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460|回复: 0

《圆悟禅师心要》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月份又读了两遍《圆悟禅师心要》,今摘录其中两篇开示,禅师在这两篇开示中为我们指出了参公案、读公案的正确方法,愿与各位师兄共同学习。

示印禅人

参问之要,当人不论晓夕以为事,长令念兹在兹自觑捕,蓦然绝情识、忘思量,一旦桶底子脱,心上更不见心、佛上岂假作佛,得大休歇场——「虚闲寂静,无相无为、无执无住。」祖师言教更不明别事,所谓「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但自体究,终有个入处,却来证据,乃是了事人也。仔细看之。
初机晚学乍尔要参,无扪摸处;先德垂慈,令看古人公案;盖设法系住其狂思横计,令沉识虑到专一之地,蓦然发明「心非外得」,向来公案乃敲门瓦子矣!只如庞居士问马大师:「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马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但静默沉审,然后举看,悠久之间,须知落处去。若以语言诠注语言,只益多知,无缘入得此个法门解脱境界。谛信、谛信,以悟为则,勿嫌迟晚。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常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为意,不可须臾恣纵;唯嗔一法,于三业为大过患,倘有顺违,切勿令生。常虚己正心,观外来触,如虚舟飘瓦!则物我俱寂,到不动地尔!思之、谛思之!

示悟侍者

云门示众云:「和尚子莫妄想,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时有僧问:「学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时如何?」云门以手面前划一划,云:「佛殿为什么从个里去?」旧时在众参见说「无事禅」底相。传云:「山是山,水是水,平实更无如许事,拨去玄妙理性,免得凿空聒挠心肠。」所以云门慈悲开一线路指示,这僧便领览得出来问。云门便用后面「高禅茶糊」糊涂伊,遂以手划云:「佛殿为什么从这里去?」此乃移换他也。所以大凡只说实话是正禅,才指东划西是换你眼晴。但莫信他,但向道:「我识得你。」苦哉!苦哉!顿却山僧在无事界里,得二年余,然胸次终不分晓;后来蓦地在白云桶底子脱,方猛觑见这情解死杀一切人,生缚人家男女向无事界里,胸中一似黑漆,只管长无明业识、贪名取利、作地狱业,自谓我已无事了也。细原云门意,岂只如此哉?将知醍醐上味,遇此翻成毒药。若是真实到云门田地,安肯如此死杀?则其提振处、并将佛祖大用大机显示,则以手划云:「佛殿为甚从这里去?」千圣应须倒退,便是具大解脱知见的也。须饮气吞声,山僧抑不得已,聊且露些,只知音知耳。大凡参学须实究到绝是非、离得失、去情尘、脱知见,然后可以入此流矣。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 15:18 , Processed in 0.0256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