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535|回复: 4

从一个医案反思三阳与三阴,敬请指正,万分感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1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黄煌先生的医案,转自经方沙龙论坛。
原帖地址: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987
20080031腹胀、肛坠、阴吹、失眠案某女,50
初诊:2008-08-18。形体中等,面白。
胃部手术后腹胀、肛坠、胸闷,两侧肋不适;上周尿路感染,阴道往下排热气感(阴吹);眠差。胸闷则肛坠甚,眠后好转。手足冷,热时则手足烫。饱食后上腹疼痛。时有恶心、晕车。舌淡胖苔白,脉弦细。结肠息肉,5月20日内镜治疗。辅助检查:胆囊内泥沙样结石,慢性胃炎伴有胆汁反流。
处方:[1]
二诊:2008-09-08。药后肛门坠胀、阴吹、失眠诸症缓解,阴部发热感明显好转。但两目干涩、舌灼热、心悸、大便不爽。感觉有气在剑突下,一直吸引到胸中而后上不来,而不适感严重。剑突下按之疼痛。大便偏稀,时有成形。舌暗胖苔薄,脉细弦。
处方:[2]
三诊:2008-10-14。眼干好转、食欲增加,但畏光流泪,舌尖尚有不适,大便偏干。
处方:[3]
(请回答,要求写出处方名、药物组成及剂量,并谈谈您的用方思路及对本案的思考)


我的思考:

胃部手术后腹胀

【中气不枢之象,胃部手术伤中气为甚,形质的损伤必然导致功能的降低】、应当用四君理中辈调理中气



肛坠

【肝脾下陷,抑或大肠燥金不升】、应当以桂枝砂仁之类升达肝脾,或者升麻桔梗之类升达阳明大肠,



胸闷,两侧肋不适

【少阳不枢,气郁】,;应当用四逆散(《桂林古本》称柴胡枳实芍药散)



上周尿路感染,阴道往下排热气感(阴吹)

【正不足则邪侵之。何处有邪则何处不足。尿路感染是湿浊之邪上犯,阴道向下排热气感反而可能是正气逐邪自卫之举。】;应当用泽兰滑石肉桂之类逐湿气清郁热而收纳相火

眠差

【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失眠者必相火不降,相火不降因于胃不和。】。降胃当用半夏

胸闷则肛坠甚

【胸闷为少阳不枢,少阳不枢则相火不降,相火不降则厥阴肝木无以升发而下陷】,

眠后好转

【睡眠之后正气来复,则好转】。

手足冷,热时则手足烫。

【此四逆症,甲木不降,乙木不升,阳气大衰,阳(气)不(能固)摄阴(精)。诚如倪海厦师所言,非独四肢发凉逆冷方为四逆症,四肢发热或逆冷,手足出汗不止或过于干燥诸症皆四逆也。《圆运动》中彭师亦言:手足心热烦者,甲木不降、心包相火逆行,故手心热。乙木不升,鬱生下热,故足心热也。手心、乃心包经穴道。心包属相火,故胆经相火之气不降、心包相火不降、手心即能作热。足心乃肾经穴道。肝木生于肾水,肝木之气不升、下陷于肾水之位、故足心即能作热。
       阳足者手足心化热,阳虚者手足心化寒。】用四逆汤


饱食后上腹疼痛。

【腹部疼痛皆木克土之象,上腹痛多胆木克胃土,多呕吐呃逆口腔溃疡口臭咽干之证,下腹痛多肝木克脾土,多腹胀满体重乏力大便先干后稀,甚至稀溏泄泻之证。另外,二组症状同时相见者也不在少数】芍药甘草汤

时有恶心、晕车

【此胆胃上逆之象】。

舌淡胖苔白,

【痰湿之象。血不利则为水,渐作湿,后化痰,再为瘀血】

脉弦细。

【细为津不足,弦为病所在肝,为邪属痰饮】。当滋其阴,至少不能伤其阴

结肠息肉

【息肉之形成其实和食物残渣停积一个道理,二者皆因寒湿作祟。只不过前者是痰湿壅积于肠壁之内,外遏气血为形肿,西医曰息肉;后者阻滞于肠腔之中,积久则作便秘】


5月20日内镜治疗。辅助检查:胆囊内泥沙样结石,

【和结肠息肉形成一个道理】

慢性胃炎伴有胆汁反流。

【胆胃上逆从西医角度的映像,瑞康深受清末民初中西汇通医家影响,深信中西未必可以结合,却一定可以汇通。此案例可作为中西能够汇通之一例也】

处方:炙甘草15干姜12炮附子10姜半夏10党参10白术10桂枝10赤白芍各10丹皮10阿胶10(烊化)柴胡10枳实7泽兰8滑石6
单位:克。3付,水煎服,日一剂


黄师的处方如下:

黄师处方,【1】柴胡15g   白芍15g   枳壳15g  生甘草15g   制半夏12 g  茯苓12g   川朴12g   苏梗12g   干姜6g   红枣20g
【2】柴胡12g   黄芩6g    制半夏12g    白芍20g   枳壳20 g    制大黄5g  干姜6g  
红枣15g  川朴12g   青皮10 g   陈皮10g
【3】柴胡10g    黄芩10g   制半夏10g   枳壳20g   白芍20g   制大黄5g   干姜5g红枣15g   栀子10g   青皮5g    陈皮5g  







诚然,两个中医师一般不可能开同一张完全一致的处方,中医的确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处,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我目前的认识:黄师的方子从三阳入手,重在调少阳枢,击邪于半渡之际;我的方子则从三阴入手,求之于少阴枢机,一步到位。黄师的方子非常精纯,我的方子非常芜杂。
最近求教于邢斌先生,先生也说黄师所用辩证为药证思维,见是证用是药,简洁明了;我的则属于病机分析,逐层剖析,渐次深入。二者思维模式不同的。





我觉得可能两种方法都能取得疗效。但疗效会有何差异?那种疗效会更好?我们应当优先选用那种方法??

三阴辩证与三阳辩证、病机辩证与药证、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乃至经方与时方之间如何求得一个平衡点?



                         上中医后辈 瑞康 敬上
发表于 2008-12-2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论可举承黄师参考

辨证:胃部手术后(阳明天气受伤,不能下济湿土)腹胀、肛坠、胸闷,两侧肋不适(阴中无阳升载独沉于下);上周尿路感染,阴道往下排热气感(阴吹)(阴中之阳为阴阻隔不能载阴上升反坠陷于下窍);眠差(阳气阻隔于上不能潜降)。胸闷则肛坠甚(上壅滞不降则下凝坠不升),眠后好转(阳能降则阴能升)。手足冷(阳入则四末不达),热时则手足烫(阳不入则隔拒于端)。饱食后上腹疼痛(食满格气于上)。时有恶心、晕车(甲木相火不降,己土湿气上泛)。舌淡胖苔白(阳虚象),脉弦细(阳郁象)。结肠息肉(脾阳陷于肠),5月20日内镜治疗。辅助检查:胆囊内泥沙样结石,慢性胃炎伴有胆汁反流(胆逆于胃)。

论治:观黄师之方覆阳降者多,载阴升者少,阴中得阳,则下病可解,阳未得阴,故“两目干涩、舌灼热、心悸、大便不爽。感觉有气在剑突下,一直吸引到胸中而后上不来,而不适感严重。剑突下按之疼痛。大便偏稀,时有成形。舌暗胖苔薄,脉细弦”,三诊后虽“眼干好转、食欲增加”,“但畏光流泪,舌尖尚有不适,大便偏干”。此皆下阴不得阳载上济胸中之象,坎中震下一阳尚弱故也。足下之方桂附理中同用,助阳化阴上行,可补黄师方偏于向下之不足。

另:如愚用方,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同用。仅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分感谢先生教诲!!
先生确有国医圣手之力!佩服!!
发表于 2010-10-2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中的桂、附能用黄芪代替如何?
发表于 2010-10-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特喜欢这种医案讨论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11:14 , Processed in 0.0245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