫雅言,河洛话,台语)来吟诵古诗词。  

      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 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 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目前的北京话,乃是汉语在五胡乱华以后,受到北方胡人以政治、军事力量之影响与压迫而改变音调的结果。南北朝时,北朝统治者是以鲜卑语为北齐之国语,唐代以后,五代十国期间,胡人大量移居中原,北方胡汉杂处通婚 以致音调、语法越变越烈。到南宋偏安时期 中原已成「胡汉语」天下,换而言之,变种汉语已成定型。辽、金、元三朝代皆以北京为国都 北京官话渐渐形成。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北京话已成为汉语系中胡化最深的一支,后满人入关,满人虽习汉语,却使得北京话成为满大人官话,西洋人称为Mandarin ,清代汉语与唐代汉语相比亦即完全走样,音调不仅大变汉字意义亦多不同。以音调为例,唐代汉语之入声(竹dek、日jit、入jip) 在北京话中完全消失。汉人受到胡化结果带来反舌声母「ㄓ、ㄔ、ㄕ、ㄖ」,真是汉语族之悲哀,正统汉语(河洛汉音)反被无知之辈讥为粗俗土语。汉人自己侮辱祖先之语言而不自知,更是可叹可悲之极。有人称为这是语言上的「认贼作父」。

    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故称河洛语。
  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语”,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
  由于日语主要来自于迁徙到现在日本的中国汉族的古汉语、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马来人语言融合而成,所以今天日本人诵读佛经,呤唱诗词时,与闽南人用闽南语古代汉音诵读佛经,呤唱诗词在发音上几乎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语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语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

    所谓河洛,就是指河水(今黄河)和洛水(今洛河)之间的土地。河洛语指的是存在于上古夏商周时期的雅言,是今天汉族诸语言的主要源流。河洛语在汉语言的地位相当于黄帝在汉民族血统的地位,是被奉为正朔的。
    闽南语和河洛语的关系:由於各种历史原因,古河洛语已经不在原本的河洛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胡腔”的吴汉混合语言,也就是今天的普通话。而闽南语是沿自西晋永嘉之乱士族南迁和唐初军队南下开发所带来的河洛语,由於福建地理和历史上的原因,成为保留河洛语素最多的汉语言方言,被称为“现代的河洛语”。
由于闽南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原的河洛地区,外人多把闽南人称为“河洛郎”,因此,传统上的“闽南语”一词,渐渐被“河洛语”取代。这个名词的运用,最先是发生在台湾岛上。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河洛语区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启动,重新考量“闽南语”在汉语中的地位的呼声,日见高涨。发声者以青年学者居多,主张以“河洛语”替代“闽南语”的位置,并将之从闽语中重新独立出来,成为“河洛语区”,与北方话、吴语、粤语等并列为汉语八大(或七大)方言之一(注意:此对祖国统一极其有利)。在文献里,“河洛郎”并不是什么新词,但在语言学里,“河洛语”绝对是新生名词,对于它,一般可以表述:
    当今的闽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闽越土著人群)与历代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入闽,特别是唐、宋两朝时期北方人入闽的基础上,由八闽远古语音与历代外来语言进行交流、结合而逐渐形成的方言。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ť];3、无轻唇音[v]、[f];4、有韵尾[-m]、[-p]、[-t]、[-k];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此外,在闽南语中,文、白语言区别较大。白读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较久远的源头,据研究,它是秦汉及其以前中原汉人南迁所带来的汉语与当地闽越土著(少数民族)的语言相结合就开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文读音则是本地方言与本民族权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语、近代的官话、现代的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向权威的共同语靠拢的表现) .  
      闽南语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海内外语言学者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闽南语的发展,对保护、弘扬中国古代语言遗产,研究中国其他语种以及古代闽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资料

关于雅言与胡言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29.htm

大家來吟詩–傳統八音再現
http://cls.hs.yzu.edu.tw/300/All/media/poem/poem.htm

新漳腔闽南语 声律启蒙 一东   
http://v.ku6.com/show/rzdFRHEYEFq6m0Bk.html


普通話(國語) , 因不像臺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話保有傳統漢語之入聲, 吟誦唐詩宋詞不合古時唐宋聲律格律, 無法動聽吟誦。

普通話
“普通話”一詞,是朱文熊於1906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話”的說法,並與茅盾就普通話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明: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範,確定標準。 “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國務院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56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56年2月6日).於2009年6月27日查閱) “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據說普通話的興起是近代三、兩百年的事(另種講法是: 元朝已有普通話)…滿人入關,占了漢族地區,滿請皇親國戚、貴族功臣,坐鎮北京城內。統治中國,需學漢語,因漢人生活地區的各種复雜事物,不能以只可交流簡單游牧生活的滿語表達(詞匯不夠),且漢族人多,漢人又多不曉滿語,於是滿人便學說北京的城內話。他們不曉發漢語的入聲,說時又帶滿語口音,由此這沒了入聲、帶滿語口音的北京城內話,先在北京城內的滿人中流行;漢人要求功名,要在滿人統治下生存,又只好學他們那种腔調說話。至使這種話慢慢地擴散開來,成為今日的普通話。總而言之,普通話是帶外族口音、沒有傳統漢語之入聲、由外族創造的漢語。(陳國明穗, 熟讀唐詩三百首 北人依舊不會吟,5//11/2008美西版之「星島日報」)

現今似是整體滿族人都講漢語–普通話了,滿語近乎失傳。人數遠遠少於漢族、文明程度又大大低於漢族的外族人以武力征服漢族,到後來反而會被漢族的文化征服,會被漢化。此是又一例子。東北地區是滿族的發源地、根據地、主要活動地,所以東北地區的人多能說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廣東、福建等地區,因山高皇帝遠,受滿語口音的影響較少,故此這些地方反而能保持住有入聲的漢語…… (陳國明穗, 熟讀唐詩三百首 北人依舊不會吟,5//11/2008美西版之「星島日報」)
國語
在台灣,現代標準漢語的正式稱謂是國語,國民黨戒嚴時期,台灣各族溝通也由日語變化成國語(與日治時期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謂「國語家庭」(國語の家)如出一轍),教育部門則多稱中華民國國語文。由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規範與推廣。國立編譯館主編、正中書局出版的部編大專用書《國語》內所解釋,國語分廣義和狹義來說,茲改述如後:「對外國語來說,則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為廣義的國語;在本國,對方言來說,則指國家選定以北京地方的現代音系為標準音的標準國語,為狹義的國語,對內用以通行各地,對外作為國家語言的代表。」(國立編譯館 編:部編大專用書《國語》.正中書局.)

標準漢語的發展演變。(維基百科, 現代標準漢語, 21/Mar/2010)
上古漢語周代
前1000年–前200年
爾雅,引申為雅言。
秦漢時代
前200年–200年
雅言,也稱正音、通語
魏晉時代
200年–600年
雅言,也稱正音、通語
中古漢語隋唐時代
600年–900年
切韻(隋)
唐韻(唐)
兩宋時代
900年–1276年
廣韻(北宋)
平水韻(南宋)
近代漢語
元代
1276年–1368年
中原音韻(元)
明清時代
1300年–1900年
洪武正韻(明)
京音(清)
註:標準音 切韻、唐韻、廣韻、平水韻、洪武正韻都是兼顧南北的,而中原音韻和京音都是北方話。故灰色表示兼顧南北,紅色表示北方話。
(維基百科, 現代標準漢語, 21/Mar/2010)

入聲
在普通話裡,只有平聲有陰陽分立,沒有入聲,因此除輕聲外共有四個聲調:
  • 陰平(標為「-」,聲調值55)
  • 陽平(標為「ˊ」,聲調值35)
  • 上聲(「上」讀作shǎng,標為「ˇ」,聲調值214)
  • 去聲(標為「ˋ」,,聲調值51)
中古漢語的入聲,在普通話裡被划入各種聲調裡。這點與絕大多數漢語方言不同。(維基百科, 現代標準漢語, 21/Mar/2010)
入聲是漢藏語系的一些語言所具有的一類聲調。一般入聲是短而急促的,但亦都有例外。粵語、壯語、越南語、客家話、閩南語、贛語以及漢藏語系的其他一些語言中,入聲字音節以輔音[p]、[t]、[k]作結,發出明顯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節聽起來有一種急促閉塞的頓挫感。湘語、吳語、福州話、江淮官話、一部分西南官話地區以及華北官話中黃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區現在的晉語也保留入聲,但只帶一個弱喉塞韻尾[ʔ],甚至沒有入聲韻尾只具有特定調值。大部分的漢語官話方言中入聲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它是從什麼時候消失的,歷來都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從元朝開始消失的,但是也有人認為直到17世紀入聲還沒有消失。(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以現代北方漢語為基礎的的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台灣國語)中不存在入聲。以失去入聲的官話方言為母語的人,包括以基於官話方言的普通話為母語者,不經過訓練不能分辨入聲字。
漢字大概於隋、唐時代傳入日本,當時的漢語具有入聲,因而日語將入聲的痕跡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獨立成另一個音節(通常為ka行、ta行、wa行([p] → [ɸ] → [w] → ø)的音節)。相較之下,韓語、越南語漢字的入聲發音,則較為接近現代南方漢語的發音。
在無入聲調類的北京官話中,中古的入聲字被分派入平聲、上聲、去聲中,此現象稱為』入派三聲』。如何分派有若干規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全濁聲母字派入陽平或去聲(如: 薄 奪 續 寂)。 2.次濁聲母字派入去聲(如: 落 弱)。 3.清聲母字可能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任一類,無固定規律。(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漢字推定中古音
IPA表示)
普通話江淮官話
洪巢片合肥
閩南語
(文 / 白)
吳語粵語贛語客語日語吳音日語漢音韓語越南語
ɣɑp[xɤʔ]hap8ghehhap9hophapガフ (gapu→gō)カフ (kapu→kō)합 haphợp
ʑipshí[ʂəʔ]sip8 / zap8zehsap9sepsipジフ (jipu→jū)シフ (sipu→shū)십 sipthập
vɪuət[fəʔ]hut8 / put8vehfat9futfatブツ (butu→butsu)フツ (putu→futsu)불 bulphật
pat[pɐʔ]pat4 / peh4pahbaat8patbatハチ (pati→hachi)ハツ (patu→hatsu)팔 palbát
jɐk[iəʔ]ek8yehyik9ikyikヤク (yaku)エキ (eki)역 yeokdịch
kʰɪɐk[kɐʔ]khek4 / kheh4khahhaak8khakhakキャク (kyaku)カク (kaku)객 gaekkhách

※註:「易」僅作「變易」之義時讀為入聲 [-k],餘為去聲。(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總之, 這個入聲聲調在現代漢語已經不存在,分別併入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之中。入聲字的讀音短促,現在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省的部份地區、四川南部等地的方言還保留入聲字,因此如果無法分辨那一個字是入聲字,可以用台語及客語發音,聲調短促的就是入聲字。四川、貴州、雲南、湖北等省的多數地區,湖南西部、廣西北部地區,把入聲字讀為第二聲(陽平)。

結論
普通話(國語)不像臺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話保有傳統漢語之入聲,不合古時唐宋聲律格律, 無法動聽吟誦唐詩宋詞
前人寫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此見解在北語仍有入聲之當時,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然而在今日卻未必了。因北語(普通話、國語)語音發生了變化,漢語中本有的入聲在北語裡消失了(即有些入聲歸了上聲或去聲,有部份則歸入了平聲)。古時各聲的音調現今都有些變化了…於是,以今天的普通話吟誦唐詩宋詞,語音音調不合古時四聲聲律;也不合詩詞格律之格律節奏”( 大家接受我創的這新辭新名稱嗎?)…這就是為甚麼現時以仍有入聲的地方話(例如有九個聲調,其中有三個入聲的粵語廣州話)去吟誦唐詩宋詞,會比以普通話吟誦動聽的原因。(陳國明穗, 熟讀唐詩三百首 北人依舊不會吟,5//11/2008美西版之「星島日報」)
中古漢語的聲調系統由平、上、去、入四種聲調組成。大致來說每個漢字的聲調都是確定無疑的。(少數漢字一字多調表示不同詞義。)舉例說:“詩 shī、史 shǐ、世 shì、十 shí ”四字分別屬於平上去入。仄聲與平聲的區分很簡單。仄聲是上、去、入,剩下的就是平聲。當然,這樣說的都是中古語音,不是現代普通話的語音。平仄是詩詞韻律的概念。現代漢語某些方言依舊保留入聲。方言入聲的韻尾可能是 p t k ,也可能是喉塞音。廈門話“十” sip (文)或 tsap (白)。普通話沒有入聲。北方人要研究入聲,必須一個個去記住它。也就是說,北方話大都沒有入聲,父母不會教你學會入聲。(慕明  ,漢語聲調平仄與詩詞格律, 2008-08-30, http://ipobar.com/read.php?tid-20862.html)
例子
1.
千山鳥飛;萬徑人蹤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2.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用短促的入聲字(-t韻尾)作韻,以抒發其極度憤恨的情感: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靖康恥,猶未
臣子恨,何時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

3.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

(維基百科, 入聲, 21/Mar/2010)
4.一般採用記憶一首典型的詞,然後記住每句格律。注意,最好按南方話記,因爲部份入聲字在普通話歸入平聲,將影響判斷。過去填詞是唱著填的,比較省力,就象現在改流行歌曲的歌詞,但是多數要用江南話,普通話不能唱。 平仄聲調:
字的四種聲調又可分為平聲、仄聲二種,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通稱「平聲」。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舊讀入聲字,通稱「仄聲」。比如:

王之涣(唐朝代)作品《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其格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按照普通話分析,字是平聲,似乎不合格律,但事實上是字在古漢語和江淮、晉語、吳、粵、客贛、閩等漢語方言中是入聲。不過,成渝話中歸入陽平,也不合格律。(慕明  ,漢語聲調平仄與詩詞格律, 2008-08-30, http://ipobar.com/read.php?tid-20862.html)
5.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入聲比較麻煩普通話裡沒有這個聲調,但是南方方言里普遍保留,比如《錦瑟》詩第一句“五十”的“十”,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言讀一下,南方很多方言都讀作入聲的,讀法接近去聲,但更要短促一些。有一個常識大家要牢牢記住:一個字在古漢語的讀音,和普通話的讀音,並不完全一致。(唐詩宋詞中的平仄押韻(2009-05-28 08:20:3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5761970100d9rn.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8:47 , Processed in 0.0242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