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393|回复: 2

(转)尊重孩子血液里的另一半——值得深思和借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事实法则: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而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结合的。


  然而,夫妻能够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况期待每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


  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需求。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爸爸爱赌博,你不可以像他一样爱赌博!”


  “你爸爸爱乱搞女人,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关注孩子教育,微信搜索功夫妈咪

或搜索微信号haizijiaoyu←长按可复制


  我保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爱赌博、乱搞女人;或是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


  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当懒惰、不负责、爱赌博、乱搞女人、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等信息充满孩子的世界,孩子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就算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


  当夫妻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否定他/她身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会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信息。


  你和你爸爸一样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很好!”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聪明、讲义气、人缘儿好、孝顺;善良、有爱心、軎欢学习、做事认真……


  如果这些信息充满孩子的世界,孩子会朝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因此,光称赞孩子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习真心称赞孩子身上像对方的优点,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孩子就像家庭的镜子,我们要怎么教育、引导和支持他们成长呢?


  首先,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会很高兴。”


  “如果你像你妈妈,我会很高兴。”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


  因此请记住,千万不要因为另一半的行为,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不会因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令孩子在无意识里被否定。


  别再否定你的另一半!肯定另一半,孩子有模板;否定另一半,孩子也被否定;因为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像爸爸妈妈。因此、上帝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发表于 2014-11-1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孩子其实是父母双方自我教育的过程,做好这点,孩子的教育就无需讲究太多。问题就在于是很少父母能做到“爸爸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或妈妈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作为孩子妈,我也当反省反省
发表于 2014-12-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禅音的分享!家庭和谐孩子才更能教育好!
想改变孩子先从自己改变起!
我的孩子在广西南宁多闻学堂学习,非常感恩学堂每周末的公益家长教育课程,让我收获
好多,家长成长了,孩子会更好!
欢迎在南宁的有想幸福家庭的家长前去听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8 15:32 , Processed in 0.0240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