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2v48c.html 题记:上周,好几天时间,国内某大报记者专程来会泽采访,交流我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应该说,交谈的内容和话题很深,涉及的内容极为有价值,我认为是探讨了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出路和机会,涉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问题。可惜,这却是一篇无法原文刊发出来的记者访谈录。因为记者说:“中国的大众不会关心这些严肃的内容。更别说长篇大论,无论内容多么的有价值,连刊出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做报道,不得不迎合百姓的阅读趣味,刊发出来的东西,有可能只是“一地鸡毛”的东西。 悲乎,这就是我们的国民吗?家国天下,难道是可以割裂的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育医疗,难道不是每个公民都要关注的吗?也许,继续沉沦,就是大家的共同选择吧?我只好在这里以“自媒体”,刊发出这篇采访录,供少数不想继续沉沦的国民阅读。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价值,也欢迎你转发给愿意看的国民,给愿意改变的中国人,提供他们参考未来的路径。 维克多.雨果说:没有什么能比一种即将遍地开花的理念更有力量! 那么,下面访谈涉及的理念,就是一个未来“中国将改变世界”最有力量的理念。中国人,未来将用教育和文化的力量,来改变世界,提高世界人民的生存品质。我认为,用中国文化来引领世界,就是中国人的历史宿命。要么我们就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么我们就“文化灭亡”,成为西方文明的附庸,一同衰落。没有什么中间道路好走的。 这样一个极其重大的访谈,居然在中国找不到地方原文刊出,实在是遗憾。下面刊出我接受记者访谈的实录(原始对话版),供大家参考并质疑。如果你发现我错了,我的所谓观点,只是一通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就请您提出理性的思考和质疑,反驳,证伪。我愿意为自己的大嘴巴道歉,向被误导的天下人谢罪。我愿屈服于人类的理性之光,屈服于真理和事实 中国民间教育实践者 张清一
要实现中国梦,前提是树立国民的文化自信心! 今日学堂校长清一 与记者的对话访谈录 为何一间远在中国云南山区小镇的民间小学堂,会成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家长共同的选择?纷纷把孩子从千里之外送去就读?为何家长们会大吐苦水,说申请入学这家学堂,不仅要考学生,还要考家长,比去考名牌大学更难?这所学堂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教学方法是什么?有什么过人之处?是什么能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家长,让孩子离开中心大城市的公办名校,国际学校,甚至从美国的私立学校中转学,去大山中一家籍籍无名的私塾学堂上学?难道他们疯了吗?记者看到网上到处传播的热帖【15岁女生演讲震惊奥巴马】,以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反思,轰动中国的万言书】等等热门网帖,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目标--这家小学堂。 记者通过各种线索,找到了广州,深圳的家长,并通过家长,联系上了这所学堂的创办人张清一,并远赴云南山区,专访了这位隐居山间小镇的民间教育家。数日间,与张馆长(他说自己不是校长,只是一家之学馆的馆长)就中国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一再申明:他只是一个民间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具备权威资格。目前经过12年的实践,已经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现在正在专心研究高中和成人阶段的教育创新之路。他希望他的教育研究和尝试,能够为迷茫的中国家长们,找到一些可行的教育经验。 不过,记者的采访,却不是从原来预期的“另类教育秘诀”解读开始的,居然是从张先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开始的。他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观念,非常的振奋人心,反应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崛起”渴望。但是,怎样让中国梦真正的实现?大家还没有看到可行的具体路线图。对于国人来说,一百多年来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已经刻在骨子里面的文化自卑感,让我们无法真正实现中国梦,无法做一个自信自尊的中国人,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克服这种文化自卑感,没有真正的教育是不行的。对此,他提出了一条独特的,通过真教育来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思路;这条路,真的是可行的吗? 下面是访谈实录: 记者问(以下简称答):您认为中国人一直都有文化自卑感吗? 张清一答(以下简称答):倒也不是。在鸦片战争前,我们一向是充满了文化自豪感的民族。我们认为“天朝大国”的一切,无论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是远超“蛮夷小国”的。但是,随着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这些不再是传统概念上落后无知的“蛮夷民族”,中国人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信心。这种刻在骨子里面的文化自卑感,就一直延续到现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处。而且,现在越是精英阶层,越是文化人,越是社会的上层人士,这种文化自卑感就越强;上层社会的“亲西方”倾向就越严重。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充满了这种“泛西方化”的情节。一切东西,只要沾上“西方特色”,就变得高大上。一切本来很好的东西,只要是“中国特色”的,就是土的,就是落后的。中国追求“现代化”“文明化”的过程,就是“去中国化”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国民骨子里面的文化自卑感,习总的“中国梦”,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永远只能是“未来式”。
记者问:中国的现状,的确存在这种难堪的情况;您真的认为中国人能够克服这种文化自卑感吗? 答:我觉得,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社会的一批精英人士,无论文化家还是政治家,在面对西方强大文化时的文化自卑感中挣扎的历史。比如,精通西方文化的辜鸿铭,却坚持以一种近乎滑稽的顽强,坚持用留“小辫子“,强调纳妾的合理性等等“中国特色”,来做“弘扬中国国粹”的代言人,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沦为笑柄。今天,现代版的辜鸿铭也不少;某些复古派人士,用读四书五经,穿汉服,弹古琴,互相鞠躬甚至行万福礼等等方式来“保卫国粹“。这种当代的国粹派,并不能融入当今的社会生活主流。他们的观点和立场,也只能是一小群人自弹自唱,自我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同。 相反,我们的教育系统中,60年来一贯推崇的诸多正面人物,如鲁迅等,却是对“国民劣根性”大张鞑伐的文化人。五四以来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所有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无不是西方文化和思想“拿来主义”的奉行者。这些“权威人物”,“榜样和代表”,就把“西方民族更有思想,更有文化,更伟大”的西化情节,潜移默化地刻入国人的心灵深处。华人思想家的分歧,不再是“中西文化”的对立或分歧,而是“英美派”和“苏俄派”“德日派”之间的分歧。这些声音中,基本上就没有“民族派”的地位和力量。 我们国民没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是因为我们很难找到一些引以为傲的中华古代传统,来和西方文化分庭抗礼。我们的骄傲,比如今天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无非是模仿跟随西方的结果。因此,这种局面,必然导致国民在思想意识深处的文化自卑感。总的来说,最近100年,就是中国的国民自信心越来越衰弱的历史,是在文化上越来越“西化”的历史。我们在经济落后的时候,面对西方感到自卑。现在经济起飞了,我们更加自卑。因为我们的成功,是跟随西方后的成功。这样持续下去,中国恐怕最终不再是“中华之国”,而只是一个文化思想上的“西方附庸国”了。即使我们的政权是“中国的”,皮肤依然是黄的,但是在思想和价值观,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却是“去中国化”的。这样,未来的“地球村”时代,西方人才是真正的大家长,中国人只是一个甘心投效的跟随者,小兄弟而已。 记者:您认为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答:唯一可行的,就是实施真教育。只有通过真教育,树立起国民的文化自信心,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否则,所谓的中国崛起,如果只是复制了西方的经济模式,以及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这种崛起,无非只是西方“和平演变”的一个巨大成功范例而已。我相信,这并不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所愿意接受的事实,虽然目前看来,这个目的几乎已经快要“实现”了。“西方文化优胜论”已经深入人心,连我们的国家中小学教材,都开始“去中国化“了。“出国,留学,移民,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等等,已经成为国人“最有档次”的追求目标。这说明我们的“中国心”,早已沦落殆尽,亟待拯救。如果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我们还继续维持现有的“崇西情节“,这个最终沦落的时点就到的越快。现在我国还有一些具有民族文化自豪感的中老年人存在,他们对现在的中华文化沦落现象忧心忡忡,也愿意付出努力来做些事情。再过一二十年,恐怕连这点残存的火星都没有了。以后地道的中国文化精髓,恐怕就真成了博物馆的收藏了。
记者:您认为什么才是可以拯救中华民族免于沦落的真教育呢? 答: 真教育这个概念,的确需要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来界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真假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办教育三大原则: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世界水平,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教育,就是我们中国人今天需要的真教育;只要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不符合中国人民需要的假教育。
记者:您认为真教育,将如何来体现“中国特色”呢? 答:仅仅是做到教育的“中国特色”并不难。比如,我国“亿万学生共走华山一条路”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读经私塾教育等等,就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教育”。现在家长们一窝蜂争抢的“国际学校”,也是“紧跟西方的中国教育特色”。但是,这两者,与习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教育,都是不一致的。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是“地球村”时代了,继续关起门来办教育,玩自己的一套,是不可能实现“中国梦”的。因此,在教育上,第一个要点,“中国特色”必须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第二个要点:“中国特色”的教育,还必须实现“世界水平”的高度,才能获得世界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让“万邦来朝”,让外国人心悦臣服地来中国,虚心学习我们的文化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习总书记的三大教育原则和标准,彼此是一体的,是不能割裂的。
记者:要实现这个教育标准,是不是太高了?真能实现吗? 答:能实现的。只要抓住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而且也不难做到。事实上,我们学堂就做到了。不是我们“希望能够实现”的蓝图,而是"已经实现”了的现实。
记者:能告诉我,你们实现了什么样的“世界水平”教育案例吗? 答:首先,如果我说:今日学堂的英语教育水平,比美国学校的教育水平还高,你会相信吗?事实上真是这样的。这个教育成果,是可以检验的。而且,这种教育,是可以重复和推广的,并不是特例。 我们学堂根据源自于中国庄子的语言思维哲学,以及老子“学不学”的思想,开发了新型的英语学习法,我称之为“自然学习法”,不用外国教师,只用掌握了新的语言学习法的中国教师来教孩子,一天只需要学习三小时,其余时间是运动和游戏。五岁的孩子学习四到五年后,就能够达到甚至部分超过在美国的母语环境中泡了8-9年的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是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评估上能够同步达到的水平,不是单项的超越。一般来说,我们在词汇量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上,更容易超过那些专门学习外语的国际学校同龄学生的教育成绩。如果我们在作为“外语”的教育上,仅仅用四五年,就实现了在母语环境下需要8年才能够达到的语言水平,这是不是可以作为我们具有“世界水平”教育的案例? 记者:是真的吗?你们学生的英语教育水平,是否经过了西方人的认可和检验? 答:当然不能关起门来吹牛了,我们还是有正常的对外交流活动的。我们学堂每年都有外国人来访,还有从外国私立学校转学来就读的学生,也有在美国精英学校当老师的人申请入职。还有一个美国白人,大学毕业后来学堂当了一年的教师。我们的孩子学了一两年的英语,就可以跟外国人熟练对话交流了,这是体制学校学生用了十年也没有做到的。最近,一个从小就读美国私立学校,后来从美国精英大学毕业的美国人,来学校住了一个星期,了解我们的教育情况。他很惊讶的地方,就是学堂的学生不仅仅是语言好,成绩好,更关键的地方,就是他们真的很热爱学习。他认为不仅在中国的学校看不到这种情况,美国的学校也是很难做到的。他的评价就是:这个学校,即使用美国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稀有的,很卓越和优秀的学校。他如果有了孩子,很希望能够送来这样的学校就读。另外一个美国人,是个外交官,来学堂住了几天。对学堂的教育赞誉很高,一直在说:我能为这个学堂做点什么吗?这些案例,能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得到了西方人认可的?
记者:除了英语外,你们还有什么教育内容,可以说具有“世界水平”? 答:可能学堂是中国目前英语教育很成功的学校。我相信你知道:在中国,凡是英语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基本上学习目的,都是要出国留学。可是,我们学堂最优秀的学生,英语学习最好的学生,却都不想出国留学,而是要留在中国,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起码能够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是比英语水平更高的课程,是比世界名校的先进课程更有吸引力的课程。 以刘静慧同学为例:她16岁时候的英语水平,以及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身体体能等等,是远远超过今年已经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了的我的大儿子在相同年龄(16岁)时的水平的。但是,刘静慧的目标,并不是要去美国考常春藤名校,而是要留在中国,留在学堂,学习【黄帝内经】等中国医学典籍。她未来的目的,是要毕业后去美国,跟哈佛耶鲁的医学院学生比赛,看谁能够治好疑难杂症,为国争光。她两年前发表在个人博客的文章,被人以【15岁女生演讲震惊奥巴马】的题目,到处在网上转发,成了一个“小名人”。这个理想,她今天在一点点的实现中,越来越接近现实。她会帮同学解决一些疾病问题,也得到了国内一些医学名家的指点。她的同班同学,学业也很优秀的伙伴们。她们在学堂学习的目的,也不是要去读美国的名校,而是要去认真学习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做新教育的教师,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这种理想,与目前国内学生普遍以“找工作赚钱”和“出国镀金”为学习目的,很现实,很功利的中国学生相比,今日学堂的学生,是不是有一点另类呢?我认为,学生的这种选择,就体现了今日学堂教育的“世界水平”---我们培养了一群“藐视”世界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记者:藐视世界名校,是需要有实力的。你们才开办12年,并不具备跟世界名校并驾齐驱的教育实力。学生居然这样想,会不会跟北朝鲜的人民认为“生活在北朝鲜最幸福”的“文化自信”一样,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希望孩子们的这种选择,不是你们的老师强行灌输的结果。
答:当然不是。学堂实施的是思维教育,最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上老师经常会拿“陷阱”给学生跳,因此学生对老师是很“警惕”的,不会盲目相信老师给的答案。学生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他们认真研究了美国教育后,与她们目前接受的教育相比的结果。如果你发现我们的英语教育居然比美国的学校更成功,你恐怕不难推测出来:我们的汉语教育,以及其他的普通科目的教育会更有优势。相对英美人来说,英语教育肯定是我们最不擅长的一个领域。实际上,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高中阶段),学堂会同步开设与美国知名大学课程内容相同的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课程。而且会让孩子们自由比较两者的不同。他们都会发现,同样的课程,学堂开设的课程内容更深,而且对他们的帮助更大。因此,她们决定不去美国上大学,是认真思考和比较的结果,并不是被学堂老师灌输的结论。相反,我认为目前的中国学校教育,是家长和老师们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灌输“考大学,找工作”的观念给孩子们,而且不允许孩子们有其他的想法。实际上,孩子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考试?这在今日学堂是不可能的,我们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和得出结论,而不是要求孩子们服从老师的安排。因此,真正对孩子“洗脑”的,是这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学堂的孩子曾经去一个知名的大学,调查大学生们“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课题,结果没有大学生思考过这个“理所当然”的问题。有一个大学生被孩子问倒后,与孩子们交流了十几分钟,问她们: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孩子们回答:他们正在上中学,想弄清楚自己将来要不要上大学,所以来问这些大学生哥哥姐姐们请教学习,上大学有什么意义,找参考和借鉴。结果这个大学生说: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一个人坐到石头上,陷入沉思中。
记者:你们的学生,将来有可能与目前的教育接轨吗?有可能去上体制内的大学吗?比如清华北大之类的。 答:我们的教育,本质上与体制内的教育并无矛盾,是可以接轨的,只是学习的安排和方法不一样。事实上,接受了我们思维教育几年的学生,学起体制内的课程来是很轻松的,用一年学完九年的课程是有实际案例的。原来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学堂,重新进入体制内学校读书。基本上他们重新进体制学校后的成绩都很好,考上一所好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素质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不过,学堂里面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学生,虽然从能力上说,要去考国内一流大学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们选择了放弃读中国的大学。因为她们在15岁的时候,就与中国名牌大学一批最优秀的学生PK,结果是大学生们输了。在课堂上,她们与名校的大学毕业生一起学习,这些学生还赶不上她们。你认为她们会尊重这样的对手吗?她们会觉得上中国的大学完全是浪费时间。因此,她们决定不去上中国的大学,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相信,作为家长真的了解到现在的中国大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恐怕对上大学也不会这么痴迷了。中国的大学现状,即使用西方的大学教育标准来看,都不太像一所真正做教育的学校。
记者:你说的事情,已经有点超出想象了:面对数百年文化积淀的西方知名精英大学,你们凭什么就可以“击败”他们? 答:我们并没有去“击败”他们,我们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标准,绕开了他们的壁垒,我们走了一条不同的教育路线。我相信,马云如果想通过重复沃尔玛的路线和方法,做大做强,去“击败”沃尔玛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按照传统商业规则来玩的话,除非沃尔玛自己倒下,否则他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但今天,我们可以说马云已经“击败”了沃尔玛,沃尔玛已经开始在中国关店了。因为,以马云代表的新经济,并不需要去模仿跟随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旧经济,只要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可以轻易地超越他们。这很像今天在今日学堂发生的事情:我们并没有去努力跟随和模仿“当今世界最好的教育榜样”,如哈佛耶鲁。我们只是去重新整合了世界的教育资源,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做教育,做出了让自己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我认为在教育和医学领域,中国人是最有可能做到“世界第一”的。因为在这两个领域里面,西方走错了方向。而且,在这个领域里面,原有的西方物质文化积累的用处不大,无法对我们构成实质性的赶超障碍。今天,他们面临与我们一样的困惑。而我们靠老祖宗提供给我们的智慧,可以比他们更容易找到出路。 以教育为例:庄子很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也就是说,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术的话,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件注定会失败的任务。今天,学习掌控知识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有价值。西方的教育体系,虽然发展很早,很完善,但因为是服务于工业化社会需要的教育,因此一直是以知识传授和技术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如哈佛大学开设了2000多门课程,丰富多彩,耗资巨大,让他人无法竞争。可是,他们堆积巨资组建的这种“精英教育壁垒”,在今天这样的信息社会,就完全不适用了。因为:你完全可以在网上得到相同的课程,可能会更多,更好。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把他的课程放到网上,千万人都可以采用,“传授知识的好教师”第一次变得不再稀缺。你无法通过把这部分好老师“专属化”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因此,这个时代,“知识”已经无法垄断;“个体”也不见得会输给“集体”,甚至很可能优秀的个体,比某些人数多多的“集体”更强大。如果某个教师的个体很卓越,他一个人就可以超过很多的学校,实现很多教师加起来都无法达到的教育成果。比如“可汗学院”的尝试,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非教师出生的“业余教师”,居然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课教师,击败了成千上万所学校和成千上万的职业教师。他一个人,就可以同时对千万人“上课”,可以把最先进和最优质的科学教育课程,普及到最广泛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最富裕和最贫穷的人群,都可以得益于他的课程。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这种事情的出现,就必然让“传统学校”失去存在的意义,也让“教育资源”变得不再集中,这就是“去中心化”。 比如:互联网让传统的学校“同质化”,让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不再是“天壤之别”。北京上海的学校,不见得就比我们在大山里面更“接近文化教育中心”。我们在云南的山沟里面,不仅可以同步知道北京上海的课程和教育,也可以使用美国欧洲的教材,甚至哈佛大学的课件和教程来教学,我们还可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课件,来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我们根本不用花哈佛大学这么多钱来投资办学,这些资源甚至是免费的。这就像是马云发现了沃尔玛的弱点一样---规模和历史,经营的经验等等,这些传统的优势,今天不再是优势,反而成了负担。我们在山沟里面,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世界最先进的教育资讯,了解世界的教育动态,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同行进行交流互动。还可以O2O,进行线下的教育交流和互动活动。因此,传统的知识教育,必然被网络教育所取代。未来的学校,必然是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以能力教育为目的的学校。而对于这一点,无论中外,很多传统的学校都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因此才有机会领先一步。 西方一些有识之士,早就发现了西方教育的弊端。实际上,西方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大学退学,因为他们发现大学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学习的内容;教授们还不如学生们更懂得新行业。这些人中,很多人成了职业上的超级成功者。因此,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美国教育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还是有200多万人离开学校在家上学,因为传统学校无法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要求。西方还有一些教育家发出了预言:传统的学校将消失。还兴起了no-schooling运动,否定传统学校的教育价值。这些信号,都是表明世界教育格局正在变化。我们中国非常有机会,在这一次世界教育的大变革中,站到世界先进教育的前列。如果我们的教育系统,今天还在兢兢业业地去模仿西方教育体系,还在想要“赶上和超过哈佛耶鲁”的话,我们就太没眼光了。我们不仅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三流模仿者,而且只会被西方抛弃的原来越远。等你好容易“赶上西方”的时候,才发现别人早就换了玩法。西方的大学其实已经意思到了这个问题,一些人也在找出路,找新的教育方式。【大学公开课】的推出,其实代表西方正教育在转换思维。
记者:你说的这个未来教育格局,特别是哈佛和耶鲁这种名校面临的教育转型危机,其他中国教育界人士的确很少提到。国人目前依然是以“西方教育范式”作为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众多的中国学校,依然以“升学率”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目标;清华和北大的学生,依然以出国留学为荣。你能确定这种教育转变正在发生吗?
答:我们是一个健忘的民族。我们今天每个中国人,都以为让孩子按部就班地上学,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学,一路读过来,才是“最正常”的选择。谁敢不去上学,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其实,在30多年前,在我小的时候,这根本就不是“人生的主流和必然的流程”,只是一些少数书呆子走的路罢了。那个时候,最有能力的人是要去参军的;不上大学也照样成功。今天上学居然成了人人必须走的路。 美国的精英大学,也不是生来就是现在这样的;比如哈佛和耶鲁,他们也是经过了教育转型而来的现代大学。当年,他们成立的时候,其教育目标,是服务于农耕时代的教育要求:为社会培养牧师,为社区稳定而服务。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强,他们不得不为工业化服务,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教育---传授知识和技术,以及培养工业社会的管理者。因此,西方的学校教育,主要分为两类:就是“知识和技术教育类”以及“管理教育类学校”。哈佛耶鲁这样的高端大学,自然就是培养工业社会的管理者为主了。比如,耶鲁的口号,就是“为世界培养未来的领袖”。不过,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去管理化”,“去中间化”的极简网络原则,使得他们原有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哈佛耶鲁也面临新时代下的教育转型问题。就像当年他们以拉丁语和宗教教义为主的,“培养绅士”的农耕文明时代的贵族教育模式,不再被美国现代社会所接受后,他们不得不开设更多的“现实社会需要的课程”来为社会服务。今天,他们再度面临转型的问题---转向后工业社会的需求。而中国,就可以在这样一个转型社会的教育中弯道超车,创建出符合信息时代需要的创新教育模式。我们就是在做这样的尝试。因此我们的12年,的确是可以超越这些欧美名校百年积累的。因为他们那个百年的过程,不是我们需要自己去模仿和积累的。我们完全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直接起步,自然看起来会更高一些。特别是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记者:你确定今日学堂的教育目标,是符合全世界需要的吗?还是学堂仅仅是少数的一些家长,因为对中国教育失望后找到的一根救命稻草? 答:如果真是一个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更好提升的教育,我认为是人人都需要的。我甚至认为,我们探索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中国家长的救命稻草,很可能它也是全世界的救命稻草。 因为:过去百年中国的“落后”,是相比较欧美国家在“物质科学”上的落后,但是在生命科学上,中国一直比西方的科学更“科学”,水平更高,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但因为过去的物质时代对于“生命价值”的忽略,中国的生命科学显得没有价值,不被重视。而今天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后的世界,显然更重视对生命价值的研究,这就给了中国一个“反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 首先,建立在老子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核心思想基础上的今日学堂教育模式,培养的是未来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它正好是西方物质化追求过度强化后,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解毒剂。 最重要的是:建立在道家文化思想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医学---道医学(不是大家理解的,吃中药的中医),是目前世界人民真正的“救命稻草”。西方医学目前已经证明了他们在生命科学上的无知和无能,在解决了一些人类健康问题的同时,西方医学带来了人类更大的健康问题,他们已经承认对现在造成死亡占比达90%的各种慢性病毫无办法。也就是说西医疗法可能只对10%的少数疾病(主要是细菌和污染和外伤方面引起的疾病治疗)有效。而且,医疗费用的庞大负担,已经让各国不堪重负,美国的健保费用甚至超过每年军费的数倍,就连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都承担不起这笔负担了。如果中国人能够捡起中华医学这个宝贝,中国就制定了“全球医学新标准”,中国人就可以不再依靠现在的廉价出卖劳动力和资源的模式来发展经济,我们完全可以发展“绿色和健康经济”---一个让全世界尊重和依赖中国人的医学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就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学堂能够完成的了,需要我们举国之力来推动和发展;我们学堂只是在做一些方向上的研究和探索而已。当然,要实现这个梦想,也不是国家砸钱就能出来的。实际上,我认为砸钱越多,就越不会实现。否则美国就一定会超越我们---至少他们比中国更有钱!
记者:这似乎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中国梦,你认为怎样应该才能实现呢?中国已经建立了很多的中医学院,为什么没有对西方医学体系形成挑战呢? 答:要实现这个梦想,我认为要靠真正的教育来完成。目前中国的中医学院,都是按照西方的思维逻辑模式来进行医学教育和医学设计的,当然不可能成功。我很奇怪是什么人来设计的这套中医教育模式,本来我们只需要在医疗结果上与西医接轨,互相验证治疗的最终结果就行了。而在医疗理论和医疗手段上,我们应该完全保持中医的纯粹性和独立性。可是,我国的医学界人士,却在“西方医学就是比中医更科学”的文化自卑情结中,设计出来这种用西医的医学逻辑和方法去治病的,用西医来管中医的自我毁灭式的“中医教育模式”,实在不可思议。 真正的中华医学,是建立在中国道家思维模式上的生命科学体系,只有由掌握了这种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人来做中华医学,才有可能超过西方医学,而且会轻松超过西医体系的治疗效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方人很难理解和学会中华医学,因此,这个机会才会成为“中国人独有的机会”。可惜,文化自卑的中国人,自己都忘了这种独特的中国式思维方式,这种源自于【老子】的高级思维方式,我们今天也需要好好的补课。只是我们相对西方人更容易入门一些,毕竟中文,古文对我们不是障碍。 用医学来建立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信任感是最容易的:这是一门实证的科学,是玩不了假的。只要你能够真的把病人的病治好,他就会信任你。你把西医治不好的病都治好了,他就会承认中华医学文化比西医更高明,就愿意来学习中华文化。如果你没有实证和效果,花再多的钱来“推广中华文化”,就算把孔子吹到天上,西方人也不会理睬你的,反而会对你的动机充满怀疑甚至厌恶。 我们已经发现了疾病的真正原因,仅仅靠药物手段是不能解决的。疾病治疗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过程,不是西医期待的一个简单的处理方式。我们学堂未来要开设中国传统医学教育内容,就是做这个研究和示范的。我的计划,是让我的学生们经过这种特殊的医学教育,十年后能够与哈佛和普林斯顿的医学院毕业生,在权威机构监督下,进行一次“医疗实证比赛”。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用中国传统的医学手段,治好他们无法医疗的,甚至被他们视为绝症的疾病,我相信这就是为中国人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不仅是新医学之路,更不仅仅是新经济和新教育发展之路,而是中华文化被全世界尊重和敬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记者:虽然从逻辑上看不出你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要让国人相信您的这些观点,还是很困难的,似乎太理想化了。那您认为当地政府部门会理解和支持您的理想吗? 答:目前要想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恐怕很难。首先就是我开头就提到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自卑感,使得他们不敢相信中国人原来是可以超过西方的;我们是可以来制定文化和教育的“中国标准”的。谁敢这样说,他们一定认为是吹牛,甚至会认为你是疯子。特别是对于我目前生活居住的地方,是云南的边远山区,他们不仅仅有深入骨髓的“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感”,还有边民们历史上千年来形成的对中央文化归化的心态。这些边远地区的家长和教育部门师生,基本都把“进入体制内”,“捧上铁饭碗”,“融入中原文化”,“靠拢西方文化”视为最“正常”的选择。如果发现我在搞这种“中国教育中心论”的调子,某些人恐怕会认为我脑子烧坏了。因此,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一些人现在不理解我,不支持我是很正常的。也许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认识新教育。 记者:这么多人都不理解你和支持您,您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呢? 答:首先,我并不需要他人的支持才能活下去,关键是我自己是否支持自己,我做的事情能不能说服我自己。如果中国人需要这样的教育,如果我自己的孩子,他需要我来开办这样的学校,我怎么可能放弃呢? 第二个原因,别人也不是不支持,只是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罢了。十几年前,马云到美国去廉价推销阿里巴巴,那些财大气粗的华尔街大腕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这个长得像猴子的中国人在做的事情。假如马云告诉他们,他开办的这家中国公司,十年后将成为互联网商业的楷模,成为未来最牛的世界级IT企业,我估计所有听到这话的“有识之士”,都会把马云当成疯子。结果马云固然没拿到钱,这些大腕们也失去了大好的发财机会。但是,他们也在学习和慢慢理解马云的思想。十几年后,当马云再次来美国路演,上市推销阿里巴巴。这一次所有的金融家都忙着结交和讨好他,想要用比原来多一百倍的价钱,买到阿里巴巴的一小部分。结果,阿里巴巴卖出了全世界最高价钱的IPO。假如当初马云因为华尔街不理解他,就放弃了自己的信念,能有今天吗?他还能够为中国人创造一个轻松击败世界巨头沃尔玛的奇迹吗? 我做新教育十几年来,就一直是在周围人的怀疑和否定中度过的;甚至我的家人,刚开始都不理解和支持我,认为我的孩子居然“不去上学”是疯了。十几年后的今天,虽然我并不像马云一样“一举成名天下知”,但全国至少有一些家长是理解和支持我的,也有很多家长在学习我们的教育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并不孤独。实际上,家长们对我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让我好好潜心研究新教育,为了让教师们更加专注地从事教育工作,学堂的家长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做了很多事务性的工作,承担了很多责任。我只需要专心做好教育的研究和示范即可。我觉得:我已经得到了我需要的支持。
参考链接: 1 媒体观点:羊晚晚报对今日学堂的报道: http://news.sina.com.cn/o/2014-10-27/055331048909.shtml
2 教育理想:策论,教育人给国家领导人的一封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0ke9m.html
3 教学案例实录:明德女塾初中毕业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2uxd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