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342|回复: 4

大道至简四-芍药甘草汤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立人 于 2014-12-7 17:49 编辑

芍药的药性,最简单来看,应该是把太阳模块的津液抓回到气津血循环系统的原位,这个位置有可能在血液,也有可能是在肌腠,也就是原本津液所该存在的地方,如果以营血周环全身以滋润人体来看,不管这津是回到血或回到肌腠,都是等同的概念,在气津血的循环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津血,则阳气会因失其守而无法顺利产生及运行,所以内经说: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大概就是这个概念

芍药甘草汤在伤寒论中是这么用的:”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故何也?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为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  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甘草、芍药以救液…”,

一个脉浮且表证很像桂枝汤证的病,但其实不是,结果误用了桂枝汤发汗,造成汗多()液枯,筋失其养,故抽筋了,此时用芍药甘草汤,甘草之前说过了,而芍药则能把散失的津液收回到营血及肌腠中,如此,筋肉可以重新得到津液的滋养,而原来弯曲且紧缩的脚也可以伸直了。

严格来说,”挛急可以包含抽筋,但不限于抽筋,”挛者,曲也,束也,急者,衣小也”(想象穿了一件过小的衣服的感觉),挛急是一种缺津液的表现,发汗过度的人,有时会有筋肉紧缩的证状,例如:突然整个腰背直不起来,这时用芍药甘草汤是可以改善的,抽筋也是其中之一; 芍药甘草汤有个别名叫去杖汤”,意思是说,本来下肢不良于行用拐杖辅行的人,吃了芍药甘草汤之后,就可以把拐杖丢了不用,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更加了解芍药甘草汤治挛急之用。

药物对于人体的津液生成,若把它画成一直线来看,越往左者越偏阳,越往右者越偏阴,那先将甘草摆中间,甘草是主生成土之津液”,而芍药应该是在甘草之左,也就是芍药所生成或回收的津液是比甘草所生之津较易转化成阳气,(大枣则是在甘草之右,偏向于阴,较易直接化成血;)从芍药甘草汤可以分析出芍药的基本用法,这种用法延伸到桂枝汤,就不难理解芍药在桂枝汤中通阴的功能,也就是需要先把太阳模块之津液补足(阴弱),这样才能使桂枝通导阳气时有了介质”,只有当血液中有充足的津液,气才能运得动血,(当然,芍药对于桂枝汤证之阳浮,应该也有拉回的效果;)再延伸思考当归芍药散,用极大量的芍药将津液收回血室,芍药的量加大,确保津液可以集中往下焦走,加上大枣提供血之原料,以便当归生血、川芎可以行血,这样就可治疗包含痛经的诸多妇人腹中紧痛;从简单到复杂,其要义不变。

内经说男人在40岁之后,肾气会从高点开始往下落,那腰就容易受伤;我个人在即将奔五之际曾经出现两次严重的腰伤,一次是过度吃了小青龙汤,亡津液造成整个腰成了弓型直不起来,腰上肌肉僵硬且痛,用芍药甘草汤缓之,之后腰直了仍痛,再用肾气丸收尾,最近一次是拔罐后大汗出,隔天打球立马伤到腰,这次更惨,除了如上之证,另有四支逆冷,因有四支冷,加上脉象有点沈,突然想到伤寒论中:

伤寒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

故改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解,效果奇佳,再用肾气丸收尾。这次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是直觉反应,大概是因伤寒论看熟一点,就常会有这种不用理解太多但仍可直觉应该用什么方的灵动;后来细思考附子在此方之用,的确是由阴出阳”,坎中之阳要靠水来养,若阴不足则附子也难以点燃命门火,这样,对于内经有一段话:

寒淫于,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这个以辛润之是特别有意思的!


   我常思考,中药之药性远远超出人类笔墨所能形容,该如何更好地理解一味药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呢?当人把中药吃下时,同时也把这个药的灵性”(也就是药性)吃下,药性包含大自然赋予的先天因子,例如:气、味与形,及后天的参数,例如:生长环境及过程,这些成为这味药的记忆讯息,而当中药进入人体内后,它会释放出它先、后天的记忆讯息”,这种讯息会针对性地袪除某种邪气及启动人体气血的运行…!这种药性及药效实在非化学分子结构所能解析的,所以,就算转基因植物的分子结构及成分等同于正常植物,,被人为改变未经完整的自然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看,吃得或吃不得的答案就很明显了。
发表于 2014-1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晓畅。进以脉象论之:桂枝脉紧,芍药脉大,应于左尺关。紧大兼有,桂芍同用。紧而不大,用桂去芍。大而不紧,用芍去桂。此桂枝汤加减桂芍之据,不必全凭症状也。右部同此理,如芍药甘草附子、四逆、桂枝加附之类方,必于右尺见紧象始应,以紧度定附量之多寡,亦不必全凭症状。此伤寒标于篇题而未深论之微妙理也。既遇解人,因而揭之,或不以鄙言为无稽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三七生

在下對脈之研究尚淺,先生所言晚輩似懂非懂,再請教先生,請不吝賜教,感恩:

左陽右陰,寸脈為氣為陽為表,尺脈為血為陰為裏,關上為氣血相交,若寸浮而尺關俱緊而大,陰陽脈相同,緊為寒,大為虛,寸浮為表,則桂芍同用,若右尺見緊,右為陰,則裏有寒,或是,右脈寸關尺為肺脾命,右尺見緊表命門有寒,故用附子溫散之?(傷寒論中不見左脈心肝腎,右脈肺脾命之說,但後世很多人都這麼用,故晚輩有此疑義)
发表于 2014-12-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三七生

在下對脈之研究尚淺,先生所言晚輩似懂非懂,再請教先生,請不吝賜教,感恩:

左陽右陰,寸脈為 ...
林立人 发表于 2014-12-8 20:37



    先生过谦了!你我同辈,未可以先后论也。

    若论脉法,各家所论大不相同。内经伤寒俱以简论,未若后世之动辄二十好几也。

    愚察脉以寸尺应四象,关应中土,本于四时升降阴阳互根之理,不同于难经之说。紧大为阴阳俱实而相格拒之象:紧则凝滞收敛,故当温散;大则膨胀发散,故当聚敛。合之则阴阳并用。
    伤寒论脉,但分阴阳,罕言寸尺,浮沉紧缓微大为其总纲,可以意会之。参以太极阴阳升降之理,别以四时浮沉之象,以三部左右应于五行,六部应于六气,则诸部位自可细推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三七生


    確實在理!學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07:25 , Processed in 0.0266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