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的理论观点:
1、“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
2、“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
(二)朱智贤(中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
1、儿童到了三岁末,在正确的教育下,已经能够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简单句和某些复合句)。从一岁半到两岁,单词句和简单句占90%以上,而复合句只有7.3%。两岁到三岁,单词句急剧减少(下降为4.8%),而复合句则有较大增加(上升到42.3%)。
2、学前儿童的词汇数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从外部言语(有声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并有可能初步掌握书面言语。
(三)潘菽(中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
1、大声朗读可以保持儿童的注意力稳定,进行思维和理解内容,并获得有效的识记。
2、背诵时熟记教材,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
3、在学生反复的背诵中,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对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
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头脑中有了事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代表头脑中的表象。他们能进行初级的抽象,能理解和使用从具体经验中学得的概念及其间的关系。
(五)布鲁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的主要理论观点:
儿童心理发展在颇大程度上依靠从外部取得发展,那就是体现在文化中的。并通过文化的推动力量得以在可能发生的对话中通用的各种智能。
(六)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的理论观点:
1、教孩子学习语言,实际是在帮助他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2、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是一项非常艰巨细致的工作,因为语言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展甚至他的一生命运。
(七)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原苏联著名教育家)的理论观点:
1、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里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 受到阻碍。
2、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八)格林都曼(美国著名教育家)的理论观点:
1、幼儿从2岁开始就有阅读能力,而且越接近2岁,学习语言能力也就越强。
2、阅读经典书籍能够促进脑神经的发达,而且完全不会有不良的后果。
3、凡是优秀的天才,大都在年幼时便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从小便应该尽量训练其阅读能力,将来才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4、要使脑部发展,目前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就是提早教文字,因为这是能改变个人,也能改变世界的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方式。
(九)熊春锦(新加坡著名教育家)的理论观点:
1、在教育中高度注重幼儿强闻博记的优势,不要过早使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宝贵的记忆能力,才是幼儿时期最为珍贵的财富。
2、婴幼儿不需要弄懂经典的意义,婴幼儿从经典中直接获取精神营养才是第一性的。
3、婴幼儿的经典诵读,只需要把握住听诵、跟诵、背诵这三个环节,就能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
4、在经典诵读中教识汉字,是德育慧育与智育并驾齐驱的方法,是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具有极强的开发智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