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751|回复: 0

见微知著:一个陶俑引发的历史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钧钧妈 于 2015-5-5 16:05 编辑

导语:“始作俑者”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原文出自孔夫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字面上的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做陪葬品的人,难道没有后代吗?”深入一点可理解为:“第一个用陶俑做陪葬品的人,难道不怕没有后代吗?”为什么孔子要用这么严厉的话来评价这位始作俑者呢?



我们先来看看陪葬品的历史。最初的陪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用过的器皿,后来升格为珠宝首饰等,珠宝之后,才出现陶俑。用陶俑来陪葬的这一发明,是古人希望过世后,在阴间继续有奴仆陪伴和服侍,这在当时来看,出发点未必不好。但从此,后人会效仿,也开始做陶俑来陪葬,而且陶俑要比之前更好、更逼真;再下一辈,陶俑做得更加栩栩如生;再下一辈,人们给陶俑配上兵器,配上战马,配置越来越齐备与精致。

当陶俑已经做到顶级逼真的时候,再以后的人要怎样才能超越前人呢?答案就是——用活人陪葬!历史上用活人陪葬的例子很多,从最开始的两三个人陪葬,到后来的几百个修陵墓的工匠加上众多嫔妃陪葬。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死者身份地位的攀升,规模越变越大,陪葬品从最开始的俑演变为后来的几百个活人,极尽残忍!

虽然经过了很多世代,但是悲剧的根源在于最开始做出陶俑的人。所以孔子会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实是在质问这位始作俑者,难道你看不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吗?难道想让自己的后代经历这样的灾难吗?同时,孔子也是在告诫人们,看事情要长远!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在当时来看似乎不伤害任何人,但是从长远来看,未必如此!
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发展到最后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日本的小孩子上幼儿园时流行带便当,但最近日本幼儿园发布了一条禁令,禁止学生带各种卡通造型的便当,只允许带普通便当。为什么幼儿园会对便当的造型有要求?便当做得漂亮一点,小朋友不是会更加开心吗?到底在幼儿园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因为带这些可爱的爱心便当,使得每次吃饭变成孩子们情绪最动荡、纠纷最多的时间。在家里给小孩做可爱的爱心便当当然没事,问题是当孩子把便当带去学校,打开饭盒时,其他小朋友们看到都“哇——”地赞叹,然后围上来,这个带便当的小朋友陶醉在大家羡慕的眼光里,高傲的心、得意洋洋的心慢慢地升起来:我的便当跟你们的都不一样,我的最漂亮!

第二天,这个孩子会继续要妈妈做可爱的爱心便当带去学校,期待再次享受同学们的艳羡目光。其他的孩子回家后,也会向妈妈要这样的爱心便当,妈妈们为了让孩子高兴,能多吃点,就会纷纷效仿。可能第二天就会有十个小孩带了可爱的爱心便当去幼儿园,吃饭时间到了,大家打开饭盒,哇——这么多可爱的爱心便当!没有可爱便当的小孩只好默默含着泪水吃自己的便当,甚至暗暗觉得妈妈不爱自己;而那十个有爱心便当的小孩呢,就会互相攀比,评论谁的便当造型最好看,谁的妈妈更强,更强的那个小孩会更加得意洋洋。之后,妈妈们为了做出更有吸引力的便当,会花很长的时间、很多的心思去选食材做造型,甚至可能放弃营养价值而追求外表的新颖漂亮。而孩子们呢,还没到吃饭时间,就会在心里面想,待会儿谁的便当最好看,谁会是第一名?


再后来,幼儿园又发现,小孩在拿便当的时候难免会有便当互相碰撞,原本非常可爱的造型在碰撞之后变得“脸歪嘴斜”,打开便当之后,大家哈哈大笑,便当造型变形的小孩为此恼羞成怒,当下引发一场纷争!
真是“始作俑者”啊!第一个为便当做造型的妈妈的用意可能是很好的,但到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却是幼儿园中因此而来的不平静与动荡!还没吃饭,小孩子们心情七上八下,待会儿自己的便当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吗?对自己的便当没有信心的孩子会想,待会儿要怎么过这一关?

我们也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其实我的用意是很好的。”可是,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最后的结果好不好?”


看完上文,您明白“见微知著”的道理了吗?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原来“后劲”这么大!这些是我从张庆祥讲师每周的《幸福内心禅》网络电台中学到的,希望自己也可以有这样的智慧, 邀请您一起来收听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6:03 , Processed in 0.0231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