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989年1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医教育研究》经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批准开始实施。此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加强中医教育研究,
推动中医教育改革。
1月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国中医药报》在北京创刊发行。
6月中国国际针灸医师考核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9月3目西藏藏医学院落成典礼在拉萨市举行。
9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一书在北京举行首发式。
11月16日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在北京成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任名誉主席,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长崔月犁任主席。
12月李时珍药物馆在其故乡——湖北蕲春县建成。邓小平同志为药物馆题写馆名。
——公元1993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所共同投
资兴建,计划两年完成。这是我国中医界第一个对外开放的P3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对中医药抗艾滋病作用的理法方药作深入的研究,以期找
到抗艾滋病病毒的有效方药。
——公元1996年7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决定“九五”期间继续
在全国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公元1997年1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决定》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公元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医师法》。
卫生部召开大会隆重纪念毛泽东主席关于西医学习重要批示发表40周年,并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卫生事业而奋斗”。
《中华本草》精选本首发式在南京举行。
10月20日******为西安制药厂60周年题词“发扬延安精神,振兴民族药业。”
李经纬等《中医大辞典》、马继兴等《神农本草经》研究分别获得国家中医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公元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为《中医药事业辉煌50年》文,指出:全国卫生部门共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1,438万人,县以上中
医医院2629所,病床26,0386万张。1978年恢复研究生培养以来,硕士授予单位26个,专业点260个;博士授予单位14个,专业点74个;巳毕业
硕士4300名,博士400名。中药生产经营:中药种植面积1150万亩,建有中药生产基地600多个。1998年底已有13家企业通过GMP认证.
纪念针灸家承淡安诞辰100周年暨国际针灸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江阴市召开。
世界卫生组织(WTO)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会在北京举行。
韩济生等《镇痛与吗啡镇痛的有效性》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彭怀仁等《中医方剂大辞典》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公元2000年4月22日至24日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有24个国家卫生官员、近30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名学者参加,与会固内学者1500
多。会议主题为“21世纪传统医学的发展与应用”。
7月15日至17日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在拉萨举行。
11月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韩国汉城举行,我国学者也组团参加,会议就“提高全球针灸研究水平”的主题广泛进行经验交流。
徐绵堂、王建华、雷菊芳等一批中医药工作者获六项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公元2001年9月《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颁布。计划强调: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推进中医药科技进步,培养
社会需要的各类中医药人才,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推动中药研究与中药产业的结合,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快民族医药发
展,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10项主要任务。
8月18日至21日,国际蒙医药学术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有来自9个国家的学者与国内学者300多人参加了大会。
11月15日至17日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陈可冀等《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徐东铭等《66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其对照品的研究》,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公元 2002年 4月8-9日 “张仲景国际中医药大会”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河南省政府在南阳市共同举
办,八千余人出席会议。
4月17-21日 “继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衡阳会议2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余靖局长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9月22-24日 第二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召开,中外2百余名代表到会。
10月18日 “中非传统医药发展合作论坛”在北京开幕,佘靖局长出席并发表讲话。
11月3-6日 “2002年首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暨新成果展览会”在成都开幕,4千余人参加会议。
——公元2003年抗击SARS.4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广卅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中国第一例SARS病人为佛山一男性患者2003年2月6日,SARS
在广州进入发病高峰,全省发病病人为218例,3月16日广东报告病人已超过千人。另外,3日2曰一位由广东经商回山西商人发病,由山西转北
京302医院,成为北京第一例输入性SARS患者,经与该患者接触的人员包括医务工作者山西有13人疑似感染,北京302医院有30多人疑似戚染或
咸染。3月15日WHO将其非典型肺炎正式定名为”SARS” 并宣布该疫巳构成” 世畀性健康威胁”. 并应中国政府请求, 派专家来华, 重点辨别
” 非典型肺炎” 与”SARS” 关系.3月23日世卫专家一行五人抵达北京,4月初赴广东考察,4月8日专家组经调研认为: 广东防治卓有成效, 对
SARS的治疗经验可供借鉴, 中西医结合治疗很有特色.4月20日****中央诀定高强同志任卫生部党组书记, 免去张文康同志卫生部党组书记的职
务, 次日张文康又辞去部长职务. 高强宣布中国内地非典病例1807例, 死亡79人, 北京确诊339例. 至5月29日, 全国累计报告病例达5325人,
死亡327人. 疫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 关注, 支持下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6月2日北京新收治直接确诊”“非典”者为
零.5月23日,6月24日WHO先后取消广东, 香港的旅行警告, 解除对北京地区” 旅游警告.
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年4月2日经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总理于4月7日签发第3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7月1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与北京广大制药联合举行颁奖大会,授予邓铁涛、任继学等40名同志“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佘靖,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等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国际维吾尔医药学术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中日针灸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9月3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召开“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成果报告会”。据“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课题组”陈
珞珈报告:全国门诊医疗的年需要量为42.38亿人次,年需求量为39.3l亿人次。全国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门诊医疗的年需求量为
12.81亿人次,占全国年门诊人次总数的32.59%。全国中医年住院服务量为511.55万人次。
——公元2004年2月19至20日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发表了《努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要讲话。讲话
回顾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医药战线为取得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提出五
点意见: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前景;坚持继承创新,促进改革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支持的力度
;中医药系统要加强自身建设。吴仪副总理就中特别强调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支 持中医药发展,并提出实施“名院
、名科、名医”战略。
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喘可治注射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艾滋病临床试验,国家首次大规模中医药免费治
疗艾滋病项目启动。
国务院新闻办首次举行中医药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向中外媒体介绍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与管理等方面情
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中央电视台及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举办全国中医药科普宣传周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
影响。
中医药积极参与防治SARS工作,成效显著;两项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重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
以“传统医药与人类健康”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召开,进一步促进了传统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抢救中医药珍籍秘典取得重大进展。
58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批示,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把纠风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组织和动员广大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和实践广东省中医院的行风
建设经验。
公元2005年
1、国家"973计期”首次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首次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为中医药
基础研究建立了良好的支持渠道,显示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该专项于2005年7月正式启动。
2、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年11月19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在成立50周年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一步确立了中医药
的科学地位。吴仪副总理出席更名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加强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防冶中的独特作用。
3、中医药行业全面实施“三名”战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了“中医药品牌战略宣传推广活动”。2005年11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
会开通“中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信息服务网”。2005年4月,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任继学、朱良春等6位全国著名老中医将凝结
自己毕生心血的宝贵处方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充分体现了我国名老中医的高尚情操。
4、郭春园被授予“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2005年3月2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国******的优秀党员、著名骨伤科专家、深圳
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郭春园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郭春园同志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为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和医
德医风建设的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