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承诺孩子,周五会带他去超市,没去成。今天早上就和孩子说好下午一起去超市。 下午放学,他想在校门口买玩具,一听到可以去超市马上放弃了,后来也自动抵挡了烤红薯的诱惑、公园小店的诱惑,并和妈妈约定去超市只买一样。 路上和他商量,妈妈先去肯德基泡药喝,他不乐意,他希望快点去超市买好吃的,在妈妈的劝说下,妈妈还装了可怜,他同意了。妈妈也答应会快点喝好。到了停车场,妈妈提出宝宝愿意先陪妈妈喝药,妈妈很高兴,送个蛋塔给他,这下皆大欢喜了。 在肯德基,挑好蛋塔,孩子虽让也想吃其他东西,但也能自己提出下次来吃其他的。孩子自己洗手、上厕所,得到了一位阿姨的赞赏。看到妈妈一直不喝药,孩子还有些心急,总是叫妈妈快点喝。后来提出要是等走的时候再喝,就太慢了。妈妈觉得他能委婉含蓄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点惊讶。 超市楼下已经开始有圣诞的气氛,孩子一路边看边说,妈妈也和他一样很期待圣诞的到来。一进超市,和往常一样,孩子被学习机给吸引住了,照往常,孩子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下匆忙玩一玩就得走了。可今天妈妈决定让孩子充分的玩一会,妈妈安静的陪着就行。时间没有妈妈想象的那么长,他自己提出不玩了,在妈妈的要求下还整理了桌上玩过的卡片。要走的时候又看上了水毛笔,看得出孩子拿的时候有点迟疑,他也许怕妈妈不同意,也许在想这个能不能玩。妈妈提出试试看,他就在纸上涂了几笔说是涂色。妈妈耐心的握着他的手书写了他和妈妈的名字。孩子又提出要写爸爸的名字,妈妈习惯性的没有同意(永远都在赶时间),说等爸爸下次来写。 孩子开始陪妈妈厨具类,孩子分别看中了愤怒小鸟的碗、方形的小平底锅,妈妈同意买碗,但要遵守只买一个的约定,孩子就放弃了。妈妈也安慰他下次来可以挑这个,对于方形锅,妈妈说太贵了,孩子就懂事的放回去了。 超市中央有个圣诞节布置的角落,温馨又漂亮,孩子一下被吸引住了,但还是陪妈妈逛完一部分厨具类后,实在忍不住了才跑去看。妈妈再一次约定等下次爸爸回家我们一起挑。可这时漂亮的圣诞袜出现了,其中有一个又便宜又精致,孩子想要可又怕不能买吃的,妈妈也犹豫了,在含糊中孩子把袜子放进了购物篮,最后妈妈没有妥协,提出先挑好下次来买。两个人都发现这个漂亮的特价袜子只剩两个了,只怕下次买不到了。妈妈再次犹豫,暗想哪怕自己等会单独来买。这时孩子自己想通了,下次没有这个的话还可以买其他的,都很漂亮。妈妈暗舒了一口气,也很欣慰孩子能自己想明白,妈妈也很赞同孩子的想法。 在自由挑选零食的时候,孩子分别看中了果冻、饼干、糖,换了一样又一样,妈妈对果冻、糖提了些意见,但整个过程能耐心等待,充分尊重孩子的决定。平常妈妈总是会催促和数落。最后孩子选了一样饼干。孩子还帮妈妈一起挑选了意大利面酱。接着孩子陪着妈妈挑了面粉、糖等做早饭用的材料,两个人还一起找到了烧麦,整个过程,孩子也能耐心等待。 老样子,饼干一刷好条形码,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吃了,在妈妈的提醒下,还和妈妈分享了。走了一会孩子提出要停下来吃,妈妈只想到曾经说过不能边走边吃,就等他手里的吃完再走。其他的到车里再吃。可此刻打字的时候,妈妈想到上次在新城市广场,妈妈坚决不同意他马上就吃,孩子的痛哭,妈妈现在深深内疚,自以为培养了好习惯,其实是在压抑孩子的渴求。孩子本身是用嘴来探索世界的,买了新的零食自然会马上想吃,就连妈妈自己有时也是如此。可边走边吃的确是不好的习惯,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和妈妈约定,买到后找个地方再打开来吃。或者孩子满足了一段时间后自然能改变了。果然后来孩子虽然把饼干拿在了手里,但也能坚持到车里再吃。 到家下车时,孩子发现了车上的铅笔,由衷的说谢谢妈妈,他能主动说谢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妈妈也很高兴。到家后,应孩子要求拆开了笔。说说吃饭吧,他吃了一会就打饱嗝了,可他还是想要坚持把饭吃完,最后实在太饱了就不吃了,如果吃饭的时候能等嘴里的饭吃完再讲话就更好了,但他也能做到坐在凳子上吃饱了才下来,妈妈也很高兴。 被等待被尊重被认同的孩子,更能遵守约定,更能听从父母其他的要求。父母尊重孩子不随意否定孩子,父母提出的规定孩子也不会像弹簧似的一味的反抗。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孩子,对孩子来说,“不”,是他自我的体现。自己总是习惯性否定孩子、管制孩子,特记此文,以能时时提醒自己。
|