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020|回复: 2

傷寒卒病論台灣本→病家推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這是仲景先生最新研究成果  傷寒卒病論台灣本  台灣中醫師陳淼和先生著   提供給您做個參考     我把此書前言摘錄於下  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教  僅以此書禮敬醫聖仲景先師 並感謝日本大塚敬節先生將康平本傷寒論傳寫手稿照相保存  仲景淵源於湯液經法 百年來敦煌輔行訣藏腑用藥法要已經證實仲景並非跟植於內經難經 更非經絡理論與五運六氣能框限 仲景只說太陽病 並非是太陽經病 宋本傷寒卒病論一千多年來沒有修正 作者首次逐條修正  並希望同道能夠多多指教
    前言補註   此書宗康平本與宋本對校 刪除後人追註衍文  參照脈經 康治本 千金方 敦煌本  成本  高本  醫宗金鑒  肘後方  外台祕要  源厚論  等書  這完全歸功於康平本的偉大貢獻  但是康平本文並非完全正確  此書還考證說   仲景他完全不用針灸  亦不拘於五行生剋等學說   五運六氣與傷寒傳經  出自於素問的熱論篇等篇幅不能用在臨床  宋本是由張湛及叔和灌水過的  條文語句不通處 對照康平本則豁然開朗   各位網友讀後有意見時  歡迎提出來討論  做為我以後發言改進的參考  謝謝
    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  仲景觀查出驅體陽氣高低有一定規律性  即外感干入後  驅體正氣會反射地上升以圖自保 陽氣會漸於高峰 衰下  最低點  回復至正常值  又再上升  盈旺  反復詢環  這就是驅體陰陽之循環週期  以六日為循環週期  此即為論中  日數  之意義  不同於經脈之循環  亦異於三陽三陰病之轉入 後世醫家卻將三者混淆在一起了


     仲景之日數理論  卻被誤認為六經六病之詢環  導致成無已等傳出傷寒傳經  日傳一病之錯誤理論
    此書又說  得知仲景除傳承湯液經法外   另有收取華陀金匱綠帙之湯方  仲景敢捨棄華陀神丹摩膏之發汗法  又將華陀五種吐劑減為只剩一種  變制華陀湯方  獨創三陰三陽理論  顯示他從臨床上出發  不畏前賢定見  真是可敬可佩  註  他的三陰三陽有異於內經的十二經脈  仲景三陰三陽為驅體的陰陽 並非指天地  五運六氣 經脈之陰陽 而是標病位 明脈證  言太陽病指太陽部位形層被外感等所傷之病證


   最後  本書的特色是  希望透過種種的資料  考據聲韻  及宋本傷寒論的修正    還原仲景傷寒卒病論的原貌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仲景脈學不分寸關尺、不分左右手
 本文至此都是論述針灸療法,尚未提及湯方診療。針灸療法從體外肌膚施以器械,基本上可歸類於西醫外科。湯方療法由喉咽內服湯藥,基本上可歸類於西醫內科。西醫外科與內科的概念差異大家容易明白,針灸與湯方的概念卻常被混淆。我們必須掌握針灸療法著於診脈,湯方療法著於證候。漢朝湯方醫家開方多不診脈象,部分湯方佐以手太陰脈口的整體脈象(不分寸關尺)作參考。《傷寒論》言太陽病脈浮,並無言左右手哪隻手脈浮,也沒有言寸關尺哪部脈浮。宋本《傷寒論》篇名作:「治某某病脈證併治」者係出自後人增衍。又《傷寒論》113首湯方只有33首湯方附有脈象,其餘80首湯方皆不提及脈象可徵。臨床得知脈弦者可用半夏瀉心湯,脈滑者亦可用半夏瀉心湯,脈浮者可用吳茱萸湯,脈沉者亦可用吳茱萸湯…等。何況脈診原是為針灸療法而設,故臨床絕不能單獨以脈象去推得藥味或湯方。  宋本《傷寒論》條文有作寸關尺者對 照康平本《傷寒論》則皆屬注解或追論。又〈平脈法〉與〈辨脈法〉兩篇皆是後人增衍。又仲景脈學並無淵源於《難經》。

     《難經》脈學是左以候左,右以候右。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男子尺脈恆弱,女子尺脈恆盛。《難經》脈學須雙手高舉方能符合〈十八難〉次段:「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當雙手自然下垂時,寸脈反居於最低處而造成“寸關尺分候軀體下、中、上三部”。當病人橫伸手臂讓醫師診脈時,寸關尺三脈皆呈水平位置豈不造成“寸關尺皆候軀體中部”?〈十八難〉次段是依據手太陰肺經從胸腹走向拇指而類比,《足臂》、《陰陽》脈道走向與其相反,爾等並非基於臨床經驗而得。


     《素問.熱論》、《刺熱篇》、《評熱病論》三篇是提出六條經脈疾病之構想;從「刺」熱篇即知是指經脈之針「刺」療法。《傷寒論》則是講罹患外感六類疾病之湯方療法。宋本《傷寒論》序文“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23字於康平本是作為小字注解。甚至整篇序文筆者曾考證非出自仲景(31)。宋本有關傳經、隨經、…及針灸字詞於康平本皆作注文或追論。故我們應言「六病辨證」而非“六經辨證”。又論中並無採用《內經》與《難經》之內容。宋本「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三篇非出於仲景,乃後人所增衍。論中無關斗曆、節氣、五運六氣。仲景脈學不分左右手、不分寸關尺。宋本有分作寸關尺之條文者對照康平本皆屬注解。《傷寒論》是源自《湯液經法》而非《內經》、《難經》,不可以後者來詮釋仲景之學。何況《難經》完全不講湯方。
     《素問》只有六首湯方(32)。《靈樞》只有五首湯方(33)。《素問》多為五臟規範之類比模式,《靈樞》則多著於經脈;爾等皆與《傷寒論》內容大相逕庭。仲景之傷寒是正氣不敵邪氣之「相對寒」,不是外在天寒地凍之「絕對寒」。太陽病之涵義不同於凍僵凍斃。一年四季都有太陽病而非局限於冬天寒冽之氣,一年四季也都有溫病而非局限於春天溫浮之氣。推得太陽病與溫病非以季節或外淫之種類為必要條件,而是依據病人「發病當下」的體質為必要條件。同一霍亂疫毒流行之年,有得病者,有不得病者,全依據「發病當下」各人正氣與邪氣之爭勝。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結論

   寸關尺分候臟腑、特別是分候五臟之疾向來就是中醫診斷學的核心。叔和以下近二千年來罕有質疑者。尤以1742年吳謙《醫宗金鑑.四診心法》將其對象由針灸移花接木為湯方療法後,其訛作湯方診斷更錯誤地深植中醫而牢不可破。本文從《靈樞.九鍼十二原》:「陰中之太陰,腎也。陰中之少陽,肝也。陽中之少陰,肺也。陽中之太陽,心也。」考證其係由易學陰儀(太陰、少陽)與陽儀(少陰、太陽)竄入中醫而得。易學是以抽策作為卜卦之數學遊戲,滲透入醫學而得寸關尺分候臟腑之診法。此診法非出自臨床實踐,也得不到西醫解剖的支持,無關於臨床診療。如此之結論委實令我們中醫界震撼!



   〈十八難〉寸關尺分候十二“經脈”源由易學四象分候四臟而得,先將「臟」改為外附的“經脈”,另增「右關」分候脾經。再藉表裏經配對而分候十條“經脈”。另安排手心主經與手少陽經配屬於右尺,以符經脈學說的十二條“經脈”。然而4象、5臟、兩手6部的數目4、5、6不容,以致不管如何對應皆存在矛盾。

    由於《足臂》、《陰陽》文獻散失殘缺,《內經》作者已不明「是動則病、所產病」之遍身十一脈口診療法。《素問.五臟別論》以「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強解“獨取寸口”之合理性。《素問.三部九候論》舉列軀體上中下各三條“經脈”以仿照遍身診法。其天部雖提及: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與下部卻僅有“經脈”名稱而無動脈出處。隨後遍身十一脈口診療法於《難經》時代已完全亡佚,《難經》作者訛將「是動則病、所產病」誤作氣病、血病解,並以「寸口者,脈之大會…,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於取寸口也。」強解“獨取寸口”之合理性。按“獨取寸口”另一因素是其脈口搏動明顯,且部位曝露而方便於診斷。《難經》將《素問》軀體三部九候縮小類比為手太陰之浮中沉三部,但只虛晃一招而已,並沒有繼續規範三部浮中沉共九候之對象。寸關尺診法源頭是指針灸療法而非湯方療法。又從《足臂》、《陰陽》十一條脈到經脈學說的十二條“經脈”並非意謂進步與成熟,只是利於安排陰陽相貫的表裏配對。十二條“經脈”並無各自內屬臟腑,其間亦無循環關係。總之,整個經脈學說全係虛擬的構想而已,無關臨床。
    中  
    五行學說淵源於一年「五」季得太陽曆,滲透中醫而有臟腑五行生克模式。其五行順序為:木、火、土、金、水。一年「十二」月之陰陽合曆滲透入中醫而有經脈學說。故將《足臂》、《陰陽》十一條脈增衍為「十二」條,其陰經陽經各為六條。易學原屬抽策之數學卜卦而無關診療,兩儀生「四象」藉搭上「四季」而竄入中醫。四象對比五行只好將脾臟土德視為最尊(裁判角色)。其五行順序為:金、木、水、火、土。由於數目4、5、6無法相容,故易學4象竄入兩手6部而分候5臟時必有矛盾。〈五十六難〉(34):「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按腎「下」、肝「左」、肺「右」、心「上」之類比規範即由易學四象竄入。〈十六難〉(35):「假令得肝脈,…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假令得心脈,…齊上有動氣…。假令得脾脈,…當齊有動氣…。假令得肺脈,…齊右有動氣…。假令得腎脈,…齊下有動氣…。」按其腎「臍下」、肝「臍左」、肺「臍右」、心「臍上」之類比規範同此。空出之脾臟前者以「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後者以「脾脈,…當齊有動氣。」強解4象對5臟之矛盾。爾等方位與五臟之類比皆由易學四象所竄入,臨床確有這些腹部病狀,但就是不能以方位來歸類而分候五臟。

    日本腹診有訛以《內經》、《難經》丹波元堅《診病其侅》為代表而舉列〈十六難〉、〈五十六難〉為依據者,顯然錯誤。日醫腹診以宗於《傷寒論》、《金匱要略》者吉益東洞《腹診候》為代表為正確,但是其不應完全否定脈診。又以某腹證去對應某湯方,非也。另訛「支」為「脇」處、不理會腹部溫度等皆亦為不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診虢國太子:「…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故知扁鵲最早施以腹診。《傷寒論》:「胸脅苦滿、心下悸、心下支結、心下痞滿、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腹滿、臍下悸…。」等腹證非透過腹診不可,部分腹證病人並無自覺而需靠醫師診得。漢代尚未發明椅子,病人平躺,仲景診病人胸腹等,《傷寒論》相關腹證條文由是而生。研究《傷寒論》就得先複製當時診間之場景,揣摩學習仲景之診斷方法。五苓散證之腹滿、半夏瀉心湯證之心下痞滿…等條文並非透過診脈而得。中醫強調宏觀,故不能捨棄大體積、具體可摸之腹診。腹診之目的在於豐富診斷學的內容。筆者定義腹診為:「以望聞問切感官診察病人胸、腹、背等外部形態與寒熱,另透過叩擊推按等手法察覺其內部悸、動、滿、結、軟、硬、塊痛、波移聲等異常證候,鑑別湯方與氣、血、水邪病勢之一種中醫診斷方法。」
            下
      易學另滲透入宋本《傷寒論》,按傷寒為陰邪,陽儀與陰儀各有陰象,陰儀之陰象為太陰(6),陽儀之陰象為少陰(7)。宋本《傷寒論》第七條:「…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筆者譯為:…發於陽儀者七日痊癒,發於陰儀者六日痊癒。因為數目七屬陽儀,數目六屬陰儀。按這些都是易滲透入醫學所致,非關臨床,故康平本《傷寒論》即低兩行抄寫而視為後人追論,推得宋本第七條非出自仲景。 《難經》寸關尺之對象是針灸療法,其診法之規範分作兩皆段,先分候十二“經脈”,再由十二“經脈”各自內屬臟腑。即:寸關尺~分候十二“經脈”~各自內屬臟腑。整本《難經》全在論述針灸療法而無關湯方療法。中醫入門先要釐清針灸與湯方為外科與內科之差別,針灸著於物理性治療,湯方著於化學性治療,兩種療法不容混淆。針灸「足陽明」脈的足三里穴與服用大承氣湯治療「陽明」病是兩回事,雖然同有「陽明」一詞,但是概念不同,療效不能相互取代。漢代醫家開方多不診脈象,少數湯方藉診手太陰脈口整體脈象佐作開方的參考。“凡將開方,必先診脈?”並無文獻依據。
    針灸感傳的內容或有血衇與神經等參與,但感傳脈道示意線為暫時性而非恆定的解剖組織,故必須與血衇、神經、淋巴鑑別。“寸關尺分候臟腑之疾”不管是指感傳脈道示意線或血衇、神經、淋巴皆不成立。不管是針灸或湯方亦皆不成立。既然感傳脈道示意線是施予針灸刺激後才暫時而得,其前提當然是指針灸而非湯方療法。《難經》虛擬兩手六部先分候贓腑,再內屬臟腑,爾等是一種類比的構想,非關診療。中醫文獻沒有記載寸關尺直接分候臟腑。出土《足臂》、《陰陽》的感傳脈道示意線亦無內配屬臟腑。臨床觀察感傳進入胸腹腔呈現平面、立體等模糊不清,並非呈線性關係。十二“經脈”更無一氣呵成地構成一循環。所謂十二“經脈”陰陽相貫、表裏經配對、各自內屬臟腑等皆出自人為虛擬,非由診療而得。筆者尊重諸醫診寸關尺與湯藥間有各人的臨床經驗,但中醫湯方診斷就是不能以寸關尺分候臟腑之疾。切脈著於寸口整體脈象。脈診、腹診、厥病診(36)等診斷需參合望診、聞診、問診。中醫湯方診斷是綜合所有證候(包括脈象)後,而判斷出「陰陽病勢」,部分證候(包括脈象)必須捨去不參。不能僅藉某脈象就開某方,亦不能僅就某腹證就開某方。中醫師的角色就是宏觀地判斷出「陰陽病勢」。中醫只有陰陽而無五行(包括針灸與湯方)。既沒有五臟規範(肝主筋、肝味酸、肝色青、肝藏魂、肝屬風木、肝脈弦…等),更沒有五臟生克(肝木克脾土、心火刑金、補腎滋肝、培土生金、瀉南補北、肺與腎金水相生之妙…等)中醫診療類如圍棋,規矩簡單,然宏觀陰陽之棋勢卻奧妙無窮。總而言之,易學、五行學說、五運六氣等皆無關中醫診療。
   下之下
     《扁鵲倉公列傳》:「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得知扁鵲是行「陰陽病勢」開方之第一人。診得病人的病勢朝陽發展者,就需救其陰氣;診得病人之病勢朝陰發展者,就需宣扶其陽氣。扁鵲又云:「 陰石以治陽病,陽石以治陰病。」即用藥大法為:病勢朝陽者,開予寒涼藥(陰石);病勢朝陰者,開予溫熱藥(陽石)。仲景承繼之,113首湯方既能治外感,又能治雜病,同為調整病勢之故。發燒病人要不要用冰診不是發燒度數所決定,而是其病勢所決定。病人惡寒者,不管發燒幾度就是不能用冰診。西醫則一律用冰診、服解熱鎮痛劑;於是發燒暫退而復燒、發燒雖退而轉為咳嗽。便秘病人要不要用瀉藥不是便秘程度所決定,而是其病勢所決定。病人惡寒者,不管便秘如何嚴重就是不能用瀉藥。西醫則一律用軟便劑、浣腸藥瀉之;於是愈瀉愈便秘、病人愈虛弱。同理,咽喉痛而病人惡寒則用溫熱藥。高血壓而病人惡寒則用溫熱藥。肝炎、腫瘤、痛風、水腫、甲亢、中風、濕疹、外感…舉凡病人惡寒皆用溫熱藥。中醫西醫內科孰優孰劣,顯而易知。使用中藥的醫師非即稱為中醫師,必須具有陰陽病勢思惟之中醫師才是真正的中醫師。     感傳脈道示意線非為恆定之解剖組織,施以針灸時才能暫時性存在。醫師診寸關尺是診血衇,其不能分候五臟之疾。常態下感傳脈道示意線並不存在,推得藥物歸經、入臟腑根本不能成立。流行半世紀“臟腑辨證”是依據“寸關尺分候五臟”之診斷;依據“藥物歸經、入臟腑”之用藥;依據“臟腑五行生克補瀉”之治則。按三項皆誤,故湯方“臟腑辨證”當然行不通。中國今以“體質辨證”取代“臟腑辨證”。中國中醫藥學會2009.4.10發布由王琦教授執行之「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將平素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個類型。按平素體質只能充作飲食起居之參考,而病勢是全依「發病當下」之寒熱溫涼所轉化。全壘打高手上場也有可能被三振,能否得分全依「比賽當下」的狀況而定。故不能依據平素體質來診療開方,中國此 “體質辨證” 國家標準錯誤。最後以「診脈非為開方的必要條件」作為結束語。
http://chenmiaoho05.blogspot.tw/2014/01/blog-post_1395.html
摘錄自台北 陳淼和中醫師學術論文  全文可以上此網來查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1-22 14:51 , Processed in 0.0264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