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只管耕耘

中文——地球文明的唯一代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音调的问题(1)

  要说中文有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音调的问题,这让很多学中文的外国人最受不了的。很多外国人会说中文会写中文,但是如果交谈的话,很容易就让人听出他是外国人,最鲜明的标志就是音调不准。

  事实上,中国人自己也不见得完全掌握。一来,这个字为什么是二声那个字为什么是三声,谁也不知道按照什么规律来设定的,所以每个字的音调,都是硬记住的。

  二来,哪怕你记住了这个字的音调,但是在日常交流中,很多语境这个字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本来二声的,非要三声,同样一个字,叠字了就有一个字变调,或者同一个字在这句话里是第一声,回答的时候反倒是第四声了。艾玛,一句话,叙述语气和反问语气竟然会有好几个字都读音不同?通过读音竟然可以表达各种情绪!
  摔,你让外国人怎么活!

  好吧,听话听音这句话,其实很多中国人自己也搞不明白呢!(装傻的人例外!)

  总之,音调是中文的不解之谜,就算语言学家,都不见得能考证出音调的设定规律。
  这是中文的一个天文追问,大概只有外星人能回答了。

  中文的音调规律无法推出,但关于音调,我们倒可以进行一番猜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音调的问题(2)

  中文为何会出现音调呢?这本身也是中文的一个特色,阴阳顿挫的音调,比之各种音文字的没有起伏,平板冷直,实在是鲜明。

  唯一能和中文的阴阳顿挫相提的,是法语的音调柔美,但我怀疑法语的音调柔美不是因为其音文字,而是使用音文字的人,可能略多的使用了语气词,但本身的音文字,可能不具备音调的功能。

  实际上音文字也会使用语气词或者在句子里有一些轻重音的区别,使得语音不至于完全的平板,但显然没有中文这种每个字都有音调的鲜明生动。

  相比起地球上的音文字,中文可以称得上“说的和唱的一样”了,当然就算唱歌吧,也有唱好听唱难听的,但中文的音调,确实使得中文具有一种音律之美。

  好吧,我曾经在农村时候听过老太太们哭骂,那真的是在唱啊,那叫一个唱念做打具备,围观的真的能听得津津有味,用词灵活,骂人从不重复,甚至能比喻啊排比啊成语啊谚语啊乃至历史典故,都能唱出来,真是如围观者感慨的“和唱大戏一样”。
  据说这功力,很多农村老太太都会,不过估计现在都失传了。

  有时候我在疑惑,为何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而华夏族却没有呢?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失传了,战乱那么多,历史那么久,失传了民歌也不是什么奇怪的。

  事实上,我倒觉得,华夏族的民歌并没有失传,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这就是中文的音调。

  有人很遗憾,华夏族最早的民歌精选《诗经》只存留文字,没谁会唱。想也知道,那时候的人肯定是唱出《诗经》上的各种民调的。

  后来音乐的发展,似乎音乐就成了纯音乐,高雅文艺,而华夏族的传统民歌,没谁会唱。

  但其实,并非如此。

  古人平时宴席啊,玩乐啊,甚至谈情说爱啊,虽然也有纯音乐,但往往大家也会唱歌,不仅仅是歌者在唱,大家都爱唱,文人矜持点,会“歌以咏志”的清唱,我猜想可能就类似于拖长调朗诵一下诗歌那种。

  古人其实很活泼浪漫,宴席到高兴的时候,主人家也好,客人也好,会随着音乐起舞,当然肯定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舞者那种舞,大概就是手舞足蹈的那种,类似于现代的集体舞,又唱又跳,这才叫娱兴。

  想象一下大家宽袍广袖随歌起舞,哪怕就是最简单的手舞足蹈呢,也挺风姿飘然的。

  当然,有墨水的会直接写诗传唱,没墨水会功夫的就直接在席间舞剑。也是聚会时候的传统项目。

  总之,发展到最后,中文的文字,写出来就可以唱出来,当然肯定没有本来的音律那么多音调,日常交通中,肯定是要省略点的。

  很难确定是是交谈引入了音调,还是本来交谈是用唱的,然后省略了的,总之,中文的读音就这么的阴阳顿挫生动鲜明得如同歌唱一样流传下来了。

  我其实很怀疑,音调最初可能比现代的四个音要多一些,比如现代的苏杭一带的人,说话就和唱歌一样柔美,好吧,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

  像苏杭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肯定还存在,读音肯定不会只有四个声,(其实除了四个声,现在的中文其实还有轻声和一些语气词的,细分就要专业人士了)

  想来最初普及的文字为了交流的需要,做了删减,就成了现在的四个声,古代的时候归纳为平仄,至于平仄里面的小细分,就看语境了。

  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出,中文的读音之所以有音调,那是因为古代的文字,是唱出来的。

  华夏族不是没有民歌,而是融入了日常中。
  事实上,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脱离了民歌成为高雅音乐。但因为音调融入文字,文字于是就又反过来又进入高雅音乐,于是无论是汉赋还是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唱出来的。

  汉赋唐诗还好,可以很豪情的拖长音歌以咏志,而宋词元曲就确确实实的诗配乐,都有自己的词牌曲牌,数量极其庞大,这是历史上任何其他音文字都不具备的。

  可惜,失传了。当然后来还有发展出戏曲来,比如秦腔啊梆子啊昆曲啊,也是配乐文字,可以算是遗韵了。

  这里吐槽一下所谓的京剧,其实京剧的脸谱实在称不上国粹,不过是昆曲班子进京给满族统治者献艺,为讨欢心而把满族信奉的萨满教的脸谱移植上去。而京剧的热闹,其实并不大符合华夏族的审美观,说京剧是国粹,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总之,华夏族哪个戏曲都比京剧历史悠久人文富蕴文化悠远承载文明。京剧被称为国粹,更多的是政治需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第十七章(何惜雪媚莲花是我的另一个号,被封了后就用莲映之这号了)语言和文字的区别

  一般来说,大家习惯于认为语言和文字来源一致,但其实是来源不同的。

  我们称语言的时候,侧重于表达,也就是侧重于“说话”这个行为,而文字,侧重于记录,通常指“书写”这个行为。

  因为社会原因,在价值观上,文字是高于语言的,只要不是哑巴,都会语言,而文字,就属于略高阶层掌握的文化(当然现代社会,绝大部分人都脱离了文盲帽子,都掌握了文字,这是社会进步。)

  同理,语言和文字的来源,其实也是有相似的道理。

  事实上不仅仅是人类,哪怕是野兽之间靠嘶吼,也可以算是一种语言,我想最早的人类语言,也是一种嘶吼,随着族群的扩大,这种语言被固定了下来。因为需要表达的事情非常少,所以语言很简单,也许只是几个音节的变化,也许只是音调的变化。但我们得承认,这是语言的源头。
  事实上,语言的出现非常简单,一点也不高大上,几乎所有人类族群都出现过语言,这是个普现象。

  而文字呢?我猜测有几个来源:一,岩画记事。通常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出现,比如记录某件大事,或者某个人物。这是带有历史记录性质的文字源头。这些文字往往记录山川河流动植物狩猎等等,是描述自然的文字的来源。比较物质性。

  二,占卜文字。我们知道,占卜几乎是所有人类历史发展中都曾出现的事情,占卜者通常是族群里的巫者,这类人掌握着和天地沟通(或者神灵)的权力,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也掌握着这个族群的文明传承(之前我对音文字的猜测,就有一部分是指某个族群里失去了掌握文字的巫者,导致失去了音图文字的传承)
  事实上,占卜文字在文字发展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因为巫者掌握着文字传承,同时也掌握着历史记录(也许是我们所说的神话,但神话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族群的文明源头),乃至,同时掌握着教育权力,也即,推动一个族群文明发展的作用。

  这些文字也许是描述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关系,人类工具,人类劳作,神话传说等等,比较精神性。

  三,结绳记事。这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结绳记事几乎是很多人类族群都用过的方式,我猜测这其实更多的是技术文字的来源,也即,数学和天文历法的来源,巫者用来记录各种节气日月变化降水降雪等等,然后总结出一个规律来。这是专业性文字的来源。

  四,性文字。人类对性的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从动物本能开始的自然,到智慧开启后对生命的敬畏和神秘想象,有意识无意识的和“我是谁?我来自何处?归于何处?”这种哲学初始问题相合,之后,人类的性又和社会伦理道德结合,形成各种观念。

  总之,对性的思考,贯穿人类历史,而由性产生的文字,也占据了文字很大一部分。或者说,这第四项,其实可以和第二项和在一起,都属于人类初始时代的神秘部分。
  这大概可以算是生活性文字的来源。

  除了这四项,随着人类族群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开阔眼界和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以及族群之间的融合和分裂,产生的文字就越来越多,来源就越来越多。

  最后我们看到,文字系统越来越完整,而这种完整的文字往往产生于最强大繁华的族群中,像滚雪球一样。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语言消亡了,最后剩下的,只是和这个文字系统配套的语言存留下来。

  这种猜测,也可以从秦灭六国统一文字的过程看出来,六国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字,最后文字被统一了,而语言就顺理成章的跟从于文字,只剩下了和文字配套的这一种语言(事实上中国即使现代也有无数方言,但很多方言词如果不被记录的话,很容易就消亡。而中国的文字也不断在扩大,也不断收容进很多方言词,不断扩大。这种语言不断出现不断消亡,而文字不断扩大的现象,显示了文字作为文明载体的强大力量)

  从这种发展来看,虽然语言和文字来源不同,但最终随着社会发展,语言从属于文字。最终,文字掌控了语言。

  从这点来看,我们也能曲线看出,音图文字具有的文明传承意义,而失去图文字的音文字,因其断裂性,对于语言的掌控力很小,完全无法和音图文字相比,因其几乎没有多少对语言的掌控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音文字产生,无法融合扩大,各自走着曲折的道路,或者消亡,或者变迁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从这方面来看,音文字是附属于语言,语言消亡的话,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而音图文字却具有掌控语言的强大力量,语言是从属于文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章 语言和文字的区别(2)

  之前我们谈到文字对语言的掌控力,音图文字具有掌控语言的力量,随着其越来越完整完善,其对语言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大,
  也即,音图文字可以创造子语言,同化异语言,乃至消亡落后语言。

  语言从属于文字,文字可以担负着完整的承载文化的作用。
  通俗点讲,音图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非语言的载体。

  而音文字显然没有这种承载文化的作用。
  或者说,它具有的文化载体作用是需要配合语言才能成立。

  语言如果消亡,音文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但我们知道,文字之所以出现,是为了记录和承载,当文字只成为语言的附属,我们从历史可以看到,语言的消亡是多么的频繁,如同春去秋来的小草,一茬一茬的。
  因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音文字是多么的脆弱性。

  结论:音图文字对音文字具有完全碾压性。

  在结构上音图文字--语言--音文字。

  我们的历史上,多少异族消亡了,靠着我们的文字记录,后世才能知道曾经有这么个民族存在过。

  无论每个朝代都有的异族侵略,还是五胡乱华这种乱入了的,哪怕是元清这样入主华夏了的,中文都对其民族所属文字具有碾压力量。

  这是音图文字对音文字的碾压性。

  同样,华夏周边的国家,比如日本,朝鲜等国,学习了一些华夏文化,引入了中文,受到华夏文化的洗礼,但随着其想法变化(我们就无需讨论这些人的想法过程了),不愿意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想要创造自己的文化,于是作为华夏文化载体的中文,就成为其首先想要剥离的。于是我们看到,日文和韩文出现了。

  表面上看,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音文字,日文和韩文以中文为模板,造出一种介于音文字和图文字之间的文字,既有音文字的简便,又有图文字的作用,似乎是一件非常进化的东西。

  事实上,这两种所谓新创文字,其性质和产生的过程,和历史上这些音文字相似,区别只是历史上这些音文字是失去了音图文字传承后,历史断裂,但为了表达需要,被迫出现。而这两种文字是主动断裂音图文字传承,而出现。
  但,结果是一样的。

  无论外形如何,日文和韩文两种文字都相当于断裂了音图文字传承,而成为单纯的音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音文字无异,而且更复杂些,在失去音图文字的作用后,连音文字的便捷性也失去了,更不具备传承性。

  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个过程:人类为了交流,出现语言。
  随着社会发展,出现音图文字。
  随着音图文字完整完善,各种语言不断消亡。
  随着各种语言不断消亡,音图文字更加扩大发展完整完善,语言从属于音图文字被绑定。
  几大音图文字碰撞融合统一(书同文),绑定语言被固定(官方语言,普通话等)其他语言消亡或者小范围存在但依旧被绑定音图文字(各地方言)

  然后命运发生了转折:
  1,音图文字保持着,官方语言和各地方言绑定,承载历史文化。这是幸运的华夏文明。

  2.音图文字丢失,民族消亡,文化文明消失。这是悲哀的其他古文明。

  3.失去了音图文字,没有历史也没有传承,聚集在一起的新族群,为了便于交流,音文字出现,从属于语言。
  随着各族群各地方言出现,配套出现各种音文字。历史文化传承断裂(历史只从音文字诞生起开始,之前的都成了传说。)
  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各音文字国家民族,很多人三代以上就茫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章 文字的演化走向

  音图文字是不断的走向简化的,从岩画到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到繁体字到简化字。

  最后两种说法是相互比较而言的,事实上比起大篆小篆到繁体字的演变,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演变幅度很小,只是简略了部分笔画,只能算半档简化。从这点来看,中文的简化演变已经趋于完善,无法再进一步进行简化了。

  这里所说的无法再进一步的简化,是指再进一步简化很可能失去音图文字的意会联想作用,也即,失去了音图文字最重要的图作用,这种关键传承性的作用。最后,很容易就变成一种韩文日文那种断裂性的文字。

  无法意会联想的文字,是不能称之为音图文字的。那只是没有灵魂的文字搭积木而已,和音文字以字母构建文字相似,只不过一个是用字母,一个是用笔画,失去了最核心的东西,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这是两种不同的歧路,音文字是失去了音图文字,只能依托字母表音构建文字,而韩文日文这种没有失去音图文字却将音图文字简化到用笔画来表音达意,我们可以称之为片文字,意思是将音图文字拆片所创造的文字。

  本质上,这两种文字都是将文化的载体从文字转移到语言上,以语言做文化的载体,而文字只是表达语言,是语言的附属,不再具备承载文化传承的载体。

  也即,从此之后,语言替代了文字传承文化文明,而文字,仅仅只作为记录语言使用。

  从之前我们讨论的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可以看出,这种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是多么的脆弱,而文字仅仅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多么的单薄。

  这种情况,并不是不被了解,但却是不得已的选择,使用这些文字的人也不是不了解其隐患,但显然这是现实的选择。

  以音文字为例,失去了音图文字的传承,人类虽然可以继续交流,但却无法记录,也即,语言还存在,但文字却失去了。这时候只能创造出配合语言的文字,而非重新创造一种音图文字(这绝非一朝一夕可达成的,也绝非几个高智商凑在一起就能研究出来的,具体可参照古代百姓大部分做文盲的情况),因为语言的存在,所以创造出来的文字是以配合语言而出现,自然而然的从属于语言。

  这种表音文字是非常便捷的,也便于尽快满足记录要求,满足文化传承。

  同理,片文字的出现也是依据这个道理。抛弃了音图文字,如何尽快的达成记录的需要,达成文化传承的需要,音文字采取了表音,而片文字采取了极其简化的构建,本质上依旧是语音还存在,构建出来的文字,依托于语音,作为语言的载体,而语言成为文化的载体,无论表音还是表意,两种文字都是服务于语言。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就成为除了音图文字外,其他文字的基本核心。
  选择了将文化载体从文字过渡到语言上。

  无法评价这种转移是进化还是退化,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种便捷方式,也能最少的减少文化传承断裂对族群带来的危害,其便捷性,在当时的历史是最优选择。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好事。


  当然,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音文字和片文字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病,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即,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这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章 文字的演化和走向(2)

  有人说,音图文字最后必然会发展成字母文字那种便利,或者如韩文日文那种片文字的简略,否则音图文字会因其门槛过高,而失去了传播条件。比如,外国人学中文,就非常之艰难,而中文因其书写不方便,会被历史淘汰。

  我记得电脑出现之初,因为输入法的缘故,很多人悲观的觉得中文要灭亡了。事实是,很快就出现了五笔输入法。当然五笔输入法并不算太便利,后来的智能输入法才算是便利。前者利用中文字体的结构,后者利用中文的读音,这是音图文字超越其他文字的案例。

  或许有人觉得利用拼音这种方式更近似于字母文字,其实这是谬误。
  要知道音图文字本身就是结合了语言的文字,在具有表意表形的同时,还具有字母文字表音的能力。所以被称之为音图文字。

  中文里有很多表音字,比如楼上所举例的新词氨基酸的氨字,气表性质,安就是表音,一般来说,就算不认识这个字,从这两部分就能得出这个字的两个结果:气态物质,安读音。这基本上就已经算是无师自通的认识了这个字。

  比之字母文字完全创造出一个新词来,中文的潜力如此巨大。

  事实上,很多字都有这种表意表形又表音的作用。当然有一些会读错也是难免的。因为中文造字来源多,吸收的语言多,以及历史时期的语言变迁文化变迁,出现读错字的情况也不少,但总的来说,百分八十是错不了的。

  比如吸收的吸字,就不能念成及读音,这可能是个两部分都表意的字。中文造字方式也是发展的,很多字是基石字,比如口,中,田,禾,日,月,等等这些字,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字,然后又称为字的基石,构造出一个新字。

  像前面月球分销商说的,文字最初是用了看的而不是读的,和语言结合后,才开启了读的功能。

  同理,造字规律里也有这个过程,所以随着文字和语言的结合,表音的造字规律也被加入进来,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出现,于是越来越多的表音字被创造出来,到了最后,表音字占据了字的百分八十以上。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会念白字,但掌握新字的方式,大部分都可参照这个表意同时表音的规律,错不了太多。

  表意同时表音字的大量出现,喻示着文字和语言的结合越加密切,文字掌控语言的能力越加强大。

  中文适应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可以从这里看到。任何一个新事物,字母文字和片文字都不得不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字词来,而中文却只需要原有的字重新组合,就能创造出一个新字或新词,不认识的人也可以读出,顺便略有了解,表示好有道理。
  完全没有文字壁垒,这是字母文字片文字这些音文字完全无法做到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文完全胜任社会的发展,就算是到了高科技时代,中文也不会落伍。出人意料的是,科技开源的西方社会,受制于字母文字的制约,其科技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制于文字,越来越被限制。

  通俗的举例来说吧,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字母文字不得不创造出大量的新字词,而这些新字词显然是真正的全新的字词,不得不重新认识。少量的话,只会对学习略有影响,但是如果这些字词越来越大量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显然是必然的,

  于是我们知道,学科就会越分越细,即使一个材料也能分出好几个科目来,表面上看似乎精而深是好事,但科技发展从来都是综合发展,你造一个火箭都得各学科联合呢。那要多少学科在一起还需要不断的协调才能共同研究?随着科技越来越发展,这种现象将越来越多,限制造成的弊病就越来越大。

  是的,你可以一个人掌握好几门学科,擅长背好几门学科的新科技词,用超过别人很多时间来精通这些,高智商科技人才总是令人敬仰的。
  但,如果同样的精力时间可以做更多呢?这就是中文赐予中文科技者科学家的便利。你完全可以无需像字母文字科学家一样为打破文字壁垒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精通几个学科的知识你只需要学习知识要点,而不是费力的去背新词,所谓的新词,几乎一目了然,无需查字典(当然如果是音译的话,就我了个大草了,所以我非常反对音译)

  在西方,为何动辄请律师呢?不要以为这是西方人的法治观念,真相是:普通百姓压根没法尽快的了解法律术语,那对普通人来说,都是要查字典的专业词新词,所以不得不依靠专业人员。

  而在中国,民事纠纷很多人都可以不请律师,就算请律师,也绝不是因为律师比自己会读法律条文,而是比自己懂法律程序和行业规则而已。律师说的,法官说的,普通人都可以经由法律条款而了解。

  这就是文字壁垒,中文几乎不存在文字壁垒,大家完全可以靠自己查阅法律条文就能对相关规定作出了解,完全不用去上专业法律课。甚至普通人如果发狠用一段时间去翻阅法律书籍课本,并不比法律专业人员知道得少。
  而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完全不可能做到。这就是音文字造成的文字壁垒,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限制了前进的道路。在科技上尤其如此。

  当然,专业术语会随着社会科目发展而越来越多,即使你精通中文,也不见得能很快了解这些专业术语,但值得庆幸的是,中文的无文字壁垒性质会让你查阅了专业名词解释后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不是以理解一个新世界的方式来理解。

  当然,理解力和记忆力低于普通人就算了。

  这不仅仅是中国人聪明,而中文也给你了很大的便利。好吧,这本来也算是中国人聪明的一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章 文字的演化和走向

  我们知道,音图文字的演化是趋于简化的,最终,为了不失去其核心精神,简化体并不会变成片文字那种已经无法表意的情况。

  但,虽然很多文字会被简化,社会发展又会渐渐出现新的文字,比如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原有文字确实会难以准确的表达,至少是在专业性非常强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新文字。虽然每个新文字出现都代表了一项重大发现或者发明。

  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新文字再次广为人知的时候,就会再一次被简化。

  音图文字的简化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前提:比如文字已经被大多数人掌握且熟知,比如文字已经非常成熟,比如社会发展需要人尽快的掌握并使用文字,比如科技使得文字有了更便捷广阔的前景等等。

  于是音图文字就在能够保持表意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事实上,简化的音图文字具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便于推广传播。简化字毕竟比较记忆且使用。

  事实上,这暴露出来音图文字的一个弊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难以掌握。学习音图文字在初期阶段是很费力的,就算你知道未来它前景无限,但前提是你得费力的掌握它。

  和音文字比起来,音图文字具有入门难的特点,也即,如果不能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经历和关注,出现文盲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于长期不使用,会忘记很多。
  也即,比起音文字来说,音图文字非常不利于扫盲的。

  同理,音图文字因为入门困难,所属种群在投入教育的时候必然比音文字种群投入教育的资源要大,在音文字人群只要学会二十几个字母就能读写的时候,音图文字人群还只能算是会认识几个字的文盲,也许连商品名称都还不认识。

  这是音图文字在古代无法教育普及的原因之一。

  投入巨大,而大部分收获却不过是扫盲程度而已。而古代的科技不发达,也无法使得音图文字后期的潜力得到发展,既不能推动社会,也不能增加利润,这种性价比不划算的情况下,音图文字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是必然的。

  在这种现象中,音图文字很容易成为垄断文字,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如果这极少数人断了传承,那么整个音图文字就会断了传承。这也是我猜测音文字来源之一,失去了音图文字传承,最后选择使用表音字母来继续交流,然后使得表音字母承载文字记录的作用。继而承担其文化传承作用。

  即使没有断了传承,但因为掌握的人数实在太少,起到记录传承的作用实在太小,即使还有人掌握,却已经失去了文化传承的作用,被音文字取代。

  现实的例子就是印度的梵文。
  梵文可以说是和中文一样,都是古老而传承的音图文字,但因为随着印度的历史,掌握梵文的人局限于极少的一部分(宗教人士),且没有对外做传播努力,也没有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记录的也是非常狭隘的方面(仅限于宗教典籍),致使其越来越局限于极小的范围,最后,即使梵文还会有人懂,但已经不再具有文化载体的作用,最后就近乎博物馆文物的意义了。

  对比中文和梵文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到音图文字的缺点,其门槛过高,很容易造成在其还没有展现巨大的潜力的时候,就夭折了。

  我猜测,除了中文和梵文外,地球文化里应该有不少音图文字的出现(比如还有楔形文字?),但大多都因为这个缘故消失了。而音文字因其便捷简单方便传播,就非常容易存在并传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地球文明发展到现在,只有一个音图文字(中文)在使用,而其余的,全是音文字。

  曾经会中文的日本韩国,最后也选择了创造片文字,除了政治原因之外,其实也是和音图文字无法快速掌握和传播有关,非常不利于扫盲,也就被理解为非常不利于快速接受科技知识。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种想法是非常短视的,但证明这一点,我们是用时间和全民的成就来验证的,如果不是我们最终验证了这一点,那么中文会不会最后被断定无法适应时代而消亡呢?这很难说的。

  事实上,我们确实有过一段中文无用论时期,到现在也继续在搞全民学外语,除了民族自卑心理外,其实也有一些中文不适合时代的忧虑的原因在。这种心情在计算机时代初露端倪,随后越来越加剧,就形成了中文自卑心理,我认为到现在这种想法还是有市场的。

  只有科技越来越发展,中文的优势才能慢慢展现出来,而现在,不过是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章 文字的演化和走向(4)

  中文(音图文字)的入门门槛高,导致启蒙难,传播难,范围难以扩大,最要命的是,不利于吸收外来知识。

  我们知道,文字之间是有文字壁垒的,音文字之间哪怕再相似,因其各自发展,也导致了相互之间的文字壁垒,除非你能学会几十种语言,否则就只能求助于翻译。
  但音文字之间的相似性,使得学习几种语言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音图文字和音文字之间的文字壁垒就不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经历,完全可以称之为不同的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外国人为何大叹中文难学了。
  注意,是中文难学,不是汉语难学。想要学汉语,其实并不难,在中国待几年,很容易就流利的说中国话,和中国人交流了。
  但,熟练的掌握中文,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外国人所谓的难,主要是指学中文,而不是学汉语。

  但,中国人学外语,也不容易。这其实牵涉到一个文字习惯问题,我们看方块字很容易,外国人就要蚊香眼,同样,外国人看字母很容易,我们就非常发憷这种简单却繁琐的字母排列。

  无他,中文的字或者词,需要用理解来记忆,其中包含联想和有道理。而外文的词汇,靠字母的组合,几乎没法讲道理。

  例举一下:我们看到山字,就可以联想到山的样子,看到房字,就会意会住户,方音。看到困字,就会想到一棵树关在院子里,而囚,是人被关起来,等等。

  而音文字,就让我们这种惯于联想的人,拙于这种死记硬背,尼玛,这些字母组合到底有啥道理啊?dog为毛是狗啊?who为什么是谁?等等。无法联想也没法意会,只能死背。

  当然,音文字发展到后期,有时候也会进行词组联系,也可以有意会和联想,前提条件是你先将构成这种联想的单词记牢。

  如此种种,造成中国人学外语的障碍,你不得不舍弃联想和意会,单纯的将这些字母组合记忆下来,于是词汇量成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如果没有语音环境,这是很要人命的。

  如果隔绝多年,你必然会自己造新词,慢慢的就成了一个新文字了,我怀疑音文字这么多种的原因也在于此。古代交通不便,哪怕音文字来源于同一种音文字,但隔绝多年的情况下,分别发展成完全不同的语言,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这种情况放在十里不同音的中国,使用音文字的话,妥妥的千百种音文字出现了。

  这既是音图文字的弱点,也是其强项,妥妥的一文定乾坤。如果中国没有一直使用音图文字而是后来采取音文字的话,几千年的历史,十几亿的人口,妥妥的几百个国家民族。

  事实上,印度其实就是个现成的例子。梵文这种音图文字失去作用,就算印度现在能统一语言,但这种统一的语言想要变成无数不同的语言,非常容易。

  而音文字容易衍生的特点,也导致了其历史记载的断裂问题。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曾经有过一个初始的音文字,随着时间变迁历史发展社会变动,变成了几十种不同的音文字,那么曾经用初始音文字记录的历史会被人了解并继承吗?显然不能。即使可能是其后裔,也早就无法继承其文化了。

  这就是音文字的特点,便于传播,便于接受,自然也便于被改变。如果比喻的话,音图文字可以比喻为坚固的山脉,而音文字就是可以任意改变任意流淌的流水了。

  在科技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表面上看,似乎音图文字和音文字之间的沟壑没那么大,而我们很容易接受音文字在电脑时代的泛滥,似乎中文和外文也不过就是书写阅读问题,在科技力量下,这点差别可以不计。于是为了适应发源于西方的电脑科技,普及外文成为适应时代的必然。

  但我的想法恰恰相反。
  或者说,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音图文字的中文,反而是最适应科技时代,而且随着科技时代越来越进步,其潜力将越来越强大。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章 文字的走向和演化

  说到音图文字不易吸收外来知识,主要是指当外来知识超越本土知识的时候,但这种局面并非不可解。对,就是翻译。

  文字的壁垒的说法,从来都针对大多数人,也从来不缺少打破壁垒的翻译方式。为何我会对翻译比较看重,而不是如现在中国的思路,全民学外语呢?

  这其中自然是以性价比来看,打破壁垒只需要这种桥梁式的打破,而无需全民学外语这种愚蠢的方式(有时候我真的是疑惑提出这种方式的人是否脑残)。

  这就好比,两个大海之间有阻隔,你要交流只需要开辟一条运河,而非将两个大海挖成一个。好比两个陆地之间,也只需要架构桥梁,而不是填海。

  在我看来,全民去学一种外语,愚蠢到无法直视的地步。

  所谓的桥梁和运河,就是翻译。

  如果想要学习他人的知识就让全民去学人家的语音,那么如果英美衰落了,科技不行了,德国起来了,是不是全民再去学德国,以此类推,是要全民学多少外语呢?先不说能不能办到,就算办到了,难道全民都能学成精深高科技外语吗?也不过是最多能口语说几句对话而已。

  事实上,就算英国人自己是母语,也无法全民都懂专业类语,在科学家面前,大多数英美人自己也是文盲。何况你些外来学的。
  总之,愚蠢到诡异的想法居然长期被执行,有时候也挺让人疑惑的。若说没有什么别有用心,我是不大相信的。

  好,我们再说翻译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开阔视野接受外来知识,恰恰是从翻译而起,而非那些留学归来讲外语的,更不是大量的派遣留学生。而是翻译。

  将外来知识翻译成本土人士能看懂的文字,这是一种最佳吸收知识的方式。它可以让知识直接成为种子,进而催生出本土的知识树来,进而长成一片森林。

  在这里我谈到翻译,并不仅仅是讲如何解决音图文字对于外来知识吸收不便的问题,而是要解说作为文字源头的音图文字的强大翻译能力。

  确实,因为音图文字不能迅速掌握的缘故,使得外界知识无法快速的进入(至少比不上同是音文字之间的转换快捷),也使得本土无法迅速的吸纳外界知识(中国人学外语先得转换学习方式,无法借助于理解和想象以及意会,必须先要习惯于死记硬背单词),这是音图文字的稳固性造成的。

  但同时,也因为音图文字的稳固性,可以使得其在文字沟通中作为一个稳定的坐标,成为诸多文字的沟通媒介。

  也即,音图文字(中文)可以成为世界知识的流通中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知道,现阶段英文是作为世界知识的流通中介的,但英文作为音文字具有的特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其弊病来,其新词不断的出现成为巨大的语言负担,其文字壁垒在各行业之间越来越难以打破,其将普通人和科技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导致音文字对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阻碍作用。

  想想看,你想成为专业人士的门槛,不是学习专业常识知识,而是先要背诵出大量的专业词汇,先要成为一个专业语言学者。

  想想看,面对另一个行业,就算这是你的母语,你也觉得自己其实是个文盲。完全如同看天书。

  想想看,一个普通人在熟知母语后,想要进入某个行业,如同重新学一门语言。

  一个普通人的语言体系竟然如同和科技人员的语言体系是两个体系一样。

  于是科技人员的民众基础怎么来呢?就算有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必须先学一门专业语言的话,兴趣会剩下多少呢?

  其实这种弊病已经初露端倪了,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的科技强国美国的科技人才,华裔竟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虽然它是个移民国家吧,但科技人才自己本土居然不占主干,这是多么缺乏科技人才来源和基石啊。
  但真相其实是,音文字对于专业科技的不可避免的阻碍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音图文字在专业知识中的无文字壁垒特性。

  之所以说是无文字壁垒而非知识壁垒,是因为知识本身确实是有壁垒的,但承载知识的文字没有壁垒的话,就会极大的减少知识之间的沟通不良。

  换句话说,当科技发展到后来,专业知识的历史积累,使得一个人有时候要用毕生精力去研究某个方面,而无暇其他专业,所谓的精而深。
  但同时,科技发展到后来,却必然会出现多种行业交叉和密切合作才能发展,比如初始时代,一条船只需要找木匠就行了,之后轮船却要好多个行业合作才能造成,然后呢,飞船就近乎人类科技知识汇总集大成才能合作完成。

  这就导致了科技发展越到后来,就越是多种专业密切合作甚至知识碰撞交融才能达成,否则就很容易达到极限,再难前行。
  虽然有计算机这种工具,但思想是无法取代的。

  专业人员科学家如何做到跨行业了解呢?这就是音图文字无文字壁垒的巨大潜力了。你掌握了音图文字,那么可以认识所有的专业文字(当然认识和学会是两回事,对于专业书籍,大多数人基本也属于所有字都认识,连到一起就茫然了)

  这种认识当然不是什么无师自通让你瞬间懂了其他行业知识,那就不是文字是神迹了。但你认识所有专业文字,等于破除了一道壁垒,大大的减少了理解难度记忆难度,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吗?专业有壁垒,而文字无壁垒的状态,无疑使你瞬间和连专业词都要查字典听解释的音文字科技初入者拉开了巨大的距离,他们还在记忆单词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去理解学习了。

  无专业之间文字壁垒的音图文字,使得跨行业了解变得容易,这无疑是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越来越强调多专业密切关联的促进,这在音文字世界是非常艰难的。
  也许在科学发展之初,有智商爆表的人才还能拿到几个专业博士学位,但随着科技越来越艰深,一个行业会分出无数个科目,而科目之间也越来越细分,这样的情况下,打破专业壁垒谈何容易,先是天书一般的专业词就是一条拦路虎吧,说不定发展到后来,这每个科目的专业词都是几十万个,厚厚的一本大字典。

  你看,最多只多出几个新字词的音图文字是多么的便利,完全不存在不认识的字的问题。

  这么一来,就能理解我说的音图文字(中文)作为世界文字中介的意义了吧。

  中文的稳固性,准确性和无文字壁垒性,使得它可以作为世界语言的翻译主干使用。也即,英文也好,德文也好,尼加拉瓜文也好,科技成果也好,专业书籍也好,都可以翻译成中文,然后再翻译成其他文字,期间的错谬性大大降低。

  类比一下就是:十万英文专业词---5000中文字---十万德文专业词
  二十万英文专业词---5000中文字---二十万德文专业词
  以此类推,恩,英文德文可以代指各国专业文字,哪怕你英国已经有一百万词汇量,我这里依旧是5000中文字,书写专业文献无障碍。

  去想象一下足以节约的科技时间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 文字的演化与走向(6)

  前面对文字的演化和走向解释了其各自的方向。
  如果具体谈两种文字的演化和走向的话,我猜想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叠加式。在音文字里,会添加词缀以及两个单词的叠加,简化方式大概就是第二个词会舍弃词头,这种复合式词组,现在我们可以从很多新词里看到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有一个缺陷是,如何挑选两个合适准确的词来合并,比喻的话,就是两个家庭如何联姻结两姓之好啊。也即,即使使用了这种方式创造新词,却很难做到准确。这是音文字的特性决定的。

  以之前有个朋友列出的,我们中文公牛,母牛,小牛,奶牛等等这类,都有一个共字“牛”,描述其共性,而另一个字是描述其个性,所以非常容易理解。

  但音文字并没有这个特点,这几个有共性的事物,在其单词里是没有任何相似处的单词,那么麻烦就来了,如何让两个单词组合起来准确的变成一个新单词,就很难选择,即使选择了,也很难准确。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后遗症,当新词普及后,没有被选择成为新词构成的单词,很容易慢慢被舍弃,大家渐渐的就不认得了。可是,某些时候它们又是必须保存的。于是随着时间流逝,古音文和现英文就仿佛是两种语言一样的鸿沟。这不仅仅是一百万容量的大词典的问题,这是其语言自身隔离的问题。一两百年就是巨大的鸿沟。

  相比较而言,中文的古文和今文虽然也有阅读隔离,但那都限于千百年,比如现代人或许读道德经,周易很困难,但读个史记还是勉强可以的,读西游记的话,那是妥妥的没问题。

  事实上,读道德经周易的困难还是源于理解困难,而不是文字隔离。简单来说,中文文字没有自身的隔离问题。千年前的“美”和千年后的“美”没有什么歧义和区别。

  最简单的叠加式造字,给音文字的便捷同时,也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因为其在最初的单字创造上,就埋藏了隐患。还是以“牛”这个单字来说,音文字的造字方式奶牛公牛母牛都是完全不同的单词,这是其表音文字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其本质注定的。而表意的音图文字(中文),在最初创造出“牛”这个字的时候,就为之后的个体区别留下了空间,所以我们看到,共性“牛”之前可以添加颜色词,比如黄牛黑牛,性别词,公牛母牛,功能词奶牛耕牛等等,还能用后缀词,牛性,牛力,牛头,牛蹄等,以及类牛词,牛虻,牛山等等。表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以及稳固性,就在于此。由此,即使增添新词,也总在大家认知的词汇量里,完全不会搞出百万单词这种不科学的事情来。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两种文字的演化走向。

  音文字有两种方式:1,可以创造新单词,2,也可以两个单词进行简单的叠加变成新词,两者有一些意会的作用。

  而音图文字也有两种演化走向:1,共性字加个性字,变成一个描述新事物的新词。2,创造新字。

  第一种方式并不是现代才有,事实上几乎是中文从古到今都在使用的方式,大量的新词都是这么来的。而第二种方式却极少,对于一个新字的创造,音图文字是非常慎重的,所以几千年来,我们最常用的字,也不过就是几千个而已。

  但是不是就不创造新字了呢?并不。

  现在收录的中文字据说就有好几万,除了常用的几千个字外,另外这些字,我们常常称之为生僻字,也就是极少使用的,多是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楼主自己也就只是正常三五千个字的程度,这些生僻字估计一个也不认得)。
  生僻字并不是新字的意思,很多生僻字本身就是古字,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新字,而这些新字基本上都来自于专业科技。

  我们考察新字的造字方式,就可以看出其多是表音表意结合而成。

  事实上,我们很容易推断出来,未来如果出现音图文字大量造新字的话,最容易遵循的方式就是这种表音表意结合的新字。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音图文字演化的走向,旧字会进行简化,而简化了的字会变成偏旁部首结合成一个新字,新字再进行简化,如此反复。

  由此可见,音文字和音图文字的演化方式,一个是简单叠加型,这种方式的缺陷是长度,两个词叠加已经很长,继续叠加就不得不压缩,而压缩后就很难让人再窥其愿意。而音图文字的演化方式是有机组合,表意表音,形意结合。

  如果比喻的话,音文字是小平房旁边加小平房,最后变成棚户区,一级加一级,加一级。。音图文字是小平房变二层楼,然后变高楼大厦。一级变二级,二级跳三级。

  两个一级绝不是二级,三个一级也绝不是三级。两个平房和一个二层楼之间的技术含量,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意义。

  我忽然想起西方人的名字,据说从前有人的名字是很多代人的名字加起来,将父亲祖父,祖祖父,祖祖祖祖祖父等等,令人惊怵,所以很多人三代前茫然不知。而中国一个姓就可以延续百代,只看家谱一清二楚。

  这其实也可以用以对照音文字和音图文字的演化走向。

  简而言之,音文字平面扩展,音图文字立体构架。
  音文字以删减几个单词字母方式平面扩展,叠加,删减,叠加。

  音图文字以简化几个字体方式立体构架。简化,结合,简化。

  在适应未来发展上来看,音图文字几乎一直是游刃有余,有一种在遥远的未来一直等待的感觉。属于文字包容发展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章 关于中国人嗓门大的误解

  我看过一些指责中国人到了外国没素质,吵吵嚷嚷的帖子,话里话外指责中国游客嗓门大,不顾忌公共道德,影响打搅了他人,觉得外国人爱安静,比较有素质。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说中国人爱热闹爱生活,喜欢生气勃勃的生活。至于爱静悄悄的外国人,要说有素质吧,也可以,但其实也可以说死气沉沉。

  据说外国人也不是那么爱静悄悄,我就知道的是,摇滚是从外国流行起来的,那声音,比起中国人的嗓门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强大,当然,说到底摇滚这事情,都是年轻人比较喜欢。外国年轻人开趴体那也是以热闹为住。

  只能说,静悄悄的素质,是多么的暮气沉沉啊,人类是群居动物,爱热闹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人性本能。

  当然,我这里不是为了讨论东西方的生活方式,而是讨论为何中国人“嗓门大”的问题。这就牵涉到中文的音调问题。

  中文作为音图文字,是语言和文字紧密结合的本源文字,音调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文字也是标记着语调,虽然文字只区别了平仄,但诵读的时候其实有六个音阶,除了大家熟知的四声调外,其实我认为还可以加上一个轻音和重音,最少六个音阶。

  六个音阶其实和音乐差不多了吧?好吧,其实古人朗诵阅读的时候,拖了调子其实真的和唱歌差不多,所谓的吟诗,其实就是类似于唱出来的。

  汉语这种音阶语调,就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语调,放在任何语言中都不会让人错认,哪怕不懂汉语的,也能认出来。当然,这也是外国人学汉语初期会怪声怪调的原因,掌握读音却不能掌握语调。

  虽然日文和韩文都源自中文,但日语韩语却不会让听众混淆,就在于它们都没有继承汉语优美的语调。(其实楼主非常厌恶日语的巨多重音,听到日语就有一种“吭吭吭吭”的感觉,总之,日语是一种非常难听的语音)

  这也是失去了音图文字的次生文字的重要缺憾。

  音文字和片文字虽然表音,但并不表调,虽然在一句话里也会有语调的不同,但这语调在句子上而非在单词中,或者说,也许其字母是带着语调的,但其变成单词后就不再具备语调,放到一句话里,就起伏非常小。

  谈到音调问题,就要谈到汉语在音调上的讲究,以诗歌为例,就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讲究,而汉语大体上也遵循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字都有自己的音调,而组成词之后,会有意识的将不同音调的字组合在一起,即使两个一模一样的字相连,比如弟弟,妹妹,叽叽喳喳,磨磨蹭蹭等等,也会将同一个字区分开,使之不一调,这多半就是轻音和重音的运用。

  知道了汉语的这一语调规律,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汉语会有着如此类似于音乐的优美起伏,这近乎是有意识这么做的。

  这么一来,汉语就非常的有节奏感,有韵律感,即使你拖长调,也不影响其韵律,即使你语速很快,也不会含混不清。

  这是任何其他语言无法达到的。好吧,音乐能够超越,但要说起来,用汉语唱歌本质上比其他语言唱歌更有节奏感韵律感,这是双重加持,不信大家可以听同一首歌不同语言唱出来,最终一定是汉语最让人深刻。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何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吵闹了。
  即使用同样的音量,汉语的音调使得节奏韵律有一种铿锵有力的深刻感,比之一句话起伏不大的外语,在听觉上就比较深刻。而很多这种节奏明快的声音在一起,就会显得非常热闹,自然就显得“嗓门大”了,但事实上,未必音量比外语大。

  就好比同样的音量,14和23的过渡,就显得前者跳跃性大,从一声到四声,就觉得声音大,而起伏不大的从二声到三声,就显得没那么大声了。而汉语,遵循的就是平仄相间,而非无起伏的平缓。

  同样的音量,汉语的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听觉深刻。而同时,这种有节奏的音调本身,就会有意识的促使身体的配合,时常都要提气的。

  我有时候觉得,中国人说话都要用到肺活量的,而外国人说话近乎不用肺活量只用嘴巴,这虽然有点开玩笑的感觉,但只要观察就可以看出,外国人当然说话也要用肺活量的,但肯定没有中国人多,谁叫汉语就这么铿锵呢。

  虽然汉语锻炼肺活量使得很多“大嗓门”,但有时候我也觉得,这种音调使得大家说话一呼一吸中,说不定大脑吸收氧气比较多,更利于大脑发育?古人把某种身体训练称之为“呼吸法”说不定也是这么个道理。汉语这种非常有讲究的音调规律,说不定也类似于某种呼吸法。

  总之,如果非要有人把嗓门大说成是中国人没素质,其实是非常无知的。与其说是嗓门大,倒不如说是汉语的节奏感强导致声波比较强大的原因。

  当然,我还是建议真正嗓门大肺活量大的中国人可以声音小一些,毕竟音波攻击神马的,还是没必要的。人多的时候大家压低声音比较好,毕竟这么多节奏感强大的声音混在一起说不定就起了共鸣,吵到他人确实不好。

  但,也请攻击中国人嗓门大爱吵闹的人消停,这个真不是素质原因,是你不了解的语音优势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章 小结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在历史长河中,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本源文字,也即音图文字就这么消亡了,衍生出无数音文字来,到最后,只有中文强悍的延续下来,并且发展壮大,枝繁叶茂,这对整个地球人类来说,都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我们可以从无数被灭绝了的文明和本源文字看出,音图文字能够延续下来,是一件多么艰难又幸运的事情,说是天眷都不过分。

  事实上,不仅仅文字,我们这个古老文明古老族群能够延续下来,并一次次崛起,都几乎可以说是天眷,从这点来说,我们有一种“神选之民”的隐藏自豪自傲是可以理解的。

  地球其他民族(包括欧美国家)都是有神灵信仰,无论是一神教还是多神教,感觉上,都有一种自觉是神的奴仆的心理,就算西方基督教,自称神为父,自称为神的孩子,自觉神是爱自己的,但本质上,是把神作为主人,自居为奴仆的感情。

  至于同样一神教的伊斯兰教,这种奴仆的感觉就更加强烈。这种感情,几乎在所有其他民族宗教上都能体现,唯独中国人不同。

  中国人和其他民族种族的不同在于,我们信仰的神灵,是祖先。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来说,我们相信神灵是我们的祖先,和其他民族宗教称呼为父其实为主的感情完全不同,我们是真真切切的认为神灵是我们的祖先。

  这种对祖先的信仰,视神灵为祖先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就信仰来说,我们真挚得多。举个例子,西方人信仰上帝,总是期望上帝拯救啊保佑啊赐予啊等等,这种信仰说穿了,非常的功利,就算希望死后上天堂,那也是索取得多,奉献得少。

  而中国人呢?我们虽然也希望祖先保佑,但我们常常会拜祭烧香祭祀(当然现代人也不兴这个了),连统治者也视祭祀和军事为国家最重要的大事,古代君主有太庙,大家族有家庙,小家族有祠堂,小家庭有祖宗牌位,凡是大事都会祭告,这种视祖先为神灵,视神灵为亲人的传统,归根结底,我们有一种视自己为神灵后裔的基因传承。这是和其他民族完全不同的延续到骨血灵魂的东西。我们平时一无所觉,因为大家都这样,但局外人就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

  有时候我觉得,其他种族对华夏族是有隐约的嫉恨的,甚至这嫉恨很难用语言表述,也在平时难以觉察,就是这种“神灵是我们的主人,却是你们的父亲”的这种心态,所以我们无法真正的和其他种族融洽,日本人可以,韩国人也可以,甚至越南人,缅甸人,泰国人等等都可以,唯独华夏中国人,无论强大的时候还是虚弱的时候,都无法真的和其他种族融合,这已经不是外貌不同的原因了。

  好的话,外族对华夏族的感觉是“神秘神奇”,坏的话,外族对华夏族的感觉是“嫉恨仇视”,其他种族对华夏族的感觉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这种感觉看不到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就是那种“我们是上帝的奴仆,特么的你们是上帝的后裔”这种微妙的感觉。

  西方人最不喜欢中国人祭拜祖先这种行为,其实就微妙的出自这种心理。所以他们称我们为无神论者,其实并不是真的认为我们是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只是有意无意的想忽略我们视神灵为祖先的这种情况,很微妙。

  中国人有没有宗教信仰呢?有的。

  就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的本质来说,我们视天为父,地为母,自为人子,我们认为神灵是天地所孕育,我们是他们的后裔。在宗教上,我们把自己的祖先视为神灵,远的如三皇五帝,近的如死去的亲人,都受着我们的祭拜。

  在感情上,我们更倾向于自己的祖先,毕竟“我的祖先当然庇护我”这种天生的相信,完全不同于其他种族“神爱我所以庇护我”的信仰,毕竟神既然视所有人一样,他爱你也必然爱你的仇人,而我们自己的祖先就不同了,当然是自家的孩子自家爱。

  看,就是这样,也难怪其他种族(包括西方人)在信仰上会潜意识的敌视华夏中国人,就是咱们这种潜藏优越感,实在没法叫别人喜欢。这种“我老爹是神灵,你们都是我老爹的奴仆”的潜藏信仰,真让别人不爽吧。

  所以,即使西方人会对积弱的中国人歧视,但就整个种族而论,西方种族对华夏族,潜意识里是自卑的,这可以从华夏族现在刚刚崛起,就被西方人潜意识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感觉,以及华夏族还被歧视的时候,就有宣传“中国威胁论”的原因,事实上这种又歧视又视为威胁的矛盾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卑,所以中国的崛起,在西方人眼里,很又一种“另一只鞋子终于落地”的心情。西方人如此,其他种族也不例外。

  西方人这么容易的接受华夏族崛起,并不奇怪,因为在种族潜意识中,就有一种天然的划分。我并不是种族优越论的信奉者,但从种族传承来说,其他种族不约而同的信奉神灵,视神灵为主宰,视自己为奴仆。而华夏族天然的视神灵为祖先,视自己为后裔。这两者最终形成了民族灵魂基因。

  于是最后,华夏族的从来都视自己所居之地为:中国。就算按照世界划分成东方,那也从来都是中国,都是。这几乎是理所应当且平常至极的自然心态,多么让其他种族不爽啊。但这个世界就这么完全不介意的承认着。

  有时候我觉得华夏族积弱的时候被人欺负,真是可以理解的。就相当于大少爷落难了会被人欺负一样一样的,都特么的是阶级本能啊。
  所以我一点也不意外中国人总是不能被其他种族接受并融入了,这是一种种族基因里的阶级敌视,虽然是潜意识的,很难察觉的。

  所以,华夏中国人有一种非常自然的划分法:世界特么的就两个国家,一个中国,一个外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guancha.cn/liu-tao/2013_03_14_131896.shtml
发表于 2015-11-3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找来的文章都很有内容。哪里都有认真思考并写作的人,令人欣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6:11 , Processed in 0.02254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