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915|回复: 13

当代布鲁诺:姜堪政的返老还童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952年狂热立志到1992年大获成功,姜堪政为揭开人类"返老还童"之迷走过了漫长的40年。两次越境;4年蹲监;15年无国籍;3次家庭破裂;还有自杀、饥饿、负巨债,无数次的起死回生;长达20年的被监控……他终于以科学信徒的执着,追求到了延长人类生命的奥秘。




姜堪政受一篇《与衰老作斗争》文章的启示,又经心爱的祖父死的刺激,他在高中毕业的作文中写道"将来我要研究人类的返老还童,在人与衰老做斗争中做出贡献……"。这个高才生破天荒地得了一个2分,批语:唯心主义。然而,后来他的追求在沈阳中医医科大学获得支持。姜堪政除专业课程门门5分外,又向量子理论、相对论、化学、生物学、控制论、遗传学等高深知识领域挺进,他用三年时间于1957年夏写出7万字的《场导论》。从理论上阐述生物电磁场的存在、作用,以此达到对生命活动的控制。论文得到老校长厥森华的支持。接着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朱洪元教授、中宣部科学处龚育之专家都对论文的观点给予肯定,鼓励他以实验证明。

老校长特此刚毕业的姜堪政助教一座巴普洛夫式实验小楼。姜堪政很快便证明一种奇妙现象:透过微波透视仪器的"窗口",一个人闭上眼能看到隔壁房间里的图形,甚至能接收到隔壁人的思维内容,这就证实了生物微波通信的存在,这就是生物磁场的作用。遗憾的是因时机不合,发现真理的科学家没有由此通向圣殿,却一步步坠入深渊。

厥森华校长因严重右倾被下放调离学校,只专不红的姜堪政被下放到学校农场喂猪。然而他又在猪圈里创造了奇迹。 1961年他以造"人造肉"的名义要来鸡蛋和鸭子偷偷进行实验。几十个鸡蛋放进保温箱,鸭子在远离鸡蛋的另一个箱内透过微波透视镜照射鸡蛋。21天后,石破惊天,一个个刚孵化出来的小鸡明显地长着扁嘴和鸭蹼。这是一项改变遗传基因的重大发现,更是对传统遗传学的重大挑战。回校后,姜堪政用微波治疗人工致癌的白鼠,有效率达百分之七十。同时经生理教研室主任阎德润教授推荐,他那篇《奇妙的生物无限电波》见报了。然而接踵而至的是批判文章《是科学还是唯心主义》。不久"文革"风暴席卷校园,一夜之间姜堪政的名字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大字报上,他的试验之路被堵死了。姜堪政差点被苦闷窒息而死,1966年10月15日,他选择了到苏联的路--当献身科学的叛逃者。5天后,他被抓进沈阳市政治看守所。一天,姜堪政被带回中国医科大学,迎接他的是一片山呼海啸的达到声。"你用场导把鸡变成了鸭子,用心何其毒也!""你用场导治疗癌症为什么不先请示平下中农?""癌症是纸老虎有什么可怕!" 姜堪政哈哈大笑:"你们是歌颂我的科学成果还是在批判我?"


"住口!你不承认场导论是唯心主义就会被枪毙!"这声音真似300多年前罗马宗教法庭上的声音:"如果你不放弃哥白尼的邪说,你就将处以火刑!" "不!场导是一种物质现象,不是我主观臆造的。我绝不能承认它是唯心主义!"姜堪政坚定的抗议与300多年前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的火刑柱下的宣誓如出一辙:"黎明即将到来,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此刻,场导成果以最不人道的方式公布于世, 4年出狱后,姜堪政的母亲泪尽而亡,妻子离婚而去。1971年6月26日,他再次逃亡,盖暴雨,铺小溪,野狼跟踪,吃毒蘑全身肿成气球,闭着眼睛吃活癞蛤蟆,吞吃蟑螂……终于越境到苏联后,等待他的是与世隔绝的"劳改集中营",两年后才进了哈巴洛夫斯克医学院中心科学实验研究室。

姜堪政的场导论和小鸡、小鸭实验震动全院后,苏联专家用各种手段一再剥夺他的研究权利没收其材料,盗窃其科研成果,数年后才得知,这是上面指示:用合法的手段取缔外国人的科研权利。甚至还派克格勃充当他的夫人。侵权、离婚、烧房破坏大型场导机等灾难仍然压不垮姜堪政,他以针灸治病维持生活,在家进行一项又一项伟大的实验;用公羊照射母兔;搞生物微波育种,以微波透视镜治病,一一成功后,他用自己进行"返老还童"实验了。




场导机的接收舱里麦苗、豌豆等植物,他每晚躺进处理舱。一连三个月,他明显感到:二、三十年来严重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昏脑胀消失了,浑身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不少人惊奇地问"尤里姜,你脸上的皱纹怎么少了?"

此时"四人帮"已倒台,姜堪政和父亲中断多年的联系终于接上。年过80的父亲刚到莫斯科探亲就被姜堪政硬塞进黑咕隆咚的处理舱睡觉。老人为这个古怪的儿子流出了老泪。3个月后,回国的老人在乡亲眼里"起码年轻了10岁"。第二年,老人的秃顶竟长出了黑发,光秃秃的牙床竟长出了牙来。

60岁的亚斯金自愿实验一个疗程后兴奋地称性机能提高……

激动人心的消息连连传来,中国寄来的平反决定,祖国在关怀因迫害而出国者;中苏两国都欢迎他选择国籍,他结束了15年的无国籍生涯;《消息报》推出姜堪政的奇迹,苏联官方代表一再向他表示歉意;通过苏联科研部门审查鉴定,姜堪政获得4项专利:生物场育种专利、生物场"返老还童"专利、生物场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及针灸专利、生物场治疗应用于临床专利,另外还获得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组织之间生物微波通信的发现权。

苏联大裂变对姜堪政这种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来说,也许更容易展示个人价值。现在,姜堪政是原苏联医学科学院任命的临床与试验医学哈巴洛夫斯克研究所所长。他又成立了姜氏科学基金会下设姜氏学院。门诊的4台场导机日夜不停运转。

姜堪政的发明已另世界瞩目。美国、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邀他去讲学……莫斯科宇航中心负责人来与他谈如何把生物微波"返老还童"引用到强健宇航员体质上。姜堪政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生物微波通信至今没有在中国推广。这是我多年未果的夙愿。"


(根《当代》1994年第2期 张雅文 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发明家姜堪政的故事

一个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在那样的年代里,经历了批斗、劳改和监禁,跨越国境之后,又在异国经历了关押、流放、抄家┅┅数十年的磨难都不能动摇他从事科学事业的决心,而他研究发明的生物微波学返老还童疗法,有可能使人类延长寿命到125岁以上┅┅

                              (一)

4月,海河之滨春意正浓的时刻,我们告别了祖国,应邀来到邻邦的远东城市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工作一段时间。这里,同一时刻,自然景象却差异很大。时而大雪飞扬,时而阳光明媚。

就在这样一个早春的下午,我们拜访了伯力的一位俄籍华人学者、科学家、发明家、著名医生姜堪政先生。离开天津之前,对姜先生已经有所耳闻。听到的说法甚至带有某些传奇色彩,似乎这是一位义肝侠胆,能够把自己最后一分钱捐给任何求助者的华人领袖人物。在他那间半地下室的办公室里,他一身春装。按生理年龄他已年逾花甲,而看上去却只是年近知天命。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发明的生物微波返老还童疗法在自己身上试验的效果。他提出,根据现代医学和生物微波学返老还童疗法,人的年龄界限应当是125岁至175岁。如果实践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姜先生现在正处在青春韶华时期。作为他的同龄人,不,不仅是同龄人,还有他的上一代,下一代乃至下几代人恐怕都希望长寿而且健康,都希望青春常在。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共同的向往,吸引着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域的学者、专家,牵动着众多献身于生命科学和遗传工程的人的心。美国、日本、加拿大、古巴、中国等国邀请他去讲学、参加学术活动。前苏联,现独联体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医学单位邀请他参加学术会议。1989年,前苏联科学院、苏联医学科学院、荣获列宁勋章的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新西伯利亚市和托木斯克市的一些科研单位联合召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上姜堪政做了题为《生物微波通信》的学术报告,得到了肯定性评价。莫斯科宇航中心副主席发来电报,请姜先生利用他的发明去为长期在空间工作的宇航员增强体质。乌克兰卫生部也曾经邀请他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受害者治疗。姜先生的事业在我们的祖国也受到了注意。1991年《气功与科学》杂志第3 期上刊登了他的文章《生物微波通信》的详细摘要。1991年9月20日《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通讯》第9期载文介绍了他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上述杂志还介绍了他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上述杂志还介绍了姜先生1990年回国期间曾经应邀在东北和北京访问,在京期间中国科协国际部委托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近二十位专家听取姜堪政介绍自己的工作,并且对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姜堪政目前定居在伯力市,是姜氏科学基金会主席团主席、懂事会懂事长、俄罗斯医学科学院伯力临床与实验医学研究所领导人;他还是姜氏学院总院长、生物微波控制研究室主任,并且担任俄罗斯人民科学院远东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这些头衔,说明了很多很多;似乎又什麽也不说明。

访问姜先生,聆听他几次长谈,我们受益很多。听他诉说苦难的经历时,他的沉静使我们感到吃惊,很难想象那是在讲他自己。

                                   (二)
姜堪政于1933年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读高中的时候,在他博览群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了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勒柏辛斯卡娅写的一篇与衰老做斗争的文章,从这篇文章里他了解到,现代医学还没有寻找到与衰老斗争的有效途径,就连勒柏辛斯卡娅院士本人也只能提出用小苏打水洗浴这样比较原始的方法。可以说是这篇文章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高中毕业后,他决定考取了沈阳中国医大,在这个医学的殿堂,姜堪政潜心学习所有的必修课、选修课,为实现自己尚属朦胧的目标而勤奋地学习着。

1955年,中国的一家杂志上首次公开发表了有关控制论的消息。这样的文章开拓了姜堪政的视野,对他原先萌发的思想进一步起到了催化作用。原来,生命科学命题的解决并不只是医学的任务。从此他开始了探讨有关能量、信息、实物和场在有机体生命活动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为了深入到这个新的领域,他自学或者拜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攻读边缘科学新成果。两年多之后,于1957年,他写出了大约七万字的论文,题为《场导论》,他认为,既然生物体有电磁场的交换,那麽该电磁场必然会有一部分传递到有机体之外。如果被另外的有机体所接受,作为生物信息,他必然会定向控制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场导论》中阐述的观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并不难以理解。但是,这篇文章是在三十五、六年以前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提出来的,就另当别论了。

《场导论》这份沉沉的重重的论文,引起了当时沈阳中国医大有关领导的重视。根据中宣部科学处的意见中国医科大学开始为姜堪政的这项研究提供引进实验的必要条件。他毕业留校当上了助教。生理教研室主任阎德润教授是位独具慧眼的科学家,他给了姜许多帮助。在阎教授的支持下,姜堪政不眠不休地进行实验。从 1955年到1957年他重点研究了新陈代谢与场间和场、能量、信息之间的关系。理论设想加上实验使姜堪政如虎添翼。

他最初的实验是受了一个美国人写的一本《实验催眠术》的启发。姜堪政认为,生物体内有生物微波通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物微波通信。人与人之间心理信息感应的实质也是生物微波通信。他的第一步实验是设计和安装了一个心理信息感应装置。通过两千多次的实验,经过当时东北工学院微波理论教研室主任周崇经教授鉴定,认为这个装置是微波技术的完善产物。1960年姜堪政就这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特异功能联系的实质是传递具有信息的微波,这样的结论比中国后来的“气功热”、“特异功能热”早了将近二十年,姜堪政的实验所应用的是视觉信息。

心理信息感应装置的实验成果激励着这位年轻人。他心怀更大的抱负,他又利用各种零件建立了一个生物微波通信装置。这里要指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中国设计的这个装置目前正在俄罗斯伯力的姜氏生物微波治疗门诊部里成功地使用着。经过了多年的严格审查,经过了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批准手续之后,苏联国家发明与发现委员会终于在1991年11月批准了生物微波返老还童疗法的专利权,俄罗斯卫生部也批准把生物微波返老还童疗法用于治疗病人。两年来这种特殊的 “病房”;锥形大仓已经接待了二百多位患者,其中很多人是接受返老还童的治疗,姜大夫说这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门诊部。

1991年11月苏联解体前夕获得的专利不是一件小事,这是苏联(随后是独联体的俄罗斯)从科学上对姜堪政所从事的研究的承认和认定,不仅如此,还允许它可以走向世界,也就是说,它可以回归它的出生地,回归我们中国了,在我国也能为人们的健康长寿做出贡献。


                                (三)

生物微波通信应用于视觉信息的实验成功之后,姜堪政像是着了魔,他一心一意地想要进一步用实验验证《场导论》中提出的种种假说。他执著地研究自己的“ 场”,被“场”环绕着,包围着,竟然完全没有觉察到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他的眼前只有微波的变化,他没有看到政治气温的变化。很快,他的实验、他的研究便受到了冲击。首先是批判,接下去,实验室被拆散了。实验被迫停止了。他又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锻炼。在别人来说,这是一种处罚,而在他来说,这可是从他自己的 “场”到了另外一个“场”;农场。1961年,当时正直困难时期,他开始了鸭子的生物场实验:验证鸭子的生物微波对鸡的遗传是否产生定向变异作用。 1961至1963年的实验统计是这样的:实验组里把鸭(施主)放进接受仓,鸡蛋(受主)500只放进处理仓,孵出鸡雏480只,发生的变化是鸡雏具有鸭的特征。具体来说,鸡爪间长蹼的占25%,头形扁平的占80%,颈变长的占70%,眼睛中部开宽的占90%。对照组中,600只鸡蛋也放进处理仓里,但接受仓里什麽也没有放,孵出了510只鸡雏,完全没有鸭子的上述特征。实验组的鸡雏长大之后,体重超过对照组的50%,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所获得的实验特征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在农场里下放锻炼,有些人可谓度日如年,而对于姜堪政,新的课题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他并不在意日历是怎样一页一页地掀了过去。劳动下放期满了,他又回到了原来的生理教研室。1963年,姜又在用健康家兔的生物场治疗小白鼠癌病的实验中有了新的突破。这项实验是在沈阳中国医大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的协助下进行的。实验定名为“健康生物体的微波定向作用于癌症生物体”。具体作法是:将人工引发癌变的小鼠(受主)共800只放在处理仓里,健康的家兔10只,放在接受仓里作为施主,从小鼠身上接种了癌细胞,因接种而引起的家兔的免疫力帮助了大多数(220只)实验小鼠治好了癌症,占70%,而在对照组所有人工引发癌变的小鼠(300只)全部死亡。这项实验经过了李佩林教授检验。实验成功后,姜堪政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63年3月5日的《沈阳晚报》上,文章的标题是:《奇妙的生物无线电波》。最初,这篇文章产生了未曾料道的“轰动效应”,可是时隔不久,他就受到了批判,说他“宣传唯心主义”、“宗教迷信”、“反马克思主义”。从此,“反右倾 ”、“四清”、“社教”,一个接着一个运动开展起来了。到了“文革”,身为“黑五类”的姜堪政,在没有任何机会从事他的实验工作时,还有什麽生命的价值可言呢!1962年到1965年,他曾经几十次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各项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而他的活路越来越狭窄已经没有路可走的时候,他又想起了勒柏辛斯卡娅院士的那篇文章。想起了把他引向生命科学研究的那个国度。他横下一条心,不顾一切地向北走去,向北国边陲走去,开始了“北游”。古时候,有过唐玄奘的西游,那是一种探索,一种奉献,一种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去历尽磨难。今天,姜堪政的北游,却是在跨越一条危险的界限、跨越过去,也许还会有一条生路,但是┅┅但是他在边境上被扣押了,关进了监狱。罪名:叛国投敌分子,越境犯、现行反革命分子。


                                 (四)

1970年9月4日姜堪政被从狱中释放,交由群众监督改造。丧母之后,接着又是妻子离异。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以怪罪妻子。人亡之后又是家破,双重打击加在了姜堪政身上。

所谓交由群众监督改造就是要劳动、干活、扫厕所、刷瓶子┅┅此外、还要不停地挨批斗,要承认“场导”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要承认有一个“姜氏反革命集团”。嘴硬,不承认,就要经受皮肉之苦。心灵的创伤加上肉体上的折磨,姜堪政有些熬不住了。他身体非常虚弱,常常发烧,他怕死在批斗会上,同时“牛棚” 中的有他的良师阎德润教授。老先生鼓励他坚持住,告诉他要相信未来的中国会需要真正的科学家。姜堪政的性格里有一种韧劲,有一股拗劲。生就不听邪,生就爱较真。他不想平白无故地死去。他宁愿痛快一些。于是他决定再次越境。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夜行昼宿,专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饿了吃野果、癞蛤蚂。走不动就爬。见着人就躲起来。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跋涉,他终于越过了中苏边境,踏上了当时被认为是敌国的边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麦等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免疫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姜堪政 郑谦 唐秉寰
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曾于早年提出,一切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发射电磁波,即电磁场,或称生物场。该生物场载有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信息,能向生物体外传播,并能使该生物场所及范围内的其他生物体受其影响发生形态及功能上的变化。后来证明这种生物电磁波的频谱在微波波段。随后,姜堪政博士在俄罗斯又发明了接收、反射、传递生物微波的装置,称为场导舱;并应用其场导舱使人接受载有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成功地获得了使人体向着年青化方向变化的效应。本文报道在中国湖南省益阳国际场导中心利用姜氏场导舱使人体接受小麦等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波,获得了人体免疫细胞数量增多的实验观察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所用的场导舱是按姜堪政博士的专利技术(专利号:俄罗斯RU.2090613,日内瓦国际合作wo.96/41872,中国CN.1194666A)制造的铜制球形舱,内表面镀黄金。共有31名志愿者在场导舱内接受小麦、玉米、高粱、豌豆等4种植物密植幼苗(约3 m2) 的场导作用,其中42~74岁的男性22人,24~72岁的女性9人。植物苗在人工光照与调温的育苗室内培育 ,苗出土后4~10 d入舱使用,在舱内放置4 h后移出,更换新苗。
人和植物幼苗分别位于场导舱内的两个对应的聚焦区,互不接触,人体只能接受舱内植物幼苗发出的生物电磁波的作用,称为场导。每天场导4 h,10 d为l小疗程,休息10 d后再 进行第2小疗程,也是10 d,再休息10 d后进行第3个小疗程,共场导30 d,整个疗程结束。
人体血中免疫细胞的检测,由湖南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采血和检测。共检测NK细胞、免疫细胞T3、免疫细胞T4、免疫细胞T8等4种细胞,并计算出T4/T8的比值。在场导开始前和整个疗程结束后各作1次检测,作同体前后对照。每项指标的数据都进行统计学处理,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

2 观察结果
所检测到的NK细胞及T3、T4、T8免疫细胞的数值,及其统计学处理的结果详见表1。
Tab.1 Effect of the biofield of plant seedlings on
human immune system (±s,n=31)
Group(%) Before experiment Affer experiment
NK cell 11.4±1.9 16.7±5.3***
T3 cell 71.0±5.2 74.7±7.11**
T4 cell 42.6±6.5 45.2±5.0*
T8 cell 22.9±6.8 26.1±4.1**
T4/TB 1.79±0.22 1.76±0.24
* P<0.05,** P<0.01,*** P<0.001,vs before
由表1所示的数据可见,人体经过小麦等植物幼苗生物场作用后,NK、T3、T4、T8等细胞数都有增加。其中对肿瘤细胞等异种细胞有排异杀伤作用的NK细胞数显著增多(P< 0.001),免疫细胞T3、T4、T8等也都明显增多。可见人体接受植物幼苗生物场作用后,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了。但T4/T8则无大变化(P>0.05),这说明人体在接受场导后,免疫系统功能虽显著增强,但仍处协调平衡状态。

3 讨论
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可见人体在场导舱内接受植物幼苗的场导后,确实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了。所谓场导,是指人体在场导舱内并不与植物幼苗直接接触,不吃药,不打针,也不用针灸等其他物理疗法,只是安静地坐或卧在舱内床上。姜氏场导舱是按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反射、聚焦和谐振的原理设计和制造的球形舱,舱壁为铜板,内表面抛光镀黄金,微波在舱内的反射率可达90%以上。因而被损失掉的极少,可增强生物微波对人体作用的强度,提高场导效果。生物体发射微波波段的电磁波一事,最早由姜堪政博士按理论推论出来的,现在已经用上海及西安研制的国产微波小功率计检测出来了。不论是植物、动物或人体,凡是活着的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射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只不过功率太微小(微瓦水平),强度又与发射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在一般条件下,这种微波的强度在阈值以下,对其周围的生物体并不发挥作用。而在姜氏场导舱内,微波在舱内球面反复反射,损失的量很少,而且聚焦区的强度可增强。在此基础上再大量增加微波发射源的植物植株的数量,则可使微波强度更加倍增强,以致达到了阈值而发挥出作用。本研究的设计就是让人体位于姜氏舱内与植物幼苗放置区对应聚焦区内,使之能接受更多的生物微波,而不接受任何其他物理或化学刺激。故人体所发生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只能用舱内小麦等植物幼苗所发射的生物电磁波的作用来解释。

姜堪政(哈巴罗夫斯克姜氏学院,哈巴罗夫斯克 680000 俄罗斯)
郑谦(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沈阳 110001)
唐秉寰(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沈阳  110026)




《场导发现——生物电磁场揭密》简介
50年前,国际能量信息科学院(莫斯科)、俄罗斯医学技术科学院两院院士、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在大学学习期间,提出的生物场导学说,是当代科学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对自然界的崭新认识,是科学上的重大贡献!30多年来,在姜氏生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姜氏发明并不断完善的生物场导技术和姜氏舱,从植物到动物乃至到人体进行了数千次可重复的实验以及成果应用,揭示了生物电磁波的奥秘,振惊了科学界,打破了传统观念和认识,带领我们走进了生命里的信息世界,让我们了解到生命体之间是如何跨越空间交换生命信息,相互影响,甚至可以产生奇迹!

《生物场导发现》一书首次介绍了姜氏生物信息场导理论和技术的奥秘,揭开了各界关注的谜底,并且针对如何应对生命面临的挑战,逆转人体衰老;便捷、稳妥地改变生命遗传特征;改变现有被动的医疗方式,让慢性病人、老年人摆脱疾病的折磨;人的寿命可以延长到多久以及量子医学的发展方向等普遍关注的问题,做了科学的解答。姜氏发现、发明不但为人类找到了新的、纯绿色的、逆转衰老、健康长寿的新途径,也为人类保护环境,培育新物种,发展新经济以及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必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现实和深远的影响。


生物场导发现创造生命奇迹
《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读后感

五十多年前,俄罗斯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的场导发现不但首次揭开了生物电磁场的秘密,而且应用他发明的生物场导技术可以让相距一定空间距离的生命体,通过不可见的生物电磁波交换生命信息,甚至可以简单、方便地让生命特征发生改变:比如让鸡具有鸭子的特征;让兔子嘴里长羊犄角;让玉米象小麦一样分蘖(增产30%,而且传代,连续10年以上所获得的遗传特性不变);让黄瓜增加蛋白质和糖的含量;让小白鼠逆转衰老,延长生命,繁殖旺盛;让人体接受小苗的信息康复身体、返老还青等等,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把异想天开变成了现实!

姜氏发现、理论和他的生物场导技术已经对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哲学以及宗教等多学科、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有些关于生命科学的论著都引用了姜氏理论和实验作为引证。30多年来,数千次从植物到动物,从动物到人体的、可以重复的实验成果,不但验证了姜氏重要发现和理论,而且在探索中,姜氏生物场导技术不断完善,已经到了推广应用阶段,一个促进人类社会新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的新经济体系将随之产生。

但是,如同当年哥白尼经过40年研究提出的“天体运行”理论一样,姜氏生物信息场导理论、技术以及实验成果即是科学上的重大大贡献,也是对传统观念、传统学科的挑战!目前,世界上知道、了解者甚少,影响了生物电磁波理论和生物场导事业的普及和发展。甚至是,许多人知道了也不相信这是必将发展起来的、造福人类的新科学。值得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姜堪政博士与原美国星际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袁心洲先生合作完成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一书,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新近出版。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国内外首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不但让我们了解生命和健康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而且详细阐述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的、适合普及推广的生物场导高新技术。这本科普新书内容神奇、生动、有趣,揭开了生命的神秘面纱,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普及新科学、新技术的好书,适合科学教育、研究、健康、保健、医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等多领域各类读者阅读。

该书归纳总结了姜氏理论,详细介绍了其重点实验过程和姜氏生物场导技术在人体抗衰老方面的应用,让读者对将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姜氏理论、实验和技术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为那些想要学到和掌握姜氏新科技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入门机会;为我们探索生物电磁场效应,掌握生物场导这们新兴科学技术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为医疗保健技术、为培育新品种的创新和提高指明了一条新路。该书通俗易读,具有科技创新性,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科学地解答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让我们对生命和健康有一个比较全面、清醒地了解和认识。同时还介绍了量子医学极其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对促进现代医学的研究发展,应对生命面临的各种挑战,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有着实际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编辑 范志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17-3-2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神奇!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能量转换来实现治病和返老还童的吗?
发表于 2017-3-2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那些修行人,选择好的大环境,然后吸风饮露,也可以长生不老的那种,是不是也是因为不断地用修行的方法实现了人体和宇宙的能量转换后达到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电磁场的发现——姜堪政生物微波

1.生命的语言——生物电磁场的发现
      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从分子学的角度我们无法全面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现象以及我们所了解的生物电现象。可以肯定地说,生物电在生命体是一定存在的,但是生物电究竟是个生理现象还是生命的本质,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已经给我们做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的本质就是电本质。
      在此,我们首先回顾一个重要的科学实验,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生物学家古乐维奇教授曾经把一个洋葱头放在有利条件下生根发芽。之后,他在这个洋葱头近处放置另一个没有生根发芽的洋葱头,这个洋葱头则很快发芽。 生物电磁场的发现——姜堪政生物微波[转]
      古乐维奇教授做了许多次对比试验,都是这样的结果。见上图所示,出芽洋葱的生命活动竟然会影响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另外的生命体,这让他惊奇万分。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去,他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在两个洋葱头之间先后放置石英玻璃板和普通钾钠玻璃板,通过对比试验,古乐维奇教授发现:在两个洋葱头之间放石英玻璃板时,第二个洋葱头很快发芽,而在两个洋葱头之间放置普通钾钠玻璃板时,在同样条件下,第二个洋葱头就没有很快发芽。这就是在生物学里记载的前苏联生物学家古乐维奇的洋葱实验。
      依据我们现在的认识,是这个著名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生物电磁场跨越空间的生物效应,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了生物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联系和影响。那么,这种联系的纽带是什么呢?这种互相影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有距离的生物体能够互相影响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解释回答这些问题。古乐维奇教授经过多次对比实验分析后认为,这种现象是生物发出的紫外线在互相影响和作用。这就是现在生物教科书里所记载的古乐维奇教授的结论:有机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发出紫外线。
      可是,姜堪政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指出:古乐维奇教授的实验是科学史上重要的、有成果的实验。它发现了生物电磁场效应的存在,证明了生物电磁波容易通过石英玻璃而不容易通过钾钠玻璃。遗憾的是,古乐维奇教授由此得出生物发出的是紫外线的结论,并不正确,是逻辑推理的错误,因为通过石英玻璃效果好,通过钾钠玻璃效果不好的不仅仅是紫外线,如:3cm波长的微波通过石英玻璃的效果是通过钾钠玻璃效果的20-60倍,而紫外线通过石英玻璃与通过钾钠玻璃的效果比约为6-8倍。紫外线量子的能量是微波量子能量的10万倍。如果生物电磁场是紫外线,那么生命体活动将需要增加10万倍的信息营养,这就像要让一个人把10万人所需要的食物营养都消化、吸收,然后再把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紫外线的能量,这是不可能的。医学实践证明:紫外线灯只要工作10-20分钟就可以完全杀死手术室中的细菌和细胞,而且夏季烈日下紫外线过量照射能够引起人体癌变。如果有机体生物所释放的电磁波是紫外线的话,那么生物体之间以及细胞之间岂不是相互残杀吗?这样的有机体又如何能够存活下来呢?
      人类对生物电磁场的认识是从古勒维奇的洋葱实验开始的,甚至可以说古乐维奇的洋葱实验在人类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实验不但发现了生物电磁场效应,更重要的是让人类发现了生命里另外一个不可见的世界——生物电磁场,它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等待人类研究、开发的新领域。奇怪的是,这个重要的实验发现直到今天还没有引起科学界里足够的重视,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普通的发现收藏在教科书里。这是为什么?原来,在古乐维奇的洋葱实验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一种科学理论能够解释这个实验的结果,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生物电磁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无法预见到它的推广应用将会成为人类健康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当我们无法用现在的理论解释某种现象的存在时,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概念或理论,轻易的否定很可能会扼杀新的发现。可是在古乐维奇的实验发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形成生物电磁场的新概念和能够解释试验结果的理论。然而,令人兴奋的是,1955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姜堪政博士却在研究人体衰老的过程中,创立了能够解释古乐维奇实验成果的理论,而且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形成了他自己的生物信息场导理论:“有机体在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在其分子之间必须伴有作为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统一的物质载体——生物电磁波的交换,即量子的交换,其中会有一部分生物电磁波向体外发射,它载有生理和遗传信息,作用到其他有机体,可以影响其生命活动,甚至对其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1995年12月-1996年1月,姜堪政博士在科学界里有影响的杂志《NEXUS》(《交叉科学》美国和加拿大出版)上,发表了《辉光实验》(EXPERIMENTS WITH AURAS)又名《生物电磁场》的学术论文,进一步形象的解释了他的生物场导理论研究。
      文章指出:DNA(脱氧核糖核酸)事实上仅仅是记录着信息的磁带。实际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生物电磁场,换言之,生物电磁场是伴随DNA活动产生的,反过来生物电磁场又能唤起DNA的活动。静止的DNA好像磁带,是信息的储存器。DNA活动时所产生的电磁场就好像磁带在录音机中转动时形成的载有信息的电流,这是信息传递的方式。如果能将一个有机体的生物电磁场增强,作用于另一个生物体,则可以使受作用的生物体发生趋向于发射生物场的生物特征的DNA活动。
      姜博士在文章里列举了许多实验结果论证了他的结论:生物电磁场既是传递遗传信息的桥梁,也是基因相互沟通的“语言”。姜氏理论和实践为人类揭开了一个秘密:当我们关注那些宏观电磁场对生命影响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生命体在生命活动中所发出的生物电磁场。虽然这种电磁场微弱到只有地磁场的十亿分之一,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法察觉,同时也很难相信它的存在和作用。但是它们的确属于另外一个我们还不了解的、不可遇见的世界,它们不但有着宽阔的频谱分布,而且很有可能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看不见的杠杆作用。
      这就是姜堪政博士的生物场导发现。由于当时没有经过试验的检验,只能叫假说。可以确定,是姜堪政博士在50年前的假说里首先提出了生物电磁场的概念,并且发现了生命体内部联系以及生命体与外界联系的秘密即生物体之间的场导现象。
      贯通身体的八个脉轮也被“复制”在环绕身体的星四面体的八个顶点,这些能量球的大小因人而异,半径为手掌的长度——从最长的手指尖到手腕的第一根皱纹﹙我的能量球大约半径为9 英寸﹚。但实际的脉轮非常小,处于能量球的中心,也就是星四面体的每个顶点。我曾用分子发射扫描仪来探测星四面体的脉轮,首先我用传感器探头寻找,但仪器没有显示任何东西。后来,当仪器穿过中心点时,电脑屏幕出现亮点,于是我们锁定了中心点,然后获取它的微波图像,看上去就像身体中脉轮。我们发现每个身体内部的脉轮的跳动﹙就像脉搏那样﹚与每个身体外部的脉轮、与整个系统都是相关的。
      注:DNA或RNA分子在260nm处有特异的紫外吸收峰且吸收强度与系统中DNA或RNA的浓度成正比。分子形状双链、单链之间的转换,也会导致吸收水平的改变,但是这种偏差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来正,吸收峰和发射峰可能会一致,则古乐维奇教授的说法未必没有道理。但生物通过微波通讯可能更有其物理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微波背景辐射的广泛存在,且与经络、风水本质以及大量内修中提供的现象和尺度相吻合,另外一方面姜堪政博士的发现与古乐维奇教授的实验也不矛盾。由于微波近似直线传播,也只有基于微波层次进行解释,才能为生物能量场足够丰富且层层嵌套的神圣几何特征找到合理性依据。现代物理学家关于微波背景辐射模型为足球模型的假说也可看成是一个证据,因为其可与生命界普遍存在的黄金分割现象建立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医学硕士眼中的姜堪政教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NeecHdxik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那些修行人,选择好的大环境,然后吸风饮露,也可以长生不老的那种,是不是也是因为 ...
melissa 发表于 2017-3-29 09:57



    是的,生物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生物可以通过能量再生形体。
发表于 2017-3-2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三七生


    怎么有种妖怪吃唐僧肉的怪怪感觉,那些小麦、玉米、高粱、豌豆寿命是不是减少了啊!开个玩笑
发表于 2017-3-2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发表于 2017-4-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寿可尽,唯心不生不灭。追求长寿,现代社会比过去长寿不少,生命质量完全扯淡。贪嗔痴慢疑的堆积,必然使人间更加纷乱。
发表于 2018-5-2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材料与方法
所用的场导舱是按姜堪政博士的专利技术(专利号:俄罗斯RU.2090613,日内瓦国际合作wo.96/41872,中国CN.1194666A)制造的铜制球形舱,内表面镀黄金。共有31名志愿者在场导舱内接受小麦、玉米、高粱、豌豆等4种植物密植幼苗(约3 m2) 的场导作用,其中42~74岁的男性22人,24~72岁的女性9人。植物苗在人工光照与调温的育苗室内培育 ,苗出土后4~10 d入舱使用,在舱内放置4 h后移出,更换新苗。
人和植物幼苗分别位于场导舱内的两个对应的聚焦区,互不接触,人体只能接受舱内植物幼苗发出的生物电磁波的作用,称为场导。每天场导4 h,10 d为l小疗程,休息10 d后再 进行第2小疗程,也是10 d,再休息10 d后进行第3个小疗程,共场导30 d,整个疗程结束。”

植物和人都会辐射生物电磁波,如何确保能量的传递方向是植物传给人,而不是人传给植物呢?植物的能量水平比人体要高?人体是辐射为主还是吸收为主?如何调节?......

日常的生活经验,房子也是需要人气滋润的,长久没人住的房子更容易风化老化破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认识需要更多的姜堪政这样孜孜以求忠贞不渝的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9:15 , Processed in 0.0289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